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张安朴:一个拿画笔的报人    

张安朴:一个拿画笔的报人

 
  张安朴,在上海新闻界、美术界大名鼎鼎,圈内人都亲切地唤他“阿朴”。已届花甲的他,是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色的美术编辑工作,使他获得了“上海韬奋奖”和“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他卓越的艺术才情,使他获得了“绘画多面手”的美誉。去年,在庆祝第八届中国记者节期间,《一个拿画笔的报人———张安朴美术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和嘉定陆俨少艺术院举行,“新闻速写暨一个拿画笔的报人:张安朴美术作品研讨会”同时召开,《张安朴美术作品集》也在此时出版了。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解放日报联合为一位从事30年新闻工作的美术编辑举办系列活动,在上海是第一次。
  美术圈内曾有评论说:“如果在绘画上发展,无论油画、水彩画、招贴画还是邮票设计,张安朴都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张安朴30年如一日,把全部心思扑在报纸美术编辑、图片编辑和行政管理上,画画反而成了“业余”。但就是这样“忙里偷闲”,他还是创作了许多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其中有获得平面招贴设计全国一等奖的《书籍是知识的窗户》、《我们的心永远向着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环境保护》、《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联合国环境会议》、《浦东开发》(合作)等多套邮票,其中《浦东开发》被评为全国最佳邮票。另外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黑白速写和钢笔淡彩,也有他编辑的报纸版面和报刊插图等等。画展和画集都以“大声的呼唤”“小声的抒情”“远声的飞鸿”和“无声的编辑”为题,将张安朴的报人生涯和美术才华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报纸编辑是张安朴的主业,他为人谦和,以“编好一个版面,快乐了读者,也快乐了自己”的理念,乐为他人作嫁衣裳,默默地干着幕后工作。无私地奉献,是一种“无声”的劳动,张安朴和同仁们合作编辑了数以百计的画刊,其中约四分之一为美术画刊。“对这些无声无息的劳动,我的感受只是两字:神圣。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一座桥梁,在艺术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他这样对笔者说。
  报纸版面设计,在张安朴看来是一种平面传播艺术。这并不是安排几幅图片和作品那样简单,报纸版面设计也要讲新闻性、可读性,也要有亮点,同样需要创新意识和大众观念。为此,张安朴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版面,费尽了心机。
  2004年岁末,法国印象主义作品来沪展出,轰动上海,人们排着长队参观。能够近距离赏读这些浪漫主义的杰作,自然是一种幸运。但为了让那些想看画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愿的读者看到法国印象派作品,张安朴觉得“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每个读者”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一边观看画展一边琢磨如何安排版面,忽然手里拿着的一份小小的画展目录启示了他:为什么不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将整个画展的作品全部介绍给读者呢?于是他和同仁们一起连夜策划。在浏览大量印象派作品文字资料和作者介绍后,他们筛选代表作品,把握画展主题、主线,尽量把有限的版面做到极致。经过反复调整后,一个有独特构想的、有适当解读的、51幅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全部巧妙安排在一起的画刊《来自巴黎的一束玫瑰》诞生了。安排错落有致的版面,吸引了读者,受到了广泛欢迎。
  与他的宣传画、邮票设计、新闻速写一样,张安朴编排的报纸版面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提炼美,然后传播美。《阅读摩尔》、《走近达利》、《追随时代》、《阳光下的风情》、《不惑的艺术薪火》、《霜毫一掷走天涯》、《上海,是一个大画廊》等版面设计,都是匠心独具,美不胜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安朴不啻是真正的美的使者,且数十年一以贯之、精益求精,更是难能可贵。
