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当今世界,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机遇。随着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中国品牌的全球足迹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趋势,本次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的品牌出海咨询专家、律师邹浩先生,探讨在全球市场的广阔舞台上,中国品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并实现持续增长。邹浩先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企业出海的深刻见解和宝贵建议。以下是对此次专访的详细整理,希望能为同样志在全球舞台展示自身力量的中国企业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品牌“出海”是民间与政府共同努力的系统性工程
相较于日本企业出海的四个阶段,目前中国企业出海目前正从第一阶段(产品出口)向第二阶段(海外直接投资)过渡。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深入布局,如一些新能源和电池行业的代表企业等,已在海外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投资。
另外,针对中小企业,邹浩先生认为中国已提供了基础的出海支持,尤其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然而,具体扶持措施在执行层面上尚需详细落实,包括提供海外市场的考察调研、信息与咨询服务,以及强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海外网络。
邹浩: 目前,从发展过程来看,我们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状态。在加入WTO之后的早期,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类似于日本的第一阶段,即主要在海外销售产品。自2015年起,进入了以直接海外投资为主的第二阶段,如新能源、电池行业以及青山、振石、比亚迪和海尔等公司,这些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大幅增加。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许多小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
政府层面上,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尤其是沿线国家的投资,涉及从国有到民营中小企业。尽管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支持,但具体的扶持措施实施细节尚不明确,许多企业仍不清楚具体的出海步骤及所需能力。我认为,支持企业出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包括财政部、发改委和商务部,而不应仅由单一部门承担。
企业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来解决信息、信任和资源的差距。首先,应帮助企业通过海外考察调研来了解海外市场,从而减少信息差异。其次,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有能力但缺乏经验的企业走出国门。第三,培养具备语言和国际贸易技能的国际化人才,补强这一我们长期缺乏的领域。第四,利用海外网络和驻外使馆,为企业提供全球化服务。例如,消费品企业如蜜雪冰城和名创优品已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显示出其全球化布局的初步成效。然而,我们还需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和培养本地化人才。总体来看,为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还需要在许多细节上进行具体的工作和探索。
二、品牌“出海”关键能力:从0到1的转变
构建从0到1的能力是中国企业出海成功的关键。这包括如何在海外市场注册公司、解决法律问题、招募与培养当地员工等一系列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步骤。此外,企业还需要了解和适应国际法律与商业环境,以避免依赖国内经验处理国际事务的短视行为。
邹浩:企业从国内走向国外,实现海外初步落地和运营的能力,涉及从0到1的关键步骤。这包括在海外注册公司、确保当地法律允许外国法人或自然人独资或参股、寻找合适的当地合伙人、租赁或购买房产、招聘员工等初步问题。此外,企业还需要处理资金的跨国转移、海外投资备案、以及应对当地劳动法规、房屋租赁和土地购买等问题。
同时,企业需认识到中外法律的差异,避免依赖可能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行得通的短期策略。例如,力帆摩托车初期在越南销售良好,但由于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未能维持长期成功并最终退出市场。因此,从0到1的过程不仅要解决初期落地和运营问题,还需要企业放弃侥幸心理,确保长期本地化发展的基础稳固。
三、品牌“出海”保护:布局知识产权是一项新挑战
在品牌输出方面,邹浩先生提到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布局不足,导致在国际平台上遭遇法律障碍。他建议企业应加强与国际专业中介的合作,系统性地布局知识产权。对于技术创新,邹浩先生认为,虽然中国的某些技术如移动支付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技术的输出和在当地市场的适应仍面临挑战。企业需要加强与当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合,推动技术的本地化创新。
邹浩:在品牌输出方面,许多中国企业如海底捞、蜜雪冰城和名创优品虽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但在国际市场上未能充分布局知识产权,包括商标和专利。这常导致在亚马逊等平台上的中国卖家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和资金冻结问题。为此,建议中国企业应在关键国家和地区加强与专业中介及商标机构的合作,系统地布局知识产权,以保护其品牌和产品。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在诸如技术系统和移动支付等领域已具备国际领先优势。例如,中国的银行系统在老挝显著领先于当地银行。然而,技术输出和本地化仍然是挑战。例如,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和化工领域的技术输出时需考虑如何确保不与当地法律和市场产生纠纷。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持续在本地市场推动技术创新。这涉及到与当地的供应链、产业布局和政府支持等因素的有效整合,并在技术输出后,确保技术的本地化适应和创新。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系统地布局全球知识产权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步骤。
