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中国信息报》:以权威立报以深度取胜    

《中国信息报》:以权威立报以深度取胜

 
  统计宣传的主阵地
 
  慧聪网:请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信息报》这份媒体?
  朱新武:《中国信息报》是国家统计局主管的国内外发行的综合经济类大报,现为每周五刊,对开八版,彩色印刷。《中国信息报》于1988年7月正式创刊,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特色比较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2006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报业竞争力监测评比中被评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家行业报之一。目前《中国信息报》是中国记协的理事单位,是中国产业报刊协会副会长单位,是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的副会长单位。
 
  权威发布深度报道
 
  慧聪网:您认为《中国信息报》有什么独特之处?竞争优势在哪里?
  朱新武:《中国信息报》是国家统计局和全国统计系统向社会发布经济社会主体信息的权威窗口和评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任务和突出特色是:深度报道数据新闻资讯,系统解析宏观经济走势,权威发布行业企业信息,独家诠释经济社会热点,全面展示统计工作成果。
  国家统计局党组高度重视这张报纸,把它定位为“统计宣传的主阵地”。《中国信息报》以宣传统计工作,发布重要经济社会信息为出发点,坚持“用数字说话,为决策服务”的办报宗旨,不断提高办报质量,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特别在近几年,在多数报纸发行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信息报》的发行量却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中国信息报在办报过程中,努力追求专业和深度,体现不可或缺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对经济社会信息有着巨大需求,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要向社会公布一大批统计信息。中国信息报一方面客观系统权威及时授权发布这些信息,同时,每个季度、半年、全年在头版头条分别推出十几篇系列经济述评文章,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解读,提出记者的思考和观点,积极引导舆论。例如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发布以后,中国信息报做出了“冷与热之间”、“解读流动性过剩背后的达芬奇密码”等20多篇深度报道稿件。在2008年5月份主要统计数据公布以后,中国信息报迅速组织记者策划撰稿,在头版头条显要位置连续刊登了5篇“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形势”系列评论员文章。在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发布后,又组织了“中国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外贸企业——转型中需要坚持”等22篇述评文章;在第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以后,又迅速组织了“积极审慎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结构调整——走向春天的必由之路”等15篇述评文章。这些述评文章在我国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侵袭,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背景下,回答了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对正确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提高对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配合宣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较好地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这些文章多数被新华网转载,不少被新华网头条采用,人民网、中国网、凤凰网、中国评论新闻以及大批财经证券类权威网站广泛进行了转发。
  除了经济述评,“经世导刊”是中国信息报利用统计信息做深度报道的另一个品牌栏目。导刊每期用四个版面,围绕统计信息呈现出的经济运行的前沿、热点、难点问题,从历史、现在、未来和国际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分析,把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过程、现状、趋势的来龙去脉以及政府部门、学界业界、国际知名人士的见解和分析系统全面呈现出来。
  立足行业、精心策划,做出精彩和独家,中国信息报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2008年的两会报道新开辟的专栏“五年大跨越”,用配发图表、精炼解读的形式展示过去五年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成就和运行趋势,得到业界、代表委员和读者的广泛认可,他们说:“中国信息报的记者懂经济。”
  立足行业资源,中国信息报做出了专业独到的新闻报道,同样也是立足行业资源,中国信息报走出了一条专业、特色的经营之路。过去行业报是机关报,现在行业报不可能完全靠机关养着,利用行业资源,拓展服务是经营的关键。中国信息报在行业资源中心观的指导下,用行业的统计信息资源优势打造信息平台,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信息服务领域,融合新闻、统计、经济和市场等要素,提供信息产品,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做市场分析,建立企业市场数据库等,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的效力,因此广受企业欢迎。
  慧聪网:《中国信息报》的发展前景及09年措施?
  朱新武:我个人认为,《中国信息报》的发展前景很好,特别是近几年,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那么,统计工作,统计数据会受到更多民众的关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复杂,管理经济的手段及工具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撑,没有准确的数据做为依据,那么,政府部门对于重要决策及管理是很难操作的。而且统计数据和企业及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是相结合的。如,工资收入的情况,房价的情况,汽车油价的情况等,都需要有个权威的数据来说明。中,《中国信息报》的任务就是及时权威系统全面地向社会发布国家统计局和全国统计系统所生产出来的各种大量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些数据和信息作出深度专业的解度。中国信息报作为一张行业报,一方面要宣传中央的政策,中央的精神,同时对统计局生产出来的数据和数据背后的事实做更深度的报道,办出自已的特色,做出有价值的新闻。只有这样,报纸才有存在的价值。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局长曾表示:《中国信息报》是非常重要一份报纸,必须高度重视这份报纸的发展。《中国信息报》今后将会紧扣自身定位,全力奉献最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用统计数据说话,为经济决策服务,努力做好统计宣传工作,把内容做的更加有深度,让更多的读者认可。我认为,中国信息报的前景在于追求权威和深度,这可能也是所有行业报应该为之努力的。

