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景志刚在江苏卫视这七年    

景志刚在江苏卫视这七年

  此次赴南京采访,主题原本是江苏卫视开年推出的大火新节目《最强大脑》。

  2014年1月10日上午8点45分,离与江苏卫视总监景志刚约好的采访时间还有15分钟。就在此时,江苏卫视的总编室副主任刘原传递了一个尚未正式公布的大消息:景志刚即将卸任卫视总监一职。

  去年研发《最强大脑》之时,景志刚应该也不曾预料到,这会成为他在江苏卫视的“收官之作”。

  9点,电梯升上江苏广电大楼的第34层。办公室里,景志刚穿着深蓝色衬衣,一如往常,坐在堆放了不少图书、期刊和文件的办公桌后面。金陵冬日的阳光穿过宽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屋子里暖暖的,淡淡的烟草味弥漫其中。

  景志刚记得2006年,国庆放假的前一天,时任江苏广电总台台长的周莉找到他。在周台长的办公室里,和他畅谈对总台的愿景,对卫视的期望,并力邀他加入频道的发展建设……时间飞快流逝,办公室里光线亦明暗变换,周、景二人的谈话一直持续到夜里两点多,景志刚最后答应年底到卫视就职。

  “我特别感谢周台的信任、智慧和豁达,让我来干这份差事,有机会和一群优秀的人进行了7年不弃不舍的合作,才成就了中国电视现在的江湖格局吧。”景志刚觉得,离开卫视总监岗位的时候,心怀欣慰。

  突围的方向

  7年来,景志刚养成了早上看电视的习惯。早早起来,在家里的IPTV上回看前一天各卫视重要的节目。“如果是兄弟台的节目,会注意有什么广告,通过广告可以得到一些客户对这个节目的想法。”副总监王培杰说,景志刚看片数量极多,这让景志刚对中国电视节目的方向非常敏感。

  景志刚在执掌江苏卫视之前,是江苏城市频道的总监。

  14年前,他接手了江苏城市频道,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将这个年收入仅1000万的频道做到营收过2亿。“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节目。”景志刚说。

  江苏城市频道打造的《南京零距离》以极高的收视率和对行业的整体带动性,成为了当时电视民生新闻的标杆,被无数同行模仿,“民生新闻”的概念由此被他提出。“那个时候才40岁吧,比较张狂,就写了篇文章《我们改变了什么》。”景志刚说,他认为这档节目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生态,“这带给我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到现在也常用这段回忆来鼓励自己:‘我还行’。”

  到了卫视平台后,景志刚同样率先在节目上寻找突围方向,“要明白团队的能力和平台的契合度在哪儿,以及两者结合起来最可能实现的方式是什么。”7年前,江苏卫视以《超级调解》为引领,有一个并不太成形的节目带,形式虽“零敲碎打”,但景志刚认为其中关于故事、情感、命运的元素可成为收视法宝。于既有节目基础上,景志刚和节目团队通过提炼再造推出《人间》,随后风行荧屏,证明其专业而精准的市场判断力。

  两条路径

  受众需求变化对卫视突围策略影响深远。景志刚在节目发展上采取的是双路径策略:做有收视保证、紧贴潮流的节目,如《谁敢来唱歌》《全能星战》等;做差异化节目,如《星跳水立方》《最强大脑》等。

  景志刚解释道,唱歌类节目大家都在做,江苏卫视既无先发优势,团队于此的锻炼也少,可能非其强项,但是对于一个综合实力较高的平台来说,这类节目不可或缺。同时,他也寻找其他可以成为引领者的途径,“做别人没做,或是做不好的节目”。

  在景志刚看来,市场永远只追捧最先成功者。

  江苏卫视很快将《非诚勿扰》做到了高度品牌化,而《最强大脑》也将科学智力节目做到了短期内无法被超越的程度,其节目形态与内容甚至吸引了多年来从未出现于综艺节目上的嘉宾参加。景志刚认为,电视行业里的成功“皆属必然”——团队从创新、制作、推广到广告营销的系统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最强大脑》由江苏卫视推出并非偶然,“好东西谁都知道,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东西做出来。”

