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李成砚:用思想拨响报业的弦歌    

李成砚:用思想拨响报业的弦歌

 
  报社门前的道路宽敞而整洁,两旁新移植来的树木,正在融入原有的绿化体系中。这是从李成砚的办公室向外看去,开阔视野中的景物。
  总有人匆匆忙忙地进来出去,谈话不时被打断。李成砚说,六年间,报社员工增加了十多倍,但当初创业时的好作风完全被保持了下来。六年来,报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盘子扩大了近百倍,一些成绩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一切都太快了,快得让人的思路常常转换不过来。抚之切切,慨而思歌。正是思考,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能产生奇妙的效能啊!
 
  支 点
 
  《农业科技报》由《杨凌示范区报》改版而来,最初的定位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党委机关报。但是现在,它已完全变了模样。就像羽化成蝶,就像凤凰涅槃,经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李成砚开始带着它飞跃了。
  李成砚说,人们常常争论一个问题,是成业难,还是守业难?当然可能有一个哲学层面上的结论,但他以为不能笼统而言,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条件,是环境。所谓因势利导,势已至,则利导易。反之,就是违背规律,就会很难。
  《杨凌示范区报》于2000年11月初创时,主要靠财政拨款,先为周三报,两个月后不得不改为周报,再后变为不定期出刊。风急雨骤,步履维艰。
  2001年6月,这个襁褓中的报业新生儿被更名为《农业科技报》,以图重生。
  一个月后,李成砚出任社长兼总编辑。
  比起半年前,没有揭牌,没有剪彩,所有的资源只限于五六个可供调遣的人,3500元流动资金,一辆小面包车和一枚公章,办公室是借用的一个小会议室,拖欠工资已近五个月。李成砚面对的是一个悲怆式的开始……
  但是,比起克服艰苦的条件,更紧要的是打开困窘的思路。刚开始那些日子,李成砚在许多时候更愿意把自己埋在具体的事务之中,他选择这种逃避式的忙碌来减压。而到了晚上,他要面对自己,要紧张地思索:突破点在哪里?方法是什么?
  回顾报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种行业报、机关报、专业报纷纷创办。上世纪80年代末,星期刊、法制类报纸先后兴盛,其后晚报一统报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都市类报纸横空出世,将中国报业带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兴替更迭,风云变幻,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中心,一波浪潮必然淹没前一波浪潮。现在,2001年的夏天,一份机关报,一份涉农行业报,该怎样蹒跚起步?怎样找到自己的生存点?
  显然,不能再按行业报的方式来办报,机关报的优势也早已不复存在,必须为这张报纸确定一个面向市场的定位,必须因地制宜,整合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办报模式。

{$nextpage}

  整 合
 
  第一步往往最难,但李成砚似乎只是几个简洁的奇智奇效,对一些竞争方式进行适于自己的整合运用,就在半年内站住了脚跟。首先是品牌宣传,利用成本最低的办法:刷墙体广告,让《农业科技报》的广告在各主干道两旁高频度出现。同时,配以送科技下乡活动,请来农科专家,请来演艺人员,搭起科技宣传的舞台,献上农业科技大餐。每到一地,都备受欢迎,数万人喜赶科技大集,可谓人山人海。岁末,《农业科技报》策划并主办了杨凌首届春节联欢晚会。那段时间,杨凌的市面街道,临近县区村镇,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农业科技报》旋风,人们开始认识报社这位年轻的当家人的魄力和手段。
  发行数字开始节节攀升,局面初步打开。紧接着,在“中国杨凌·农高会”隆重召开之际,出特刊、编专辑、开通“农业科技报”号铁路专列,真正实现品牌传播。
  但这些似乎还不能表现李成砚的思维特点。他认为,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不断地为从事的事业创新发展思路、谋划未来。办报环境在不断变化,需要及时分析,不断调整思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初步成功后的李成砚,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整合更大的资源,谋求新的发展方式。
  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举措,创办《杨凌时讯》,承担机关报的职责,以使《农业科技报》能更加放开手脚,在市场中拼搏,通过增量盘活存量。而要面向市场,面向与农业相关的最广大的受众,新的《农业科技报》还需要从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予以改变。
  真的是浴火重生!
  李成砚以严格的类似工业化标准的方式,设定一些基本规则。比如,农民熟悉的计量方式是斤两,而不是多少升、多少毫升;比如记者去采访,必须提前十分钟到场,不能接受迎送;比如如何与以农民居多的受众在版面上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如何能最快地为农民解忧等等。目标清晰了,办法的选择也就好进行了。李成砚说,就是要做得更纯粹,更实心实意地为读者着想。
  发行是涉农报纸的共同难题,广阔天地,难于作为。依托杨凌周围密集的关中村落,以前的办法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但《农业科技报》要走向更大的市场,发行手段还要创新,要想办法把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整合进来。他们以各种方式同邮政部门合作,同农村信用社、商店、农资经销商合作,尽可能地利用农村的各种网络。李成砚强调,农村发行就是要更扎实,更灵活,更方便农民订阅,各种现代的或传统的办法都用上,十八般武艺尽显其能。
  几年间,《农业科技报》的发行量呈现出倍数式增长。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计划发行、控量发行,从提高发行数量转到提高发行质量。
  中央将“三农”问题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使李成砚备受鼓舞。他认为,一份农业类的报纸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在发展“三农”的大背景下,依托报纸的平台,可以更全面地融入到这场农村社会的变革中去。通过逐步试行,李成砚最后确立了一条独特的“媒体推广模式”。
  首先是报社通过当地政府和协会,将一批瓜田果园确定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报社请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农资商通过报纸推广品牌,并将产品服务提供到田间地头,报社通过报纸为农产品提供销售信息。几年间,已在杨凌周边及其他省建立基地19个,占地4.5万多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光为农民增收即达6000多万元。
  这样,报社以积极的方式介入生产销售流程,拓展产业链,形成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李成砚将其总结为“媒体搭台、专家指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农民增收”。
  将各个利益相关方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以信息和品牌为核心的全新模式的产业链条,不仅丰富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也为我国涉农媒体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路。
  2006年8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抄送件第403期刊登文章《陕西探索媒体主导农技推广新模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此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媒体推广模式”。新华社《内参选编》2007年第2期刊发文章,报道这一模式。
 
