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专注,成就行业领先    

访凌致标识总经理凌卫中

  做杂志几年来,标识一直被认为是个小行业,或许这个行业相对于建筑、医疗等大行业,产值不是那么惊人,但她却象是画龙点睛里的那点睛一笔。没有了标识,我们置身一团迷雾,我们身处何地?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无以言表。
  常常很感叹,那些最初投身标识行业,并把这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人们,这需要的是什么?眼光,魄力,机遇?或者是几者合而为一。不管怎么说,今天行业繁荣的面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乐于投入并敢于付出的标识人,是他们让这个行业日益精彩,日益壮大,成为不可忽视的闪光点。而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专注,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小行业里的大赢家
  现在说标识行业是个小行业,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会有点不高兴。但是在凌致刚刚起步的时候,这可是结结实实的“小”行业。当时国内的装修业得到快速发展,配套的指示牌却仍是粗糙的制作,产品毫无个性,设置安装不系统,不科学。等顾客上门的服务方式也很被动。但就是这么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小行业被凌总看中了,成为了他开拓个人事业的起点。
  在一次上海的广告展上,凌总在国外标识标牌的厂家展位前流连忘返。太精致了,太美了,这些国外的标识标牌与国内的铜字铜牌相比,简直就是艺术品。虽然语言沟通不是太容易,但他还是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和那些老外们交谈着。也许这是一种缘分,也许是天意,在他的标识标牌启程中,他最大的和最多的客户都是“老外”——标准而正宗的外资企业,而且主要是欧美企业,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如超微半导体(AMD)、博世(BOSCH)、西门子(SIEMENS)、飞利浦(PHILIPS)、诺基亚(NOKIA)、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日立(Hicathi)等。
  现在凌致已经承接过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订单,赢得的信任已显而易见,选对目标固然重要,但能做出成果,执行力更加重要!
高投入带来的高产出
  虽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在创业伊始凌总还是遭遇到不少未曾想象到的困难。一次,在竞争美国AMD公司的单子时,由于客户对材料、结构的要求甚高,结果虽然拿下了订单,但是因为对国外标识标牌的结构不够掌握,却不得不将订单“拱手相送”,让给了原厂的一家美国标识标牌设计公司。这件事给他以很大的刺激。
  在那次件事情以后,凌总意识到光靠优质的服务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专业的设计、研发队伍,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于是,公司率先组建了设计部,聘请了在广告公司从业多年的资深设计总监,凌总亲自担纲收集国外设计资料,拜托美国等地的朋友索取、查阅,到国外网站上订阅,从而逐渐摆脱了“设计短板”现象,在苏州、上海等地几次重大的标识工程设计招标中赢得了成功。
  创建8年来,凌致公司每年都在设备、厂房、环境上投入资金,从刚开始的几千元、到后来的几万元,一直到现在的一年投50-60万元。购买新设备,关注国内最新材料与产品,从而具有了现在的全套标识标牌生产加工设备,全部制作工序都可以在工厂内部解决。
  公司不断壮大,使得凌总在研发方面的一些想法可以逐步实现,凌致公司有3位专门从事研发的工程师,都是国内重点高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其中研发部经理已经在公司工作了4年,经历了从车间、设计、工艺的诸多部门锻炼,是公司研发方面的主力军。凌总本人公司的重点管理工作也是产品研发与市场。正是这样对专业的不断钻研,使得凌致公司能够始终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发展。
  2006年,凌致标识决定参与标准化标识材料行业,“形形色色标识”便是凌致专门针对标准化标识标牌材料注册的一个商标。实际上从一进入标识行业,通过了解与观察,凌致就陆续开发了一些产品,但主要是自己客户用,没有对外销售。因为大家都知道,对标识标牌企业来说,个性化与标准化是标识企业发展的一个矛盾。一般的标识标牌企业成立时,基本上都是靠个性化订单让企业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企业的营业额越来越大、客户数量越来越多,个性化就成了企业的“难言之痒”。有时,一个客户只做一块牌子,但材料与结构要求都很高,加工难度很大,企业花费了很多的人力与成本,却不能在这块牌子上赚取应有的利润,反而要靠其他的产品来弥补亏损。如果确定了标准化产品,但是客户却又有许多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要求一些“个性”,企业往往处于两难夹缝之中。
  对这个问题,凌总提出了“以个性化求生存,以标准化求发展”的应对之策。企业专门设立了“工程业务”与“形形色色”两大事业部,通过对个性化业务与标准化产品的区分,有效地解决了苏州凌致标识成长之路的阻碍,使得进入2000年后,苏州凌致标识的发展步骤越来越快,销售额也逐年攀升。
