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刘旭东全景扫描2006—2007年中国长篇电视剧(二)    

刘旭东全景扫描2006—2007年中国长篇电视剧(二)

    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这是一个电视剧的时代》,记述我对2004—2005年两年间中国长篇电视剧的观感。现在我有机会再次参加金鹰奖评选,观看了127部出品于2006—2007年的中国长篇电视剧,这些作品经过专家审看遴选,应当代表了中国电视剧在近两年的水准。我从中选出一部分印象深刻的,撰文成稿,为自己留一份审美记录,也奢望为中国电视剧史建立一份标本或者留存一份资料。

    总体上看,这两年,中国电视剧的需求量有增无减,电视剧仍是各大电视台创收的主力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电视剧的年产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所提升。与同时代其他艺术样式或艺术门类相比,电视剧的繁荣程度和影响力仍然没有可以比肩者。

    我的最大感受是:这还是一个电视剧的时代,于是便以此为题。


***************************************************************
11.《血色湘西》(34集,出品:湖南电视台,编剧:李树型、黄晖、冯柏铭、赵凤凯,导演:龚若飞,摄像:张绍明,主演:李恒、白静)

    用“湘西画卷民族史诗”来评价电视剧《血色湘西》当不为过。

    在近年中国电视剧当中,《血色湘西》是充满独特个性的“这一个”,因为其不可替代的湘西特色,因为其浓得化不开的风格特色,因为其独一无二的传奇特色。

    《血色湘西》镜头所至,不仅有山水之美、人性之美、真爱之美、率性之美、淳朴之美,还有风俗之美,赛龙船、祭屈子、拜傩公……一幅幅湘西风俗画卷让你耳目一新,目不暇接。《血色湘西》不仅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纯粹的抗日历史。而是以两者为载体,审视人类善恶与民族荣辱的深刻主题。

    《血色湘西》的形象大于思想。剧中人用自己的生死抉择,生动地告诉观众,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精神状态和爱国主义的源泉所在。田大有、田穗穗、石三怒、瞿先生、童莲、耀武、月月、龙老太爷甚至胡四混子,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反抗、殊途同归。其情其景让人血脉贲张,让人领悟到湘西的血性和血性的湘西。

    《血色湘西》将湘西方言提炼入剧,是电视剧的又一大胆尝试。它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电视剧的语言范式,也让人惊羡中华民族语言宝库的多姿多彩。

    《血色湘西》,原始的湘西,文化的湘西,永恒的湘西。


  12.《闯关东》(52集,出品: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大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编剧:高满堂、孙建业,导演:张新建、孔笙、王滨,摄像:王滨,主演:李幼斌、萨日娜)

    《闯关东》作为开年大戏风行全国。

    一时间,全国上下议论纷纷。“闯关东”精神被提到民族精神的高度,朱开山被作为民族英雄一样受到推崇。一部电视剧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实在让人羡慕。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作品美化了地主,否定了革命,违背了历史。朱开山是一个剥削长工的地主,他身上的恕道否定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剧中年代跨度从20世纪初年到“九一八”事变,其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多年,作品对此丝毫没有反映,违反了历史真实。

    面对这样两种极端对立的认识,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我以为看一部作品要看主流,看大局。从主流看,从大局看,“闯关东”精神还是应当肯定的,朱开山这一人物值得推崇。

    “闯关东”的精神其实就是创业精神。朱开山是千千万万闯关东者的一员,也是他们的代表。为了生存,他们九死一生,不远千里,跋涉出关;为了发展,他们在黑土地上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苦苦挣扎,默默耕耘。朱开山先淘金,后种地,再开饭馆,再开矿,从手工业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完成了人生的几次飞跃。他集勤劳、勇敢、仗义、正直、节俭、慈爱、忍让、宽容诸多品质于一身,是一个典型化了的中国人的形象。这一形象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十分深厚的。他对土地的热爱,他对家庭的珍视,他的处世态度,他的待人之道,都深深浸润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在和韩老海与潘五爷的斗争中,他最终是靠恕道赢得了胜利,赢得了人心。在和日本人的斗争中,他针锋相对,有勇有谋,捍卫了民族的尊严。面对这一形象,我们要从它的完整性上去读解,而不能抓住一端,不及其余,更不能用抽象的概念去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总体上看,《闯关东》也许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是一部让人看了长劲的作品。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还是需要“闯关东”的精神。

