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突破人生——郑香霖(4A中国CEO)    

突破人生——郑香霖(4A中国CEO)

 
 
  受访人:郑香霖 突破传播中国 CEO
  采访人:吴金君 西园广告人物 制片人 兼 中国广告网 主编(上海)
 
  郑香霖,1993年担任香港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执行媒介总监,负责香港及亚洲多个客户;1995至1996年,成为4A’s媒介组主席,并获1996年英国航空亚洲最佳媒介总监;1996年起,担任实力传播中国区执行副总监,成功争取到超过十五亿投放金额的客户,并使实力传播广州及上海办公室发展至两百余名员工;服务客户包括可口可乐、上海通用、美的集团、乐百氏等合资及本土企业;2001年,成为实力传播中国区副总裁;2004年至今,为突破传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吴金君:郑总,您好,作为突破传播的CEO,您是如何定义“突破”一词,突破传播它到底想要突破什么?
  郑香霖:突破传播成立于四年前,英文是Optimedia,中文翻译为突破传播。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我们希望传统媒体有突破的做法,举例来说,几年前我们跟蒙牛一起打造超女,就是非传统的突破的做法;二、我们不用媒体用传播,因为传播并不只是单纯的用媒体,而是任何有机会通过传播的方法去接触到目标受众。我们至少在中文上,我们的品牌内涵一是超越;另一个是突破媒体的限制。目前来看,突破传播在传播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吴金君:突破传播在您看来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那您觉得它在未来的突破点又在哪里?
  郑香霖:这是一个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因为突破就意味着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这是不容易做到的。现在我们可以做的是跟媒体、媒体平台或者内容提供方增加沟通,跟它们一起来突破。
  和许多广告人一样,郑香霖要求自己不断接触并尝试新的事物。郑香霖对知识的渴求超出常人,长期阅读的习惯使得书本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之一。作为首席执行官,他又是一位高超的公关活动家。突破传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一开始就被郑香霖提上日程。从2004年起,他就开始四处讲演,写文章,扩大突破传播的知名度,执着的用自己的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
 

吴金君 西园广告人物 制片人 兼 中国广告网 主编(上海)
 
  吴金君:您这种特殊的宣传方式是怎么想到的?
  郑香霖:以前的医药销售工作跟后来的广告从业经验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我喜欢说话;也非常喜欢比稿,我非常享受赢到生意的感觉。因此,我就不怕面对听众,反而非常喜欢接受挑战,每当演讲完之后,我非常喜欢你给我一个问题,我马上可以给到你一个想法。
  在2004年,我刚回到上海的时候,突破传播规模还比较小,知道这个品牌的人也不是很多。
  所以我就在考虑,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去做比稿,客户是甲方,它看我们好像供应商一样。但是现在中国很多人都喜欢去念MBA、EMBA,而这些人也是我们潜在的客户。假如我去做老师,那我跟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高度不一样了。再加上通过写作一些专业文章,参与一些行业内的论坛,跟业内同行分享我的个人观察和经验,对公司及个人的品牌都有了很大的帮助。其实,我只是把我就懂的营销方面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不过同样从ROI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回报也是很大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自己本身的想法做法还是有效的。
  不断的反省和思考让郑香霖重新定位了自身,也因而更为自信。从2005年开始,郑香霖已经开始针对新媒体的研究。因为新媒体诞生之初需要支持,而像他这样的资深专业人士能够认识发掘新媒体的价值,可以在价格、服务方面更令客户满意,而他还能将在香港获得的服务全球客户的方式方法引入、运用在内地客户身上。
 

