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TR:1-10月广告市场总体增长5.6%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CTR洞察”
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5.6%。10月份广告市场花费同比上涨6.6%,与上月表现持平;月度花费环比微跌0.9%。
分广告渠道看,电梯LCD、电梯海报和街道设施月度花费同比分别上涨15.7%、28.1%和19.5%;电视和火车/高铁站广告均呈现个位数的增长;地铁月度花费微跌0.1%,广播、报纸、杂志、机场和影院视频广告花费均呈现双位数的同比减少。
分行业看,今年1-10月广告市场头部榜单里,饮料、食品、酒精类饮品等快消品行业保持着较大的投放体量,广告花费同比分别为18.9%、1.4%和-3.7%。娱乐及休闲、化妆品/浴室用品、IT产品及办公自动化服务行业重现正增长,同比分别上涨38.4%、30.0%和4.1%。
饮料行业的广告在影院视频翻倍增投,在电梯LCD、火车/高铁站、机场、街道设施和地铁的花费同比均上涨两位数。行业内蒸馏水/矿泉水、婴幼儿奶粉、特殊用途饮料、碳酸饮料等品类的加大投放是该行业广告增长的源由。
食品行业在机场、影院视频和电梯LCD增投较为显著,主要是受益于保健食品、糕点饼干、食用油的广告花费上扬推动。但食品行业中,投放量较大的方便食品、零食糖果、奶类产品等品类则有不同程度的减投,使得该行业广告投放增长仅有1.4%。
娱乐及休闲行业得益于国家/城市形象、学习机、快餐店、公园/风景区、酒楼/餐厅/酒廊等品类大幅增投宣传推广,娱乐及休闲行业整体广告花费上扬明显。该行业在电梯LCD、电梯海报、火车/高铁站的广告投放同比分别上涨114.2%、54.9%和34.4%,在电视和地铁渠道也有微涨。
化妆品/浴室用品行业在多个广告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投表现,尤其在电梯海报和影院视频的花费分别上涨113.5%和151.6%,在电梯LCD、火车/高铁站、机场渠道有双位数的广告增长,该行业的电视广告也呈现微涨。增长主要源于生活用纸、洗发/美发/护发、口腔清洁/护理用品、浴室用品等品类大量投放广告。
IT产品及办公自动化服务行业在街道设施、火车/高铁站、电梯海报广告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8.0%、31.8%和24.4%,同时在广播渠道也有个位数增投。行业整体广告花费上扬主因是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及服务、电脑两个投放量大的品类加大宣传拉动。
02.
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在AICC 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发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地均在积极推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其中美国和中国发布的通用大模型总数已占全球发布量的80%,成为大模型技术领域的引领者。从北京市大模型产业发展来看,北京是当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基础最好、人才资源最集中、研发创新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现已拥有大模型创新团队122家,数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一半。
《白皮书》详细梳理了现阶段北京市大模型应用的典型特点。从模型演进看,通用大模型趋于收敛,垂直行业应用成为大模型产业落地的关键赛道;当前,大模型发展呈现出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发展路径,并不断深入垂直行业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模型应用案例百花齐放,已经在传统产业赋能、金融、政务、文化旅游、医疗、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其中,传统产业赋能和金融领域发展较快,如传统产业赋能领域有产业知识问答、图文生成等,金融领域有智能投研助理、智能客服等。
从应用类型来看,大模型主要有内容生成、智能问答、IT支持、数据分析、智能识别和智能硬件等六个方面,其中内容生成和智能问答最为成熟。
从商业模式来看,目前大模型商业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了以通用大模型AI服务为主的基础层、以垂直行业领域AI服务为主的行业层和以大模型应用服务为主的应用层,三层服务相互促进,协同优化,共同支撑产业转化和发展。
除此之外,《白皮书》对北京市大模型应用案例进行了梳理,从政务、金融、医疗、传统产业赋能、文化旅游、智慧城市等六个行业领域切入,围绕创新性、示范性、经济与社会效益性、可推广性等四个维度,选取衔远科技、360、旷视、百度等18个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各领域用户需求、解决方案、项目成果。
基于案例分析,《白皮书》也进一步提出了目前大模型应用落地面临的挑战。一是算力资源供不应求,成为大模型企业创新研发的重要挑战。二是高质量数据成为严重掣肘大模型行业应用的症结。三是大模型幻觉问题有所改善,但离规模落地尚有差距。四是大模型应用存在“蹭热度”和同质化情况。
03.
