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改进党报头版,突破口在哪里——解读《新华日报》头版    

改进党报头版,突破口在哪里——解读《新华日报》头版

  引 子
 
  读者阅读报纸,由头版始。说读者借助头版获得对特定报纸的第一印象,并不为过。然而党报头版又是读者满意程度最低和改革艰难程度最高的版面之一。翻阅国内党报的头版,普遍的印象是: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多,以百姓为对象的报道少;属上级指定的“规定动作”多,体现原创精神的“自选动作”少;官话套话和政绩报道多,群众话语和热点话题少;枯燥乏味的内容多,鲜活生动的报道少。对党报门面版,可以说是领导和百姓,一头“热”一头“冷”。长期以来,在党报改革浪潮中,头版相对沉寂,难有建树。久而久之,一些党报形成了这样的“潜规则”:将头版交给领导,做领导爱看的“规定动作”;在头版以外的版面寻求突破。

  那么,改进党报头版,突破口在哪里呢?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近年来,现实情况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从而构成了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所面临的新形势。笔者将新形势的内涵概括为:一是中央在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方面有新的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在发展中隐含不可忽视的矛盾;三是社会舆情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四是新媒体在社会舆论场域中影响力凸现;五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六是受众面对舆论引导,自主意识有所增强。①新形势使媒体对公众的舆论引导的重要程度和艰难程度同步增加。党报改版,目的是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发生作用的必备条件是被广泛接触、被频繁使用、被认可接受。主流媒体“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而没有引导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已无法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使命。②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成为由时代对媒体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

  在此种情势下,自2007年3月始,《新华日报》启动了旨在体现“高度、贴近、开放”理念的新一轮改版,同时开始了头版改革创新、寻求突破的新的“探索之旅”。至今,《新华日报》头版改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党报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就2009年初以来《新华日报》的A1版加以解读,以期对它的“探索之旅”进行理性探索。
 
  A1版:始终不失应有的“高度”
 
  “高度”,是《新华日报》办报理念中的首个关键词,其旨在A1版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随机抽取《新华日报》2009年1月至8月的50个头版进行统计,获得如下数据——从报道数量看,时政新闻所占比例最大,经济新闻次之,分别为33%和28%;科教文卫新闻占20%,社会新闻占14%。从篇幅看,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报道篇幅较大;科教文卫新闻与社会新闻多篇幅短小者,有些仅以图片加短文的形式出现。社会新闻的增加,是A1版改革带来的成果;短新闻的增加,使头版沉闷气氛有所改变,是头版改革的另一成果。

  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作为门面版,A1版迫切需要改革,不改没有出路。但改而不能失去应有高度。“《新华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不管怎么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和理念绝不能动摇。”③A1再怎么改,它都必须充分体现党报的特质。党报的特质,其重要内涵之一是体现高度。党报披露信息、报道新闻和评价事实所体现的高度,应就是同级党委已达到的高度,是站在统揽全局的立足点上才可能具备的高度。有高度方才可望形成并彰显权威性,方才可能使公众对它产生信服感和信赖感。这是党报较之都市类报纸的优胜之处。《新华日报》的“高度、贴近、开放”办报理念中,“高度”就清楚道明了党报的特质和强项。而A1版是尤其集中地凸现高度的所在。在A1版改革中,不可丢弃和弱化以上优势,不应走削峰就平的路线,当始终不失党报应有高度。为确保凸现党报的高度,《新华日报》提出“离中心再近些”。“这个‘中心’就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虽说与此中心离得近,未必定然产生媒体的高度;但倘若远离此中心,则媒体必定无高度可言。

  党报包括A1版的高度,并不是通过唱高调、说空话体现出来的。高度,体现在对社会舆情的深切了解和准确把握之中,渗透在对事实的高人一筹的报道之中,溶化在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的切中肯綮而又令人信服的评论之中。

