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电视媒体衰败了吗?NO!关于电视的六大谣言    

电视媒体衰败了吗?NO!关于电视的六大谣言

  谣言一:现在已经没人看电视了,大家都去上网了。

  真相:12.8亿,是中国电视的受众规模;80.7%,是每天在家看电视的受众比例。每天上网的人不到每天看电视人数的三分之一。

  从每年来看,电视受众的规模高达12.82亿,接近100%,这么大的规模,是任何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截至2012年底,互联网的受众规模只有5.38亿,只有电视受众规模的42%,不到一半。在互联网受众中,网络视频用户只有3.89亿,只有电视受众的30%,不到三分之一。每天在家看电视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80.7%,超过10亿人;而每天在家上网的人数只占23%,只有2亿多人。

  谣言二:北京开机率从70%下降至30%

  真相: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北京地区还是全国范围,电视开机率一直保持在20%-30%之间,从未高达过70%,也从未大幅下降过。

  事实上,早在2012年这一错误的数据就被媒体误报过,但很快艾瑞传播就专门发出声明予以澄清:“近几日有媒体误传艾瑞发布北京电视日开机率三年前从70%降至30%,实际艾瑞从未发布过电视机开机率数据。”

  谣言三:网络视频对电视节目造成巨大冲击,甚至会取而代之。

  真相:调查显示:网络视频对电视冲击非常有限,而网络收看及社交化发展,在碎片化、多样化的受众圈子中反而发展和扩大了电视的规模化传播,有的节目借助网络等其他媒体增加了高达15%的受众。

  电视节目带动微博活跃度,微博延续节目播后热度,产生“多屏增量”效应。以《我是歌手》为例,其微博讨论变化与电视收视相关,微博讨论量的峰值在电视首播次日出现,社交媒体的发展增进了电视节目收视。传统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方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电视收视,可以说电视的收视率被低估了。新的收视率调查方式将结合传统收视调查与大数据分析,围绕跨平台、多终端传播全面反映电视收视,关注电视的社交化发展,积极建立电视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

  谣言四:电视的公信力在迅速下降

  真相:今年3月至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城市居民舆情调查。调查显示,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电视是城市居民获取新闻的第一媒体,也是信任度最高的媒体。民众对电视的信任度最高。“非常信任”和“比较信任”的比例共达81%;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大于70%,属第二梯队;对网络和广播的信任度分别为55.1%和53.3%。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电视媒体是首选。调查发现,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43.1%的人首选电视获取信息,相关政府机构网站排名第二。

  谣言五:电视的广告份额被新媒体不断蚕食,已经不再是广告老大。

  真相:2013年7月尼尔森(Nielsen)发布了最新一季《全球广告视野》(Global AdView Pulse)报告。报告显示,电视广告依然是广告发布商的首选平台,其全球份额高达59%,同比增长3.5%。

  从2005年到2012年的广告主媒体资金分配比例中,电视的份额始终占全部媒介投资的一半以上。短期内,其霸主地位将无可替代。

  谣言六:美国等西方国家人民早就不看电视了

  真相:2012年,美国全天所有家庭平均收视时长总计为3小时22分钟,电视还依然保持雄厚的观众基础。美国2013年第一季度针对2岁以上观众统计的媒介使用情况显示,无论是网络视频还是手机视频,目前观众的平均日收视时长都还无法与电视媒体相比,电视依旧是满足视频观看需求的主要媒体平台。

  从国内来看,根据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北京、广州、成都三个主要的代表城市十年来的收视时长趋势上观察,每人平均每日收视时长并无太大变化,三个城市人均每日收视时长也是在3小时左右。电视的实力尚未真正展现,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网络将形成一张世界顶级的大网,其产业规模将达到上万亿。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