腾讯NOW直播宣布停止运营
信息来源:综合光明网、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媒体相关报道
12月5日,腾讯NOW直播官网公告,由于业务调整,NOW直播将于2023年12月26日11时00分停止运营。
公告称,即日起,NOW直播将停止新用户注册及充值服务,NOW直播网页端产品服务停止运营;已有账号的用户仍可正常登录NOW直播App并消费个人账户内的余额。平台NOW红包活动及NOW直播活跃任务活动将于2023年12月11日11时00分下线。即日起至2023年12月26日11时00分正式停运前,用户仍可根据相关活动规则要求正常提现红包奖励。
公告称,正式停运后,所有用户将无法继续使用NOW直播产品服务。
据悉,NOW直播于2016年上线,至今已运营7年多。2017年,腾讯NOW直播在北京召开年度战略发布会,计划投入二十亿元支持优质原创内容的创作,并对内容生产者进行奖励。与腾讯旗下如游戏方向的企鹅电竞不同,NOW直播产品风格类似花椒、映客等秀场直播平台,主打网红PGC内容和视频社交。
NOW直播下线,是腾讯公司不断清退业务,业务“瘦身”的结果。去年至今,腾讯陆续关停了多项业务、游戏等。据媒体报道,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在2022年年底的内部讲话中称,腾讯收缩了很多业务,很多业务该砍就砍掉,不要留恋,与公司付出的管理成本和精力相比,非核心业务铺得太多并不划算。
04.
微信公众号强化营销内容管理,部分“软文”被弹窗提示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近日发现,微信已经开始针对部分包含推广信息的公众号推文推出相关弹窗提醒:“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用户在确认后可以选择继续访问或者取消。
并非所有公众号推文都包含相关弹窗提醒。据悉,知情人士称其“是否为营销性内容是根据具体内容表达来判断的”,而且涉及违规判定的都会进行人工复核,同时也为运营者提供了申诉渠道。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今年4月,微信要求公众号运营者对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满足合规性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字样。
05.
抖音:禁止“大小号”违规引流获利
信息来源:光明网
为保护用户权益,针对黑灰产团伙试图以多账号(“大小号”)形式,有组织地发布大量低质、同质甚至违法违规内容且互相引流,不当获利的行为,近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抖音打击矩阵号不当获利行为的最新规则,并已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规》明确,平台将严格打击有组织地批量发布低质同质甚至违法违规内容的矩阵号;或者自身发布内容未违规,但通过其他违规账号(小号)引流不当获利的账号(大号)。
《新规》试运行期间,抖音启动了专项巡查,并公布了一批打击案例。其中,有团伙性矩阵号利用多个“小号”发布同质化低俗内容,不当引发关注,再通过昵称、签名等形式向“大号”引流。前者被平台封禁后,黑灰产团伙又试图注册多个新号,继续违规,团伙整体粉丝数超过70万。据悉,抖音已按照《新规》要求严格处置多个百万粉丝以上的账号或矩阵号,清退违规MCN机构,并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团伙,抓获157名犯罪嫌疑人。
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黑灰产组织近期开始以多个“小号”重复低质投稿、刷粉刷赞、高频关注点赞等方式诱导用户关注,随后将后者引流至矩阵号内“大号”使其迅速涨粉,最终“大号”通过各种变现行为不当获利。即使“小号”因违规被处罚,黑灰产组织也会注册新号继续违规运营,持续向“合规”且“未受处罚”的大号引流。该负责人指出,上述内容和行为,一方面使广大用户不断面临违规或低质内容,甚至遭遇诈骗风险;另一方面,易对创作者产生不良引导,挤压原创、优质内容空间。
此次发布的《新规》明确,对于上述不当获利的矩阵号,一经查实,抖音会对涉及的全部账号(大小号)进行统一严格处置。其中,平台将根据具体违规情节处理“小号”;针对“大号”,则将按照“不当获利”的新规则处罚。具体处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其投稿和营利权限、抹除粉丝、封禁账号、清退违规账号所属MCN机构等。情节严重者,抖音将上报公安机关,全力协查打击。
未来,抖音将持续打击‘大小号’不当获利等各类黑灰产账号和行为”,上述平台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服务大家产生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
06.
快手上线独立短剧APP喜番
信息来源:新浪网
2023年,可以说是短剧的爆发元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短剧APP已经超过20款,且仍呈现上升趋势。
快手于近日上线了一款独立短剧APP喜番,目前已经登陆多家商店,这是快手探索多年短剧后首次上线独立APP。
据了解,快手是微短剧行业里入局最早,深耕最久的平台,不断加强对优秀微短剧创作者和内容的扶持,目前短剧内容在快手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早在2019年,快手率先布局微短剧内容赛道,成立了快手小剧场。一年后,快手推出“星芒计划”,是首个针对微短剧行业创作者的分账政策。今年暑期,快手上线85部快手星芒短剧,其中有21部实现播放量破亿。
据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透露,快手短剧当前的日活用户数已超2.6亿,平台超过一半的观众有追剧习惯。有如此大规模的用户,快手上线短剧APP也符合用户预期。作为短剧的最早入局者,快手此次上线APP或会给业内带来更多有益探索。
07.