  梦想、竞争和自信

  江苏卫视的团队敢于研发并制作《最强大脑》,在景志刚看来全凭“舍我其谁”的勇气。因为《最强大脑》的超高难度不仅在于找到具备说服力的嘉宾、选手,更在于要用同样高智力的道具把挑战呈现出来。国外原版模式一年只能做一集,作为年底的特别节目呈现,而中国的节目需要做一个季度。每个制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几乎都绝望过,但最终他们让《最强大脑》站上了目前国内智力节目的顶峰。

  “团队要靠三个关键要素打造和支撑。”景志刚说。他每年会在年终会餐前,对卫视频道所有员工讲半个小时的话,关于梦想、竞争和自信。“‘做最好的电视手艺人’这个共同理想让大家走到一起,而实现梦想的路径则通过竞争激发团队成长。”团队要敢于向外部寻找赶超目标,在内部要形成比学的氛围,“把竞争元素固化为管理制度、运营流程,让优胜劣汰、奖勤罚懒成为行事原则和标准。”

  江苏卫视总编室宣传推广部的员工,已经习惯了针对不同项目自由组合成临时小组,对每一次宣传项目竞标,小到每次播出的电视剧,大到频道的重点推广项目,“相互学习和比赛已成为常态”。“通过成功建立起团队自信,让大家看到理想的价值和竞争的意义。”

  但这并不代表着不允许失败。景志刚甚至认为不能用“失败”两个字,而是“挫折与经历”。在《人间》奠定下发展基石之后,《谁敢来唱歌》《绝对唱响》是江苏节目团队为再向前一步而做的重要积累,“其实做得很好,但总是在老二的位置上,因为市场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被先入者抓去了。”景志刚说。这样的积累到了2010年,这个团队做出《非诚勿扰》,在全国大获成功。今年《最强大脑》的出现,又是一次标志性突围。

  “这一定是中国电视2014年最火的节目之一,我充满信心。”景志刚说,“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只有信心爆棚、能力超强的团队才敢做这样的节目,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做这样的节目。”

  “共同成长”

  与团队“共同成长”,在景志刚看来,这7年的历程应可视为诠释。“最初走到一起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但过段时间后,我们从普通人变成了最优秀的人,这就是成长。”景志刚说,“’人才’要倒推才能看得清晰,每个人都是环境动物,要么在环境中丧失价值,要么成就价值。”

  倒推景志刚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到他性格里天生不安分、喜欢挑战的一面。他在年少时当过专业举重运动员,“认为自己年轻又是男孩,最崇拜力量,所以选择了举重。”景志刚的运动员生涯结束于伤病,一年后,恰逢高考改革,他走进了大学中文系。“年轻时不太满足于自己所得到的,到现在还是。”

  景志刚7年前到卫视,和团队开第一次会时说的第一句话,他至今仍记得:I have a dream。“我英语不好,但那天我说了。”7年后,景志刚在办公室里又用英语说了一遍。

  “但是过了50岁,就不能再战斗了。”景志刚说,“我觉得现在应该更平和一点。在人生的每个关口,知道进退,知道取舍很不容易做到。”景志刚坦言做离职的最终决定时不是没有纠结,“但没有人能永远站在舞台中心,都有告别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候选择离开,为平台提供新的可能。”

  江苏卫视七年来的NO.1

  2012年晚间黄金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第一;

  《非诚勿扰》自2010年开播,至今连续4年位列省级卫视常态自办栏目第一;

  2012年、2013年,自办栏目带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一;

  2007-2012连续6年剧场列省级卫视黄金档剧场第一;

  2009年、2010年,跨年晚会位列省级卫视第一;

  2013年,春晚位列所有省级卫视春晚收视第一;

  对话景志刚:柔性管理和管理边界

  记者:为什么会在此时提出离职?

