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一位党报记者的人生观——记山东省《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     

一位党报记者的人生观——记山东省《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

 
  “三贴近”成就好记者(短评)
 
  42岁重新当记者,49岁身患重病;一辆电动自行车,10年颠簸崎岖路;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50多项各级别新闻奖,100多篇重点和深度报道……看了这样一串数字,我们不禁要问,要怎样的理想和意志才能铸就这样的骄人成绩?要怎样的执着和淡定才能磨炼出这样的无私情怀?

  陈中华是新闻宣传战线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他热爱新闻事业,勤奋学习,踏实工作;他热爱人民,关注民生,对百姓有炽热的情怀,对基层群众有深厚的感情;他不怕吃苦,敢挑重担,即使重病在身,仍然忘我工作。他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是全国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陈中华的丰富经历和先进事迹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三贴近”是成就好记者的法宝。

  记者节前夕,中央媒体记者聚集山东济南。这回,他们关注的对象是同行——《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

  由采访人变成被采访人,角色的转换让陈中华显得有点羞涩。“我这大半辈子,有3个没想到。”瘦削憔悴的陈中华说,“一是42岁重新当记者,二是49岁患上癌症,三是52岁竟成为典型。”

  探寻陈中华的人生足迹,我们逐渐理清了一位优秀党报记者的人生观。
 
  情感观——
 
  “一个记者,就是要调动所有的思想和情感,把群众的疾苦和社会热点写出来,为推动社会进步尽一份力量。”

  1999年,山东省报刊整合改革,省作协下属的《作家报》并入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陈中华调到大众报业集团所辖的农村大众报,名曰“内聘编委”,实际上是个没有行政级别的普通编辑。

  考虑到陈中华情况特殊,报社没有给他任何写稿任务。但只要不值班,他总是深入一线采访。

  妙笔复生花,文章惊人眼,始于一次真正的“走出去”。

  2001年夏天,陈中华参加“沂蒙老区行”采访活动,采写的通讯《红色优势》荣膺此活动惟一的一等奖。但对陈中华来说,比这收获更大的是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陈中华原籍沂蒙老区,父母都是孟良崮战役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滔滔沂河水,巍巍孟良崮,勾起了他的沂蒙情结。他决定要关注朴实厚道的农民的疾苦。从那以后,田间地头,胡同小巷,留下他一行行脚印。

  2002年新春伊始,陈中华陆续接到69次来信来电,反映的都是土地承包问题。他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后,制订出详细的调查采访路线图,拉上同事张天银,跑了10多个县、30多个村庄,与几百名农民拉过呱。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采访,他们写成的《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系列调查》,一口气发了6篇。农民种地为什么赔钱?调整怎么成了抽地的幌子?“农业示范园”为什么变成荒草滩……这些问题得以真实反映。

  后来,这组系列报道获得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农民报新闻一等奖。

  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老百姓心里也装着他。有一次,他去聊城市调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不知不觉天黑了,而住宿地离得很远。一位农民带着10多岁的儿子,自告奋勇开着农用三轮车送他。车灯坏了,孩子站在车上,打着昏暗的手电照明。

  跑农村越多,陈中华越离不开那帮农民朋友。他感慨地说:“劳动人民是新闻永恒的主题。一个记者,就是要调动所有的思想和情感,把群众的疾苦和社会热点写出来,为推动社会进步尽一份力量。”

  原《作家报》总编辑魏绪玉感慨地说:“他和老百姓感情深啊。这个好记者不是‘树’起来的,是自己从庄稼地里‘长’出来的!”
 
  责任观——
 
  “记者的责任就是写稿,不仅是领导看着好,群众也要看着好、实在,让读者不自觉地去接受稿件里的思想,这就是党报记者的责任。”

  由于成绩突出,2003年,陈中华被破格调入大众日报政教部任记者,2005年又通过竞岗调入特派记者组任记者,专门从事重大选题的深度报道。就在他尽情挥洒时,一场飞来横祸击碎了他的美梦。

  2006年6月,陈中华被查出患了鼻咽癌。消息传开,一拨一拨农民朋友赶到医院。莘县徐庄乡史河口村农民史朝旭带着满满一车自家产的水果赶来,站在病榻前泪流满面:“哥,如果能替你死,我就替你死!你活着,能为农民干很多好事!”

