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铁齿铜牙韩乔生的成长史    

铁齿铜牙韩乔生的成长史

  几年前网络上开始流行《韩乔生语录》,这份东西像颗小炸弹一下子把韩乔生“炸”成了一种现象。韩氏语录中,最具生命力的恰是网友虚拟、衍生和炮制的那一部分,比如那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也许这就是后来网络恶搞的发端。但他说,不是坏事,完全是因为球迷关注你。这样旷达的心态也许和韩乔生的个人经历有关。

  从小和体育“结缘”的“加速器”
  韩乔生从小就特别喜欢体育,而且身体很棒。他小学四年级开始练习长跑,每天至少跑3000米,初中时每天不少于5000米,时常10000多米,体能素质非常好。上学时他的第一个绰号是同班同学起的“加速器”。说的是有一次他急着去看球赛,结果20公里的路27分钟就骑车赶到了。有人不相信,提出和他一道原路复制,虽然花了30分钟,但因为同学车链子掉了,所以韩乔生中途因为等他耽搁了时间。当时还流传着一首“加速歌”,“我们班的韩乔生吹牛不上税,27分钟就到了首都工人体育场,这个加速器简直就是超速度。”
  十年动乱在乐观且富有自嘲精神的韩乔生眼中是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又一次锻炼。当时韩乔生一家住在工厂区,因为父亲属于被冲击对象,所以作为“狗崽”的韩乔生一出门便人人喊打,铅笔盒、砖头等他口中的“不明飞行物”经常从头顶落下,所以韩乔生为了躲闪学会了加速度跑等变节奏的方式。有时为了躲避挨打,他一直在学校呆到晚上8点多没有人了才回家,可即使这样,初一时还是被人用砖头打破了头。

  一切为了梦想
  迷上体育解说是因为在街坊那里偶然听见了张之、陈述、宋世雄的解说,当时没有电视机,韩乔生觉得从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是那样令人身临其境,以声代目是如此神圣,听着听着他就感受到一种幸福。由于中学临近工人体育场,韩乔生和同学经常去做志愿者,由于是学生干部,他就经常拿着配给他的小喇叭给大家当起临时讲解员。他会自己掏钱买比赛当天的运动员名单,一个一个报给大家听。两个月的暑假,20场的服务机会,这次实践让韩乔生越发迷上了体育解说。高二那年,他抱定决心要当一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像着魔一样,每天念无数报纸,练习节奏感,纠正吐字发音。一周至少六天他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各大比赛场所,没有全国比赛他就去业余队,没有听众他就自己一个人疯狂苦练。1974到1975年的时候,不要说电视机,连录音机都很少,有个同学的阿姨从日本带回一个“板砖”录音机,为了能一直借这个录音机用来联系,韩乔生想尽办法进行“补偿”,食品,礼物,甚至把自己家的洗衣机搬到同学家去给他们洗衣服。他经常跑到家对面的工厂看体育比赛,那里有台电视机。当时遇到亚非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他就把“板砖”往电视机旁一放,因为白色的小盒带只有两盒,所以每次他都做完笔记,再去擦掉录下一场。
  我们现在看到的韩乔生是戴眼镜的,但一直到第一次坐在播音席之前,他是从来不戴的。上学时候韩乔生有300度近视,他觉得影响运动和美观,所以近距离就看个大概就好,上体育场则拿个望远镜。实习时他得到了第一次正式解说的机会,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一场部队的篮球比赛。但坐在解说席上的韩乔生由于看不清场上的情况,所以汗水哗哗地流。当时他身边的记者焦君英把自己的眼镜给了他,由于紧张,所以他说一段拉一段,最后眼镜上都是雾气。回去后,韩乔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眼镜。

