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2017年广告之变:黑天鹅频发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2017年广告之变:黑天鹅频发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刚刚过去的2016年可能将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捩点。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两个曾让世界引以为傲的事物备受质疑,黑天鹅事件频发成为了诠释这一年最好的注脚。

  当整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没有一个行业能够独善其身,而广告相较其他行业所受波及更甚:一方面,广告需要传播,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任何微小改变都有可能触发广告传播理念的变革,从原生广告、信息流广告到内容营销、场景营销,鳞次栉比的概念构想让广告行业有些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广告身处商业,经济环境的波动对广告的影响直接且明显,广告同时也是经济的晴雨表,从广告投放本身也能管窥甚至影响一国的经济状况。

  承担传播职责位于生产与商业的交叉点,广告业天然地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并且还要努力地在各种波动中调换身姿、腾挪移转、艰难适应。当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动荡的世界,以及越来越看不清、摸不透的消费者时,广告行业该怎么办?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将要到来的略显迷茫的2017年提供一个方向,

  

1.webp.jpg


  时空之变黑天鹅频发与时空破碎

  从全球整体格局的大背景来讲,黑天鹅成为了2016年绕不开的关键词。6月23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启动“脱欧”程序;7月14日,法国发生严重的恐怖袭击,而它的背景是早前的中东乱局及其引发的难民潮;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引发美国社会分裂。

  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之大并不限于事件本身,当人们发现“天鹅并不都是白的”时,那种对已有经验的强烈颠覆让恐慌性心理不断扩大,进而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

  在政治层面,极端势力和“民粹主义”死灰复燃;在经济层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社会层面,反全球化潮流涌现。这三个面向的相互叠加使得全球陷入极端不确定性的境地,大国内部的政治体系重塑与外部空间角力导致环境趋于分化与动荡。

  而这个大背景又催生出了时空的碎片化。从空间的角度来讲,市场面临着收缩与扩张的博弈:全球性的产能过剩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间联系导致问题的解决异常困难,限制了经济发展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中国品牌经过前期的沉淀与积累,已经到了需要“全球化运营”的时刻,随着一带一路等顶层设计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能十分强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导致TPP夭折,而RCEP等替代方案被寄予厚望,剧烈的波动让空间机会若隐若现,但又难以把握。

  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企业家不得不面对一个快速变革的传播环境。从Papi酱等网络红人,到PPAP等热门事件,再到直播平台。新媒体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原有的媒介生态,个体的终端变异引发社会心理状态的剧变,人的心意和想法瞬息万变,导致流行瞬间爆发且瞬间消失。

  总之,在“黑天鹅”频发的状态下,无论是个人或企业在2017年都会忐忑不安犹豫不决:当“全球化运营”碰上“美国优先”对撞之际,中国的出口贸易是否面临巨大压力?压力挤压是否会导致脆弱的“L”型经济态势掉头?愁云惨雾哀鸿遍地之下中国企业又如何进行全球传播和沟通?如何适应稍纵即逝快速变化的消费潮流?如何使品牌在一波波浪潮中回避崩塌危险找寻崛起机会?大变局带来大问题,如何作答,个人也罢企业也罢均无法躲避。

  2.webp.jpg


  传播之变虚中探实,实中有虚

  广告的本质仍然是传播活动,换言之是个人或集体的一种公开言说,言说者会受到传播规律的影响与传博工具的制约。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新工具新概念喷薄而出,人们竞相争逐,都希望能够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广阔的空间与浮躁的心态相互作用,使得长期趋势和短期流行交相混杂。越是这样的环境,广告主越需要头脑冷静,清楚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因势利导同时趋利避害。

  通过数年的观察,我们认为,平台化、碎片化、数据化、狗血化及巫师化,是当下广告传播最明显的五个变化。其中,平台化和碎片化是大趋势,这两个变化的底流则是数据化,利弊均有。在广告的执行层面,出现了广告表现的“狗血化”和广告策划的“巫师化”两个倾向。

  1平台化:载体形态催生新的方法论

  平台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平台化是。2015年全球十五大互联网公司榜单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平台型企业,例如阿里巴巴、Alphabet、亚马逊及百度等等,它们共同创造了2.56万亿美元的市值,显示出平台的强大生命力并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由此形成趋势。也正因如此,“平台”的后面才有资格加上“化”这样表达过程的字眼。

