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报告显示超过34.5%移动应用有“隐私越轨”行为    

报告显示超过34.5%移动应用有“隐私越轨”行为

  3月13日消息,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近日发布了《2013移动应用隐私安全评测报告》。报告显示,66.9%的智能手机应用在抓取用户隐私数据,而其中高达34.5%的移动应用有“隐私越轨”行为——性质过分的越界抓取,在与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情况下,获取智能手机用户的短信记录、通话记录、通讯录等敏感个人信息;这些抓取行为并非相关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功能所必需,大多数普通用户并不知情,知情者也往往无可奈何。

  报告显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我国手机用户达11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4亿,而智能手机用户中超过84%的用户使用的手机为Android操作系统。随着手机成为第一终端、成为互联网中心、成为个人信息中心。人们把自己的沟通、社交、娱乐、生活、商务、隐私交给了智能手机及其各种应用。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从中国市场下载量前1400位的应用进行评测,得出相关数据汇总成这份报告。报告显示,53.1%的移动应用具备读取位置信息这一项权限,在获取手机用户隐私信息的主要目标中排名第一,其次是访问联系人(21.2%)、读取通话记录(18.1%)、 拨打电话(14.7%)、发送短信(14.7%)、读取短信记录(11.9%)、获取本机号码(8.1%)、收集用户使用行为(4.2%)等。

  有相关安全企业表示,智能手机普及速度极快,用户量极大,而用户对智能手机应用方面的种种问题认识还不够充分,尤其对安全隐私保护方面如何操作很多人并不了解,即使安全软件做了提示,用户也未必能够按照提示及时恰当的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不被窃取。此外,由于技术、操作系统本身的原因,如果智能手机没有通过root获取超级用户管理权限,则用户本身无论如何操作都不能终止已安装的各种移动应用对敏感隐私数据的抓取行为。
  DCCI报告显示,通话记录、短信记录、通讯录是隐私信息泄露的三个高危地带:具有读取通话记录行为的移动应用当中,高达73.1%为越界抓取,也就是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的各项服务功能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也不会用到此项通话记录获取功能,而这些移动应用却在源源不断地抓取用户的通话记录。具备读取短信记录功能的移动应用当中61.1%的短信记录获取为越界抓取,访问通讯录联系人的这一隐私越轨比例为38%,获取本机号码的越轨比例则高达60.5%。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