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专访大奇华哥:创意,从观念开始    

访大奇天下李华老师

  创意,开创性的思维

  很多从业者、学生把创意看的很简单,我本人对创意的理解也是从陌生到专业到模糊,现在对创意的感悟和刚开始工作、干了几年以后都不一样。

  我觉得可以从中国的文字中找到窍门,像这几个名词:创建、创造、创意、创新。创意是创一个实体,比如创建沃尔玛。创造是一种思考的模式,麦当劳、肯德基是在创建实体过程中创造了食品连锁店的模式。而“创意”是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方法,可以融入创建和创造的过程。“创新”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是前面三个的总合,用创意性的思维来创造实体或者创造模式和概念,例如分众传媒是用创意性的思维创造了一个媒体。

  通过解读这四个名词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实创建、创造、创意、创新都离不开开创性的思维,如何培养开创性的思维?如果只把创意当作一个专业,思维就会很狭窄,遇到瓶颈。开创性的思维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或者行业,要和其他的行业融会贯通,积累不同知识、不同思维、不同观念,这样才能思如潮涌。

  要想打开创意的面,更重要的是生活阅历丰富,阅历越丰富,感受越不一样,面就越开。虽然每个广告公司都有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景象,但是决定因素还是在人。每个进大奇的人都和我们有一个相惜相知的过程,他们本身对人生的阅历和看法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吸纳人才的时候就很看重志同道合,可以在各个层面达到共识。

  创意的通变性

  创意有很大的通变性,古话说“通则变,变则通。” 通变,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不一样,这也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思。在广告方面的创意很强,在别的行业一样可以做得很出彩。如何审评创意的好坏?如何审评其他行业的创意的好坏?这两个是很相关的。

  一个好的广告有三个元素:准确性(策略)、原创性、震撼性。其他行业也一样,这三个元素能满足也可以有好的创意,比如准确性——产品的供需关系找准,原创性——差异化,震撼性——市场占有率急速增加。所以别的行业做得好,把握了这三点,也可以做好广告。就创意本身来说,应该跳开专业、行业,不能局限于一个点。

  如果掌握好了创意的通变性,创意的思路也豁然开朗。鸟巢和鸡蛋,这样经常出现的取材能不能用于好创意?而已经表现过的题材,例如眼角膜、爱心助学等等,能不能做出好创意?这些取材和题材本身已经没有创意,但是可以有好的创意。创意是开创性的思维模式,在旧事物里可以挖掘新东西。“每块石头都是一样的,但是伟大雕塑都藏在每一个普通的石头里,只是需要伟大的雕刻家去发现。”所以每个平坦的取材后都有深奥的道理,只是你是否能够挖掘出来?

  这次中广协的题材是个老话题:捐献眼角膜。以前有很多这一主题的优秀创意。怎么找新的表现?第一个简单的思维——看不见,比如“我很想看见妈妈给我的红色小汽车”那篇,实际上小汽车是红色的。第二个思维来自劳双恩的用手感受,盲人看不见只能依靠摸,左手右手成了“左眼,右眼”。我们就想,盲人看不见,但是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悉尼歌剧院,知道金字塔,知道泰姬陵,摸不着,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盲人心中也有一个世界,也有欢声笑语……所以我们用声波来表现,有声音,还有故事。这样旧的题材和旧的元素加起来,表现了新的观念,巧传真言。震撼性不仅是画面感、节奏,“以大说大不算大,以小说大无穷大”,震撼的效果不局限于表现方式的震撼,而是可以带来道理。人身上有很多弦,抓一大把抓不住,弹一下,把握一点来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培养创意性思维

  这是观念和角度的问题。既然创意是开创性的思维模式,那么什么会影响思维模式?观念,观念进步一下不,思维就能进步一大步。传统环境里长大的有传统观念的人就不会像麦当娜那样去思考,这也带来一个旧话题:本土化和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如果让我来分,就是区域化,窄义的国际化和广义的国际化。本土是本土和地区的文化,而一个区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时,就是窄义的国际化;美国的文化变成了全球性文化,为什么获奥斯卡才是获得国际大奖?为什么ONE SHOW才是国际广告大奖?广义的国际化是全人类的沟通语言,受欺负了要哭,遇到好事会笑……这才是国际化的观念。

  我比较欣赏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泰国。泰国不是新加坡式的国际化,不是本来就西化以后的国际化,而是用全人类的语言沟通。观念决定思维,中国善中庸之道,大家都很含蓄,买卖不说出口;泰国信佛教,与世无争,成是注定,不成也是注定,包括僧人化缘不言谢,因为他化缘是帮你修行。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没有什么精神压力,所以幽默,他们很多作品都非常简单幽默,比如茶广告里的毛毛虫,简单幽默就是世界语言。

  环境影响观念,环境不改,观念也很难改;这个时候就要改变角度,用n次方角度看问题。角度取决于你的观察能力,如果是个善于发现,感受很多的人,看问题就会不一样。阅历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角度决定你可挖掘出的东西,这完全可以由个人决定。中国人讲道行,道行有多高,看问题的观念有多高,道行有多深,看问题便有多深。风动还是帆动?人心自动,这就是角度。

  角度不仅可以带来好的创意,还可以带来好的沟通技巧。刚入行的时候经常被一些大师忽悠,为什么被忽悠?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什么?相对论。坐在一起议论问题,某个人说对,讲得很有道理,大家也说对,一个人跳出来说不对。说不对,他就先成功了。首先,大家都说对,他就插不上话了。第二,对的理由老板都知道,那不叫见解,不对的理由成立,看问题有广度,这才是见解。第三,“人无完人”,事物都是相对的,你说对肯定还有不对的地方,你说不对肯定还有对的地方。当时想“这个人真厉害”,现在才知道,就是相对论。

  所以很多时候对创意人来说一个好创意不是偶然,是必然。同时身处一个环境,需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明白其中的主流观念但不被影响。有的人也称之为“迎合”,因为要和主流沟通,广告就是沟通的艺术。但是广告还要赢利,还要引导,引导就要跳出原有观念,有新观念;但是不能过,多了接受不了。

  中国广告人的教育

  国外不存在创意行业,学这个专业不是死学技术,而是在多方面培养,学化学的人也可能来做创意。憨豆先生的幽默技巧多高,人家原本是物理学博士,他在学的过程中历练了开创性思维。中国人不是这样,我们好多广告人学技术,色彩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放在那里可是出不了创意。

  所以开创性思维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就要有心培养,广告人要让自己多点体验,不要只限于行业,其他相关的也多看看,挖掘的面才广,道行才深。我觉得跳开专业可能更专业,但不是丢开专业。

  我想观念和角度明确了,对很多人都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也是这么摸过来的。创意并不是人人可做,需要积淀和内涵,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广告是高于宗教的,宗教就是做广告。我曾经做过一个提案,跟人解释VI,别人按常规追根溯源地解释,我说不对,VI最早起源于中国,并且在公元几世纪就有,就是宗教。我们用VI来解释,MI——普渡众生,BI——双手合十,诵经,VI——莲花是图案,红与黄是标准色,标识是万字符;很严谨很完美的VI运作。中国的道德观念受佛教影响,但是我能跳开佛教的宗教意义,用VI来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中国广告人的培养需要跳开原有思维,拓展观念和角度,才能有好的创意。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