  《新华日报》A1版旨在凸现高度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选题上体现相应的高度。选题是在新闻选择的基础上确定报道题材、题目和题旨的过程。选题至关重要,直接关涉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生命力。从传播学角度看,确定选题其实就是进行议程设置。好的选题将在相当程度上牵引受众的注意力,是实现有效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新华日报》A1版在选题上坚持“离中心再近些”,意在充分报道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重要工作,充分报道对全局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节点、重要举措、重要事件。这是党报必做的“规定动作”。此类报道,自有其高度。但光有高度而无吸引人之处,效果往往不佳。为获得良好传播效果,《新华日报》A1版不停留于对党政重要文件、领导人重要讲话全文照登的层次,每每进行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度开掘和深度解读。如8月24至29日,对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分6篇进行系统解读。不是把文件硬塞给读者,而是将沿海开发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规划部署、主要原则等逐一展开,摘取规划重点内容,结合省情进行解读,吸引了社会各界眼光,明快的内容编排使报道大得人心。报道刊发后先后被新华网和西祠等论坛转载,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二是在报道中体现高度和追求深度。体现高度还应与追求深度相结合。高度体现了观照问题时的思想制高点,深度则体现了思考问题时的鞭辟入里处。深度从一个侧面彰显了高度。举例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成为全国工作的重心。《新华日报》组织骨干记者,深入苏锡常进行调查研究,就经济转型这一问题对多位领导干部进行访谈,展现了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们群体性的精辟见解,同时展现三地经济转型态势。于4月10日起在头版推出的独家系列报道《苏锡常经济转型调查》,包括《苏锡常,换个姿势领跑》、《自主创新,苏锡常跃起“第三波”》、《苏锡常,“双面绣”上飞针走线》、《用“世界眼光”布局新苏南》等四篇。这组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系列报道刊发后,国内主流门户网转载者甚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采访扎实,文采飞扬,又不乏理性思考的深度,受好评在情理之中。
 
  “贴近”:使“高度”获得了坚实基础
 
  “贴近”是《新华日报》办报理念中的第二个关键词。

  在报道内容和方式上贴近读者,是作为新闻传媒“排头兵”的党报吸引读者的重要方法。《新华日报》A1版报道拉近与读者距离主要的做法:一是大量报道本省包括各市县的新闻,力图从空间上接近读者;二是加大民生新闻和热点新闻的分量,力图从心理上接近读者。

  《新华日报》A1版的新闻,依新闻源的不同可划分为江苏市县新闻、江苏省新闻、全国性新闻、国际性新闻四类。该报读者大部分在江苏。A1版着力报道江苏省新闻,报道本省人民关心的省市新闻,可使读者产生接近感。据笔者统计,江苏省新闻占近一半,这些新闻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有关省委省政府工作、领导同志活动及会议的报道。A1版增加了江苏市县新闻报道。统计结果显示,市县新闻占到30%。

  《新华日报》在坚持“离中心再近些”的同时,大力倡导“离基层再近些,离热点再近些,离民生再近些”。“贴近”,已成该报A1版一面高扬的旗帜。鼓励记者到基层抓新闻,实质上即践行“三贴近”;关注热点、关注民生,既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党报赢得读者的必经之路。三个“再近些”,是党报高度得以立足的坚实基础,使体现高度与高高在上划清了界限,同时避免进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第一,离基层再近些:记者沉下去“抓活鱼”。这是“贴近”的重要内涵之一。基层多生动感人的素材。高高在上、远离基层,或虽到基层却浅尝辄止,都不可能获得这类素材。要抓“活鱼”就须下得河汊。通讯《三千村民推举民警当村官》,讲述的是连云港市浦南镇太平村前些时候发生的一个既不甚“太平”又让人欣慰的故事。村民对“两委”班子不满,联名上书镇党委要求更换村支部班子,“两委”班子因此全体辞职——此为前奏。3000多村民联名推举28岁的民警万峰当村官。经履行严格的组织程序,在职民警万峰破例当上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此为结局。从万峰身上挖掘到的素材,具有春晚小品的趣味性。他处理乡邻间的纠纷争端,方法和言语独特,耐人寻味、妙不可言。万峰的为民之心和为民之行,令人油然生敬意、生信赖——此为缘由。文中精彩传神的细节,感人至深。这是生动有趣、使人感到读后有益和值得回味的作品。此类作品多了,党报A1版自然就能抓住人们的眼球。

  第二,离热点再近些:及时介入社会热点问题。这是“贴近”的又一重要内涵。社会热点问题是公众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具有大范围内的感应性和易传播性特点。相当多的热点问题还有一定的敏感性,不易拿捏。不触及热点可能致使读者不满,但不会有过;触及热点假若致使领导不满,则必定有过——这是一些党报面对热点问题无所作为的主因。但回避热点问题,对媒体来说并非明智选择,因为读者会由此产生与此类媒体的隔膜感和疏离感。在此情势下,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只是一种奢望。在过去,一些党报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选择了三缄其口。长此以往,要在事实上不被边缘化也难。这是一些党报主动放弃话语权和话语主导权,是自甘被边缘化。《新华日报》A1版,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不回避、不失语,进行理性报道和分析评论,从而使读者能更全面、冷静地对待热点事件。A1版曾分别就升学、就业、医改等热点问题进行报道,还特别加强了对网络新闻热点的研究,对一些热点话题予以相应报道、评说。如针对网络“已阅门”,在头版刊发了漫画点评《回复民生莫止于已阅》。

