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深度:电影行业迎来巨大颠覆,一切票补都将取消!    

  

       猜测、怀疑、踌躇,最近两天萦绕在很多院线和影城经营者头脑中梦魇即将变成现实,根据新浪微博“电影票房”和“TNABO北美票房榜吧”的透露,持续四五年之久票补可能要消失了。

  2014年起,观众在团购之外“惊喜”发现了全新的特惠购票模式,线上票务平台迅速用最直接有效方式席卷了内地电影市场。

  好景不长,今年春节档总局“杯酒释兵权”,将9.9元的票补灭掉,一周内或将“卸磨杀驴”彻底把票补解决掉。

  那么,票补如果彻底消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限令变禁令,票补将退出舞台

  今年春节档,平时习惯9.9元购票的观众突然发现,所有购票APP平台上的8.8和9.9票价消失了,不仅如此,之前在淘票票平台上的18.8也不存在了,换来的是全平台的19.9元统一优惠票价。

  在大家都以为是这是一种平台的“饥渴营销”时,早有影业内部人获悉,总局在今年春节档要求所有平台票补的额度严控在一定范围内,并限价不能低于19.9元。

  当然,此次规定并没有形成任何的书面材料,也没有任何红头文件下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几乎所有影片的票补均执行19.9元,同时仅可以在周五首映日当天购买到便宜的特价票。

  有趣的是,即便没有8.8的超低票价,今年春节档和暑期档票房总量均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升,似乎一种电影消费的刚需已经形成,大家好像已经不在乎票价的翻倍提升。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根据某影业人士透露,是缘于某院线和总局的一番业务上的理性通气会,院线表示目前第三方的漏洞太多,出现了几次锁座抢场次排片的状况,同时之前曾经允诺的T+7结算方式一直没有实现。

  当然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今年二月起总局就有意彻底关掉票补平台,但介于即将开始的春节档成绩压力,出乎试探也好、出于吊胃口也好,暂时没有直接关掉票补大门。

  但这只不过是“温水煮青蛙”,现在已经到了总局揭开锅盖公布结果的时候了。

  从限令到限令,持续多年的票补看来要暂停一段时间了,不用说9.9,可能国庆档我们连19.9的票价都不会存在,片方自己想抢座锁座也同样也要购买至少是最低限价的影票。

  对观众冲击和影响最大的一块是,已经形成固有观影习惯的一部分观众,他们往往会在周五第一时间去购买优惠票价来尝鲜,也有部分观众会起到对影片口碑的第一波传播散布。

  但在今天,票补不在,价格提升,这部分观众的可选择性将缩小,影片的有效口碑也可能被压缩并滞后释放,对于宣传而言并不算什么好事。

  票补消失,传统发行或将全新升级

  事情并不都是不利的一面,互联网线上发行如果没有价格优势,自然会有所缩减和影响,但这样反而会给传统的发行方式带来二次升级。

  从2011年开始,地面发行风光了四五年;到了2014年,互联网发行也同样风光了四五年。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传统发行模式可能因祸得福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传统发行在和同竞影片去争夺市场时,如果对方有互联网发行的加持,往往极难获得影城院线的支持和青睐,影城直接出示对方强大的预算情况和优惠票补以及补贴条款来搪塞。

  甚至大部分传统发行已经不具备和影城院线相对等协商的身份,如果地面发行拿不出行之有效和足够吸引对方的资金支持,影城干脆不予与排片。

  更可怕的是,为了争夺极少的份额,传统发行又不得不自己去票务平台购票来锁定场次,增加占有率,反而助长了票务平台的优势,对同竞对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票补如果被禁止,互联网发行价格杠杆因素会消退,同时结算的价格也会被逐步统一,平台的优势也会逐步消退,前期虽然可以购票来锁定场次,但结算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此举并不划算。

  同样,结算的方式也会从之前一个月最短,逐步调整到T+7(工作日),最终会实现T+0(暨即时到帐)票务平台本身的掌控权也被人为降低,传统发行则不会干预到院线和影城的票务销售,这部分排片和调整权利重新回到院线影城,也成为其与发行协商的主要手段。

  能握到实权,这对于院线和影城是急迫的,也是他们所渴望的。

  对于传统发行而言,它们可以直接来面对单一甲方,争取和获得场次更多依靠相对公平的竞争,这也是目前传统发行公司的巨大优势。

  这样一来,之前拥有各种优势的老牌院线和发行公司的日子会变得舒服一些,传统五强和新兴的发行公司影联、联瑞系列公司在面对该变革时信心会更足一些。

  票务平台和互联网公司虽然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彻底衰落,仅就目前消费者和观众的惯性消费习惯和对软件的粘性而言,即便没有票补,大家更喜欢使用这种方便快捷的购票方式。

  那么没有票补之后,传统发行和互联网公司的之间的平衡性将重新倾斜向传统发行,互联网公司的职能或许重新变得单一。

  票补一刀切,电影市场“阵痛”再起

  总局的举措是为了助推电影市场健康发展,有人反映票补平台混乱,咱们就按步照班一步步的把它关掉,以绝后患,毕竟之前没有票补时,大家想看电影也有一些便宜的渠道。

  但事有两面,票补有问题,但它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不能因某方面的问题和说辞,便使用行政命令来干预自由市场机制下所形成的市场规范和模式。

  票补平台本质并不是“便宜”和“廉价”,它只不过是要用经济杠杆做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根本是在平台而不是在补,对其的限制和干预不能和“金融行业”一样遭受到政府部门的特殊待遇。

  这两年我们所经历和看到的所有限令最终都没有起到有效的效果,大都直接被更新的市场格局所打破。

  限薪令后,影视公司表示已经找不到大牌演员开工,投资人看目前花钱所能找到的演员都表示不会投钱;

  一剧两个星机制则直接把制片方送上网络平台,目前所有的顶级大剧已经全部在网络平台制作放映,“一剧两星”成为空谈;

  限古令后,这两年的所有大剧全是古装剧,且均不低于五十集,只是平台为了自身利益才会做自我减肥的举措。

  去年起,内地开始把“服务费”纳入到票房统计之中,去年一年的服务费达到了35亿之多,占到整体票房的6.27%,幅度惊人。

  一刀切掉票补,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好事,但或许也会在电影市场内掀起一阵波涛,观众在面临高涨的票价后,是开始握着手机玩游戏、看抖音,还是要硬着头皮花高价看电影呢?

  市场或将进行又一次的重新洗牌了。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