  景志刚:这是我个人很慎重的选择。在之前的跨年度台内岗位调整时,我才提出离职。我这个人天生就喜欢挑战,而江苏卫视总监一职对我来说,已不会有太多新挑战了。7年实际上很长,在所有省级卫视总监里,我年纪最大、在职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选择离开,可以为江苏卫视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否则,卫视的发展会有很多路径依赖,我毕竟与这个团队共同成长了7年,他们会对我形成某种依赖,或者说我对自己的经验形成某种依赖,面对行业风云变幻的今天,不一定能适应。

  记者:接下来您准备要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景志刚:挑战自我,让自己在年过半百后,以平和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

  记者:具体工作呢?

  景志刚:台里还有我的岗位,是江苏广电的副台长,分管电视。包括地面频道、卫视频道,卫视作为电视板块的一部分,我肯定还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记者:卸任是因为任期的关系吗?

  景志刚:其实我当初答应周台做卫视频道总监,是有要求的,只做3年,第一年如果没起色,我自己辞职,如果做好了,也只做一个任期,三年。三年到的时候,我就跟周台提出,不兼总监了,让新人来做。但周台没同意,我也很尊重周台的要求。毕竟她在我40多岁的时候,给了我一个重新让自己焕发青春的机会,我还是很珍惜的。所以继续干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50岁时,确实应该好好考虑新生活了。

  记者:您是资深电视人,一旦不具体负责卫视频道,可能会有很多社会资本找您合作?

  景志刚:没有,没有,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你。

  记者:江苏卫视的团队建设,一个突出之处是梯队构架很好,是如何做到的?

  景志刚:团队成长中一定会有缺陷,体系上也有很多补丁,但我们在每个年龄层面都有站得出来、顶得住的、在同行中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个很重要。我们的氛围就是“做事”的氛围,当人情、关系亲疏、资历都不能影响你做判断时,团队就会非常好带。

  记者:您在频道管理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景志刚:管理做到最后,是做系统。大家长期磨合,形成默契,每个副总监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我来指示。我每星期只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开例会,交流行业情况和彼此内部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大家会形成某种共识,然后做些调整,这是一种非常柔性的模式。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来找我;不需要我的时候,可以漠视我的存在。这就很好,是一个良性的团队文化。

  记者:但最初的规则如何制定?

  景志刚:一开始就要明确责任和权力。我既不负责任,又不把权力给你,你有干劲吗?我的这些副总监们,太明白权力和责任如何匹配了。后来我“落寞”的时候,我不想给权,他们说不给不行啊。那就给嘛。像我这样能力不是很强的管理者(指了指自己),我晓得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放权。

  记者:要是做不好呢?

  景志刚:不可能,让他做,就是因为我知道他很能干;即使他原本不是非常能干,我会说“你很能干”,这样,他自然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很能干。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需要内外因的共同驱动才能提高。而且团队有竞争文化,当职业理想、总体目标一致以后,大家的想法是比较趋同的。

  在实际操作中,永远是大家商量着来,特别重要的决策,更要听取正反意见,形成一种共识。这样重大事项才能有序推进。永远要相信:只有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做好。也要允许大家失败、受挫折。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每个人的成长节奏是不一样的,能力的表现窗口期也不一样。一定要宽容。不能对团队只在嘴上说尊重、能力和梦想,而要在工作细节中有互动,通过彼此尊重建立团队文化。豪言壮语不起作用,关键是这些细节。

  记者:在管理过程中您最关注的是什么?

  景志刚:我关心目标和结果,并跟踪过程。但我只跟副总监沟通,因为管理是有边界的,越权是团队文化大忌。我越过副总监,对制片人、员工指手画脚,副总监会怎么想。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我怕他们——卫视我要靠他们混呢(笑),所以我说,我是他们的服务员。不要老想着我有多大权力、我能决定你的命运,这都是很幼稚的想法。

  记者:这7年作为卫视掌门人,您的心态有怎样的变化?

  景志刚:实事求是,我是两种心态。同行有新东西出来时,我会很焦虑,同行做出好东西,我很敬佩,同时又会觉得,“这一波没赶上”,心里会不踏实,这种隐隐的不安的感觉,时时伴随着我。但另一方面,又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一个有战斗精神的人,只有遭遇强大对手时,才会焕发无穷能量。别人的成功意味着我身处逆境,但是要有强大的自信来打败恐惧和不安。长期这样生活,很好,但也很耗人。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