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2019年中国同城货运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新动能、新标准、新边界塑造新未来
消费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同城货运的物流需求,互联网通讯继续深入改造行业底层的技术标准,加之外部资本和快递快运领域巨头的加入,同城货运将在稳定发展的路途中加速与相邻物流领域的融合。
物流土壤优良,货运增长稳定
在物流运输市场增长的大背景下,同城货运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从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成熟为市场稳定利好发展提供土壤,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演化也催生了新的运营模式,头部企逐渐在市场发声,给行业的增长和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竞争激烈,格局分化,破局有道
行业在高速发展并分化出不同的市场和运作模式,受制于上游需求的高离散特性,市场集中度极低;市场中已有的头部企业、综合物流企业的跨界拓展以及外部待入的资本,三类角色在竞争过程根据自身特性将演进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在碰撞中持续推动行业进步发展。

概念与定义

定义:同城范围内大重量运输物流

从供应链物流结构来看,同城货运从属于运输配送环节,按照地域维度划分从属于同城配送业务,从货物类型维度划分从属于货运(相对快递)业务,因此本次研究的范畴即为同城市内大中型货物的运输物流业务。

宏观市场

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下半场竞争重在降本增效

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自2013年起突破10万亿以来,连续6年保持在十万亿的规模体量。一方面得益于消费领域的增长,另一方面源于行业得细分和下沉,头部企业寻找到更多的产业机会和商业模式。同时,行业增速将趋缓,未来5年难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对比国外物流发展规律,中国物流市场也将进入精耕细作的运营时代,降本增效和效率创新将成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命题。

发展历程
互联网技术应用系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在互联网技术尚未成熟普及之前,同城货运市场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混沌发展时期,一方面未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收到市场需求沙化的特征,也没有出现爆发性的适配技术和普适的行业标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跨领域的技术快速渗透物流行业,同城货运市场也受到资本和巨头眷顾,在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下形成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结构。未来,更多的智能技术将持续性赋能行业,催生更大更彻底的变革。

结构特征

掌控末端供应链,参与客户最终交付

城配属于”最后一公里”配送,“一公里”并非指距离近,而指离用户更近。最后一公里之所以能成为物流行业持续性探讨的复杂课题,是因为它是物流长链条中唯一能直接触达最终用户的环节。某种意义上讲,同城货运的交付质量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交付质量,因为它是客户评价服务导向最重要的动因之一。在供应全链条的工业生产和分销环节,都会有同城货运的业务存在。

产业链
上游需求复杂分散,中游逐渐形成模式稳定的竞争集团

产业图谱

市场规模
未来超万亿级的市场体量
在物流行业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同城货运市场也迎来了发展黄金期。近年来规模增速有浮动变化,但整体仍呈上升态势,未来3-5年预计仍将保持5-7%的增长速度,在2020将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细分市场结构方面,C端业务规模较小但发展稳定,B端快递城配业务受电商快递热潮迎来飞速增长,B端业务作为同城货运的基本模块有着超过90%以上的稳定份额。
竞争格局
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离散化,升级空间可观
沙化的市场需求和地方品牌林立导致短期内仍无法在市场上出现有绝对领导力的巨头。未来,随着区域市场不断扩张,企业加速在垂直领域的渠道管理,市场会稳步但慢速的聚合。对比国内快递市场的高度集中以及同质化竞争,同城货运市场未来的竞争方式仍是以局部的、垂直行业内的竞争为主。直到出现革新性的技术或平台,解决当前市场沙化需求分散的痛点之前,行业的离散竞争还将持续。

竞争者:外部受市场挤压,内部迎巨头进场
随着新技术的涌入,越来越多的物流场景在标准化细分之后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同城货运市场中的竞争者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客户和运力供应端的压力,还要去面对来自跨领域物流巨头进入市场所带来的冲击。

困境与现状
三种角色,两重困境,破局之路,各不相同
同城货运的上游需求非常的多元复杂且市场分散,需求特征为行业参与者带来了挑战和机会;服务模式上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处境和挑战,头部玩家经历多年的原始积累已演化成成熟可行的模式,待入玩家所面临既是进入壁垒,也是创新机会。

细分市场变化趋势

C端合,B端分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C端货运市场的革新,企业通过大数据和技术平台为市场输出了稳定的产品模式,形成品牌背书,虽然散客市场有限,但头部企业仍能通过数字规模效应实现市场整合,形成模式稳定的同质化竞争局面;B端业务中,服务上游行业度复杂,需求差异大,很难应用某一种或几种服务方案拿下市场,随着需求演变和服务体验升级,未来将着异质化竞争的市场发展。

