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当收视率不再是唯一标准……     

当收视率不再是唯一标准……

  “收视率”这个概念,上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90年代开始作为指标进入电视台的日常运作。之后几年,多频道电视时代的来临、市场规则与世界的接轨都使电视竞争日趋常态化。

  更为重要的是,广告商尤其是4A广告公司视收视率为“行业货币”,对电视台施加的“以点论价”的压力不断加码。因此,收视率这个一度被视为另类的市场指标,在短短十几年间走到了最为辉煌的高点。

  虽然广电总局一直强调荧屏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提倡唯收视率论。但实际上,由于收视率是电视台目前唯一能够进行考核的硬指标,再加上能直接带来广告收入,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荧屏生态的严重失衡。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被无数媒体引用的佳句出自谁口?

  罗京、朱军、李瑞英、李咏与崔永元一同参加2005719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座谈会上崔永元言辞语出惊人,直陈“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算起来《实话实说》与收视率真是缘分匪浅:2009926日,曾经风光无限的《实话实说》因收视率不达标而走到尽头,而两句有关收视率的惊人之语分别出自两代主持人崔永元与和晶之口

  其实,当年崔永元带头抨击的是“片面追求收视率”这个行为,而非收视率本身。

  央视索福瑞就像是卖布的,需要什么衣服卫视自己裁

  收视率只是一个表象参数,是大众媒体消费行为的客观体现,它只记录观众行为的结果,并不涉及对观众主观思想过程的推断。换言之,某个节目的好坏并不能简单地以收视率高低来判断。

  有人说:央视索福瑞就像是卖布的,需要什么衣服卫视自己裁!2010年跨年晚会的热潮刚退,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报告已新鲜出炉。然而同一家收视率调查公司却出现了7种不同组合、不同时段的跨年晚会收视率排行报告,湖南江苏俩卫视为争“收视冠军”闹得不可开交。在统计标准无法得到统一的情况下,每个台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公布,收视大战说到底就是一场数字游戏。

  收视率这一硬通货的公信力有待考证

  多年来,有不少地方台对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质疑,认为其数据会倾向于将央视的收视数据做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年央视春晚的超高收视率。

  一种货币最终口碑如何,在于它是否“好用”,“好用”的含义是它在所有市场都同样值钱,并且有足够的公信力来担任衡量土豆和苹果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这个角度看,央视—索福瑞虽一统天下,但收服人心还有待时日。

  央视出台节目衡量新标准,取代收视率“末位淘汰”制

  今年3月,央视宣布将出台考核新指标,收视率不再是唯一标准。在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标准中,除收视率外,还将新增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个指标。这套综合评价体系,最终要形成的是栏目的品牌影响力,让一个栏目体现出复合价值。

  央视此次将出台考核新指标,并没有取消收视率,而是通过更为科学的考核指标来解决唯收视率论所带来的偏差和缺陷。

  收视率其实只是个商业指标,电视观众多过去意味着能吸引更多的商业广告。但如今,广告商对收视率的看法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如有些节目收视人群虽少却拥有很强的购买力,有的节目观众很多却购买力不强。因此,光拿收视率说事,即便作为商业指标来看也是有缺陷的。何况,收视率的真实性还一直颇受质疑。

 

  结语:收视率数据本身并无好坏,而且,在没有一个更好的评判标准出现的前提下,它仍将继续充当节目市场上的“硬通货”。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建立起对收视率的理性认识,既不应意气用事地指责它为“万恶之源”,也不可过分夸大其的功用,惟其马首是瞻。央视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抛弃唯收视率论,带头在全国率先尝试新考核指标。以此为契机,国内电视界或许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