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人民日报上半年发文20余篇针对文娱行业,批评了哪些乱象?    

    上半年以来,《人民日报》高度关注影视行业,多次发表批评文章,指出了剧集、综艺、短视频等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今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电视剧的未来创作和发展方向成为行业最关注的议题,也是《人民日报》这半年多批评报道最多的影视内容品类,而占据创作主流的现实主义题材成为被点名的重灾区。

  其次,玄幻剧、抗战剧等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现实题材“悬浮”,玄幻剧难出精品,好剧稀缺

  1月5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现实题材需精品意识》。文章指出:现实题材创作虽然数量较大,但艺术精品的打造明显不足。特别是为数不少的现实题材作品呈现出重宣讲轻艺术、重即时轻长远、重投排轻艺术规律的创作倾向。

  2月9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玄幻剧为何难出精品》。文中提到:玄幻剧模式单一、情节雷同、演技不在线、人设荒唐等问题越来越被人诟病,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分(满分10分)。

  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3月29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文章表示:热潮之下,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滥竽充数。

  有的剧集悬浮于生活。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本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偶像剧;有的剧集悬浮于时代。反观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题材重复、视野狭窄,止步于对生活汤汤水水的浅层复刻;有的剧集悬浮于人性。

  当下一些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狗血的戏剧冲突,单薄的创作路径下是脸谱化的人物,以无病呻吟、小情小爱、嬉笑喧闹取代对人物的深入画和人性的探寻追问,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不符合艺术的真实。

  4月2日,《人民日报》12版刊文:《多屏时代,好剧仍缺》。文中指出:电视剧行业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剧作粗制滥造,有的项目仅凭有流量的演员和一个不错的题材拼凑而成,即便一些有影响力的好作品,也仍然存在台词、场面调度不讲究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作品的品质。

  此外,注水拖长剧集、同质效仿等业内常谈的问题也依然存在。近80%的剧作平均收视率不到0.5%,超过2%收视率的电视剧不足0.5%。市场上有这么多剧,但真正从收视上为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好剧、爆款剧还是少量的。

  5月2日,《人民日报》05版刊文:《别让“神剧”消费抗战史》。文章称:抗战题材电视剧为了增加看点、博取眼球,在同题材剧作中取得更高收视率,于是脑洞大开,不顾事实地加料,甚至将抗战剧变成搞笑剧、言情剧、玄幻剧。如此种种,使部分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那些网文套路的“开挂”“逆袭”故事,并不适合移植到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不能以历史为戏说对象,来消费历史、娱乐历史,这只会让真正的抗战历史被淡化、被遗忘,甚至被扭曲。

  网综过度娱乐化,放大“偶像”效应

  从网传总局严控歌唱选秀、偶像养成节目,到两档网综遭遇下架,今年上半年网综市场在爆发之外,监管方面也似乎有趋严的苗头,网络综艺依然存在着很多风险和不可控因素。

  从《人民日报》近期发布的文章中不难发现,整个网综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可能不止是单一节目需要把握好内容导向,网综市场也要把控整体风向。

  5月11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网络综艺亟待优化升级》。文中提出:网络综艺与生俱来的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特征,使得以视频网站、制作公司为主的创作生产主体片面追求其产品属性和营利目的。在生产与消费共同作用下,网络综艺产业开始面临结构失衡、文化失位、价值失范的风险。

  首先,市场的急剧扩容逼迫各大视频网站常年保持旺盛的节目输出,其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骤现。数据显示,2017年播放量前十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就收割了42%的网综流量,这说明还有大量的制作内容实际上很难进入用户视野,网络综艺面临产能相对过剩、结构失衡的挑战。

  其次,细数2017年播放量超过10亿的16档“超级网综”,偶像养成、明星游戏、脱口秀、生活体验、娱乐报道等类型占据绝大多数,文化类节目则屈指可数。

  再次,网络综艺节目长期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在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大网络视听内容引导管理力度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网络综艺节目打“擦边球”,存在低俗、媚俗、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对清朗的网络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7月20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真人秀别吹大“偶像”泡沫》。文章指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主要诉诸观众渴望成功的心理,但打着“真实记录”旗号的真人秀给观众,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营造了更具迷惑性的“真实”情境。

  很长时间以来,不少这类选秀节目尽管花样翻新,其实是“偶像神话”不断重写,其中的观念偏差可能对众多认知能力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误导。

  短视频沦为低俗秀场,取精去糙亟待解决

  短视频自兴起以来一直问题不断,主要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内容良莠不齐,把关不严;二是为假货提供了温床。

  3月29日,《人民日报》14版刊文:《警惕!短视频沦为“低俗秀”》。文章表示:盲目模仿、恶搞低俗、内容涉黄……渐成网络新宠的短视频,日渐暴露其良莠并存的内容生态现状,一些短视频平台已沦为低俗秀场。平台如何加强审核把关取精去糙,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题。

  4月10日,《人民日报》09版刊文:《警惕短视频的负面效应》。文章再次强调:短视频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剑走偏锋,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4月12日,《人民日报》14版刊文:《短视频“激浊”更需“扬清”》。文章指出:在“流量就是收益,关注就是经济”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一些短视频平台有意无意地放任低俗内容肆意传播,本应履行监管审核责任的把关人却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尽管被网信部门约谈后,相关短视频平台纷纷出台整改措施,但清除毒瘤仅是第一步,短视频行业要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激浊之后更需扬清。如何扬清?这一现实命题,直接考验着平台方的审核实效和运营规则。

  收视率、网播量造假普遍,危及行业发展

  近年来,影视数据造假的问题和严重性多次引起关注,仅1月份,《人民日报》连续发文4次强调数据造假行为的普遍性和危害。

  1月16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网播剧点击量造假当警惕》。文章指出:近两年网播剧点击量注水现象普遍。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年初某网剧前台点击量数字高达153亿次,但真实点击量仅有17亿次,注水近九成。针对2017年1、2月上线的20部剧集抽样调查,总体注水量高达六成。业内人士表示:点击量造假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一些看似火爆的网播剧,实际观看人次远小于播出平台公开数字。

  1月19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收视率何时不再造假》。文中再次指出:当前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链条中,普遍存在着收视率作假现象,甚至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产业”。

  1月26日,《人民日报》24版刊文:《数字造假阻碍文化繁荣》。文中称:从已经被揭露的案例来看,在出版发行、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典型的文化领域均出现不同程度数据造假问题,而且花样翻新。

  1月30日,《人民日报》24版再度刊文:《强化数据监督,还文化海晏河清》。文章指出:假点击、假收视、假票房、假粉丝数、人为操作的搜索指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微博转赞评等数据作假行为已经渗透到文化行业多个环节。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造假行为手段翻新。票房造假和收视率造假早已成为电影和电视行业造假的两大顽疾,从电影的买票房、偷票房、幽灵场,到电视的操纵样本户和直接篡改收视数据,造假手段不胜枚举。与之相比,更为隐蔽的是艺人和作品的互联网关注度数据造假行为,目前这种造假行为依然被社会和行业所漠视。

  收视率、点击量不等于美誉度,不能作为优秀作品的评价标准,但在文化行业的经济学循环中,数据的意义不可小觑。注水的数据、虚假的繁荣,会对正常文化市场秩序造成干扰,导致文化资源的错配,反过来破坏文艺创作的健康生态。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