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纪录片《舌尖2》收官:被带火美食算不算植入广告    

纪录片《舌尖2》收官:被带火美食算不算植入广告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技惊四座。《舌尖2》收官第三季什么时候放?《舌尖上的中国2》还有一集花絮
  
  纪录片在中国不算是空白,但论水平来说,远远不及欧美国家。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由央视刚刚运营一年多的纪录频道倾心打造的国产纪录片可以说满足了观众对这一领域的需求。作为国产纪录片的领军人,总导演陈晓卿和他从全国各地挖来的精英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一部纪录片的诞生,首先从创意说起。作为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每天接触无数委托制作、购买版权的项目,对什么是好选题最深有体会。当然,并不是随便一个题材都会成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选题,从题材到文案,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他曾说:“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为什么现在做?为什么我做?”
  
  带着这样的信念,陈晓卿一路从《舌尖1》坚持到《舌尖2》,从最初的呈现美食,到展现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再到今后计划的还原美食本质。应该说,《舌尖》团队的本意是好的,然而观众有多高的欣赏能力、有什么样的审美标准,这就是这些兢兢业业的导演们所无法控制的了。
  
  于是,《舌尖2》几乎就以颠覆前作的姿态出现在观众视野。在网络上,网友对《舌尖2》的口诛笔伐源源不断,甚至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舌尖2》的另类解读,但这绝对不是导演组的本意和初衷。
  
  客观一点说,如果观众想看《今天吃什么》,就最好不要看《舌尖2》,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人文纪录片,而不是美食大荟萃。《舌尖2》分集导演邓洁曾说,《舌尖2》是一个有着严格制作周期和制作规范的项目,总导演陈晓卿要求每个分集导演与主人公“谈恋爱”,调研后,开拍前,每个星期都要“约会”,而且是同时“劈腿”七八个人,但这种方式对提高拍摄效率非常有效,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表达。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有爱的团队,有诚意的作品。对于这样的工作,观众应该给予更多的不是板砖不是恶搞,而是对原创作品的支持和鼓励。也许只有这样,《舌尖》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中国纪录片才有媲美BBC的那一天。
  
  五味杂陈“舌尖2”
  
  酸
  贯穿始终的吐槽“故事多美食少”
  
  从开播的第一集《脚步》到第四集《家常》,几乎每集都要遭遇吃货们抱怨美食少、故事太多。对此总导演陈晓卿表示:“我想除了美食,作为纪录片人,这些故事不记录下来,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本就是一部以人文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故事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甜
  《相逢》获得点赞好评最多
  
  《舌尖2》第五集《相逢》可谓是开播以来被网友点赞最集中的一集,不少观众表示这一集《相逢》中“口水”和“泪水”终于找到了结合点。《相逢》中各地食材的相逢在成就美食的同时展示了历史的变迁、人的迁徙,而美食与人的相逢背后是人与人的相逢,是人与人不可割裂的情感。然而这些人文故事并未喧宾夺主,其食物制作过程占了相当大篇幅,美食和人物也融合得恰到好处。
  
  苦
  “抄袭说”“造假说”成难掩硬伤
  
  《舌尖2》播出后,遭到网友不少口水和板砖,最大争议就集中在,《脚步》中藏族小伙采蜜的镜头以及《时节》讲述飞鱼的四个镜头被指照搬了BBC。而植物学博士顾有容从植物学角度证明《脚步》中的爬树镜头是嫁接的更让《舌尖2》陷入舆论漩涡。《家常》的导演邓洁则遭到“跑题严重、三观不正”的最大非议,甚至有网友还对其诽谤,最后剧组不得不表示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辣
  “舌尖体”火爆流行“舌尖视频”迅速走红
  
  《舌尖2》最受网友追捧的可谓充满文艺范的解说词,所以网友争相模仿的“舌尖体”也迅速火爆流行起来,从油条、馒头、水煎包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到嗑瓜子、洗碗这些日常小事,甚至高考、雾霾、飞机延误、炒股这些时事热点都被网友赋予“舌尖体”的转化。而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自制的视频《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更是迅速走红,生动且蕴含哲理的文字表述配上主角的神表情,使其登上了热门话题榜。
  
  咸
  每集几乎都能戳中泪点拉面爷爷去世引缅怀
  
  《舌尖2》不少人文故事让网友潸然泪下,让我们体会到隐藏在美食背后人性的美好。而出现在《心传》的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做空心挂面的精湛技艺,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世新老人还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挂面爷爷”。但5月3日凌晨,《舌尖2》导演陈磊在微博上透露,5月2日收到短信,“挂面爷爷”因病去世,也让不少观众网友缅怀拉面爷爷那温暖人心的笑容。
  
