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光线CEO王长田续写新媒体故事    

光线CEO王长田续写新媒体故事

  两个难兄难弟联手,能否一起闯过难关?
  据可靠消息,国内民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商光线传媒即将与无线服务提供商华友世纪合并。合并方式为换股,光线将成为华友世纪(Nasdaq:HRAY)的大股东,并借壳上市,华友世纪现大股东是董事长王秦岱。据记者获悉,合并消息将在美国东部时间11月19日(北京时间11月20日),华友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宣布。
  不过,11月10日,光线总裁王长田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尚无此事”;而华友相关人员也表示,“不对流传一年之久的传言置评”。
  而据记者了解,光线与华友合并一事从去年底开始操作,华兴资本和易凯资本分别作为光线和华友的顾问,德勤负责两家公司的审计。
  光线2006年总收益不超过3亿元,而华友目前市值不过8000万美元,两者价值相当。分析人士认为,对受新媒体冲击严重的传统媒体光线,以及陷入行业性下滑中的SP华友,合并都是一剂兴奋剂。
  另据新浪科技讯 11月16日傍晚,据内部证实,光线传媒与华友世纪将于本月19日正式宣布双方的合并消息,新公司名字敲定为“光线华友”。
  相关人士谈及合并原因,称此次合并对华友世纪、光线传媒的业务都起到互补作用,双方致力于打造一个“取长补短”的光线华友。
  “华友世纪拥有SP渠道,但缺乏内容;光线传媒在内容上有优势,但SP渠道相对缺失。”上述人士这样表示。对方还透露,由于内容缺失,此前华友世纪股价并不被看好。受合并消息刺激,其股价在近5天内出现约19.4%的涨幅。
  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还有新公司的高管人选。有传闻称王长田将出任新公司CEO,华友世纪现任总裁王少剑将出任新公司的总裁兼CFO,华友世纪现任CEO王秦岱将淡出。

  新媒体尝试失败
  “王长田一直希望光线能上市,但从2003年开始,香港创业板、主板、纳斯达克到国内A股都期盼过,却都没能如愿。”一位曾经在光线工作多年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市是王长田的一个心结,但在失去了最好时机后,合并华友也成了上上之选。
  1998年,王长田从制作娱乐节目《中国娱乐报道》入手,无意间触动了中国媒体创新的命门。1999年光线传媒起步时,年销售额仅300多万元,而2000年就蹿升至3000万元,盈利1000多万元。从那时起,王长田的上市梦想就开始了。
  从2000年到2003年,光线规模几乎每年翻番,在这段最辉煌的日子里,光线作为电视内容提供商,拥有10档畅销节目,每天制作6小时的原创内容,在全国300个电视频道的600个多节目中播出。同时,光线还发展平面媒体、娱乐节目、电视剧投资、电影投资发行、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无线,初步形成了一个创新的传媒集团。
  2003年,光线总收入达2.5亿元。“我们已经具备了上香港市场的资格。”王长田当时表示,光线也希望能够在A股上市。王长田知名度急速上升,“十大新锐人物”、“十大传媒创新人物”等荣誉接踵而来,一时成为打破传媒坚固体制的“创新英雄”。
  而让王长田走下传媒英雄神坛的,恰恰是“创新”二字。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复苏,SP、流媒体、视频网站、WEB2.0等各种传媒形式涌现,王长田的“新媒体集团”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从2005年之后,光线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滑坡,而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媒体战略实施遭受的失败,又恰恰加重了这种负担。”上述前光线人士表示。2005年,已更名为《娱乐现场》的《中国娱乐报道》在北京台停播,原因是北京电视台开始自己制作大型娱乐资讯节目,这一作法在省级电视台中形成了一股风潮,光线由此失去了一大批省级电视台的播放平台。
  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战略上,光线也频频落马。2005年,无线增值业务(SP)大获全胜,视频宽带网站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光线传媒坐不住了。2005年,光线旗下视频娱乐网站E网(ewang.com)开通。看到国内许多的视频网站纷纷获得风险投资,王长田在2006年招聘了包括陈世鸿在内的职业经理人运作E网。当时他对记者阐述道:“光线丰富的节目内容,电视上播完了就看不到了,互联网就不一样了,随时都可以看到。”
  不过,随着今年年中陈世鸿的离开,光线在宽带互联网上的实验宣告失败。而另一项业务——SP,随着2006年信产部和移动的整治,原计划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实际每个月收入仅过百万。
  “光线传媒太急于讲一个新媒体的故事。”另一位已经离开光线的员工认为。据记者了解,目前E网已经人去楼空,而SP部门也已经由华友世纪接管。

