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新媒体市场格局正在成型 赢利模式也在创新    

新媒体市场格局正在成型 赢利模式也在创新

  新世纪以来,我国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和市场发展呈现倍速增长的势头,从上世纪70年代的印刷革命发展到电子媒体,经历了20年时间,而从电子媒体发展到网络媒体,仅仅不到10年时间。


  虽然新媒体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科学定义,运营规则和赢利模式也在创新之中,但是,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巨大推动下,新媒体的市场格局正在成型。而且,网络媒体比纸质媒体及广电媒体更具革命性,它正在深刻改变阅读市场的供求关系,重新构建数字经济的出版业态即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要求参与内容生产,强调信息的针对性;要求分享话语权力,打破传播的垄断性。
  以光盘载体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版业跟进电子媒体的潮流较快,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仅比发达国家稍晚几年,1998年前后更是达到百倍增长的速度。
  从1999年起,中外电子媒体纷纷开始向网络媒体转型,光盘载体与印刷、网络载体相比,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一是产品的过渡性,电子出版物缺少公认标准,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各有说法,产品形态不断变化。二是技术的过渡性,电子出版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电子出版追踪新技术面临投资大、回报小的风险,放弃追踪新技术则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三是市场的过渡性,电子出版物没有形成可靠的销售渠道,软件专卖店布点少、利润小;新华书店有心推广却无力赚钱;盗版冲破了价格底线,网络吊足了免费欲望。
  以网络传播为特征的网络媒体兴起于2000年。1999年迅速升温的网络经济,刺激了网络出版的大量涌现。2001年国内从事网络出版业务的网站约为500家。其中有出版单位主办的出版网站,有非出版单位创办的出版网站,有大型综合类网站开辟的网络出版栏目,有数字图书馆,有网上书店等。2002年的网络经济寒流,曾使得一哄而上的几百家网络出版公司一轰而散。因为网络媒体是虚拟产业,网络公司依照报纸或者电视的模式来运营,即使赢得眼球也产生不了广告
  2003年网络经济低迷之际,网络游戏却出现了市场奇迹,经营利润高达毛利50%和净利35%。这是由于网络游戏只需维护与升级管理,无需大量制造性投入,而且网络游戏以编码存储在服务器上,减少了被盗版的危险。2004年,随着手机短信、彩铃、彩信业务迅速蹿红,无线通讯技术给数字出版带了巨大的动力,手机等掌上传媒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以复合出版为标准的数字媒体拓展于2005年首届数字出版博览会,新闻出版总署积极引导传统出版业应对数字化挑战。2006年,数字媒体被国家列为新闻出版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2007年、2009年继续举办的数字出版博览会,标志着我国数字媒体已经进入从理念到实践、从环节到产业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推进阶段。
  数字媒体的快速普及,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出版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政府的决策,它被赋予了新时代“748”工程的意义。当年的“748”工程启动了印刷技术革命,而今天的复合出版将开创出版信息时代。复合出版,是信息内容的全媒体出版,包括多种符号(文字、语言、图形、影像)的复合,多种媒体(视觉、听觉)的复合,多种载体(印刷、光盘、网络)的复合,多种传媒(图书、报刊、音像)的复合,多种终端(计算机、阅读器、手机)的复合以及多种制作技术的复合。
  新媒体生机勃勃、前途无量,但是新媒体替代旧媒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螺旋式推进的规律,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局限。例如古代手工媒体,因为载体贵重,所以言简意赅;近代机械媒体,因为纸张轻便,所以下笔千言;当代数字媒体,因为媒体融合,所以强调交互。因此,数字化的智慧型出版正在取代工业化的经验型出版。
  目前,新媒体赢利模式不清晰颇让出版业界感到头痛,但也属正常现象,毕竟新旧媒体业态的转换需要一个此消彼长或者互动增长的过程。而且,看待新媒体是否赢利的参照系和对比物必须改变。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经济为背景,既不能参照机器生产的经济观念,也不能对比图书报刊的大众传播。目前,从事新媒体创新并且有利可图的单位越来越多:大众出版有盛大文学和世纪易文网;教育出版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时代教育在线题库;专业出版有知识产权出版社和皮书数据库,报刊出版有中国知网和龙源期刊网;电子书有汉王电纸书和工具书在线;电子音像有希望电子出版社和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等。
  新媒体实践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照搬现成的赢利模式,而在于适应其创新要求。新媒体作为创新事物,没有现成模式而且要求打破既定模式,而所谓模式是为了教学研究需要的“事后总结”,即使新媒体会形成一些范式,但也是不断变化的,毕竟新媒体的任务就是改变旧媒体的业态。我国新媒体技术从印刷革命到电子媒体到网络媒体再到复合媒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深刻说明,按照模式化的思维来指导创新实践,无疑是画地为牢。 (作者:陈生明系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