  《舌尖2》以不同于《舌尖1》的方式播出——从以往的每天一集到每周一集,这势必会对《舌尖2》的收视产生一定的影响。果然,从第二集之后,效果凸显。观众们忽然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持续关注片中的一举一动,于是出现的人物和菜肴相继走红,喜欢恶搞的网友编撰出了“舌尖体”,连国外网友都跟着起哄。而我们真正应该正视的,则是《舌尖》系列对中国纪录片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沿着《舌尖》的路子走下去,中国也将崛起为纪录片强国。
  
  反响之一
  片中人物菜肴瞬间走红
  
  和当年《舌尖1》开播相同,《舌尖2》也带动了片中人物的迅速走红。据《脚步》导演李勇介绍,山东煎饼的拍摄地只有十户人家,这几天不断接到媒体采访,“有从北京来的,有从青岛去的,还有当地日照的,临沂当地还有电影院的董事长专程到访,把所有的煎饼买下来,拿到电影院里,凭电影票换煎饼。
  
  浙江三门渔民杨世橹夫妇成了当地最有名的渔民,船上经常坐着五六家媒体,架着三四台摄像机,许多外地游客开车去找吃的,还有片中提到的小章鱼‘望潮’已经买不到了,跳跳鱼的价格直线上涨,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要推广当地旅游。
  
  那对千里跋涉养蜂的老谭夫妇已经回到了家乡四川,现在打算给自己的蜂蜜注册一个商标品牌。”第二集《心传》导演陈磊则介绍,“由于看片会上,播放了上海本帮菜宗师李伯荣的片段,第二集还未播出,李家的私人菜馆已经‘人满为患’。”
  
  而随着《舌尖2》的热播,第二集《心传》中表现的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做空心挂面的精湛技艺,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火了张家山手工挂面。5月3日凌晨,导演陈磊在微博上透露,“挂面爷爷”因病去世了。随后陈磊还写了一篇文章缅怀“挂面爷爷”,更引发无数网友悼念这位出现在纪录片中只有一隅的普通人。
  
  反响之二
  名人明星带动《舌尖2》持续发酵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从4月18日起开启周播模式,最后一期已经于昨晚结束。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样,《舌尖2》得到不少名人明星力挺助威,更扩大该片的影响力。其中,央视名嘴白岩松的推荐成为更多网友追逐《舌尖2》的理由。因为临近世界杯,喜欢足球并且成为半个足球评论员的白岩松将《舌尖2》戏称为“饱餐后迎接世界杯”。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很喜欢《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舌尖》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能让我们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味道,家里的味道。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面《时间的味道》,我对美食的喜爱就是家里的味道,从小妈妈做菜的味道,就是家常菜。”
  
  央视老主持人赵忠祥说自己最喜欢舌尖上的美食是蔬菜:“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我喜欢吃蔬菜,现在也多吃海带、芹菜、萝卜、木耳等,我比较喜欢吃清淡一些的东西,而且现在我也会控制饮食,我很希望媒体能够呼吁一下,要提倡膳食平衡、合理饮食。现在吃饭不仅仅是果腹,而是已经到了合理选择食物、利用食物、挑选适合自己的食物的阶段了。”
  
  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称自己热爱美食,尤其是各地小吃:“喜欢出差的时候去买一些当地的小吃,从当地的小吃里面最能品味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民风特色,我最喜欢的还是自己家乡的小吃,还有各种海鲜,清蒸油爆都特别的美味。”而央视主持人海霞则偏爱家乡的面条,“我从小就喜欢吃家里做的面,尤其是妈妈做的炒面,更是最爱。”
  
  反响之三
  《舌尖》系列成国产纪录片的助推剂
  
  近年来,外国媒体对中国纪录片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在《舌尖1》播出时就曾引起强烈反响,也为《舌尖2》未播先热埋下伏笔。不过这一次,外媒有褒也有贬。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旗下的《中国实时报》栏目4月28日以“《舌尖上的中国2》有点变味儿”为题,指出《舌尖2》似乎已变成一档爱国主义教育节目,而不再是一部纯粹的美食纪录片。
  
  对此,《舌尖2》制片人朱乐贤表示:“从来没有做成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想法,节目最初设想是通过食物来表现我们中国人的勤劳,网友的解读方式我们左右不了。”
  
