热门频道

15年前被百事并购 天府可乐想索回品牌    

15年前被百事并购 天府可乐想索回品牌

  16年前曾占据中国可乐市场75%,百事入股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天府可乐计划11月与百事谈判,索要被收购的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

  昨日有消息爆出,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高层预计11月份正式与百事可乐谈判,向其索要天府可乐的品牌商标等无形资产。1994年1月,天府可乐的控股权以35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百事可乐,几年后,曾经在西南市场十分火爆的天府可乐销声匿迹,天府可乐仅剩“空壳”。天府向百事索要品牌的消息一出,业界一石激起千层浪,认为这说明我国企业保护民族品牌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不过从目前来看,结果还很难预计。
 
  天府可乐从辉煌到消失 
  天府可乐只卖了350万

  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天府可乐曾在西南市场上销售非常火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都记得天府可乐,这个16年前一度占据了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的品牌。不过,在与百事合资之后,逐步消沉,最终变成了人们的记忆。

  据了解,发展最好的时候天府可乐曾在全国拥有108家装瓶小厂,合资之前8年的累计税利达到6000万元。之后,上世纪90年代初,相关部门根据可乐的发展状况提出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1993年12月和1994年1月,相关部门分别和可口可乐、百事签订了备忘录,把国有八大饮料名牌与可口、百事共同发展,这就是业内著名的“水淹七军事件”。

  “当时没什么品牌意识,八大饮料厂中,除了上海的一家饮料厂以外,都和两家合资了!”天府可乐创始人李培全表示。

  据了解,当时最早提出收购意愿的是可口可乐,前提条件是要“天府可乐”倒旗。不过,受一些外部条件影响,1994年1月,天府可乐的控股权最终以3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贱卖给了百事可乐,天府可乐被收购无疑给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可乐品牌清除了障碍。
 
  合资后天府可乐从市场消失

  然而,这一合资却使得天府可乐被“雪藏”。按照合资协议,百事承诺合资公司只发展“天府可乐”。而事实却是,1年后百事就开始双品牌运作,第二年又开始在保证“天府可乐”品牌所占比例不低于50%的前提下生产销售百事品牌。短短两年之后,天府可乐品牌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李培全表示,“我们当初是想和百事共同发展中国的名牌,由他们掌握经营权。但是后来怎样呢?非常悲惨!”回忆起当年的合资,李培全仍旧心有戚戚。如今天府可乐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90后的新生代根本不知道除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外,还有天府可乐存在。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在四川、重庆以及华东市场,天府可乐仍具有一定影响力,不过已经没有直接销售,而是由经销商或者消费者自行订购。“这叫余威犹在。”李培全笑言,这也正是考虑回购天府品牌的关键原因。
 
  “空壳”天府如何要回品牌
 
  多年亏损仅剩空壳

  目前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仅剩一幢办公楼,20来名员工。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顾问汤浩透露,天府高层已设想了几套方案,等待10月20日左右与相关国资部门商谈之后确定最终方案,预计11月份正式与百事可乐谈判,索要天府的无形资产。“天府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标和配方专利。”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公司找不出一位能准确回答该事的负责人。“百事可乐收购之后,天府可乐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现在不要说成都了,连重庆都很少看到天府可乐的影子,基本就没有什么销售。”

  据了解,根据当初合作时的协议,天府可乐和百事可乐成立合资企业,由百事可乐控股,同时百事承诺只做“天府可乐”,但现在的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为纯国企,原有的与百事合资的生产厂、品牌商标等资产均已被百事收购,百事也并没有继续发展天府可乐的品牌,而是将其当成代加工点。天府可乐的困境可想而知。
 
  难与“两乐”抗衡

  “从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一事开始,大家的民族品牌保护意识正在加强。”四川省社科院经济学教授陈武元说,“从最初大家对外资企业的一味崇拜到现在知道保护品牌,也是一个进步。”

  不过,天府可乐要回品牌并非易事。陈武元分析,一方面,索要品牌一事还有很多法律问题存在;另一方面,即使天府可乐无形资产能够索要回来,能不能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么多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份额。

  上述天府可乐工作人员也表示,“百事可乐收购天府可乐后,现在公司属于国有企业,上面还有控股公司在操作,我们只是给退休和下岗工人发生活费,公司一没有人,二没有什么销售,怎么要回品牌?”

  “当年被收购的7个品牌中,北京北冰洋食品厂、天津山海关汽水厂等6家饮料品牌均已经被免费退回,之后也没有发展得更好,相反是彻底销声匿迹了。即使要回天府可乐这个30年前的可乐品牌,想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手中再拿回市场,是非常困难的。”陈武元认为。

  对此,汤浩表示,要想与百事或者可口可乐形成直接竞争肯定很难,但在国产可乐品牌仅剩非常可乐的背景下,分割一块市场还是很有可能的。“无论是嫁接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都已经有了安排。”汤浩表示,之所以希望国资集团出来投资,考虑的是其产业资本在企业管理和未来渠道铺设上的优势,“顶多2亿至4亿元就能做成。”本报记者李梦冰北京晨报记者周治宏
 
  新闻链接外资收购民族饮料品牌案例

  1993年-1994年,“两乐”分别收购天府可乐、北京北冰洋食品厂、天津山海关汽水厂等国内7大饮料品牌。目前仅天府可乐略有销售,其他6个品牌基本完全覆灭。

  1996年,达能收购娃哈哈。娃哈哈与达能、香港百富勤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当时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之后,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未果,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达能的强行收购风波,以及双方日后的一系列争端。而达能在与娃哈哈合资之后,还陆续收购了娃哈哈的竞争对手乐百事和正广和,并参股光明和蒙牛等公司。

  2008年9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这一收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网友纷纷对这一收购案是否触犯刚刚实施的《反垄断法》提出质疑。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