  与原有的产品形态不同,平台更强调“关系”而非单纯地“使用”。因此,它至少产生了两个层面的变革:其一,信息通道变得丰裕;其二,弱关系到强关系的转化。

  首先,原有的传播环境下,信息通道不管如何快速增加,从整个社会大盘子的角度观察,仍算稀缺。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态势,早在十多年前,《连线》编辑部就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因此,“传播平台”的概念开始普及。平台化解决了中间渠道的问题,让信息通道变得丰裕,并使其能承载和传输近乎无限的信息。这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在于:一方面,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拥有了更多且多元化的接触点,看起来信息对受众的触达变得容易;另一方面,渠道的泛化让冗余信息和噪音增多,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趋向激烈,广告传播的难度加大。

  其次,原有的传播环境下,广告主与受众之间是偶然相遇的弱关系。虽然从宏观角度,企业能够控制自身在整个社会的曝光量,但具体到受众个人却无法决定,对受众的影响也无法沉淀下来。而如今的新媒体传播环境能够固化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杜蕾斯、领英等品牌能够不断将受众沉淀下来并不断地接续式的施以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品牌即媒体”的口号,并开始增强自身运营能力,而这种变化是依赖平台对双方的撮合实现的。

  因此,平台这一载体形态的变化并非流于表层。它催生了新的方法论,开始强调关系的维护,并要求企业增强运营能力并累积影响。这一趋势在2017年只会深化,不会调头。

  2碎片化:碎片的重聚与融合

  如前所述,时空碎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时间的碎片化与空间的碎片化共同导致了时空维度中社会的碎片化,具体到广告营销层面就是用户需求的碎片化继而导致传播层面的碎片化。

  2016年,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主流品牌的影响力继续衰弱,越来越多的小众品牌不断迸出。大品牌不再能够保证获得持续的影响力,被一种岌岌可危的紧迫感笼罩。究其根本,消费者对体验的消费超过商品本身,是导致需求快速更迭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得消费者能够追求多样化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让小众品牌也拥有了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这两方面原因导致需求的碎片化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突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商品,体验的边际效用是大幅递减的,因此需要持续性地向消费者供给新鲜感。传统思维下的方式是“以快制快”,通过快速的供给侧变化寻求与需求侧的吻合。但在现代社会中,“新”的产生并非遵循线性路径,而是呈网状方式向外扩散,单纯地“以快制快”既不划算也不可能,实际上往往造成新的浪费,耗费大量社会成本。

  而“宜家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合适方式。简而言之,“宜家模式”即“中端环节的标准化产品+终端环节的柔性化定制”。首先,中端环节的标准化产品能够控制生产流程及成本,让企业的管理更为可控;其次,在终端环节上,通过对标准化产品的组合和重聚,并融合进场景等外部因素,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除了宜家之外,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样的模式,并成功完成了对环境的适配。例如服装生产企业红领,就通过这一模式满足了200万人的个性化服装需求。而这种对碎片化需求重聚与融合的模式在2017年还将持续下去。

  3数据化:科学与伪科学之间

  2017年,还将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高呼“数据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予以附和,程序化购买模式也将进一步深化。但我们认为对待这一概念要格外小心,需要采用辩证的立场。

  毫无疑问,数据化将是未来的趋势,联网设备的增多让我们身处的环境由一个个可寻址、可监测、可分析的参数构成。对于企业而言,它不仅掌控着人口结构、宏观环境等社会数据,也拥有客户需求、客户变化等外部数据,以及生产、管理、财务等各环节的内部数据。数据量的庞大,及平台间数据的打通,让消费者画像变得比以往清晰。由此,盲目的“数据崇拜”发端,“数据万能论”的观点甚嚣尘上,认为数据带来的精准性将挽回“浪费了一半”的广告费。

  但我们认为,数据化虽然是趋势,但首先需要摈弃概念呼喊的表层意义,寻求方法论层面的突破。现在以程序化购买为代表的数字营销手段,并未真正解决精准的问题,因为在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的过程中,仍然依靠人为“贴标签”的方式进行。标签是经验标签,那么结果毫无疑问是经验结果,初级阶段的数据化仍然是披了一层“科学外衣”的传统模式。

  另外,消费者对隐私的疑虑开始增强,并开始反思数据的所有权问题,这其中衍生出的道德及法律问题会影响未来数据量的规模;与此同时,数据间仍然无法完全打通,割裂的平台或生态仍然未完全放开所拥有的数据,这使得数据的价值受限。这两大问题都会影响数据化走向深化。

