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关于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数一数二”,就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中,处于前两位的报纸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处于第三位甚至更后的位次往往就很难发展了。

  如果把一座城市的报业市场比作一口池塘,那么能在这一口塘里活得自在的一定是最大的那条鱼,别的鱼如果不能与之一争高下,恐怕就只能躲在一旁了。如果这些鱼都属于一家报社,那么如何给它们定位,安排好各自的生存空间,让它们不掐架,共发展,就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社多报,结构矛盾突显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报纸的定位问题引起了报业决策者的更多思考,因为这是关系到报纸实际拥有的读者量,关系到报纸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

  37年前首创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定位理论”的美国学者里斯与特劳特早就洞悉:“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想要解决说话有人听的问题,定位同样也是首选的思路。”在传播过度的现状下,“获得大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缩小目标,分门别类,简言之,就是‘定位’”。

  对金华日报社来说,报纸的定位问题是进入新世纪后,因报纸结构问题的出现而变得突出的。金华是我国新闻界先驱邵飘萍烈士的故乡,办报历史悠久。但在1995年以前,金华报纸不多,《金华日报》在全市一报独大,不存在报业结构问题。1993年《婺州生活报》创刊,次年更名为《金华晚报》,1995年获准公开发行,金华日报社有了两份报纸,一是党报,一是晚报,两报广告统一经营,新闻报道各有侧重,虽有竞争也是良性的,对提高办报质量有好处。因此,在报业结构上也不存在明显的问题。

  引发我们对报纸定位进行重新思考,是在形成一社多报以后。2000年,原属市委宣传部和市开发区主管主办的《信息参考报》划转给金华日报社。2002年,原金华县撤县建区,《金华县报》划转给金华日报社主管主办,更名为《浙中科技报》。于是,金华日报社形成了一社四报的办报格局。

  刊号是重要的传媒资源,刊号多了是好事,说明报业繁荣兴旺。但一社四报,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合理化的问题就突出了起来。
 
  定位调整,重要的是读者
 
  一开始,我们在主观上将《信息参考报》定位为经济服务类报纸,主要是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办报同志为此也力求突出经济服务的特色。但在实践中问题不少,凡是领导机关的重要会议、活动,日报、晚报、参考报都派记者,稿子都上头条。遇到有价值的事件性新闻,三张报纸的记者一同拼抢。一张报纸有好的策划,另一张报纸就跟着模仿,内容雷同,风格趋同,定位在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不同,读者对此意见不小。报社开会协调,建立各报大样内部交流机制,避免稿件重复刊登,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2003年下半年,报社党委调整《信息参考报》领导班子后,明确提出了拓展市辖的义乌市场的要求,并在义乌设立采访中心,将一半以上的采访力量安排在义乌,大幅增加义乌新闻在版面上所占比例,但由于编辑中心在金华,一定程度上存在采编脱节的问题。而且,《信息参考报》提出,要适应浙中城市群的发展格局,以金华和义乌两地为重要支点,推动“哑铃状”发展。这样一来,报纸定位的转变就很难实现,读者仍将《信息参考报》视为金华市区的报纸。

  深究起来,报纸定位的关键不在于名称,也不完全在内容,更重要的是读者对报纸的印象,如果印象上没有根本的显著区别,定位问题就没有很好解决。美国学者里斯和特劳特在解释“定位”时说:“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报纸定位的转变和普通消费品定位转变的情况类似。产品的定位最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否则,消费者不买账,产品定位的转变就只能是制造商的一厢情愿了。这是《信息参考报》前几年在转变定位时出现不顺利和不如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息参考报》主攻义乌时仍要两头兼顾的“哑铃状“,也是转变定位的一大障碍。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营销中心CMC主任卢泰宏曾说:“汉语中‘舍得’一词的真义是‘不舍不得’,倘若不善‘舍去’,何以真正有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定位?!”在《信息参考报》定位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足足用了三年时间的代价,从反面印证了他的这一观点的正确性。集中优势,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定位成功的法宝。
 
  “数一数二”:经典发展战略
 
  《信息参考报》连续数年亏损,且亏损额逐年加大,如何扭亏为盈也是一个采取了多种措施都难以奏效的老大难问题。

  杰克·韦尔奇有个著名的企业发展战略,叫“数一数二”战略,也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在同行业中做到数一数二,否则宁可卖掉关掉。

  事实上,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记得位居第一的,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而几乎很少有人能回答出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座山峰。其实,当第一的好处不仅在于能顺利嵌入人们的大脑,而且能产生富集效应。我国著名创新思维理论研究者王健也强调:“先者生存”是“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对后来者则提出了“特色突显”的发展策略:“对于一切已经错过第一时间的后发力量而言,特色突显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进取策略。”

  办报的道理也是如此。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数一数二”,就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中,处于前两位的报纸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处于第三位甚至更后的位次往往就很难发展了。

  《信息参考报》划转前后在金华市区办了15年,始终做不大,问题就在于定位。创刊后的几年时间里,《信息参考报》定位是面向全国,问题是金华不是北京、上海,要想以这个浙江中部城市为依托“面向全国”,其难度可想而知。后来又在“面向全国”和“面向本地”之间左右摇摆,错过最有利的发展时机。实际上,晚于其一年多创刊的《金华晚报》,由于定位明确,很快就超越了《信息参考报》。金华报业市场的容量就这么大,要做大第三份报纸谈何容易!

