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收视双双遇冷 经典电视剧续集好拍,谁说的?    

收视双双遇冷 经典电视剧续集好拍,谁说的?

  最近,有两部电视剧引发热门话题,一部是将在东方、北京等卫视收官的《新编辑部的故事》,一部是众网友追看的香港TVB《金枝欲孽2》。前者打着郑晓龙的金字招牌,后者带着《金枝欲孽1》同一编剧、监制的光环。遗憾的是,这两部在制作上堪称精细的续集,双双遭遇收视滑铁卢,被观众吐槽“新不如旧”。
  到底是观众太恋旧,还是新剧不争气?“新不如旧”真成了续集跨不过去的坎?
  续“故事”反成“事故”?
  1991年,由葛优、吕丽萍等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因冷幽默的表现形式和针砭时弊的剧情内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2年过去,当年的总策划郑晓龙亲自掌勺翻炒“冷饭”,端出了《新编辑部的故事》。但这一次观众没买郑晓龙的账。《新编辑部的故事》收视率从开播时卫视的排名前五逐渐跌出前十,甚至跌至30多家卫视的第19位。
  另一部衔着“金汤匙”降生的“剧二代”——《金枝欲孽2》也未逃脱“新不如旧”的怪圈,香港TVB开播两周来,收视率一跌再跌,不复当日收视神话。
  “创新”不敌“守旧”?
  一部是内地时装剧,一部是古装港剧,让观众一时难“消化”的原因却是相似的:大刀阔斧对上一部进行了彻底颠覆。
  《编辑部的故事》中,不露痕迹的冷幽默风格受到观众的欢迎,到了《新编辑部的故事》中,这一风格被夸张而显得刻意;《编辑部的故事》中演员的生活化表演风格也被《新编辑部的故事》中的舞台化表演风格所颠覆。这也是《新编辑部的故事》开播至今最受诟病之处。在很多观众看来,“演员的表演太浮夸,一个个神神叨叨、跟踩了电门似的,有时还冲着镜头来段内心独白,过于闹腾,刻意耍贫。”
  《金枝欲孽2》尽管保留了邓萃雯扮演的如妃一角,但此如妃已非彼如妃,故事与《金枝欲孽1》没有丝毫关联。不想落入“宫斗”俗套的编剧和导演,也许太想表达更高层面的哲学命题,于是,《金枝欲孽2》中的人物关系过于复杂近乎纠缠不清,台词过于文艺近乎语焉不详。“剧情不给力,台词听起来累人,宫中奴仆人人都斗独缺妃子之斗,这样还谈什么‘金枝欲孽’呢?”每天在网上追看《金枝欲孽2》的沈小姐表示非常失望。
  “新”“旧”都需装“好料”
  到底是“新不如旧”,还是观众来不及适应“创新”?在业内人士看来,《新编辑部的故事》的表演并非随意浮夸,更多地带有实验主义色彩,正如郑晓龙所说的“想尝试电视喜剧新样式”,他的目标则是“给观众一部有营养的喜剧”。
  但缺乏好内容的新样式,只会显得舍本逐末。《新编辑部的故事》中,买房子、谈教育、说上市、拜见岳母、电视选秀等社会话题并不少见,但观众却很难产生共鸣。有观众评价:“跟着过时的网络段子亦步亦趋的台词反而让这些话题显得有点轻浮,既难让年轻观众发笑,也难让中年观众有共鸣”,“红男绿女的选秀评委,强颜欢笑的大龄剩女,钱多人傻的乡企老板,都可以拿来入戏,都在提供审丑效应。如此,最多是发发牢骚过过嘴瘾,很难真正触动人的心灵,充其量也就是一团团娱乐泡沫罢了。”
  《金枝欲孽2》也非粗糙之作,包括服装、道具、昆曲表演等细节的考究比《金枝欲孽1》有过之而无不及,用力过猛的文艺腔台词更是显出了编剧的用心良苦,但观众毫不领情依然纷纷转台,说到底还是因为故事本身不够吸引人。
  珠玉与石头
  续集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第一部太成功,太深入人心,就有了续集的卖点。但同时,也因为珠玉在前,哪怕后面是块金子,其光芒往往很难超越前者。更何况,真正是金子的续集,现在几乎没出现过。
  恋旧的因素固然存在,但后来的剧集到底是不是比先来的更好,观众心中自有一杆秤。几十集的电视剧,若内容比不上“前身”精彩扎实,表演比不得“上篇”抓人,只靠浮光掠影地“耍宝”那有限的几招,就难免人心离散、热势不在了。
  不善真正沉下心来研究内容和形式,珠玉变成石头的例子就越来越多。如果要“点石成金”,需要修炼更深的功夫。
  都说续集容易有卖点,也会有前仆后继的投拍者。这话对不对,现在还得重新掂量。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