  至今为止,“形形色色”一共开发了12大类、200多种标准化型材及产品,行销苏、沪、皖、鲁、京、东北等地,而且辅之以“形形色色标识专卖店”加盟的方式,在业内率先挑起了“特许经营”推广的大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就是生命,不能提供品质优秀的产品,企业的生命也就无法保证。无论是凌致还是形形色色,对于研发的投入都非常的舍得,也正如这个词所寓意的,有“舍”才有“得”,舍得付出,才能收获丰富。
管理出效益
  综观凌致公司八年发展历程,成长的速度很快,但是凌总面对这样的成绩还总是说“这还很不够,比起国内标识标牌行业的一些大鳄,我们还要加快努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是一个团结高效的集体,在谈到公司的管理方面,凌总首先想到的是企业领导人以身作则,对市场要有判断准确,敢做敢为。当然,管理团队也非常重要。在凌致标识,有擅长产品设计的广告设计高手,有擅长执行的市场猛将,有做过国营大厂20多年生产车间主任的老同志,有从车间工人一直成长起来的年轻管理干部。可能是领先一步,他们还有一个由策划专家、大学管理教授、飞利浦等企业产品经理、快速消费品销售经理等组成的“私人顾问团”,大家一个月左右聚一聚,天南海北聊上几句,对企业的发展非常具有启发性。
  在人才培训方面,凌致从现实出发,走“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条路,通过“周周有小培训、月月有大培训”的计划,从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知识等各方面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训,实现了“工人技术化、管理科学化、人员专业化”的目标。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保证了凌致团队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好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管理策略。凌致管理方面奉行的“有为有不为”原则,在重大决策上集体研究,出现分歧时总经理最后拍板。可以说是有民主有集中,既能集思广益,又有向心力、凝聚力。
专业服务,塑造行业双品牌 
   在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软竞争力,软虽软,力量却一点不弱。
  自从创办苏州凌致标识工程有限公司以来,一直秉持“服务为先、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与人力,有时甚至为了一个门牌、一块看板都要跑上4、5趟,在烈日与严寒中往返于当时距离较远的市区与工业园区。不少外企的员工都赞赏地说:“你们凌致标识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可以称得上一流。”
  有时,公司内的不少老员工会对这样的小单子提出异议,认为花费的服务成本太高,最后单子做下来是亏本的。每到此时,凌总都会劝导大家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不要太计较一时一单的得失,要从公司的发展与口碑着想,要为公司的未来考虑。时间久了,大家也都认可了他的理念,都自觉地按照凌总的方式跑遍了园区的每条道路、每个客户。
  在形形色色成立以后,公司面对的客户更家多样化,提供优质的产品更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形形色色以开发中国标识标牌新品为己任,通过展致、雅致、格致、丽致、多彩、别致、锐致、亮致、鼎致、晶致等十多种标准化产品与型材系列的开发,丰富与完善了苏州凌致标识的产品线。
  现在凌致与形形色色已经成为公司的两个拳头产业,在行业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谈到品牌建设的时候,凌总却笑称:“我们还是个小公司,还说不上什么品牌,作为专业的标识工程公司,凌致标识只是在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在客户中有一定口碑。”
  凌致从开始的有活就做,到后来的主要做“精品难活”,再到后来在苏南和上海地区推“苏州凌致标识”。不断上升的知名度与良好的口碑,这不正是品牌之所在吗!
立足华东 稳步扩张
  和凌总谈到企业将来的发展的时候,他信心十足却出语谨慎。显示出他自信而又稳健的作风。他谈到:“《渠道为王》是近年来风靡国内的一本营销类书籍,我认为这本书很好。我们计划以品牌营销的方式逐步将产品推向全国。分公司体制在标识标牌行业褒贬不一,我们现在在上海开设了一个分公司,但感觉工程公司的区域性还是很强的,如客户有需要会向外地走,但暂时不打算向外地拓展,我们不光要走快,更要走稳、走好。”
  标识行业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年谁看准市场抓住机会,就能赢得区域或行业竞争优势。谈到对未来的期望,凌总说:“在标识材料方面,新公司越来越多,但新产品不多,我有一个很强的愿望,我们自己能原创性的开发一种崭新的标识结构\材料,不再一味的彼此模仿,这是我得愿望,我想也是很多同行老总的愿望吧,也以此愿望与同行共勉。”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句话,“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凌致人正是这样一群用心做事的人!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