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坚定“新闻立台”, 提升传播力    

坚定“新闻立台”, 提升传播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下午好!

  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的报道能力和报道权从来就是国际一流媒体一分高下的必争之地。在中央电视台建设“技术先进、信息量大、覆盖广泛、影响力强”的国际一流媒体的今天,新闻与新闻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立台之本,是中央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2009年,中央电视台明确提出“新闻立台”的办台方针。我们将集全台之力,提高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原创率、落地率,实现新闻的最快捷、最准确、最全面、最丰富,使中央电视台成为海量信息的发布源地,成为满足人们及时获取新闻的主渠道。成为影响社会主流人群、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办台方针的指导下,今年我台新闻和新闻节目展开了一系列的变革:

  1、一个覆盖国、内外,包含CCTV-1、4、新闻频道的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平台已经成型。

  从8月17号起,CCTV-1开始调整,定位为“以新闻为主的精品频道”。在原有《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的基础上,下午15:00增加了一档直播的新闻节目《新闻20分》,形成了在各个时间段均有新闻资讯栏目的全新布局。 CCTV-1的新闻属性的强化,带来的是舆论引导力与影响力的提升。

  8月27日下午,新闻频道近期陆续推出的新版新闻节目顺利“合龙”,实现不同时段全部贯通。自7月27日起。新闻频道先后推出改进和新增节目《朝闻天下》、《新闻30分》、《共同关注》、《东方时空》、《国际时讯》、《午夜新闻》、《新闻1+1》、《环球视线》、《24小时》和《新闻直播间》,全面覆盖新闻频道各个时段。至此,一个专业的、纯粹的,24小时不间断播发新闻的全新新闻频道亮相电视屏幕。

  而在此前的8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新版新闻节目改进到位。整点新闻全天分布,国际新闻得以强化、新闻评论及时丰富,改进后中文国际频道新闻节目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丰富,整体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2、一个整合全台新闻资源的超大新闻采集队伍已然建成。

  2009年7月,集中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海外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五大节目中心的所有新闻采编力量,整合为一个全新的新闻中心。此外,原总编室的海外记者处纳入整合后的新闻中心,实现了新闻中心对驻外记者的直接管理和指挥。

  3、一个覆盖国、内外的新闻采集网络正在全面推进。

  2009年,国内方面,将在08年首批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郑州8个国内新闻应急报道驻点的基础上,再建乌鲁木齐、太原、西宁、重庆、昆明、长沙、福州、南京、南宁、哈尔滨10个应急报道驻点。海外方面,将在现有19个的基础上,再筹建韩国、伊朗、土耳其等22个国家海外记者站。国内外覆盖广泛、驻点密集的新闻采集网络,将使中央电视台的话筒出现到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大事件的现场,将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触角布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将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采集覆盖与国际一流新闻媒体相比肩。

  4、一个集纳国、内外新闻的信息资源平台初见雏形。

  2009年,中央电视台已经与57个省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以及城市台的92档新闻栏目建立起信息联络和传输机制;与新华社音视频部、台湾东森台、香港TVB等媒体建立新闻共享和交换机制;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半岛电视台、亚广联等70多家海外机构建立新闻资源合作机制,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达成有关使用其33个驻外站、60多位驻外记者的合作协议。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渠道。

  5、一支体现国家电视台形象的新闻主播、评论员队伍获得好评。

  胡蝶、欧阳夏丹、柴璐、王启明、肖艳等,正展示出中央电视台新生代新闻主播的独特风采与魅力,杨禹、叶海宁等专职评论员与包括各领域领军人物、权威专家在内的60余人的特约评论员队伍已覆盖新闻频道与中文国际频道所有新闻栏目,发出中央电视台自己的声音。

  从传播通路到整合资源,从全球采集网络到世界集纳平台,中央电视台正在将“新闻立台”的办台方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行动的效果已经显现,在过去的这三个月中,中央电视台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新闻与新闻节目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获得了各方好评:

