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大数据带来的伦理忧思    

大数据带来的伦理忧思

  “科学预测”是对大数据的最大期望,作为大数据生产者的普罗大众,在“被采集”数据和利用数据的过程中,隐私边界似乎尚不明晰。
  人文伦理的忧思
  大数据潮流扑面而来,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抢夺资源,争分夺秒想要倾听大数据诉说的逻辑企图并将之转化为商业价值。
  目前,广告营销是对大数据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比如在淘宝网搜索或者购买了童装,再登陆时,淘宝网就会为你推送各类童装,与你购买或浏览过的衣服款式价格都很相似,甚至在浏览新浪、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时,内容页面的右侧也会出现一个小窗口,为你推送的仍然是价格、款式都类似的童装。不仅是淘宝,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网……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这么做。
  被推送广告,是通过大数据预测的结果。电商网站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记录、支付宝记录、浏览记录提炼出用户性别、年龄和爱好,然后对消费者进行广告推送营销
  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互联网无处不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产生大量的数据被记录在案。当企业对数据采集兴趣正酣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却在担忧自己的隐私会在互联网这“第三只眼”的监视下“裸奔”、成为别人赚钱的筹码,而自己却丝毫未受益。
  张先生是一位杂志主编,主管采编业务,他经常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开网页为报社的记者讲评稿件的写作方式和采访角度,由于推送广告无孔不入,他常常一边在讲评稿件,另外一边推送的广告不断“闪烁”,让他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
  秦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数据搜集技术往往只能匹配到计算机,采集者并不知道消费者的名字,所有的消费者都被视为‘网络用户’,数据搜集只对行为感兴趣,而对人并不感兴趣。”
  天云科技CEO雷涛表示:“这些个体的行为涵盖了去隐私化,被加工成一个群体行为,通过群体行为的演示把商业价值体现出来。”
  但秦雯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数据预测往往并不精准,因为不知道正在上网的是用户本人还是家属、他在为自己购买还是为别人购买,所以很难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一旦广告失去了精准性,对于用户来说无异于骚扰。
  提高数据的精确性是企业的强烈需求,所以,企业在搜集线上数据的同时,也关注线下数据,并且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做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个二次开发的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存在失守危险。
  再开发过程中,可以提炼出用户已婚还是未婚、是不是有孩子、在南方还是北方、是什么职业等等信息。比如淘宝网通过支付宝和淘宝数据,统计发现淘宝网上的活跃用户中有近2000万名大学生,但“大学生”这个标签是数据本身没有的,是通过用户收货地址挖掘、提取出来的。
  阿里巴巴数据科学家杨滔坦陈:“淘宝评测65%以上的移动应用,但同时也会抓取一些与评测功能无关的用户数据,甚至是涉及隐私的数据。”
  政治伦理的颠覆
  如果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挖掘和应用只是边界不明晰,那么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毫无边界可言。最近发生的美国“棱镜门”事件,就仿若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大数据”的“脸上”。
  传统的政治伦理是要保护个人隐私与自由,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公共安全的需求,正在颠覆这一传统。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披露了美国的“棱镜”监听计划——美国情报机构从2007年开始就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挖掘,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等信息中分析并预测个人的行动,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10类主要信息进行监视,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等。
  用户所有的行为与姓名一起记录在册,以供需求者随时查阅。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并不仅仅是美国在这样做,全球很多国家都有着类似的举动。因为不对称性的恐怖事件日益增多,国防部门掌握一定的隐私具有合理性需求。
  但是尽管被冠以“国防安全”的高度,受众并不买账,全球各地涌现出大批斯诺登的支持者即足以证明一切。
  这些国家进行的诸多“棱镜”项目实施的前提,正是“大数据”的存在,“棱镜门”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大数据的恐慌,人们非常恐惧在大数据的洞察和检测下成为一个没有隐私的“透明人”。
  但无论人们怎样抵触和排斥,终究难以抵挡大数据时代的大势所趋。
  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1年也就是“9?11”事件发生前7个月开始就一直在不分类别地搜集和保存所有美国公民的详细通话记录,5年内这一数量达到了1.9万亿条,由于涉嫌侵犯隐私,这一状况到2006年被《今日美国》披露后受到广泛质疑。但这并没有阻止美国当局数据采集的脚步,数据量的增长是指数级的。2011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8ZB(1.8×1012GB),预计每年将翻番。
  可以预见,在不可逆转的大数据潮流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置若罔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一些国家提供了增强竞争力的机会,谁能在大数据中发现人类活动的规律、预测经济的波动,谁就将在信息时代严酷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数据安全的保护盾
  不仅大数据的采集过程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思辨更加难解。
  大数据时代,自然规律能够被轻易地发现和预测,但是对于主观性更强、所思与所做常常大相径庭的人类行为,预测产生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有这样的担忧,大数据在欧美国家已经被应用到了警察这一行业,如果按照一个人过往的行为数据分析,预测他两年之后可能成为一个杀人犯,那么是放任自由还是现在就要给他贴上“杀人犯”的标签、开始对他进行监控或者直接投入监狱?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试想,如果通过数据分析出哪个姑娘最适合你但你却对她没有心动的感觉;在你下班的时候没有决定想去哪里但数据预测却清楚地点出了你即将出现的目的地……人们面对这些预测的时候,是否会失去选择的权利?
  由大数据产生的伦理争辩中,悲观派十分抵触将私人行为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乐观派却认为人类行为就好比自然资源,本就应该无私地提供,企业、政府、医疗单位利用大数据革新服务和产品后,会以更大的优势反哺人类。
  但是,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开放派都必须承认,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规则,就好比公路上的汽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如此才能保证大数据应用到对的地方。
  只有将大数据用到了对的地方,就会为我们带来更加欣喜的明天,造福人类生活。比如在医疗领域,它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和计算,使得攻克癌症看到了曙光。苹果公司已逝总裁乔布斯在接受胰腺癌治疗期间就运用了大数据,他说:“要么我是第一个彻底战胜癌症的人,要么是最后一个死于癌症的人。”
  因此,大数据带来的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重点是要对掌握大数据的人有所约束。
  目前,多国都已颁布数据保护法案。新加坡国会去年10月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案并于今年年初生效,该法案旨在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用或滥用于市场行销等用途。据了解,这只是一个适用于所有服务提供商的基准,还有其他部门制定的规定,那些甚至更加严格。
  但是,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防卫、商业价值、医学进步之间的平衡,并非一部法律法规就能够解决。
  有媒体指出,当前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企业以及政府的控制程度。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应用单位应考虑雇佣“大数据伦理学家”。
  秦雯告诉记者,法律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速度,与法律法规相比,更能够保护用户隐私的,其实是对大数据更加精准的计算、更高水平的保护和存储等技术的进步。现在人们之所以担忧大数据带来的隐私失守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忧虑数据的采集、计算、存储、管理和分析方法甚至媒体作用。
  “要尊重用户,不尊重用户的数据很难做得长远。”杨滔说。
  秦雯指出:“时代在发展,隐私的概念也在革新,很多东西现在认为是隐私,未来可能觉得很保守。未来对于人们来说,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是参考答案而不是最终答案,帮助是暂时的,人类的作用无法被完全替代,装进脑袋里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隐私’,这是无法被窃取和监视的。”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