  光线的“实”与华友的“名”
  与光线一样身陷困境的还有华友世纪——这看上去像一对难兄难弟。
  从2006年7月开始,中国市场上的SP收入全线下滑。今年二季度,TOM在线宣布退市;华友股价已由2005年高峰期的11美元腰斩一半至5美元。
  “华友需要一个能够振奋股市信心的动作。”分析人士称。从2006年7月以来,华友收入每季度都在持续下降。今年第二季度,华友总营收为146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滑12.3%,同比下滑20.4%;净利润为2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滑79.8%,同比下滑88.7%。
  华友已经走到了亏损的边缘。市场传出消息,华友高层已经失去信心,早就萌生了淡出之意。去年8月及11月间,有消息称华友将与空中网或者猫扑合并。而今年10月8日,华友将旗下从事系统集成业务开发的华友时代以480万美元卖给了台湾大哥大公司。
  “光线和华友合并,无疑还是想打新媒体这张牌。”上述光线前员工认为,光线想要华友这张新媒体的“名”,而华友又想借助光线的内容资源这个“实”,从而激起资本市场的良性反应,双方各取所需。
  对于光线来说,华友拥有它没有的新媒体营销经验、平台和传输通道,也拥有光线一直想从事的数字音乐资源。而更重要的是,华友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王长田一直希望光线能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而华谊兄弟、太合麦田等竞争对手都在准备上市,这也让光线传媒感受到了压力。
  而对于华友来说,光线的娱乐概念就像一剂兴奋剂。事实上,2005年华友火速签下"超级女声"中最受白领喜爱的歌手张靓颖,开始向数字音乐和娱乐公司转型。此后。华友于2006年收购飞乐唱片60%股份、华谊兄弟音乐公司51%股权,2007年收购鸟人唱片30%股权,还收购了手机游戏发行商岩浆数码,与北京电视台合资成立了京视传媒。
  据记者了解,合并之后,光线原有的无线业务将由华友的无线运营团队进行管理,E网将与华友的互联网推广部门合并;光线传媒原内容和发行不变,艺人经纪和华友世纪旗下唱片公司艺人资源整合。新成立的“光线传媒—华友世纪”公司将成为一个跨手机、互联网和电视台的综合娱乐媒体集团。
  “两家公司不同的文化,将是未来整合中的最大门槛。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资源,合并后的新媒体概念就不能体现,这对双方都未必是好事。”上述光线传媒前员工说。
  2003年,光线总收入达2.5亿元。“我们已经具备了上香港市场的资格。”王长田当时表示,光线也希望能够在A股上市。王长田知名度急速上升,“十大新锐人物”、“十大传媒创新人物”等荣誉接踵而来,一时成为打破传媒坚固体制的“创新英雄”。
  而让王长田走下传媒英雄神坛的,恰恰是“创新”二字。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复苏,SP、流媒体、视频网站、WEB2.0等各种传媒形式涌现,王长田的“新媒体集团”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从2005年之后,光线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滑坡,而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媒体战略实施遭受的失败,又恰恰加重了这种负担。”上述前光线人士表示。2005年,已更名为《娱乐现场》的《中国娱乐报道》在北京台停播,原因是北京电视台开始自己制作大型娱乐资讯节目,这一作法在省级电视台中形成了一股风潮,光线由此失去了一大批省级电视台的播放平台。
  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战略上,光线也频频落马。2005年,无线增值业务(SP)大获全胜,视频宽带网站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光线传媒坐不住了。2005年,光线旗下视频娱乐网站E网(ewang.com)开通。看到国内许多的视频网站纷纷获得风险投资,王长田在2006年招聘了包括陈世鸿在内的职业经理人运作E网。当时他对记者阐述道:“光线丰富的节目内容,电视上播完了就看不到了,互联网就不一样了,随时都可以看到。”
  不过,随着今年年中陈世鸿的离开,光线在宽带互联网上的实验宣告失败。而另一项业务——SP,随着2006年信产部和移动的整治,原计划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实际每个月收入仅过百万。
  “光线传媒太急于讲一个新媒体的故事。”另一位已经离开光线的员工认为。据记者了解,目前E网已经人去楼空,而SP部门也已经由华友世纪接管。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