  思 路
 
  审视《农业科技报》的发展,它所留下的完全是一种创新超越的轨迹。如今,报社已有两报一网,出版各类图书十余种。在杨凌这样一个规模小、结构单一的城市里,《农业科技报》的运作发展似乎已经超出了与之相匹配的程度,呈现出更强劲的活力和创新力。寻根探源,决定因素在于一系列独到的措施。作为这些措施的提出者和决策者,李成砚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思考方式。
  《农业科技报》是涉农类报纸,不懂得报业规律不可能有好的发展,但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许多问题仅仅限于报业的圈子内思考是无法很好解决的。怎么去理解农业、理解农民,成为一个制约性的因素。李成砚来自于农村,对农民、农业、农村环境,不仅仅是熟悉,而是带着深刻的感情去理解。为什么《农业科技报》能多次及时地为农民施以援手,动辄为其带来成百上千万元的收益?你能仅仅将其理解为是一种报人的行为吗?
  有了这样的理解,再去看很多问题,就会有一种融通变化。李成砚说,比如,中央文件说发展“三农”要怎样怎样,都是对的,但是要落实,你会发现每个具体环境还需要具体深入的理解。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问题,但如果都在农民这里套这一点,就不完全。农民,至少我们周围的农民,现在最缺的不仅是科技,更重要的是市场信息。科技指导,科学耕种,是长线,可以从容来学习。而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不注意市场供求,很有可能“增产不增收”。所以在宏观上,国家要发展科技,而在这里的微观环境中,重点是为农民抓市场,市场里有农民的直接利益。
  再比如,这些年《农业科技报》一直在高速发展,许多政策在不断调整。所以,灵活思考的方面表现得多一些。但是,从长远看,许多思考的结果要固定下来,变为制度,这有利于报社更长远的发展。所以,报社不胜其繁,整理编制了30万字的管理制度汇编。李成砚说,这是报社长治久安的事,要避免因暂时的利益或者个人的原因而可能导致的波动。所以,这几年来,报社一直能持续发展,队伍不断成熟,报社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农业科技报》成了“著名商标”,报社员工赢回了新闻奖,他个人也荣获“全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个人”、“报业发展突出贡献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引来外地很多单位来学习,全国各地的报业同行不断来取经。
  报社现在的主要平台还是纸媒,农民可能也是中国非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但《农业科技报》还是要积极地搞数字报业,动作一点也不能慢。李成砚讲,这决不是赶形势、跟潮流,而是有现实的思考。农民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哪怕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接触到数字报纸,那也很庞大。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农民中的先进者,是优质目标受众,必须要抓住他们,抓住他们事半功倍。
 
  感 悟
 
  李成砚偶尔也会写写书法,气韵在胸,落笔有道。他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他说,有时候默吟几句,可以悟出许多东西,比如战略和战术的问题,比如决策和执行力的问题等等。他强调思考,但思考的结果总要亲自去实践,比如寻找发行的新路子,他思考成熟了,然后实际去检验,几天几夜驱车几个省。他也喜欢看着办公室里的高大花枝,油绿绿地绽放着希望,很有生命的感觉。花的枯荣周期总是很快,人能从这中间感悟到生命的一些共通景象。
  李成砚的办公室,常常引来各方人士光临。这很重要,李成砚讲,要能和各方面的人交朋友,接受各方面的信息,撞击思路,这样的方式,受益匪浅。2005年到2007年,报社远至山西,多次协办、主办山西运城“农展会”,这里有报社品牌的作用,更不可回避地有密切合作的朋友式的和谐。报社在全国有好几处分印点,没有朋友式的交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效地抗击风险吗?
  他去荷兰考察,回来啧啧称道的是那里的同业农民自发组织的“学习俱乐部”。他对报社的管理者讲,不光要使自己的队伍虎虎有生气,还要不断交流学习,要从短处入手。
  读李成砚的文章,无论是对日常生活的感悟,还是理论问题的思索,往往会让人产生与之谋面交谈的冲动。或是文风使然吧,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李成砚喜欢他的儿子,愿意听儿子分析一些问题,有时候会有很欣慰的感觉。他常常有意识地把家庭和工作分开来,家庭要有温情,要静一些。生活有多侧面,内容很丰富,在很多时候要享受成功,但也要有淡泊的一面。
  《农业科技报》已经成为了李成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段,李成砚用自己独特的技法,奏出了一段美妙的弦歌,这奏鸣引人入胜,也更让人期待。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