  有趣的是,《舌尖2》引起评论的同时,也俨然成为国产纪录片最值得标榜的一部作品,日前,央视纪录频道举办“2013-2014年度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中国纪录片首次反销海外的经典案例,“《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已经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而《舌尖2》在播出前也已经有数十个国家预先订购,《舌尖》系列已经成为国产纪录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刘文介绍说,《舌尖2》引爆海外版权销量的同时,也开启电商与电视机构相结合的全新合作模式,而该片播出方优酷视频在得到版权之后,也动用自己的手段对节目进行进一步挖掘,一系列“舌尖”系列纪录片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反响之四
  舌尖体盛行
  
  《舌尖上的中国》一如当年的《甄缳传》,开始在网络衍生出“舌尖体”。有看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大学生开始造句“舌尖体”说:“清华的早晨是忙碌的,无心顾及什么美味,往往见到人少的队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许是最快捷的,厨师顾虑到了方便面的营养偏少,便在烧面的时候,加入了青菜,点上一个剥好的鸡蛋。不下五分钟便吃完了,跨上自行车,沿着主干道,奔向教学楼,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此文一出,立刻掀起学生和网友们“舌尖上的造句”热潮,以这两段为经典,“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如果翻译成正常文体,就三个字:嗑瓜子!而另一段描写更加有趣,“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土豆泥”。
  
  央视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国政系副教授蒋昌建日前更在微博上以“最好的馈赠”来调侃“舌尖体”:“上完课了,蒋大哥起身合上书本,回到研究室,看完微信上那篇‘松软’的文章,便用滚烫的开水为自己泡制一碗腾着热气的老坛酸菜面。中国的教授们更偏爱拉上窗帘,在黑暗中享受这独特的美食……”
  
  对于“舌尖体”的流行,总导演陈晓卿笑称,其实这不失为一种“舌尖上的收获”,“至少我们会珍惜、重视身边的食物和食材,避免浪费了。”东方网5月31日消息:
  
  外国专家建议中国纪录片:
  解说词和音乐可以做减法
  
  制作人、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马尔科姆·克拉克把脉中国纪录片制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中国纪录片有些缺乏深度,找不到观众感兴趣的答案。克拉克提供了一个实在的技巧,“你问他们一个问题,然后他给你一个答案,这时候要静静坐着,用眼神跟他们交流,但是什么都别说,他们会觉得有点难堪,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再度张口,因为第一个答案都是无害的答案,再次开口给你的信息会更有趣,也更诚实。”
  
  2、纪录片中大量解说词的存在,这个现象大大阻碍了纪录片的故事化。克拉克认为,纪录片不是一个文学性的媒介,不是一个带有画面的收音机节目,它是一个视觉媒介,必须用画面、镜头说话。
  
  3、“把脉”中国影视作品,细心的克拉克还注意到导演对音乐的滥用。“音乐是很多影视作品的血液,可以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非常有用,也容易被滥用。”克拉克还强调,内容为王,如果有好的故事片,有好的角色,那片子就会很好,即使用手机也能拍,千万不要痴迷于复杂的仪器和设备。
  
  《舌尖》到底是人文片还是美食片?
  
  两年前,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腾空出世,每晚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时引发无数网友的“口水潮”,无数人抱怨因为看《舌尖》而体重变胖——实在按捺不住馋虫的“勾引”而不得不添了夜宵。今年,《舌尖2》如约而至,但播出后一时间对《舌尖2》的评论可以说是“口水与板砖齐飞”。在《舌尖2》落幕之际,就一些焦点问题,导演组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焦点之1:
  
  拍摄手法
  纪录片会出现一些“嫁接”镜头
  
  首集《脚步》播出后,片中藏族青年爬40米高树采摘蜂蜜一段随即引起网友热议。这其实只是这次对《舌尖2》质疑的开始,越到后来,观众们的关注点越不在纪录片本身,而在于镜头之外的热闹。与此同时,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一段爬树的镜头与英国BBC广播公司出品的纪录片《人类星球》几乎如出一辙,“《舌尖2》涉嫌抄袭、造假”也成为该纪录片播出以来遇到的最大冲击。
  
  但据了解,在国际纪录片领域,类似的拍摄剪辑手法并不少见。《人类星球》是BBC拍摄的关于人类生存的重磅之作,多次拍摄和组合剪辑在该片中也多次使用。如第二集《沙漠:熔炉中的生命》中,为了表现蒙古猎鹰的故事,前后两次拍摄相隔一年,并在剪辑时采用了前后倒置的处理手法。
  
  总导演陈晓卿:可能对我来说,我看过《人类星球》,而且《人类星球》是我作为范本让大家看,也是开书单的时候开的(“开书单”是《舌尖》系列拍摄前,陈晓卿给所有分集导演留的功课,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所列书单上的书籍、纪录片、电影全部通读)。
  
