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别抄袭,广告人的皇冠会掉    

别抄袭,广告人的皇冠会掉

时间,广告界好像又被一阵抄袭雾霾笼罩了。清明假期前,《此处故意留白》H5抄袭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在移动端观看的、只需要向左滑动画面的卷轴形多媒体漫画 App——Phallaina事件受到了广告公关届的一致口诛笔伐。清明假后,百事可乐新广告又被指与英国双人乐队组合化学兄弟1999年金曲《失控》异曲同工。在中韩关系水深火热的时候,美特斯邦威被爆抄袭韩国女团TWICE。接二连三的抄袭事件应该让广告人有危机感,而不是一笑而过。


1.webp.jpg


一、《此处故意留白》——以公益的名义


2.webp.jpg


《此处故意留白》的内容很简单,以广告人的日常工作为素材,采用黑白漫画风格的滚动动画,对广告人(狗)的一天进行了呈现。这支H5的看点在于其内容和画面够引起了大部分广告人的共鸣,向左滑动多媒体漫画的形式很新颖,因此朋友圈的转发和关注量很高。但是“火”不过一天,第二天这支打着公益大旗的 H5就被爆出抄袭法国的游戏 App Phallaina ,并被人截图做了对比。

3.webp.jpg4.webp.jpg5.webp.jpg6.webp.jpg7.webp.jpg

这高相似度真是让人汗颜。事后,该H5制作团队立马声明道歉。

8.webp.jpg


如果是诚恳承认抄袭认错道歉就算了,关键是道歉声明里以公益为幌子企图为自己脱罪,称之为“借鉴”。这可把网友给恶心到了。

9.webp.jpg640.webp.jpg


事情发展成这样,试问哪个广告人说起这样的同行不觉得丢脸?

二、百事新广告与《失控》仅是巧合?

百事最近可能有点倒霉。抛弃广告代理公司,自己公司制作的第一支广告——《活在当下圣歌时刻》 就遭遇了“滑铁卢”,被全球网友批了个体无完肤。其中网友的关注与媒体的报道多集中在该广告的政治意义表达上。但还有部分报道指出,该广告的内容与英国双人组合乐队化学兄弟1999年的金曲《失控》的前半部分MV极其相似。

10.webp.jpg11.webp.jpg


在百事可乐的广告中,金小妹递给警察一罐可乐,就平息了抗议。该广告导演比约恩·卡朋特则说,这则用可乐打动警察的广告创意来自一张60年代闻名世界的老照片。并非抄袭或也没有种族歧视。

而《失控》MV中,主角在示威游行中面对着如临大敌的墨西哥警察,仰头狂饮汽水,掩护其他抗议示威者,之后镜头一转,证实他们只是在拍可乐广告。网友们注意到两者的相似,吐槽道:“化学兄弟的《失控》MV是不是某品牌可乐广告傻点子的灵感来源。”“化学兄弟与Wiz早在1999年就预言了某品牌可乐广告和黑子们。”

三、美特斯邦威——抄袭不走寻常路

美特斯邦威又因抄袭被人关注了,这次被指抄袭的是宣传广告。美邦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投放的几个广告被眼尖的网友认出是抄袭了韩国某子女组合的专辑封面创意。

12.webp.jpg


美邦的广告


13.webp.jpg

韩国女子组合的专辑封面

14.webp.jpg


美邦广告


15.webp.jpg

韩国女子组合专辑照片

早在2013年的时候,美特斯邦威的一款T恤就因为设计,被网友指责抄袭台湾某品牌而被迫下架了一些产品,而当时的负责人只是回应称“雷”。这一次的广告牌抄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官方的回应。其实回应不回应可能都不重要了,抄袭的丑闻多次出现在一个品牌身上,印象形成,品牌的价值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四、苹果状告斯沃琪,谁抄袭谁?

最近,苹果也遭遇了抄袭话题,不过是别人抄袭了它的。据外媒报道,瑞士手表厂商SWATCH斯沃琪因在部分型号手表上纹刻“Tick different”字样,被苹果起诉抄袭其1990年代的“Think Different”Mac营销活动。

16.webp.jpg17.webp.jpg

面对指责,斯沃琪方首席执行官尼克·哈耶克(Nick Hayek)表示,两个营销活动相似纯属巧合。哈耶克称,“Tick different”起源于斯沃琪1980年代的一次营销活动,当时的口号是“Always different, always new.”。(你比我早,我比你更早)

所以,这到底谁抄袭了谁?吃瓜群众也是一脸懵。就像以前电视剧播放前打出的黑幕:本故事情节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以此规避抄袭投诉。广告、创意投放之前似乎也应该先提出告诫:广告内容皆为个人创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广告创意抄袭话题伴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因为广告抄袭被指责品牌也不在少数,但指责也只停留在新闻报道的层面,被起诉和追责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抄袭事件都在旁观中淹没。而品牌对于被抄袭的指责,有实锤的则道歉请求谅解,没有实锤的则用“巧合”轻松摔锅,使得行业内形成了不好的风气,有人甚至认为,创意抄袭已经是广告行业的默认的行规。


18.webp.jpg


事实上,抄袭在创意行业普遍存在,而国内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尤其这两年,影视、文学、音乐行业更是出了不少备受关注的大事件,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影视创作者开始注重版权的问题,对于抄袭的起诉和索赔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广告行业,重视版权之风似乎还没有吹到这一领域,广告人面对抄袭仍旧是指责和发牢骚居多,要求赔偿、负法律责任的少之又少。

作品版权应该得到创作者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在创意就是生命的广告行业,在缺少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广告人更应该有对创意的自觉和对广告作品版权的重视。同时,还要弄清楚致敬、借鉴和抄袭的边界,如此才能避免尴尬和指责的发生。背上抄袭的丑闻,对广告人或品牌都是该羞耻的事。知羞耻而成人,所以,别抄袭,广告人的皇冠会掉。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