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新政影响下的新闻节目受众变化    

新政影响下的新闻节目受众变化

  一、新闻节目的受众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作为拉动收视的三驾马车之一,电视新闻节目在各级频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其受众特征对于更好把握节目至关重要。总体来看,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特点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首先,电视新闻节目目前仍然是广大电视观众收视的主要内容;其次,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相对稳定,这个稳定既包括受众群体的稳定,也包括其收视量的稳定以及收视习惯的稳定;再次,电视新闻目前也面临多方面的竞争与挑战。
  挑战之一来自于渠道的分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网络视频有3.5亿用户。另据艾瑞的监测数据显示,视频网络日均访客超过1亿。随着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码设备的普及,目前受众收看新闻的渠道有所增加,电视新闻面临受众的渠道分流。
  挑战二来自于内容的竞争。从CNRS的调查来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好度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虽然新闻节目一直是受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但是从2008年到2011年,选择新闻节目的比例有所下降,而选择内地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也对新闻节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电视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正在被逐渐摊薄,尤其是高收视的电视新闻节目,很多地区的高收视新闻节目正逐步进入一个收视的下行通道。2011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省会城市中,当地收视最高的新闻节目有77%都出现了收视下降,59%的新闻节目下降幅度超过10%。观察同期全天总收视率的变化,从2008年到2011年总收视率的下降幅度是5%,高收视新闻节目收视的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总收视下降的平均水平。
  二、新政带来的布局变化
  1、新政带来的新闻节目市场布局变化
  2012年,新闻节目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大原因来自于2011年下半年广电总局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意见提出2012年1月1日起,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新政的出台最直接影响的是电视生产领域、播出环节。2012年上半年,省级上星频道新闻的播出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0.7%;尽管新政仅对省级上星频道提出了播出要求,但是新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省级上星频道,省级非上星频道的新闻播出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而市级频道的新闻播出量上升了23.8%。可以说,新政推动了整个新闻节目市场的布局变化。相对于新闻节目播出结构的变化,观众收视方面的变化目前来看尚不明显。2012年上半年35城市省级上星频道的新闻收视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9.4%,省级非上星频道上升了2.6%。市级频道基本持平,而央视略有下降。
  2、新闻节目的研发分布
  从生产环节中的节目研发来看,2012年新上档节目中有14%是新闻节目,其中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新上档的新闻节目均占三成以上。从这些新上档的新闻节目的类型分布来看,传统的播报综合新闻占比较少,新闻评述类节目略有增加,占四分之一左右。对于地面频道来说,民生新闻节目仍是重头。
  3、新上档的新闻节目关键词
  进一步搜索新上档的新闻节目的关健词,在节目形式上,沿着聊新闻、说新闻的路线,目前许多地方台探索新闻脱口秀节目,并与网络紧密联系。2012年新闻脱口秀节目主要释放在两个时段,傍晚时段以及深夜时段,从收视来看,傍晚时段的新闻脱口秀成长性更好。另外,今年新闻类新节目中比例较高的是新闻时评节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深夜的《海上夜谈》节目,它强调有理有据有观点,具有新闻时评节目所关注的容量、深度以及锐度。从内容来看,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依然是新闻节目的主力,为民解困节目、为民服务节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形式来看,直播、联线、微博互动、大版面、快节奏等元素,在2012年上半年新闻类新节目中都有较多的运用。
  4、新上档新闻节目收视情况
  总体来看,目前新上档的新闻节目收视还并不理想,高收视或者有收视成长性的节目并不多。其中收视较高,或者与去年同时段相比有较高增长幅度的节目有齐鲁台的《小溪办事》、湖南都市频道《都市晚间》等。
  齐鲁台的《小溪办事》是一档为民服务节目,每期节目解决一个问题。节目被设置在晚间18:30这个民生节目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段。借助齐鲁台的平台效应,节目收视起点比较高,同时栏目采用了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主持人,开播半年以来,济南平均收视达到了7.7%,比去年同时段增长了0.5%,《小溪办事》的成功源于对优质资源的提取、叠加、扩充。
  湖南都市频道《都市晚间》则是资源整合比较成功的案例,该频道在晚间这一时段,把去年比较零碎的栏目进行了大版块整合,使整个播出实力和报道实力增强,2012年上半年的收视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而省级卫视的新上档节目目前收视都在培养期,在35城市收视最高的是湖南卫视的《新闻当事人》,而与去年同时段相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湖北卫视的《长江新闻号》。