  《金华县报》划转给金华日报社后,为避免《信息参考报》已经遇到的问题,我们将原县报的20多位人员分流到其他报纸,报纸改为科技报,日报改为周报,只保留两位编辑,小报小办,保本经营。就报社自身来说,目的在于一避内耗,二保刊号。当然,这样做并没有使刊号资源效益最大化,实属无奈之举。尽管也有过理顺报业结构的一些设想,比如办一份大型周报,重点搞深度财经,但真正动手的话,却受制于人才结构与城市规模。
 
  开拓县(市)也是一大难题
 
  合理的报业结构安排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当地实际,体现当地特色,同时要整合和优化自身资源,尽最大可能减少内耗,实现优势互补。

  金华和杭宁温等地不同,其最大的区别是浙中城市群的崛起。金华下辖九个县(市)区,方言互不相通,习俗差异明显,其中心城市金华人口50多万,在对下属县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文化凝聚力上远逊于杭宁温等地。而市辖义乌、永康、东阳等县级市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义乌市的GDP甚至高出金华市本级50%。为此,金华日报社的报业结构安排和发展战略制定,必须立足于金华区域的特殊情况。

  倘若金华日报社的4张报纸都挤在中心城区,势必在发掘新闻资源上内耗,广告经营力不从心。因此,长期困扰报社党委的一个课题就是,报社广告的短腿在县(市),发展的潜力和拓展的空间在县(市)。为此,报社党委出台措施,在新闻报道上向县(市)倾斜,记者下县(市)采访考核分上浮;在发行上给义乌等重点县(市)特殊政策,使得《金华日报》在义乌的发行量接近在金华本级的发行量。但县(市)的广告仍然上不来,2004年报社的广告收入突破8000万元,但县(市)的广告仅占总营业额的7.6%,这和各县(市)生产总值在全市的占比、报纸发行量在全市的占比、报道内容在报纸版面上的占比很不相称。

  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报纸的读者需求呈现分众化、社区化、碎片化的新趋势。一社四报,四张报纸同时面向9个县(市)区的读者,与读者需求的变化曲线呈背离状,报业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性将越来越明显,发展境遇将更为尴尬。
 
  “换塘”养“鱼”:“小鱼”变成“大鱼”
 
  一社多报,主报和子报就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形成合理的报业发展结构,这是报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在报业发展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浙中城市群已形成以政治与文化中心——金华、商贸中心——义乌为两个主要支点的哑铃状发展格局,金华日报社党委因势利导,对报业结构作出合理调整:主报《金华日报》继续以权威性定位,吸收都市类报纸的办报元素,打造面向全市城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党报;《金华晚报》、《信息参考报》、《浙中科技报》以贴近性定位,并实行不同的聚焦战略。晚报聚焦金华市区、辐射浙中城市群,报道内容进一步向社区深入;而其他两份报纸则实施“焦点”转移,也就是所谓的“换塘”战略:

  2004年,《兰溪日报》在县市报整顿中被取消公开发行刊号,我们应兰溪市委请求,并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将《浙中科技报》的定位调整为立足兰溪、服务这个县级市的综合性报纸,编辑部亦移师兰溪,改出周五报(后更名为《兰江导报》)。

  2006年,报社党委下决心加大拓展义乌报业市场的力度,投入近千万元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购置1000多平米的办公用房,《信息参考报》全体人员整体移师义乌,异地办报,报纸定位由面向全市调整为立足义乌、辐射金华东部地区(后更名为《浙中新报》)。

  里斯与特劳特说:“在小池塘里当大鱼(然后再扩大池塘的规模)要强过在大池塘里当小鱼。”这么一来,新报和导报不再跟日报、晚报同城内耗,取东西两翼拓展,打开了报业发展的新空间。《浙中科技报》移师兰溪后,一尾“小鱼”变成当地报业真正的“大鱼”。尽管发行量只有两万份,在金华日报社是规模最小的一份报纸,但是《金华日报》在当地的发行量只有其一半。进入兰溪后,报纸很快就实现收支平衡,特别是更名《兰江导报》后,更是稳步发展,广告收入逐年增长。

  《信息参考报》游到义乌后也成了“大鱼”,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定位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更名《浙中新报》后,在义乌获得广泛认同,发展空间豁然开朗,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更具优势的是,《浙中新报》和当地的《义乌商报》各有比较优势,《浙中新报》立足义乌又不局限于义乌,同时辐射周边永康、东阳、浦江、金东、磐安等地的“义乌商圈”。这为长期在义乌发展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根基和理由,关键是要有得力的团队把这张报纸运作好。实践证明,《浙中新报》转战义乌后是成功的,2007年发行量增至8万份,其中一半以上在义乌,广告突破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3.5%,并且扭亏为盈。

  目前,金华日报社旗下的四张报纸各有分工,定位明确,优势互补,充分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区域新闻资源,社会各界反映良好,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目前,四报总发行量超过32万份,2008年县(市)广告在报社广告总额中的占比提升到29.4%,为报社经营的可持续增长作出了贡献。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