TikTok与印尼本土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12月5日,TikTok据悉即将与印度尼西亚科技公司GoTo达成合作协议发展电商业务。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两家公司的目标是最早在下周宣布结盟细节。
今年9月,印尼贸易部宣布禁止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并称“这一立即生效的举措旨在保护线下商家和市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掠夺性定价正在威胁中小企业”。对此,TikTok曾表示:“社媒电商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当地传统小型商家的现实问题,将他们与本地创作者匹配,帮助增加网上商店流量。在TikTok尊重当地法律法规的同时,我们希望这些法规能考虑到对TikTok Shop上超600万商家和近700万相关创作者的生计影响。”
印尼贸易副部长杰里·桑布阿加近日表示,只要遵守印尼适用的法规和程序,TikTok就可以自由地与任何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桑布阿加指出,政府此前冻结了TikTok提供的在线购物功能TikTok Shop的运营,是因为其违反了仅作为社交媒体平台运营的许可证。“TikTok目前正努力合规,以遵守现行法规的方式运营。一旦它拿到(相关)许可证,只要符合法规和程序就可以和任何人合作。”他说。
据媒体报道,TikTok近来正在与印尼多家电商平台洽谈合作可能性。印尼官方表示,TikTok在印尼恢复其TikTok Shop功能只是时间问题。
08.
Meta和IBM牵头组织发起AI联盟,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美东时间12月5日,Meta和IBM宣布共同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联盟,该联盟由5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和研究机构组成,旨在推动“AI开放模式”,培养一个开放的社区,使开发员和研究员能够加快智能领域“负责任的创新”,同时确保科学的严谨性、安全性、多样性。
据了解,该联盟的成员包括英特尔、甲骨文、康奈尔大学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知名机构,也包括Hugging Face和Stability AI等AI创业公司,旨在集合资源支持“开放创新和开放科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包括当下全球最知名的大模型公司OpenAI。
外界注意到,这一联盟的成员大都支持开源大模型,希望通过技术免费共享的方式共建繁荣良好的生态,促进各方的合作,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断进步和完善。Meta公司全球事务总裁Nick Clegg公开表示:“我们相信,当人工智能被公开开发时会更好——更多的人可以获得好处,构建创新产品并致力于安全。人工智能联盟将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公司聚集在一起,分享工具和知识,无论模型是否公开共享,这些工具和知识都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取得进展。”
对此,外界解读,此次Meta和IBM成立人工智能联盟,是在“报团取暖”,以应对OpenAI单一供应商风险,对抗OpenAI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地位,从而在迅速增长的市场中获得更多关注。
此前,有多位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员曾指出,由于OpenAI选择了闭源路线,所以即使ChatGPT有许多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与更新,但“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因而也很难去复现相关的实验结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OpenAI所打造的AI生态,类似于苹果的iOS生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这次Meta和IBM牵头组织的联盟,有望构筑一个更加多样化的AI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个类似于安卓的相对开放的生态系统,降低对OpenAI的依赖。”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研发人员表示。
09.
OpenAI首席运营官:不要期待AI一夜之间带来实质性的商业变革
信息来源:IT之家
12月5日消息,虽然OpenAI正努力发展企业用户,然而,该公司的一些高管提醒人们,不要期望这项技术能迅速改变他们的业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表示,人工智能最被过度炒作的部分之一就是“可以一举带来实质性的商业变革”。Lightcap指出,许多公司接触 OpenAI,期待生成式AI能解决许多问题,大幅削减成本,并在他们的业务陷入困境时带来增长。他说,尽管AI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永远不会有一项AI技术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这项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他补充说,AI仍处于实验阶段,尚未成为关键工具和应用程序的一部分。
OpenAI此前已经推出了其受欢迎的ChatGPT的企业版,承诺为那些希望保护专有和敏感数据的公司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并为模型提供更多的微调选项。Lightcap表示,该公司仍在努力为诸多企业协调和部署ChatGPT企业版。
消费者和企业看到了生成式AI的潜力,围绕意外数据泄露的担忧促使OpenAI、微软和亚马逊等开发商推出了面向企业的生成式AI模型版本。
在早期采用AI的公司中,一些员工抱怨说,AI并没有真正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The Information》的一份新报告指出,摩根士丹利内部有员工抱怨,该银行与 OpenAI合作构建的聊天机器人并未被其预期的财富管理师目标受众使用,因为人们更喜欢打电话给真人咨询信息。而在新闻业,出版商也尝试使用AI生成新闻报道,以更少的钱生产更多内容,但在出现一些不敏感、愚蠢和不准确的文章后,一些公司放慢了他们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