  张安朴是一名献身新闻事业的美术“杂家”,他把“报人”和“画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速写本随身带,他以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捕捉生活中的鲜活和美好。上世纪80年代曾与张安朴一起去绍兴采访的同事回忆道:“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人文气息极浓。阿朴一到绍兴,便兴致勃勃地画起速写。我用文字采访,他用画笔和相机记录。我们访问了百草园、闰土的后代、鲁迅的外婆家,还有酒厂,住在一个每天只要八角钱的朝阳旅社里。在这个旅社的窗口,阿朴画了好几幅写生,我还在图画的空白里题上几句文字,非常有趣。从鲁迅外婆家回绍兴城,我们租了一条小乌篷船,在清澈如镜的鉴湖里游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又遇到了一场不小的阵雨,那雨点打在乌篷上‘噼噼拍拍’的声音至今还留在我心里。时不时,阿朴以画家的感受,对此景此情评说几句,虽是随意脱口而讲,但那山色湖水,空朦雨雾却因此不一般了。我坐在乌篷船内被点染得大有视通千里、思接万载之感。回上海后我写了一篇此行的散文,作家峻青很是赞赏。”
  对“新闻速写”这种样式,张安朴说:一个记者的精神劳作,总要取得平衡,才能处于合理的状态。“大声的呼唤”固然激情满怀,但难免口干舌燥,也需要“哼哼小曲”,也需要“小声的抒怀”———那就是画速写,作小品。每次外出,他总带个本子,既是采访记录本,也是速写本,匆匆而去,匆匆而归。然而用线条编织的即兴式的图形记录,生动活泼,让他留恋。这些速写既是新闻的素材,也是生活的体验。日积月累,已达数十册之多。近年来他又作了新的尝试,多作钢笔淡彩式的速写,带上一个小水彩盒,在线条之间渲染几笔色彩,给人以清新鲜活的愉悦享受。
  张安朴的钢笔淡彩速写,线条疏密组织是基础,色彩涂抹是面的交融。背景是留白的,增强了画面的明快感。有时灵感涌现,在留白处题跋,有长有短,随意发挥。2006年夏天,为宣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他与年轻人一样踏上重走长征路的旅途,虽然水土不服造成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写生。他画了《皎平渡大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今日安顺场》、《画家太累了》等作品。在《皎平渡大桥》的留白处,他写道:“丙戌夏日,参加上海画家重走长征路活动。从上海至昆明,经禄劝、皎平渡、会理、西昌、冕宁、石棉、安顺场、泸定桥、康定、成都,行程数千公里。渡金沙江,过大渡河,登小凉山,攀木格措峰,深入彝族、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区域写生。虽借现代交通工具前行,依然遭遇到各种艰难。一路画了许多速写,感受良多。但愿行者无疆,明日之旅如陆放翁诗句意境:远游无处不销魂。”在《大渡桥横铁索寒》上,他写道:“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代代相传。70年前黄镇将军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了惨烈的战斗,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画此图时,老天下雨了,只能半途收场。”这批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报人对革命前辈的真诚崇敬。
  现在的报纸大多是彩色版,鲜明生动的速写作品为新闻报道增添了色彩。线条加淡彩的钢笔速写见报后效果颇好,这种新闻速写的形式,已逐渐为业界肯定,受到普遍关注。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与张安朴是在解放日报工作时的同事,在一个办公室里相处了多年,办画展、出画集就是他的建议。宋超说:“安朴是报纸的美术编辑,一位‘多面手’的画家。创作招贴画、设计邮票、画速写,都是行家高手。凡事出其笔墨,必达极致。一晃,数十年过去了,阿朴已快到花甲之年,是个新闻界的老兵了。一次聚会与阿朴相叙,我说,你忙碌了数十年,也该办个画展。读者看了高兴,朋友看了鼓舞,同行看了受益。”画集出版时,宋超以《阿朴,我的画家朋友》为题写了序言。
  新闻界、美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对张安朴给予高度评价。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认为,张安朴无愧于“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称号,拒绝金钱名利的诱惑,安贫乐道,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工作,乐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一辈子过得有道德意义。
  美术界一位领导这样评论张安朴:他是新闻画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时代,映照时代的发展,讴歌新生事物。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形式,给时代留下了传世的作品。一些从事美术教育的学者认为,用美术形式写新闻,是最接近生活的新闻速写,是报纸的传统,应当继承。报纸要多刊登来自生活的速写,不能因数码照相技术的发展而丢掉了传统。
  一位资深报人感慨道:张安朴作为拿画笔的报人,是上海新闻界的骄傲;作为画家,又是上海美术界的骄傲。上海市记协主席贾树枚将张安朴的人品画品概括为四句话:“多才多艺、精益求精、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道出了人们对张安朴如此敬重的原因。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