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新浪高管解读Q3财报:明年Q2微博广告价格调整    

新浪高管解读Q3财报:明年Q2微博广告价格调整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新浪今日公布了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新浪当季净营收1.5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应占净利润99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14美分。
  随后新浪管理层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就热点问题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与会高管包括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和首席财务官余正钧。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明年Q2微博广告价格调整 与门户争客户不可避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关于微博商业化,目前看来微博广告业务的表现颇为鼓舞人心,营收环比增长了一倍之多,管理层能否谈谈微博的定价趋势?新浪门户的广告业务每6个月提价一次,未来微博的广告定价将如何变动呢?
  曹国伟:新广告系统第二季度上线之后,我们仍在尝试用不同的定价策略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对于大客户,我们可能使用基于每千次展示成本(CPM)的计价模式,对于小型客户则可能采用不同的指标,比如按点击次数计费(CPC)或者按用户参与计费(CPE),后者是指按交互次数计算费用,交互包括用户参与活动或者发表评论等。我们还使用了按粉丝数计费(CPF)这种方法。目前我们仍在尝试各种方式,现阶段并未真正对微博广告的价格进行调整,我们只是在测试不同的定价措施,相信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将来可以指定更好的定价策略——或许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因此,你问到的价格变化趋势问题现在还难以回答,需要在我们广泛尝试不同定价措施之后才能拟定。
  季卫东:能否谈谈门户广告与微博广告间相互争夺客户的问题?新浪微博是否有吸引客户的新广告类型?
  曹国伟:这种相互争夺很难简单分析,因为蚕食效应难以量化。如我们此前所说,两种业务争夺客户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尽管我们的微博业务吸引了不少来自各种行业的新客户,尤其是奢侈品行业以及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这些客户可能并没有在门户上投放广告,但是希望在微博上尝试新的广告形式,相比其他行业,这两类客户最有可能被微博吸引而成为新客户;但是,微博广告的大多数客户仍然是原有的新浪客户,他们投入更多资金,将广告预算更多地分配给新浪门户和微博,因此要对蚕食效应进行量化是很困难的。
  中国广告市场,尤其是品牌广告市场,很多时候客户会决定如何在不同广告平台和不同广告形式之间分配广告预算,而门户和微博都属于新浪,当客户分配预算的时候,他们会考虑分配至新浪的总额,以及新浪门户与新浪微博之间的比例。因此蚕食效应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但目前无法量化。
  我们的策略不是将这两项业务捆绑在一起,而是对门户和微博推行不同的定价策略,这意味着对任何客户来说,都不会在同一个合同中捆绑两种业务。比如在微博上不会提供所谓的免费广告位,对于支出额较大的客户我们会提供一定的折扣,但是不会有“买一送一”的免费广告位,虽然我们在门户上使用这样的策略,但这不会适用于微博。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形成更充分的认识,但目前这个问题也很难准确描述。
  麦格利证券分析师邵炯:管理层提到第三季度从应用开发商分得了430万美元,请问这笔收入将计入哪一个会计栏目?新浪微博目前有多少企业账户?
  余正钧:应用开发商分享的收入计入非广告营收,而我们的财报中又把非广告营收分为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该笔收入属于后者。
  曹国伟:截至9月份,我们约有23万家企业账户。
  邵炯:我记得在之前的财报会议上管理层提到设定了全年企业账户数目标?
  曹国伟:我们从未就此设定目标,有报道说我们的目标是100万企业账户,但这并非我们内部的目标。未来推出第五版微博产品之后,我们将开始把增加企业账户数量作为奋斗目标,但现在并未在这方面花太大力气。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叶毅华:能否谈谈移动增值业务的情况,运营商为何会推出新政策?
  余正钧:为了减少用户的投诉,运营商关闭了我们原有的一些推广渠道,这种情况过去也出现过。况且随着整个移动世界朝着智能手机转向,今后这不会是我们侧重的领域,因为其利润贡献相当低。
  叶毅华:关于腾讯微信对微博的影响,新浪现在有无措施来阻止这种影响?今后有无这方面计划?
  曹国伟:人尽皆知,微信和微博可能是移动端现在最热门的两大应用,微博更像是供人们分享信息的公开网络,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切、所说的一切都可以被任何人看到;而微信更像是私人网络,供人们在好友之间分享内容和信息。在我们看来,这是两种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台。可是,由于中国市场上很多人都同时使用这种产品,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上投入时间的减少,因为对任何用户来说,能花在这些产品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效应。
  至于我们的回应战略和计划,正如我此前所说,我们已经在微博中加入了私人之间的分享功能,如果人们想要在微博上只和好友分享内容和信息,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会增强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从而提高微博平台的用户粘性。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这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我们仍将侧重于公开网络。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