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17岁女生遭室友施虐 校园变“江湖”谁应反省?    

17岁女生遭室友施虐 校园变“江湖”谁应反省?

  三个女孩玩“两只小蜜蜂”的游戏,不管谁输了,都会去扇旁边第四名女孩的耳光,这名女孩被3名女同伴留滞7天,其间还遭到同伴冷水泼、开水烫、烟头烫、剪头发和拍裸照的多种“暴行”。这不是演电影,而是去年12月18日晚至25日凌晨发生在衡阳市某招待所中的情景。

  面对同伴的“暴行”,17岁的受害人小张不敢反抗和逃跑。2013年1月22日,衡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强制侮辱妇女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小陈,她来自单亲家庭,在案发时刚满16岁才几天。其他2名女孩因未满16岁另作处理。

  施暴玩“两只小蜜蜂”过程中扇耳光

  据警方调查,2012年12月18日晚,四名女孩在衡阳市蒸湘区的某招待所开了房。此后的7天,受害人小张在招待所里受到了另外3名女孩的虐待,直到25日。

  同案嫌犯之一的小李讲述了几个细节。21日晚,小刘、小李、小陈三人在房间玩“两只小蜜蜂”游戏。小李说,她们输了就打小张。“啪啪”声中。小李不记得具体打了小张多少下。玩完后,三人要小张打回来,小张照办了。但得到的回应是小李的一记耳光和小陈的一脚踹。

  之后,小刘叫小张把衣服脱下,用热水袋的充电线打小张背部。小陈从洗手间取来一瓶热水倒在小张的肩部,热水烫红了小张的上身。小李说:“小张哭了。小刘不准小张哭,说再哭,再倒一瓶。”小张洗完澡后,又被要求坐在床上,脱去衣服供三人拍裸照。

  23日晚,小刘要小张唱《放生》。小张唱完后,小刘说小张唱得不好听,叫小张做500个上下蹲。小张间歇着做了100多个。

  随后,小刘用打火机和剪刀给小张“剪”头发,最后小张的头发被剪得歪歪扭扭。小李回忆,其间小刘骂小张:“说谎,狗改不了吃屎。”

  25日凌晨,小张离开房间。在一间网吧被老师找到,同来的还有小张的父母。医院的检查发现,小张肩、胸部、背部大面积烫伤,手部、胸部被烟头烫伤。经鉴定为轻伤。小张的父母报了警。三名“施暴”的女孩子随后落网。

  原因来自单亲家庭的嫌犯认为受了骗

  据了解,小刘和小张一同就读于湖南科技经贸学院,两人住同一寝室,小刘15岁,小张17岁。小刘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家里只有母亲。民警说,小刘自称13岁就出来混了。小刘长得很漂亮,长头发,大眼睛。她找了男朋友,在学校表现平平,有时会逃课。

  根据警方调查,受害人小张和小刘是好朋友,小张喊小刘“大姐”。后来小刘认为小张因为一些小事骗她,不真诚,便想要报复小张。

  这种情绪被发生在案发前的一件小事点燃。“她们要搞活动,让被害人参加,被害人不想去,骗她们说自己出了车祸。有人看到小张在外面走路正常,回到寝室就装作脚受伤了。”小张的行为惹怒了小刘,她喊来另外两人对小张实施报复。

  小刘喊来的另外两个女孩就是小李和小陈。小陈与小刘一样,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案发时,小陈刚满16岁才几天。

  在长达7天的受害过程中,小张一直没有反抗和逃跑。

  案件承办人说,小张生长在一个正常家庭。“但她性格比较懦弱,没有自己的想法。事发后她也没有主动报案,而是去网吧上网。直到学校老师找来,事情才水落石出。”

  [警方对话嫌疑人]

  “觉得她好欺负,寻求刺激”

  警方:你们为什么要折磨她(小张)?小李:一是让她知错,二是报复她。警方:你们要让她知道什么错?

  小李:她如果跟我们做朋友的话就不要对我们说谎。

  警方:你们这样对她是把她当朋友吗?小李:是她一次又一次的骗我们。警方:骗你们什么?

  小李:很少说真话。

  警方:你们折磨她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小李:我们就是觉得她好欺负,寻求刺激。

  警方:你们在折磨她的过程中给她造成什么伤害?

  小李:首先在心理上给她造成伤害,其次在肉体上给她造成痛苦。

  政协委员建议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自杀、群殴等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让我们更多地思考现象背后的深沉原因,中小学心理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彭学松递交提案呼吁,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切实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近年来,基于单亲家庭增加、留守儿童、社会矛盾等,广大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彭学松表示,与教育的硬件建设、学生成绩大幅提升相反,学生的体质、心理状况呈下滑趋势,校园暴力不少,学生自杀时有所闻。因此,他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具体举措。

  “改善学校环境十分必要。”彭学松说,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我们以往更多地关注校园、教室的建设。“软环境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教师的素质等,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有利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被提上议程。”彭学松认为,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造成。“比如我们的教育对性知识是缺乏的,产生性神秘,导致性观念错误,最终走上歧途。”

  而现在中小学生表现的焦虑、紧张、心情波动大等问题与心理素质差不无关系。“有了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克服考试焦虑紧张情绪;对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心里有底、泰然处之。”

  彭学松同时建议,要配置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记者了解到,江苏、浙江等省是按每1000人配置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成都市规模较大的学校都有心理教师教研组,规模较小的学校按每所一名配置。“我们建议各市州上千人的学校配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两千人以上的学校可以配置2名;农村可以以一个学校为基点,以片区为单位来配置。如果短期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可分期逐年实现。”

  预防暴力事件需要良好教育环境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救助网首席心理专家宋家玉称,未成年暴力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结果的产生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都有一定关系。15岁至17岁的少年年龄已接近成年,他们也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智成熟度还不够,不能完全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这种心理、生理年龄的落差导致孩子出现认知误差。

  另外,参与暴力事件的学生中,很多人的家庭并不和睦。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失和,对孩子疏于管理,也是导致未成年暴力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学校风气不佳,网络、书籍中充斥的暴力色彩都是导致未成年暴力发生率上升的原因。

  宋家玉说,预防青少年暴力事件发生,首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应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定期开办互动课程,如在上课前让同学相互拥抱、握手,在身体接触的基础上增加交流;定期开茶话会,了解学生的心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能从细微处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还要加强管理,从宿舍管理、教学管理到值班到岗,都要制定细则,管得严了,孩子在动手前也会思量一番。

  家长也要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这个环境里应该充满温暖、阳光、尊重和包容,这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打动孩子的心。

  社会、家庭、学校需合力教育

  据了解,我市各中小学虽然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在专业教师的配备上却不完善,而对于相关法制教育课程更是未曾开设过。

  “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都是思想品德的老师兼任,很少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曾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的任老师告诉记者。而今就职于我市领军教育学校,平时也会适当的给学生渗透一些相关的知识,毕竟这些知识对他们是有一定帮助的,现在的孩子法律意识很淡薄,因此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有必要为他们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学校只是注重文化课成绩而不管学生的心理塑造和法律意识,那么即便有了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

  任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做出上述种种举动,与家长的监管缺失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平时的关注度不够,他们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却很少关注孩子一些异常的表现。而能做到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家长更是屈指可数,很多家长对孩子最多的要求就是提高文化课成绩。

  最后任老师还提到,预防校园暴力,有效遏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教育,而不是只空谈其中一方的责任。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