  所以,“数据无用论”不对,“数据万能论”同样不对。我们应该更理性地判断,不排斥变化,但也不盲目追赶潮流。接下来,数据化的发展重点将是协调人的智能和经验与数据间的关系,并让它们更好的配合,人工智能是其中的一个方向。总而言之,机器有机器的用法,人也有人的空间。

  4狗血化:流量压力下的短视之举

  如前所述,我们将面对一个比以往复杂得多的传播环境。广告主、意见领袖、普通用户、广告公司、媒体、NGO组织乃至政府,都在有限的场域内相互竞逐受众的注意力。大量的冗余信息和噪音充斥其中,想让品牌信息突出重围被消费者接触的难度加剧。

  因此,出现了两种方式来应对这种媒介环境的改变:一是深耕内容,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关注并引发裂变式传播,这也是今年下半年“内容营销”被频繁提及的根本原因;二是通过狗血化的操作方式吸引注意力,用长期的品牌形象换短期的话题热度。

  在2016年,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大量类似的案例充斥渠道。例如今年3月,创业公司惠装在《京华时报》上刊登悬念广告,其第一份广告的文案是“轻点,疼”,第二份则是“打脸黑装修,装修省40%”。此广告甫一出街,即引发大量的争议。通过提供性遐想的空间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与产品功能和品牌诉求毫无相关。

  狗血化的广告传播案例不仅有害于行业的发展,也将挫伤品牌本身的形象。在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人们往往不习惯遵循严密的逻辑思维。但同时,自我表达欲的膨胀让他们更愿意对外发表观点,所以人们往往按照一条“简单可依赖”的路径进行价值判断,用时下热门的语言表述,就是“鄙视链”。

  当狗血化的营销举措让品牌处于“鄙视链”的下端时,想要脱身并不容易。与以往不同,短期热度交换的不再是暂时性的品牌信誉受损,它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持久而深刻。可以预估,流量压力下的“赌徒”将会越来越多,但这种方式绝不明智。

  5巫师化:不确定下的“急病乱投医”

  从历史的角度看,何时盛产巫师?一个时间点是世界一片混沌,无法用科学解释时,人们常常会信仰巫师;另一个时间点是病入膏肓,前途无望时,人们容易失去理智,受巫师蛊惑。眼下,企业面对互联网环境变得无知,面对不好的经济环境开始着急,大量巫师由此趁虚而入。

  笔者之一在三年前提醒过学界和业界要警惕广告市场的“巫师化”并发出广告之十问:市场营销的如何变革?市场空间到底在哪里?大众媒体还有效吗?一匹狼的术士是不是又重出江湖?广告诉求除了狗血还有什么?主客关系长长久久还是露水夫妻?品牌神话已经破绽百出?创意暗淡光芒不再?科学的运作体系崩塌了吗?巫师时代是不是再度来临?

  简而言之,巫师的出现再次挑战了我们的固有认知,并发出这样的疑问:广告营销是不是科学化?要不要科学化?过去的一年,问题不仅没有改善,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所以,这些问题还将在2017年持续下去,并困扰学界及业界。

  坚持广告营销的科学化,告别“点子大师”拍脑袋式的决策模式应该成为共识。与其他所有领域类似,广告营销仍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存在,探索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决策应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而“病急乱投医”是目前部分企业行为偏差的根本原因。在变革的时代,焦虑感普遍存在,频繁试错成为无奈之选。我们认为,在这个剧变时代,鼓励创新允许试错是对的,但这一切并不是盲目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对,盲目地把未来视为现在也不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既不忽悠也不盲从,在试错中求发现,在摸索中缓步前行。

  总而言之,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喧嚣的表象下找寻支柱,唯有这样的模式才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3.webp.jpg


  营销之变颠覆、本质与再平衡

  广告是一种传播系统,既有沟通功能也有营销手段。它的商业化意图明显,最终希望达成的目的是促进商品的销售。而现阶段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是原有环境被打破以及对新环境的重塑,因此,自觉不自觉地把传播工具划分成“新”的和“旧”的。

  除去话语霸权的考量——“新”不一定就好,“旧”不一定就差——之外,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至少三种状态:新对旧的颠覆,旧对本质的固守,以及“新”、“旧”间的再平衡。接下来,我们将从话语逻辑、投放策略、品牌故事、供需对接、资源流动以及主导力量六个层面详细阐释。

  1话语逻辑:从渠道控制到多元化平台

  从4P理论去分析,新旧环境中最大的区别发生在Place(渠道)上。传统模式下,企业的销售渠道依赖商超等线下通路,而传播渠道依赖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体,主要特点是渠道数量较小,因而品牌有能力实现强渠道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中,品牌故事的讲述较为容易,而特定对象的呼应模式可控。总的来说,面对影响力有限的消费者,品牌较为强势。