  质朴、真挚的情感,转化成为陈中华抗争疾病的力量。这种力量,又转化成一种责任。“他们对一个仅仅是采访过他们、反映过他们心声的记者就有这么深的感情,我只有继续写下去,才能报答他们的信任。”

  2007年,陈中华重返工作岗位。恢复工作第二年,他就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佳记者”。

  有一次,报社去天津采访农村住房建设情况,本来没有安排他,他争着去。“在天津发改委采访结束时,陈中华鼻子流血了。”与他同行的记者逄春阶回忆说,“我劝他下午休息,第二天再去采访,他就是不听。”上车后,鼻腔里还塞着一团纸。

  多年来,陈中华时时提醒自己:“记者的责任就是写稿,不仅是领导看着好,群众也要看着好、实在,让读者不自觉地去接受稿件里的思想,这就是党报记者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他吃过不少苦、忍过不少气……

  有一次,陈中华接到举报,栖霞市某公司生产假冒生物有机肥坑骗农民。他拉上同事徐少林,坐了6小时长途汽车,直奔造假老板家。没想到高墙大院里散养的几只大狼狗虎视眈眈,狂吠不止。陈中华改变策略,与受害人一道去了造假工厂、门市和多个销售点,暗暗取证。报道刊发后,工商部门迅速端了制假窝点。
 
  求实观——
 
  “现实生活远比任何聪明人的想象生动得多,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生动的稿件。”

  陈中华有两件“宝”,一是采访本,二是电动车。即使雨雪天出去采访,也是骑上电动车,车筐里放着裹着塑料布的采访本。

  他用过的采访本别具一格:正面记录新闻素材,背面记录采访心得,翻过来是记者观察,翻过去是作家感言。

  这是2004年4月3日的采访日记:“从今年起,我分口民政部门的报道……仅仅是坐等着民政部门给你下活动通知,你会觉得每年清明节的活动千篇一律……但如果你真的深入下去,到基层走一走,沉下心多听听,多聊聊,你会发现清明节期间有许多题目可做,而且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大稿的题目。”

  民政口的新闻被人视作“鸡毛蒜皮”,陈中华却屡出好稿。为了深入采访,他经常逢年过节也不闲着。2005年春节,他把年迈的母亲从老家接来团聚。可是大年初五一大早就跨上电动车,去福利院、救助站、殡仪馆……

  在殡仪馆,整容师王中力要去给一位死者穿寿衣,陈中华毫不犹豫地跟进去,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整容师的工作,他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离开殡仪馆时,王中力握着他的手说:“记者进停尸间采访,您是第一个。”

  第二天,他的通讯《年间三访》在《大众日报》刊发,读者反响热烈。

  遭冷脸是记者最不愿意遇到的事,陈中华却从来顾不上什么“面子”。2008年冬,他想写篇城市供热的社会热点。因为话题敏感,被拦在供热站办公楼外。他正徘徊时,一位送外卖的小伙子向门卫晃了晃证件就进去了。等小伙子出来时,老陈立即追上去:你那是什么通行证?小伙子一笑:我只是说送外卖的,出示一下身份证就行。老陈心头一喜,第二天一早如法炮制,顺利混了进去。“来得这么早啊……”供热站领导被他感动了,接受了采访。

  陈中华有一篇新闻论文提纲《新闻采访12诀》,包括“采访前的准备”、“主题先行与采访过程中自我否定”、“如何采访被批评方”等小标题,仅提纲就有2000多字,可见他积累的经验与体会之多。

  陈中华认为,扎实深入的采访作风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现实生活远比任何聪明人的想象生动得多,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生动的稿件。”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