  你说抄袭也好,借鉴也好,当年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公映时,也有人揪出某某情节“抄袭”某某作品,实际上大家的拍摄手段就这么几种,拍摄时就要看谁能在拍摄的内容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如果人家没有爬树采蜜的传统,你要求人家爬,人家本来打算在四川附近放蜜蜂,你觉得拍出来效果不好,要求人家去甘肃,这样肯定不行。
  
  焦点之2:
  
  广告植入
  被带火的美食到底算不算植入广告
  
  《舌尖2》第四集《家常》中在上海求学的一对“陪读母女”引发网友不少争议,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母亲为了女儿学琴留在上海陪读,甚至几年没有回过家。后来有网友开始留言称,本集导演邓洁的丈夫陈磊(第二集《心传》导演)负责了这名女孩的商演,更有网友指出,这名学琴女孩就是陈磊公司旗下“艺人”。
  
  而最后一集《三餐》中更有大量富士康公司员工食堂的镜头,严重涉嫌广告植入。还有观众注意到,每一集中间都要插播广告,一度让人怀疑是片中自带,而实际上是央视的广告插播。
  
  对于这样的说法,《家常》的分集导演邓洁第一时间予以否认,她说自己和丈夫陈磊在拍摄《舌尖2》之前完全不认识片中的学琴女孩,“我和丈夫陈磊两人没有公司。我俩都是上海电视台的正式员工,去年正式借调到纪录频道,调研的时候才认识的小女孩。最终选定她是因为其外来的身份,其次女孩在学校很开朗阳光,也算是很有成就的一个女孩,而且她在音乐附中演奏提琴比较出色,我们在学校打听了很多人,包括老师,最后才找到她。”
  
  总导演陈晓卿:我们在前期调研、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都会把商标、店家名称、店名等剪掉,我们是一部纯粹的人文纪录片,不能让里面掺杂进任何的商业色彩。我们所拍摄的饭馆、商店和酒店都是不允许出现名字的。《家常》导演丁正:我考虑的一个出发点是,这么多年来,涉及富士康的话题非常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受关注。
  
  另一个就是富士康可能会被妖魔化,通过一些普通的员工,看看他们吃的午饭,至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在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里面,最普通的中国人是怎么样经过他们的一日三餐?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对于是不是植入之类的话,我是不担心人家说什么,我自己知道我没有做任何的广告植入,我是很坦诚的。
  
  焦点之3:
  
  主题设置
  《舌尖》是人文片还是美食片?
  
  “我希望通过《舌尖2》来告诉大家,美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还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文明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文明还包括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饮食也一样。”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在自己得意之作《舌尖2》开播前说的一句话。但网友看《舌尖》目的似乎就是“解馋”,要的是菜品“色、香、味”俱佳的端上桌来,至于这道菜背后的故事,不说也罢。
  
  但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能只有简单的报菜名,大量的人文故事为纪录片增添了厚重感,《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只有菜,还有更多饮食背后包含的故事。但这也让“吃货”们大失所望,认为片子更像是“舌尖上的中国人”。
  
  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2》所展现的美食背后,有的人看到了乡愁,有的人看到了美食,有的人看到了亲情,有的人也看到了家国情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各自的解读和观点。对于我们制作者来说,我们努力把美食的不同方面表现出来,像第一季的笋子只是说笋子的吃法,第二季的笋子,我想说的是最极致的美食只给最勤劳的人。
  
  《舌尖2》是通过食物和人的关系来表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民风以及时代变迁后,当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如果说美食是窗户的话,那么我们通过它能够看到更多中国传统的东西。比如做今天中国的美食,肯定和历史上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的气候、物种、食材等等很多和过去不一样,用什么来做引入文化传统的切入点?我找了节气,比如清明、谷雨,还有春节。还有一个东西不变,就是团圆饭,为了这个团圆饭,人们可能要经历很多辛苦,从四面八方赶回家。
  
  《舌尖3》回归简单表现饮食前两部比较总导演更喜欢《舌尖2》
  
  在《舌尖2》落幕之际,陈晓卿正式回应再拍续集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肯定是以美食为主,但除了美食之外,我们还能表现什么?如果西方的观众要了解中国,我们用什么有趣的东西来告诉他们?第一季偏重食物,第二季我们想把食物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关系本身。那现在如果要拍《舌尖3》,可能我们就又回归到简单的表现饮食上去。”
  
  如果让陈晓卿自己评价《舌尖1》和《舌尖2》,他更喜欢后者,“我自己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舌尖2》我们是把故事和解馋放在一起了。因为制作周期时间太短,《舌尖1》在表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上并没有达到淋漓尽致,《舌尖2》实际上是把《舌尖1》的缺失弥补掉。”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