郑香霖 突破传播中国CEO
 
  吴金君:近年来,中国的新媒体开始发力,您个人跟突破传播如何面对新媒体所带给传播的变革?
  郑香霖:首先我个人非常喜欢新鲜的东西,也非常愿意冒一定程度的风险去尝试新的做法。
  另一方面,新媒体给整个广告业、营销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机会。现在所有做的比较好的媒体平台,都在疯狂的增加它们的刊例价,以前很多国际品牌觉得中国的媒体很便宜很廉价,到现在变得一点也不便宜了。新媒体带来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新的选择,这个选择在过去我们没办法选,比如中央电视台,如果我们不投放就没办法做到全国市场。我们的母公司非常强调ROI(投资回报),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客户的广告投资的回报率。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由于它的科技化,可以使我们获得非常精准的数据,传统媒体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只要我们把握到新媒体的一些好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衡量它的结果如何?如果它的结果是好的,客户为什么不用呢?假如它的结果并不是非常的如意,我们也可以跟新媒体去谈判,要求他们重新再做,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当然,我们也不能放弃传统媒体。不同媒体之间的组合,反而会产生更大的传播价值。
  吴金君:所以说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的结合,是可以产生出加乘的传播效果的。
  郑香霖:在全球范围内,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需要把握三个结合点:竟合、配合、整合。第一个是竞争、合作——竞合;第二个是配合,新媒体传统媒体相互配合;第三个是整合;
这三个合加在一起就可以结合出一个最理想的方案。我不会跟客户说,“只用新媒体或只用传统媒体”,有个别的广告活动,有可能只是用新媒体就已经做到很好的效果;有个别的活动用最传统的老媒体,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我相信现在所有的受众、消费者,它本身的行为并不只是媒体行为,他本身的行为也在变化,我们就一定要跟着他们变。消费者还有个特色,他们并不是只用一种媒体,而是会接触非常多的媒体。因此,我们现在更多的投入去研究消费者的行为。
  吴金君:就像您刚才说到,现在的媒体运用需要有三合:一是竞合;二是配合;三是整合;在这三合的结合过程中,您有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能够跟我们分享。
  郑香霖:其实这三个点一定是我们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三个点一定要放在一起。比如说竞合,就是同时让它们竞争也有机会让它们合作。当媒体跟媒体之间有了竞争,在价格方面对我们的客户就会有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并不一定是合作了。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在竞争之余,也可以接受彼此之间的合作。让多个媒体平台一起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举例来讲,去年我们做了H&M(服装零售商)这个客户,它现在在上海已经很火了,但当我们接手这个客户时,它在上海的知名度为零。H&M它在全球用很多新媒体,但是它由于不熟悉中国的新媒体或者互联网,所以它希望能用相对传统的户外媒体。由于它推得很急,所以我们第一步只是用大量的户外媒体帮它完成这个目标,把它的品牌推出来。但是,这里面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做法。我们的策略是,基本上能够覆盖的平台,我们尽量覆盖。
  第一:因为H&M在淮海路上,所以我们去跟在淮海路上开的911车谈判,当时,公交车身广告只允许每个客户最多投放五台车,但是通过谈判之后,他们也很配合,给了我们整个车队的一半。我们的谈判很成功,他们也是第一次拿出这么多台车来做一个客户。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五分钟在淮海路上就能看到一台有H&M广告的车。
  第二:当时上海也刚刚开始启动超大型的屏幕,都是在全上海最地标性的位置。全上海最大的七块超大型LED我们谈下了六块。由于,这六块LED所处的地段都是人流很高、地标性的建筑,并且也是很多人去购买东西的场所,跟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受众完全吻合。在H&M开幕的当天,基本上六块超大型的LED上只允许我们一个客户出来。
  第三:我们在开幕前的两周,用了很多增加冲击性的大的路牌在相关人群的场所。
  第四:我们在新媒体方面,只做了一个客户同意做的,那就是用BBS。
整场营销战役下来,效果非常不错,场面也非常壮观。上海总店开业的时候,等待结帐的人排队绕了一两个圈,还需要三十个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客户还把开幕当天的照片,在《时代》杂志亚洲版上面登了出来。
  之后,我们继续用更多的新的媒体新的做法,比如说徐家汇美罗城的那个大圆球,我们也是它们的第一个客户,在它还没有正式对外推出的时候,就能在大圆球看到H&M的广告
  因此,这个案例的整套方案大部分使用的是户外媒体,但是由于我们的做法不一样,加上陆续的加入一些新的户外媒体、BBS等不同种类的新媒体组合,为客户带来了非常大的客流量。这个案例2007年还在中国拿到了一个艾菲奖。
 
 

左:吴金君 西园广告人物 制片人 兼 中国广告网 主编(上海);郑香霖 突破传播中国CEO
 
 
  郑香霖——广告箴言:
  我个人觉得广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专业:科学化的分析,对消费者的了解,对媒体的运用,都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认真处理。另一方面,同时也需要把创意,很多新鲜的想法,不断的尝试。把两方面结合起来,用专业的广告投资方法,把客户的讯息用最好的创意,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释放出去,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