  但现在“平台化”使得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需要经过“多元化平台”的撮合。品牌首先将信息输出到平台上,消费者再从平台中撷取所需的信息。一方面,企业对信息的控制权降低。异常庞大的信息量,以及品牌塑造和销售功能的混杂让情况变得复杂;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拥有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不再一味地被动。总而言之,被颠覆的话语逻辑让广告主疲于适应。

  情况似乎危急,但若将广告划分为言者(起点)、传者(渠道)和受者(终点)三个部分,可以发现只有传者和受者在变化,而言者对外沟通的欲望始终未变。因此,无论形态如何更改,环境如何更改,工具如何更改,沟通的功能没有变,因为人性终究没有变。

  2投放策略:软与硬,危与安的再平衡

  在理顺话语逻辑之后,企业将面临第二个问题——对沟通渠道的选择。当然,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厘清目前的渠道都有哪些。

  传统认知下,大众媒体更多担负着品牌形象塑造的功能,因此会出现更多的品牌广告;而互联网媒体由于拥有所谓精准的数据,因此具有即时销售的功能。但我们通过对2016年的观察发现,媒体间这种泾渭分明的功能分野正在模糊,双方都在尝试进入对方的核心领域。大众媒体上出现的T2O节目,通过电视与电商网站的对接开始强调即时销售的功能;而互联网媒体方面,品牌形象类H5、朋友圈信息流广告、App开屏广告等方式也为企业投放品牌广告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当下,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打出“品效合一”的招牌也是为了迎合这一轮交叉渗透的情势。

  然而,大众媒体在建构统一品牌形象并使之延展的层面仍保有优势;而互联网广告借助定位与精准曝光,主动搜索与直接导流等方式也能更有效地拉动实效销售。但是,双方相互渗透的过程并不轻松,例如互联网营销在探索建构品牌形象层面尚无成功先例可循。当企业进入营销的“无人区”时,不确定性的增加需要企业承担相应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安危考量,实现软性和硬性、大众媒体与互联网的再平衡,是新一年企业投放策略的应然之道。

  3品牌故事:企业的故事化危机

  话语逻辑和沟通渠道之后,企业就需要解决内容层面的问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品牌的本质始终未变,担负着品牌标识、品牌资产和品牌关系三重职能。品牌标识是指最基础的建构差异性的功能,它的载体是logo等视觉设计;品牌资产是在标识成立后实现的在竞争环境下的溢价,它的载体是品牌作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而品牌关系则是更进一步的功能,它是指产品与社会和人的统一性的建构以及产品自身独特性的个性建构,这些拟人化功能的达成所需要的载体即是品牌故事。

  从生产到营销再到完全的品牌化,故事化是关键步骤。虽然故事本身只是符号,但是通过对符号的持续性堆砌能够构建出意义。例如张瑞敏砸冰箱构建的是品质,董明珠从销售员变身董事长的过程构建的是奋斗,任正非机场坐出租车构建的则是低调朴实,这些都与企业及品牌形象相通。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因此为品牌急需。

  然而现在的大企业们面对的不只是规模膨胀、产品老化的问题,还有意识形态的僵化,意识形态的终端呈现就是故事。当一个面向消费者的企业无法讲述品牌故事时,就会产生信仰危机,信仰危机又会导致企业外观崩解,被“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抛弃,是谓故事化危机。

  因此面对这样的境地,企业需要自省并回到初心,尝试解答我的理想、人格和目标到底是什么,透过品行和言语进一步对外阐释,并用故事的外衣进行包装。唯有这样,才能在未来注意力碎片化的环境中获得持续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机会,并搭建起一个人格化的形象。

  4供需对接:纤细和脆弱化的双方关系

  供需双方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纤细且脆弱的,而在新的环境下,这种关系的脆弱化程度更甚以往。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对权威的解构与颠覆成为常态,人们不再容易迷信和盲从;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让供需双方的联系带有更强的偶然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升级引发需求的快速迭代,而变革的速度往往是供应方难以及时跟进的。

  一方面,人在三重角色上同时出现的最新变化,让供需关系的脆弱化看似无法调转;但另一方面,现在的品牌运营已经到了必须巩固两方关系的地步。因此,如何能够建立起多次甚至永续的关系的问题,看起来既迫切又困难。笔者相信,2017年将会出现各种尝试来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社群与圈层的构建、自有媒体的经营、用户数据库的使用等等,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5资源流动:链接才有一切