  三、新政下的市场趋势
  1、播出增量下的收视分布
  从近几年电视新闻播出量的变化来看,2008年以后各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总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2年新政推出后,在传统新闻时段,也就是早新闻、傍晚新闻以及晚间新闻时段,播出量的增长相当明显。但是与之对应,新闻播出量的增长并没能够阻止观众在传统新闻时段收视量的下降,特别是傍晚时段收视量的下降。然而从全天来看,新的市场机遇也还存在。例如,在一些非传统的新闻时段观众的收视量有所上升,例如早新闻之后、午新闻之前的时段,以及深夜时段。
  2、深夜新闻的价值开发
  新政的影响下,深夜新闻的价值开发得到重视,2012年上半年新上档的新闻节目中,晚间和深夜播出的新闻占据了57%的比重。这一方面是各省级卫视根据总局的新政要求所做的一个规定动作,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各台为了开发晚间新闻节目所做的一个自选动作。从我们的品牌栏目来看,一些深夜播出的品牌节目收视仍然在提升,在综艺节目竞争较为激烈的21至22点,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深圳的《新闻广场》,收视都较去年有较大的上升。
  3、卫视新闻与本地新闻的市场争夺
  由于目前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往往是通过先提升本地收视来提高全国的收视,所以这直接带来了卫视新闻与本地新闻的市场争夺。从收视量来看,2012年省级卫视的新闻收视量和本地新闻的收视量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也就是说,大家都在着力开发新闻内容,可能更需要关注错位竞争,错峰竞争。
  4、重大事件对电视新闻的带动
  我们对近几年来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和共性进行进一步探析。首先是重大事件对电视新闻的带动。在常态时期电视新闻的收视量是比较稳定的,但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观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会出现异峰突起的增长。2011年日本地震发生后,当周新闻的收视量增长了46.5%,在2010年玉树地震时,当周新闻收视量增长了50%。从专项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观众在重大事件时往往把电视作为第一选择,多数观众在重大事件时会选择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事件的详情,尤其是通过强势的电视媒体来了解这些重大事件,重大事件中观众对电视的依赖性可见一斑。
  5、新闻节目的收视惯性
  从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在新闻时段的一些收视指标变化来看,观众换台频次在减少,停留时间在加长,新闻节目的收视惯性增加。这种收视惯性的增加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电视新闻有了一批较为忠实的观众,而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在热点的选择、编辑的方式、节奏的把握上能够适应观众的需求,所以观众在电视新闻节目上停留的时间更长。忧的是我们电视新闻观众的圈子在缩小,人群影响力在减少,这也是我们正在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6、新闻节目收看与传播方式的变化
  电视观众已经从过去单屏收看电视,发展到现在手机、电脑以及其他数码设备的多屏使用,接触方式的变化,也使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必须更多考虑到互动性、分享和体验。
  当前大多数电视节目都尝试通过微博进行传播,而目前地面频道新闻栏目在微博上的传播力度要高于省级卫视。一方面,地面频道有拓展更广阔市场的需求,而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地面频道可以获得在全国市场开拓的机会。另一方面,地面频道的民生类、社会类新闻更需要通过微博获得一些话题资讯来源。但是我们在微博的传播方式中也发现,微博传播虽然可以提升品牌,提升影响力,但微博传播的影响还是比较外围。所以对于电视新闻栏目而言,微博这一传播方式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而并不仅仅是栏目多一个传播的窗口而已。
结语
  市场竞争和政策影响是关注2012年新闻节目的出发点,在当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新闻收视习惯与市场格局的变化呢?第一,发掘非传统新闻时段的开发潜力,同时把握市场容量。早新闻之后、午新闻之前的时段,深夜时段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需要同时把握市场容量,如果要开发这些非传统新闻时段的价值,还要进行受众定位和市场预期的定位。第二,了解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与创新驱动。观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新闻节目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对新闻节目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政策的影响、市场的需求是我们新闻节目创新驱动。第三,重大事件上把握电视优势。重大事件其实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契机。2012年许多省级卫视更加关注重大事件并有所作为,显示了各个电视台对重大事件的把握。第四,探索面对忠实观众与潜在观众的新传播方式。无论是网络视频传播还是网络微博传播,新的传播方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扩大传统新闻的受众群,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分流电视观众,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过程。对于传统媒体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把我们通过新传播方式触达的人群转化为客户,最终增强传统媒体的价值体现。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