  1、信息量大幅增加。

  新闻播出总量与首播率大幅提升。新闻频道改进后周均播出总量5030条新闻,比今年前7个月增长52.89%;周均首播量2117条新闻,比前7个月增长321.7%;首播率42.09%,比前7个月增长26.83%。新闻报道的手段、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极大丰富。动态消息、记者调查、背景链接、专家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立体式报道已经成为中央电视新闻节目的常态方式。

  2、贴近性显著增强。

  报道视角转向百姓关注的新闻,转向涉及国计民生的新闻,转向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调查类、组合类报道进一步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瘾之戒》、《关注斑马线》、《共和国部长访谈录》、《台湾灾区行》等等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和反响。

  3、时效性极大提升。

  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成为职业标准。新闻中心已经建立起一个约500人的新闻采集团队,强化“24小时发稿”理念,建立24小时不间断的发稿机制。我们要让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出现在百姓关注的新闻现场,做到在中国发生的新闻第一时间发布,在境外发生的新闻争取与境外媒体同步报道。新疆7•5事件、伊拉克冲突、阿富汗大选均出现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身影。

  4、新闻评论明显加强。

  “新闻+背景+评论”已成为新闻频道全天节目的常规样态,评论员紧跟新闻,在线发表短评,评论员和短评已经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河南“开胸验肺”等热点事件评论,鲜明地表达了媒体态度和立场,对“新闻背后的新闻”做了很好的解读。通过新闻评论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舆论话语权。

  5、形象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此次新闻频道改版,根据电视新闻媒体的先进包装理念,对新闻频道的新闻呈现方式、屏幕区域划分、字幕呈现、频道Logo等频道整体包装进行了全新设计,屏幕的色彩更加丰富,大标题、大字幕更醒目,使得屏幕上的有效信息更加丰富,强化了电视新闻的服务性。

  所有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采集力量的极大释放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关注度与影响力的迅速提升,是观众的认可与关注。

  观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忠实观众认为中央电视台新改进的新闻节目“有权威感、可信度高”、“报道及时”。

  全国市场的收视数据显示,改进后,中央电视台多档新闻栏目收视大幅提升。《东方时空》《24小时》《午夜新闻》提升40%以上。

  2010年,中央电视台将坚定“新闻立台”的发展理念,突出新闻特性和电视要素,使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新闻资讯第一平台更加符合现代电视发展的潮流和当代观众新闻观赏的需求。

  1、进一步强化《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龙头地位。

  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新闻联播》全力打造“金标准”,创新时政报道模式,强化评论元素,增加国际新闻,实现对版面进行内涵式纵深开发,彰显国家形象和政府代言的品牌定位;《焦点访谈》将更加关注现实,更加贴近民生,强化“舆论监督”特色。

  2、进一步提升中央电视台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能力。

  2010年,我国将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性盛会,中央电视台将对此进行整体策划,采取新闻、专题、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跨栏目、跨时段进行大规模重点报道。另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中央电视台将继续推出《感动中国》、《小崔会客》等大型电视活动,将推出《敦煌》《颐和园》等富有历史感和人文性的大型文献记录片。

  3、进一步完善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布局配置。

  形成CCTV-1、4、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差异化特色互补格局。

  4、进一步提升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在有大事看中央电视台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常态下新闻时效性,增强贴近性,加强深度报道,使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第一渠道。

  各位朋友,信息时代不缺信息,稀缺的是重大的、权威的、与观众息息相关的新闻,稀缺的是观众的注意力和认可度。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立台”发展理念就是要回归到新闻媒体的本质,使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第一媒体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将使中央电视台向“国际一流媒体”目标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

  我们已经出发,我们铭记媒体责任,追求绿色收视率和影响力。我们嘹望宏观大局,但珍视民生视角;我们关注社会热点,但坚持冷静思考。我们将坚定我们的追求,坚持我们的梦想,激情永恒,无怨无悔。

  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以尊重新闻价值观为核心的专业精神引领我们不懈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展示国家电视台的力量,诠释国家电视台的使命。

  让我们一起前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立台”将为各位朋友提供最稀缺的资源,提供更长效的、更高附加值的、更高回报率的收益来源。

  让我们一同前进,以强大的“国内传播力”营造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舆论氛围。以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力”,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维护国家利益。

  谢谢大家。

                         (文/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 梁建增)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