  对于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资源流动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因此,不同事物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链接,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从个人的层面来讲,基于信息交换的需求产生了社交链,由此产生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基于钱的需求产生了支付链,由此产生了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平台。从企业的层面来讲,传统企业间通过产业链这一线性关系实现分工合作,而互联网企业则通过更加开放的网状结构构成生态链以扩张影响。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坚定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以及人民币正式纳入SDR,都是在不同的维度上构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个人、企业和国家,这三个层面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构成了“小链组大链,大链套小链”的关系。当链接才有一切时,企业营销需要明确两点:首先,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其他经济体或利益相关方更多的沟通,甚至展开全方位的合作,2016年频繁出现的联合营销案例即是遵循了这样的路径;其次,在错综复杂的链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及优势,不贸然地追求“大而全”以避免风险。

  6主导力量:供给方主导的本质

  一直以来,关于谁才是市场主导方的争论从未休止。传统思维认为,需求方作为主导力量带动了生产、市场及广告,但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基于个人假设,出发点是错误的。

  为何企业频繁提及“客户是上帝”的说法?那是因为对市场无法把握。人们只有在没有信心的状况下,才会卑躬屈膝、阿谀逢迎。因此,这种思维不合逻辑。实际上,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供给方自然掌控话语权;而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供给方只能依靠全产业链更新与整合,创造性理念及产品的输出来保全竞争优势。

  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尝到了“需求方主导”理念的恶果。当营销人员千方百计讨好需求方时,前述“狗血化”与“巫师化”的变化就变得异常自然。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需求方主导”的局限性。

  因此,营销人员在新的一年必须更加自信,并且尝试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非被动地跟进,要为他们提供“汽车”而不是“更快的马”。毕竟,不管是媒介接触行为还是消费行为,人们常常是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需要品牌的引导。基于此,笔者认为供给方主导始终不变。

  

4.webp.jpg


  未来之变全媒体、全球化与互动的“三个适应”

  总而言之,未来一年的主要基调是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广告营销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哪些东西是确定的。笔者认为方向有三:全媒体适应、全球化运营与互动营销

  首先,面对全媒体环境,我们需要找到与之契合的方法论。目前我们所处的阶段与上世纪90年代类似,当时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品牌提供了大量的接触点,但是接触点的增多并没有让品牌的声音变得清晰,反而更加模糊。因此,美国西北大学的学者们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现在,历史再次循环到相似的阶段,互联网的发展让接触点进一步增多,相同的问题周而复始:看起来能够更接近消费者的环境,反而让消费者与品牌疏离,品牌在面对多种工具时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有必要找到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即“全媒体适应”。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可口可乐不久前成立“新闻编辑室”统合所有社交媒体渠道,让它们发出“一个声音”。

  其次,在动荡的世界中仍然要坚持全球化运营的思路。最新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上榜的数量由去年的31个增加到了36个; “出海”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及创投基金开始孵化位于东南亚等地的海外项目;Twitter平台上来自中国的广告主数量在过去一年增加了300%以上;华为今年推出的圣诞广告广受欢迎,在YouTube平台上的播放量达到3000万次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企业已经步入了全球化运营的轨道,而广告营销也必然将搭乘这一东风,迎来大国广告和大国营销的时代。

  最后,要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实现互动营销。如果要说新的媒体环境带来的根本变化是什么,无论数据量的增大还是表现方式的多元均是表象,深层的内核是沟通的实时双向,也就是“互动”。眼下,新技术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机会进入同一互动情景,这一情景的外层表现是对对方反馈的真实获取和实时响应,而深层内核是心灵世界的感知相通,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由此,互动双方突破信息屏障,时空阻隔,达到共享共通共创的状态。当两方的交流从表层行为深入到深层心理,实现你来我往、即时反应时,这时构建起的关系才能算是稳固,经得起外部环境快速变动的冲击。从这一点来讲,告别以往的单向思维,从互动的结构中找寻营销思路,是明年企业必做的功课。

  总的来说,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变化,但总有不变的东西存在。硬件变、技术变、人员变、市场变,但广告作为叙说品牌故事最有效的方式这一地位绝不会变。而好的故事能够产生响亮的声音,响亮的声音又会让企业拥有持之以恒的勇气,所以广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盘点过去,展望未来,在此文的最后,笔者希望用八个字收尾——时空流变,故事永恒。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