    就艺术而言,《闯关东》更值得赞许。它的鲜活的人物群像,它的动人的传奇故事,它的牢固的戏剧结构,它的新奇的影像语言,它的纯正的地方特色,它的不为人所见的淘金、伐木、放排、落草、贩货等东北特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都散发着长久的艺术魅力。


13.《卧薪尝胆》(41集,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编剧:李森祥,导演:侯咏,摄像:石栾,主演:陈道明、胡军)

    有人说这是国产历史剧中的顶尖之作。我颇有同感。尽管它的收视率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它精致的品质足以证明它是历史剧中最好的作品之一。无论是场景、舞美、画面、音响,还是剧情、人物、表演、节奏等,这部电视剧都经得起行家的挑剔,它的精致之处还在于可以重复播放。这是一部留得下来的作品。

    因为历史的久远和文字记载的稀少,很少有人追究作品的真实与虚构的比例了。尽管如此,找来《史记》、《国语》或《吕氏春秋》有关勾践的篇章读一读,还是可以发现这部电视剧是相当忠实于历史原貌的。春秋无义战。吴越之争也是如此,双方只是“相怨伐”、相争霸而已。在他们之间很难论谁是谁非,但是这段历史给后人的影响却异常巨大,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母版。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我们曾看到无数次或大或小或正或反的翻版屡屡上演,让人扼腕兴叹。

    勾践的卧薪尝胆,夫差的妇人之仁,伍子胥的忠而见弃,文种的功成杀身,范蠡的功成身退,西施的红颜多舛……一部中国历史很难走出他们的影子。


14.《士兵突击》(30集,出品:天意影视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兰小龙,导演:康洪雷,摄像:王江东,主演:王宝强、张译)

    这部电视剧的最大意义也许不在于电视剧本身,而在于其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的独特。

    许三多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也是千千万万个当代中国军人的缩影;他所走过的道路,更加极端,也更加感人。他不是一个具象的人,他是一个中国人,再大点是个东方人。他身上有着优秀的品德、品质——他那种执着,那种卑微,那种与人为善。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因为他的单纯和执着,因为军人世界的广阔与博大,最终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更像一个寓言,我们能够看到生命的沉重和意义。

    在物质年代,精神的东西到底还有没有价值,还有多大的价值?这是《士兵突击》所要告诉我们的。

    这样一部看似无奇的作品为何首先赢得了网络一代的青睐,而后又为广大电视观众所欢迎?其实越是单纯,往往越有品质。《士兵突出》对精神价值的崇尚和肯定,与当今普遍重利轻义的社会心态相比是一种反动,它的走红说明了艺术创作不仅可以跟进社会主潮,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或者是“要什么给什么”,或者是“缺什么补什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式,都是艺术走向成功的捷径。

    应当强调的是,如果不是康洪雷和他的创作班子,《士兵突击》是万难成功突击的,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对主题的把握上,不仅表现在对节奏的控制上,不仅表现在对军营生活特征的捕捉上,也不仅表现在对叙事与抒情方式的运用上,而且体现在所有这些艺术特质的整体调动和营造上。


15.《热带风暴》(20集。出品:武警政治部电视宣传艺术中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戴宏、陈胜利,导演:陈胜利,摄像:王哲辉,主演:李洪涛、刘长纯)

    “热带风暴”其实是一场心灵风暴。

    这场风暴不仅是一场季风,差不多已经刮了30年了,并且还要刮下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情感就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这风暴中了。某种意义上,改革就是革除弊端,开放就是洋为中用。新旧矛盾,内外冲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利益调整、观念更替、情感撕裂几乎触及每个社会成员。正因此,这部描写当代武警生活的电视剧才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共鸣。正因此,于海鹰和陆涛这对生死战友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命运轨迹才会在我们的心底掀起滔天波澜。

    以往军队题材电视剧的结构模式,大都是场面加三角再加新观念。这种套路强调的是外部戏剧冲突,但是《热带风暴》却放弃了这一套路,它用内窥镜、显微镜、放大镜逼视剧中人的情感世界,将人物在一个个问题前的心灵变化表现出来。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自我挑战,要避免说教,避免枯燥,避免概念化,要保持叙事节奏,没有丰富鲜活的细节,没有细致入微的情感,是万难成功的。

    所幸的是,《热带风暴》做到了,因而它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洗礼就是有效的,长久的。