四、出海本地化经营,首先得“思维本地化”
有效的本地化策略需要依赖于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的人才。企业应通过招聘具有当地语言能力的员工或将外国员工引入中国培训,来建立深入的文化和业务理解。这种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策略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新市场的初期落地,而且长远来看,能够促进企业与当地市场的融合,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接受度。
邹浩:在人才培养和本地化经营方面,一个有效策略是利用熟悉本地环境和文化的人才。直接从中国空降人才到海外通常无法迅速解决问题,因此更为有效的方式是招募国际化人才。例如,中国企业如果希望在越南开展业务,可以从大学中招募会说越南语的学生,并让他们先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这样,他们熟悉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后,再派遣到越南,能更有效地在当地开展业务。另一种策略是招募目标国家的员工到中国工作一年,例如招募越南员工。这些员工通常已具备一定的中文或英语能力,并通过在中国的工作经验,能更好地理解公司文化和业务模式,帮助企业在当地市场实现本地化。如果企业能有效结合这两种人才策略,尤其是在共通的工作语言如英语方面,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国际化。此外,企业还需要关注如何保持员工忠诚度和深化他们对国际化策略的理解与执行。
除了人才培养,本地化经营的另一关键点是调整思维和业务模式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不能单纯用中国的市场策略去应对海外市场,例如在没有微信的国家难以实施依赖微信的私域运营策略。企业必须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产品定位。即使是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地区,也不应仅通过低价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应提供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综上所述,有效的本地化经营策略应包括培养懂得当地语言和文化的人才,以及根据本地市场的具体需求调整经营策略和行为。
五、未来展望:适应社交媒体力量,布局“国际”品牌
数字化和社交媒体高速发展,针对不同的国际市场展望5年的未来,邹浩先生预见中国企业出海将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中小企业。然而,挑战也同样严峻,许多企业可能因缺乏高质量的国际化策略而失败。此外,他提醒中国企业要正确评估海外市场的竞争环境,避免低估国际市场的复杂性。
邹浩:在当前的传播策略中,中国企业正在适应国际市场中的多样化媒体习惯。例如,尽管在中国,电视观看率已经下降,许多人转向抖音(TikTok)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但在海外市场,传统媒体如报纸仍有一定需求。这反映出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信息获取习惯。
在一些国家,纸质媒体依然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因此,中国企业需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媒体消费习惯调整其传播策略。虽然全球广泛使用如TikTok、YouTube和Facebook等平台,企业在应用这些平台时仍需考虑地区差异。此外,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传播策略受到数字化和社交媒体发展的深刻影响。例如,阿里巴巴在印尼的电商投资显示了企业如何采取与国内不同的策略来吸引和保持用户。尽管在某些地区国外的信息传播媒介发展可能相对落后,中国企业还需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传统与新兴媒体来推广其品牌和产品。总体而言,随着全球信息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传播策略需更加灵活和本地化,以适应不同市场的具体需求。
此外,未来五年内,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大量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选择出海以寻求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出海行为中的大部分可能因为缺乏准备而导致低质量的扩展尝试,这些企业往往缺乏从零到一的能力,即未能在国外市场建立起业务的基础。此外,许多企业在出海时仍保持国内的经营思维,没有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这可能导致它们在国际市场上难以立足。
另一个挑战是对海外市场的误解,比如有企业可能误认为海外市场没有竞争。虽然国内每个细分领域都存在许多竞争对手,但这些竞争并不如国际市场的竞争那么激烈。因此,能够在海外市场成功发展的企业,一定已经达到了国际品牌的水平。此外,基础设施,如东南亚地区的物流系统,可能不及中国成熟,影响产品的分销和供应链效率。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出海,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市场能力制定适当的策略,提升对国际竞争的认识和全球化运营能力。这包括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以及建立符合当地政策和市场规则的业务模式。总之,中国企业在未来五年的国际扩张中需要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这是确保成功的关键因素。
小结:这次分享过程中邹浩先生不仅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为企业提供了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工具以支持国际化战略的具体见解。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品牌需要综合运用所有可用资源,采取创新和策略性的方法,以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成功。
关于《中国品牌出海》主题,可浏览邹浩先生的相关文章:日企出海70年,给了中国中小企业什么启示?https://mp.weixin.qq.com/s/wGXHAFVTiJdMjS-COrp-fw
作者:wen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