{$nextpage}

  相互支撑不可替代
 
  慧聪网: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中国信息报》是如何应对的?
  朱新武:我个人认为,网络媒体对纸媒的发展肯定会有一定影响,这是不可回避的。但要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一方面它们形成了竞争和冲击,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相互支持,是一种双赢的关系。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信息量大,同时为媒体人提供一种思考、素材,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发现规律、线索,为媒体人办好报纸及打造品牌提供有利帮助和支持。但是,平面媒体的作用和功能也是网络媒体所不能替代的,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内容大部分来自于平面媒体。二者之间各有各的空间和优势,这种互补竞争的关系也是健康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大有希望
  慧聪网:目前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您觉得对中国经济会有影响吗?在复杂多边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应如何应对?
  朱新武: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次贷危机从美国金融业蔓延到美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面前,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这场危机同时也给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全局角度来看,等到这场危机尘埃落定以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会有所提升。而从当前看,我国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没有改变。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其后续走势已初步显现出来。美国经济:已由流动性黑洞走向流动性陷阱。所谓流动性黑洞是现有的流动性一下消失;流动性陷阱则是诱导政府注资,但所注资金对市场没有作用。现在美国有数以百万亿美元计的五花八门的证券和债券需要在市场抛售,没有几年时间,美国是难以从流动性陷阱里爬出来的。美国现在的情况比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欧洲经济:目前是货币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同时存在,两者很难平衡。加之长期在体制和机制上严重缺乏活力,整个欧元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变得十分困难。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直在流动性陷阱里不能自拔。2001年有一次断腕新生的机会,但日本选择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进一步向美国靠拢,真正地把自己和美国的经济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目前日本所面临的境况较前十几年还要艰难。
  其实,美国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其收入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裂,到这次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收入差距由不到0.40上升到2005年的0.457,粗略估算,目前已经超过了0.47的水平。而每一次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是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的一次深度扩大。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财富越来越由少数人占有的矛盾已经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市场制约以及技术进步停滞的原因已很难发展了。在这种情况下,从2001年开始,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活动,实行无抵押贷款和无信用贷款,然后转成债券,打包放贷,欺骗了全世界,欺骗了美国的普通百姓。现在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破裂,并迅速由信贷危机演变成信用危机和信心危机,使融资、生产和消费出现互相挤压的恶性循环。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远没有跌到真实价格。由于银行开始疯狂地抛售取消赎回权的房屋,美国空房率已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失业率已从2007年底的4.4%上升到今年9月份的6.1%,就业人口的收入增长几乎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水平。因此,这种恶性循环势必还将深度演变,美国以至西方主要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持续的时间会很长!
  国际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没有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本次源自美国金融危机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地显现出来。一是随着众多国际性银行和金融机构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资产损失甚至倒闭,国内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其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将遭受较为严重的直接损失;二是汇率变动必然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三是对我国出口会有重大影响。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47亿美元,净出口对GDP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分析进出口贸易顺差结构,在今年前三季度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的顺差是增加的,一般贸易的顺差减少了400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减少,对GDP增长率的负向拉动是实质性的。因此,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因素对GDP增长的减速影响实际上还不止1.2个百分点。四是热钱可能大量涌入。目前热钱进入我国的渠道已多达60多条,有专家估算热钱进入的数量已达到5000亿至8000亿美元。而且随着西方主要国家经济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国际热钱有加大进入我国的趋势。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对国际热钱至今缺乏有效监管,甚至不知道热钱是如何进来的,进到了什么地方,投资者是如何在运作。规模巨大的国际热钱,如果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大进大出,兴风作浪,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从总体上看,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只要把握得好,因势利导调控得好,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性伤害,不会伤及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好的。特别是今年粮食丰收,牲猪出栏和存栏增加比较多,农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5%,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对维持我国经济基本面不变和实现一保一控的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作用是关键性的。
  从较长时间看,我国经济最近五年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速度较快,同时又是最稳定的,增长速度的方差最小,各种关系比较协调。从未来一段时间看,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仍然坚实,发展后劲仍很充足。首先,我们的高储蓄率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在整体上是充足的,流动性是能够保证的;随着国际经济的消涨起落,制约我国经济的瓶颈因素,包括农业、能源、基础产品的供给状况和贸易条件都会有所改善;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必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纵深进一步扩大,回旋余地得到拓展,大国经济优势将会更好地得到发挥;今后几年,将是我国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加速提高的时期;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仍将长期维持。因此,我国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和国际贸易方面的政策操作空间很大。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克服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现GDP年均增长10%左右,CPI控制在4%左右,名义收入增长率13%-15%,名义投资增长率23%-27%,2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和4%左右的登记失业率这样一个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处在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仍然是成立的。第一、国际消费结构的改变对中国的出口从另一方面讲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二是石油和其它基础产品价格下降,对我国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十分有利的;三是如果监管有力,调控有效,大量外资的进入可以为我所用;四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颓势为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当前国际经济的深刻调整,给我国企业引进人才,品牌,技术,提高国际经济合作的档次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抓住了机遇,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面对复杂形势,应采取积极审慎的宏观政策,一方面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体来讲,第一、我国目前的经济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有根本性不同,我们不应随西方起舞;第二、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总体有利,我们应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几年的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第三、紧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和粮食不出问题,这是改革的关键,是发展的战略基础;第四、不要急于到西方国家去抄底,美国经济金融危机还远没有见底,资产价格还远没有跌到真实的水平。应冷静观察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演变,吸取日本当年的教训。应密切关注石油价格下行走势,择机增加对石油的战略储备。第五、切实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监管。央行应高度重视对热钱的跟踪和监管工作,并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服务。第六、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要深化。不能只看市场表面,要防止货币紧缩表象下的流动性泛滥问题。关键是要注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衔接,做到信息透明对称。要通过改革和完善,使市场能够发现资金的真实价格,现在这方面问题很突出。过多地使用准备金率工具问题较多,要发现真实的利率并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目前金融领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市场不能反映真实的资金价格,这种状况对经济构成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第七、我们现在需要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这一点我们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当前情况下,保持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是十分关键的。对我国来讲,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信心比黄金还贵。第八、宏观政策应以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政策组合。第九、要更多关注农民的利益,并下大力气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下决心把过高的基尼系数降下来。要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合理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基尼系数既是战略需要,更是现实必须作出的选择。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