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南国游学行动: 一次考察“嗅”到纸媒新思路    

南国游学行动: 一次考察“嗅”到纸媒新思路

  南国游学行动之媒体南国

  一次考察“嗅”到纸媒新思路

  此次游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当地报业市场进行考察。第一天抵达南京时,一行十人不约而同拿起当地报纸讨论了一番,而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每个人都购买了当地的报刊细细研读了一番。在竞争激烈的南方报业市场上,看到路人边走边看报纸,大家不禁感叹:能够让市民放下快捷方便的手机,拿起报纸看新闻,这其中定有“玄机”。几天下来,大家也将这些报纸与保定的报纸进行了一番比较,从中汲取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为今后的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赵向辉:版面独特、内容耐读

  细数我购买和收集的8份三地报纸,《扬子晚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京江晚报》、《金陵晚报》、《东方卫报》、《地铁快线》。总体感觉经济发达,媒体业也发达,报纸版多。比如《扬子晚报》88个版,《南京日报》24个版,《现代快报》72个版,《南京晨报》44个版,《京江晚报》32个版,《金陵晚报》80个版,还有两份靠赠送发行的报纸。我喜欢先看副刊,《金陵晚报》雨花石副刊版面设计精巧,文章内容耐读。其他报纸版面设置的也很独特,比如出行新闻、气象新闻等,让人一目了然。和咱们冀中版一样,多数报纸的头版都是大标题、大图片处理,没有太多文字,显得醒目、大方,值得称赞。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南京日报》报头,对开,红色报头居中,两侧大面积留白,大气、庄重,绝对党报特征。

  王宁:党报这样更亲民

  随着网络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手机或电脑查阅新闻。但就像电视的发明无法取代电台一样,网络的广泛应用也无法改变人们阅读纸媒的习惯。面对海量信息,读者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激发阅读兴趣是所有报纸需要考虑的问题。南国一行,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到南京等地的报纸版面设计。以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为例,如杂志版设置有专门的封面版面,封一以导读为主,将最关键的信息做出简要提示,方便读者快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做出取舍;封二设置评论部,针对报道的重点新闻进一步跟进。同时封面版还留出部分广告位置,在增加新闻性的同时提高经营效益。个人感觉这种形式值得学习,让人们知道“原来党报可以更有趣、更亲民”。

  郭英焜:删繁就简三秋树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扬州八怪纪念馆悬挂的郑板桥题书斋联。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自辟新路。其实,用这幅对联形容《南京日报》排版最为恰当。如4月26日共有48个版面,1版整版为“导读”:报角用大标题介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内容,报头下方图文并茂地介绍本期内容,导读之间大幅留白,给人大气之感;A叠1版报头下方内容横排,报角下方内容竖排,给人庄重整齐之感;其他版面也是这一排版模式,看完整期报纸,丝毫没有内容拥挤之感。

  时爱民:看报也是一种生活

  早起晨练,发现扬州报亭颇多,也是最早开门纳客的门店。

  品着早茶,读着《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和《扬州时报》似乎它们和早茶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看了几张当地报纸,感觉版面简明有新意,纸张大小很顺手,手持省力,携带方便。从街上无意中抓拍到的一些读报镜头,让我感受到当地百姓对报纸的钟爱,闲暇读报,愉悦精神,充实头脑,开阔眼界,让南国人活得更有滋味。

  张旺辉:《东方卫报》的启示

  在南京多次乘坐地铁,每次均从车站阅报亭随手拿一份免费的《东方卫报》。

  这份2006年5月出刊的南京地铁报,是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和南京地铁联合打造的都市日报。目前《东方卫报》每日总发行量超过45万份,仅地铁渠道发行量就达35万份以上,是近5年内南京地区广告发布增长最快的平媒。

  2011年,《东方卫报》已占据着读者学历最高、年轻读者阅读率最高等多项第一。目前,保定此类型模式运作的报纸尚属空白。在此,我由衷地希望保定纸媒界,也要不断解放思想,打造一张类似《东方卫报》这样的集都市报、社区报、精确覆盖的专业周刊、时尚周刊、网站、移动客户端、户外多媒体阅读终端等构成的铁路或者公交车等城市交通全媒体平台。

  李红叶:《燕赵都市报》PK《扬子晚报》

  在南国游学,看到最多的报纸是《扬子晚报》,作为《燕赵都市报》及冀中版的通讯员,不妨查阅资料,将这两张报纸进行一番时尚“PK”。

  ▲创刊时间:《扬子晚报》1986年创刊,《燕赵都市报》1996年创刊,相差10年。扬子晚报网创办于1998年6月,而燕赵都市网于2009年6月27日上线,相差11年,《燕赵都市报》可谓后来者居上。两者都有手机报。

  ▲办报宗旨:《燕赵都市报》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的方针,创办都市时讯、冀东版、冀中版。

  《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

  ▲影响力:《燕赵都市报》早在2007年位居全球报纸发行量排行第39,全国第九,是北方发行量最大的地方报纸。 《扬子晚报》在2011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中,名列第21位,在上榜的中国晚报中排名第一。

  刘向阳:纸媒南北差异大

  4月23日,我们一行到达南京后,一进宾馆就在报架上找了一份《南京日报》读起来,早就听说南方报纸和北方报纸不同,是国内做舆论监督和深入调查最好的报纸之一。

  一看办报风格果然不同,《南京日报》头版就是一幅最大篇幅的新闻图片,是报道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的新闻,报纸的头版非常简单整齐,让人一目了然,没有对政治新闻性的东西有过多报道。

  而我们北方报纸一般头版都是报道政治上,尤其是本地区政治上的大事,一般是数条小新闻来体现,领导活动新闻多,理论方面的新闻多,没有什么新颖鲜活的新闻,版面生硬。南方媒体风格独树一帜,咱们北方媒体要取长补短,多向人家学习先进经验,争取赶上。

  王文静:“培养”市民的读报习惯

  作为一名编辑,这次游学不能错过的当然是研究当地报纸的特点,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地人对于报纸的钟爱,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边走边读报的路人,即便在地铁站匆匆走过,人们也要拿一份免费的地铁报留在车上看。可街上看报的情形在保定却很少见,难道是保定人不关注新闻?细细看后发现,当地报纸的信息量极大,几十个版面汇集了人们想要知道的各种信息,无论是当天的热点,还是服务性资讯,或是娱乐新闻都一网打尽。给人最大的感觉是:这些报纸不是只给老人看的,每一个受众群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记得一位教授说过,一个地区的人看不看报纸,爱不爱看报,媒体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读者群是需要培养的。与自身比较过后,让我愈加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我们仍需不断创新,培养更多读者养成阅读习惯,让保定人对我们的报纸也爱不释手。

  郭志昆:原来报纸可以这样办

  多年前在北京地铁站,第一次看到报摊上卖的《广州日报》,当时感到万分惊诧。

  这次一进南京,在宾馆里看到报架上的《南京日报》,大家禁不住咂咂称赞。一份省会城市的党报,一版一张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大图片,内容也很亲切,没有一点板着面孔说教的感觉,让人一看就想读下去。

  当地的几份都市生活类报纸还是延用当年的厚报风格,内容详实,分类清晰,各种活动扑面而来,就连广告都那么让人愿意看下去。近百十个版面,一一翻过,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难怪南京被称为中国报界硝烟最浓的地区,激烈竞争让各类报纸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按各自的风格发展壮大着。在雨花台附近的一处南京日报的发行站,我惊奇地发现,这里同时还是一处奶茶店,前面经营奶茶,后面分发报纸。南京报界的跨界经营实践和风险意识实在令人佩服。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