运营模式:B端
稳定的需求供给催生合同物流模式,痛点在于需求差异化
B端的城配本质上类似传统的流通物流,客户的个性化要求高,服务非标,且多SKU、多环节操作,不同于快递快运的简单标准化运作,不同品类间的物流要求有专业化壁垒。市场多以计划性需求为主,对时效服务等标准要求低于快递。合同物流能为供需双方带来稳定的业务合作方式,提高运作效率,成为诸多B2B企业和上游需求企业的重要选择。

破局思路

B端破局:纵向一体化,深耕供应链,建立垂直壁垒

B端业务本身就要求企业拥有综合服务能力,在企业资源如运输、仓储、信息系统等方面有资产投入需求,企业也应借势而行集中目标,延伸擅长领域的供应链,形成垂直行业的进入壁垒,打造自身成为专业领域的专业供应链方案解决商。在战略执行层面需关注技术能力搭建、自身供应链优势以及适配的平台或行业这三个维度。

运营模式:C端
临时性需求衍生灵活的货的模式,痛点在于需求分散
C端业务模式主要服务小B客户和散客,非计划性需求占比很高。企业基于LBS技术,通过搭建共享货运平台来实现客户需求和运力最优匹配。由于其客群分散,黏性低、需求频率不稳定等特征,在保障物流服务信息实时传输的同时,需要兼顾服务评价体系和售后客情管理,能够确保和收派两端的客户交互,最大程度优化服务质量。盈利模式上主要以收取佣金的方式实现。

破局思路

C端破局:横向一体化,场景线性复制,拉动技术飞轮

C端市场的特点是客户规模庞大但分散,且需求相对B端低频,偶发性明显。搬家场景看似需求庞大,但相对同城货运的整体市场来看,只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境下,B2C/C2C起身的企业需要着眼于服务场景的延伸,从“舒适圈”走出,复制自身的运营模式去突击更多C端场景和小B场景。而小B和C端客户的替换成本较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用户管理和运力管理的平衡与进化。

全网型物流企业:借力产品的网络服务优势

全网快递、快运公司具备强大的物流网络,在干支线运输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想在城市网络中发挥自己的作战优势,还需要综合货运场景的需求来制定策略,全网企业在产品服务上的优势包括价格(逆向城配边际成本的递减),直营服务(自有网络的增值服务能力)以及网络协同(供应链资源的协同能力)。同时三组产品属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能做到相辅相成,有效互补。

平台型物流企业:优劣势互补,发挥货源核心话语权

干支线运输平台与零售商、综合物流服务商在供应链上有紧密合作,同时他们之中的多数也已具备数据中台能力,对于突入同城货运市场有一定的产品基础,但要想抢占更多的机会,保持健康增长,需要尤其关注货源点上的竞争能力,弥补自身运力和系统的差异不足。

新进企业:另辟蹊径,唯有寻找技术和模式缺口

面对市场内已有的头部企业和物流转型的巨头,在资本能力、成本价格、网络布局上均无挑战优势;但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管理能力上,还存有弯道超车,后发先至的机会。

趋势

新动能:零售模式转型升级将孕育新的需求结构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重塑供应链的同时也在持续的为同城货运市场注入新的增长活力;消费结构的转变为特地的领域带来巨大增量,零售巨头通过布局城市基础零售设施革新了传统的终端消费形式。新的终端业态几大的提升了城配物流的使用频率,使得众多货运公司在垂直整合和服务升级上迎来新的机遇。

新标准:技术成为搭建行业底盘的基本工具

在未来,互联网+物联网还将持续影响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数字化渗透入同城货运的各个场景,越来越多的传统货运公司、区域货运企业,都将持续面对数据化改造,运营方式也将从传统的人工决策人工运营,转变成数据驱动数据决策的智能化运营模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运力货源向技术平台转型。

新边界:融合发展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物流市场宏大复杂,但诸多相邻业务又具备一定的同质化特性,同城货运与其他运输配送环节的融合发展,将会加速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快速洗牌或能过滤出优质的产品模式和强大的货运巨头。市场通过产品融合和企业战略拓展两种方式来加速融合,无论是同城货运行业内部还是其他物流企业,都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和融合条件。未来相邻行业的边界或将不在明细,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性物流企业用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来拿下新市场。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