  第三,离民生再近些:打好关注民生这张牌。“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着民生问题。作为党委机关报,党报没有理由不关注民生、不加大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如何让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城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民生问题,《新华日报》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并努力增强报道的亲和力与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报在受众中的舆论引导力。”④农民工问题历来是党、政府和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在金融危机袭来时,农民工就业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表现得尤为突出。200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颁行,《新华日报》借势在头版推出了“关于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就时下农民工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和具体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体现出党报的高屋建瓴、责任意识与理性思考。
 
  “开放”:使党报的“高度”为更多读者所认同
 
  “开放”,是《新华日报》办报理念中的最后一个关键词。

  党报头版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头版是党报的要闻版、核心版,受到更多限制,往往不能和其他版面一样放开手脚、大刀阔斧进行改版创新。《新华日报》在A1版改革中,在力主“开放”方面也可圈可点。从对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理解等观念层面,到采制、编排等操作层面,都体现出应有的“开放”意识;在行动上,对党报原有的刻板模式有所突破,在吸引和赢得读者方面有所创新,从都市类报纸那里有所借鉴,构成了“开放”的丰富内涵。

  其一,“开放”首先是指办报理念的开放。不必讳言,以往有些党报的办报理念相对封闭,以为用领导的口气说话就体现了高度;领导人活动和领导人讲话,足以构成党报头版最主要的内容甚至全部内容。虽也有过“不拘一格选头条”之说,有过头版为普通群众腾版面之说,但百姓故事很难在头版上经常性地得到报道。现在,百姓故事已成为《新华日报》A1版的固定栏目和经常性主角。《自强模范和他坚强的妈》、《熊猫奶爸》、《折翼的艺术家》、《一个人的新年也精彩》等,读后让人难以忘怀。视点下移,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被发现、被发掘、被还原,A1版的可读性由此明显增强。

  其二,“开放”又体现为栏目设置的创新。以往从未在《新华日报》头版上出现过的栏目出炉了。《快评漫说》栏目,采用了漫画加评说的方式,图文互补,臧否人事,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同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党报头版还可以这样办。翻阅A1版《快评漫说》栏目,《空调缘何成“空调”》、《“掼蛋”要有度》、《让“绑车讨薪”少些再少些》、《检查一下检查评比》、《治假就缺一股狠劲》等作跃入眼帘。其共同特点是: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成为头版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并担当着舆论监督的重任。与栏目设置创新相联系的,是版面编排庄重、清晰、明快,异于以往党报头版的面孔铁板、正襟危坐。现在的A1版版面,其视觉表现适应当今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考虑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突出重点信息内容。据统计,头版稿件数量平均为每天8篇,最多11篇,最少4篇,讲究简约,不搞信息轰炸。文章分栏整齐,每栏数字基本在14到22字之间;排版清晰,适合处于快节奏生活环境中的人们阅读。文本以短小精悍为主。统计结果显示,500字内的占46%,500到1000字的占28%,1000到1500字的占19%。字数越多的文本占的比例越小。

  其三,“开放”还体现为采用多种文体样式和呈现方式。《新华日报》A1版改革,力求从文体样式和呈现方式上贴近读者的趣味。就报道样式而言,既有消息、评论、通讯(含特写),也有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既有上述“常规武器”,又有漫画这样的“非常规武器”。就呈现方式而言,既有传统报道套路,又有“李扬说事”这样的融叙事、评述为一体,借鉴了电视谈话节目优长的述评方式。其中的《“免费停车”岂能“放而不管”》、《专家不应只说雷语》、《“踢球”何时了》等篇,都有针砭时弊的意味,给人以深刻印象。统计结果显示,A1版的图片平均每天两张,有些图片配上简短文字自成一则新闻或评论,生动形象;有些新闻如关于领导履新的报道,采取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十分精练。在各类新闻中,消息是A1版主打文体,占78%,具有深度报道韵味的通讯占17%,评论占5.6%。不同新闻体裁组合起来,形成了丰富的报道形态。在报道中求新求异,多采用不同视角和讲故事手法。在语言方面,忌呆板、生硬,多用平易通俗、生动形象的话语,让枯燥的报道活起来。一个明显变化是:标题制作多用动词、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如“5个月的宝宝为何就能跑?”,“中电投看上天生的美人胚子/300亿巨资飞落海港”等就是这样。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