16.《诺尔曼·白求恩》(20集,出品: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编剧:刘志钊、杨梓鹤、贾鸿源,导演:杨阳,摄像:林建中,主演:TREVOR HAYES)

    一个充满浪漫艺术气质的加拿大青年,

    一个对医术精益求精、极端负责的医生,

    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这就是电视剧给我们塑造的白求恩形象。这一形象的复杂性、完整性、生动性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由于历史的原因,白求恩作为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已经定格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了。电视剧要还原他应有的形象,是一次艺术冒险,对编导演诸方面都是严峻的挑战。更不要说跨国拍摄,还要增加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难能方才可贵。该剧完整地展现了白求恩的宝贵一生,从北美到欧洲,从西班牙到中国,白求恩的生命轨迹异常丰富多彩。科学训练、医学实践、社会体验、战争磨砺,白求恩的精神追求伴随生命历程步步升华,我们终于看到了信服了广阔的历史洪流中的英雄白求恩。

    正如导演所说,拍摄《白求恩》,不仅是怀念,更是呼唤。我要说,观看《白求恩》亦当如是耳。


17.《上将许世友》(20集,出品: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中国唱片总公司等,编剧:陆天明,导演:安澜,摄像:许永昌,主演:张秋歌)

    尽管人们对传主可能有着这样那样不同的评价和看法,但是作为一部电视剧,这部作品还是相当成功的。它传神地写出了许世友传奇的戎马生涯。

    情节抓人、细节传神,是这部电视剧的最大艺术特征。情节吸引观众,情节推动人物发展,是人物性格的载体;细节打动观众,细节丰富人物,是人物性格的抓手,但最终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却往往是细节,而不是情节。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审美现象。《上将许世友》也是这样一部作品,时过境迁,你也许不记得它的主要情节了,但是你忘不了它的一些细节。比如,他好酒,独好茅台,堪称酒神。他忠诚,男儿一跪动天地。他孝顺,生不能尽孝,死后要与老母合葬……

    看完全剧,你会觉得这部电视剧与其叫《上将许世友》,不如叫《战将许世友》或者《名将许世友》,可能要更合适些。


18.《不能没有你》(22 集,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飞天艺术中心、徐州广播电视台,编剧:陈小杭、龙莱,导演:马功伟,摄像:曲有卫,主演:郭晓冬、罗海琼)

    这是一部让人看着舒服的电视剧,就像看着邻家小妹一样。作品是圆润的。它有着青春偶像剧的共同特点,青春靓丽、悦目养心。故事是传统的,面包与爱情。结局也是传统的,有了面包,失了爱情。因而主题也是传统的,不能为了面包,丢了爱情。与同样是青春偶像剧的《奋斗》相比,这部作品的价值观更为传统。


19.《西安事变》(36集,出品:西安电影片厂、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编剧:李凯军、王爰飞,导演:叶大鹰,摄像:贾永华、陈军、华威、董振业,主演:胡军、刘劲)

    “西安事变”是被影视作品拍摄得最多的现代史事件。同名电影,同名电视剧,《少帅传奇》、《张学良》等都曾经浓墨重彩地反映过这一改变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但到目前为止,这是第一部全景式地描写西安事变的内容最丰富的历史正剧。剧中张学良、蒋介石、杨虎成、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物形象都有很好的塑造。他们在历史关头的重要决策,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性格特征都有比较真切生动的把握。


20.《五号特工组》(30集,出品:北京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编剧:潘军,导演:赵青、虎子,摄像:顾其铭,主演:于震、刘琳)

    这是一部中国的007。007式的故事,007式的手法,007式的风格。

    五个侨居国外的同学,五个特工高手,在国难当头之际应召回国,来到上海法租界,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粉碎日特刺杀蒋介石的阴谋、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击毙日本间谍、营救犹太专家、运送新四军药品、获取日军长沙会战机密……一路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这部电视剧集动作性、悬疑性、推理性、文学性于一体,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合一”的好作品。

    这种类型的电视剧介于写实和无厘头之间,打破了一般谍战片拘谨写实的套路。它是夸张的传奇的变形的,却达到了艺术的真实,神奇而可信。看这部电视剧的审美感受其实与看金庸武侠小说相似,快意快哉。某种意义上,艺术就是要弄假成真。与某些伪现实主义的“求真得假”相比,这种艺术真实的高度更加值得肯定和赞扬。而这种新型的谍战片样式,在中国电视剧中实不多见,其开创之功更不可没。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