  梦想破灭暗暗蛰伏
  实习快结束了,广播台的人事部主任和体育组负责人一起找到韩乔生谈话,虽然他的个人素质得到了认可,但由于家庭出生的问题,所以不能录用他。这对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韩乔生打击非常大,可谓五雷轰顶。当他走出广播台,走在南礼士路上,真正是三步一回头,看那幢自己向往了很久的大楼,泪如雨下,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1977年3月到4月之间的这段日子,韩乔生是消沉的,他闭门不出,觉得自己的前途没了。往日记笔记、练习的热情也消失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一个半月后,父母为开导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韩乔生仔细想了自己的出路,决定上山下乡。由于大他14岁的姐姐已经在北京参加工作,所以他决定去密云县“卸甲”插队。
  韩乔生没有回到原来的班级,他受不了预期中的冷嘲热讽,他选择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重新开始。160个知识青年,在一块盐碱地上开垦着自己的青春。韩乔生说,没有什么是不能理解和承受的。当时条件艰苦,大家一起睡土坑,吃粗粮,他1.73米的个头瘦得只有116斤。现在没菜他只能吃一个馒头,可当时却一口气可以吃6个。业余活动也并不枯燥。插队的地方有个水库,他们经常游个几千米到对面的兵营去看节目。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自己壮胆唱歌,唱京剧。可自始至终,有一根神经始终牵着韩乔生,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他还是要做一名体育解说员。在那个三夏季节,韩乔生重新开始了疯狂的练习。他给自己定下指标,每天假想转播一个小时,练习节奏半个小时,纠正吐字发音半个小时。这样的练习一直到1978年从未间断,包括当中住过一次院。由于阑尾炎转成了慢性腹膜炎,韩乔生要进行二次手术,同学只把他送上了火车,然后他自己坐车去医院。在路上,他还在练习解说,看相关的书籍,发着39度高烧的他并未觉得痛苦,精神上的满足盖过了肉体上的疼痛。

  千回百转美梦成真
  1978年恢复高考后,韩乔生第一次报了北大图书馆系,没考上;第二次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分数排在男生第二位的他由于成分问题还是没上。就在这时,转机来了。当时家庭成分主要涉及的是他的伯父,1978年后伯父的问题解决了,全家都很高兴。于是他打电话告诉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朋友,问自己能不能再去。当时央广已经过了招人的时间,由于专业优秀,所以台里就把他推荐给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这对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来说是巨大的鼓励,美梦成真并没使韩乔生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当时广播台有个大平台,他和当时的同事董浩(现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一人站一个墙角,听着各自的回声一同练习。
  1989年,由于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所以中央电视台开始办体育新闻。韩乔生先是被借调,和宁辛、宋世雄等一起轮流播报新闻,其中还有一个关于“韩一身”的典故。由于新闻是连续录的,所以韩乔生经常穿自己惟一的一套西装。经领导谈话后,韩乔生花了1600元订制了两套西装,要知道,当时的夏利轿车不过8万一辆。后来因为工作出色,韩乔生正式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国内最知名的体育解说员之一。(伊甸园 潘悦/详情见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5月16日晚《往事》节目)

  成 功 
  本想给这篇文章起的题目叫《成功的背后》,觉得太滥。再一想,几乎所有的大明星、成功者,都有他(她)鲜为人知的背后,这个背后就是,这些耀眼的明星、令人艳羡的成功者曾经遭遇的挫折和承受的失败。就像炫耀的徽章总有它的反面。而品味成功,往往是背面更令人值得玩味。
  像所有明星成功者一样,韩乔生也没有逃脱这样的规律。在央广实习获好评却因成分无缘留下,考北大败北,考广院名列第二又遭夭折,他想当体育解说员的梦一次次破灭,又一次次不放弃,这是韩乔生最终成功的基本特质。由此想到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国家不再包分配,全靠自己的实力与毅力。他们也一次次实习,一次次应聘,一次次跳槽,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找到一份自己觉得理想的工作?但是,任何理想的职业都必须付出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韩乔生背后的成长史,应该可以成为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的“教科书”,至少是其中的一个章节:成功,原来是这么来的。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