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半个老外在中国——访腾讯刘胜义    

半个老外在中国——访腾讯刘胜义


刘胜义:腾讯网络营销服务与企业品牌执行副总裁   刘胜义,2006年加盟腾讯,负责拓展公司的网络广告业务,并负责优化公司及重点产品的品牌。刘胜义先生在品牌管理与广告业经验丰富,在知名国际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超过15年,并在近12年间一直担任中国业务的领导职位。2007年初,刘胜义先生被中国广告协会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广告业年度人物”。 加盟腾讯之前,他曾担任阳狮(Publicis)中国的执行合伙人,天联(BBDO)中国的首席执行官,以及在上海担任电通扬雅(Dentsu Young & Rubicam)和麦肯集团(McCann-Erickson)在京港两地的高管职位。刘先生在广告行业著述甚丰,经常在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说,并曾于2003年担任上海4A委员会主席。刘胜义先生拥有美国新泽西州立拉杰斯大学的EMBA学位。

  
采访刘胜义以前其实是很犹豫的,因为私心觉得,他实在不能再算是外籍广告人了:身处大陆十三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自今的跌宕起伏,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连他自己也说,“我是半个老外在中国。”但是转念一想,这个专题,不放进这样一个人物,实在是可惜。不说他作为外籍人士在这里一呆就是十三年,不说他作为资深人士在欧美公司中国区的工作经历,单说他作为功成名就的国际职业经理人,投身于中国最地道最红火的本土企业腾讯这一回,就有可书之处。

  来到北京海淀腾讯办公室,感觉他的办公环境已与一年前大为不同。抛开写字楼的地段不说,室内的摆设也大相径庭。他过去的办公室,极为精致,每一样都归置得一丝不苟,灯光、座椅、饰品……皆是有条有理,各司其位;如今的办公室,大且通亮,除了腾讯所获奖杯被妥帖地放在书柜上,其它的物事都显得随意甚至有些无序,却让人感觉到一种热火朝天的活泼。

  待见到刘胜义本人,这种活泼的感觉更加强烈。这是和一年前完全不同的,就像办公室的变化一样,虽然还是挺括西装在身,却在言行中多了很多由里而外的朝气,以至于初见面时竟没认出来。说起在中国这么多年的感慨,先是爽然一笑,再道“天哪,感触?就觉得是……太荣幸了,受益不浅,没有后悔的感觉,对,就是非常荣幸。”

  让刘胜义觉得荣幸的,是自己能成为中国广告十年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十年,是非常关键的十年。很多人认为广告行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商业宏观环境的温度计,而以往的十年中国的广告行业是前所未有的蓬勃。”

  95年他初来乍到,广告人做得很辛苦,因为整个产业”无论是规范,还是在支撑的副产业这一块儿都很不成熟,在执行面的挑战比较多。”现阶段,他觉得广告人更辛苦,但也是必然。“现在大家对中国整个市场的潜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客户对销售,对市场,对品牌成长的需求都面临着之前没有过的压力,这是每一个有持续生命力的行业都会有的。”

  十年一轮回,十年后的刘胜义决定投身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互联网。这很容易理解,互联网行业有挑战,有激情,而且还可以借用原来的广告从业经验。但是为什么会选择从国际公司加入一个完全本土的企业呢?这对当时还没有做决定的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腾讯和我聊了一年的时间,我想他们也很慎重考虑了我是不是很适合这个位置。我也考虑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从一个国际的公司跳到一个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领域?最后,腾讯的企业文化和腾讯的领导们的睿智,以及它们的个人魅力感动了我,我觉得他们是一群很忠智的,让我尊重的人。”

  事过一年,对现在的刘胜义来说,心中已没有国际本土之分。“在这方面不是很合适地做一个明确的区分,国外的企业就是这么回事,民营的企业就是这么回事,很多人有可能会抱着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观点。国外现在在商业模式方面的确已经有很多成型的操作模式、运营模式,或者是战略方针定型的模式;但是在国内,尤其是入关以后这二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本身也有成功的企业。” 

  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拿出来作为例子:“在我以前的公司,作为中国的CEO,我要提出要求把这个公司扩大,再租另外一个层面就必须写很多报告,报到巴黎去让很多人审批,到最后还不见得批得下来。在这边上班第二个星期,当时腾讯在上海的销售办公司在一个很偏的地方——销售是以服务客户为主的,在这么偏的地方,客户会很不方便到我们公司来,我们服务客户的成本会很高。我就把搬办公室的理由列出来,而且还说应该租一个在徐家汇最有档次的办公楼。马化腾就说:“那行啊,就做吧。”这是一个领导真正相信他的战友的半段里,这种企业文化很让人欣赏。”

  显然,微笑着回忆的他很陶醉于现在的工作氛围,时时开怀大笑,并且形容自己是青春焕发,“有一种非常鼓励创新,创业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我已经快变成一个老兵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活力。任何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都希望有一个广阔的平台,不只是可以视野看的高,看得远,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是不是有这种文化,这种空间,这种宽容和容忍度让个人的才华去发展和发挥出来,我觉得腾讯或者很多民营企业都应该是有这种机会,相对国际公司来讲。”

  在国际公司人高层管理多年的他对两者的比较很有说服力;而作为一个外籍人士来发言,他的立场是中立的,他的赞扬更加让人信服。“其实4A公司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根本没有真的注重人的价值,他们对员工的培训在整体赢利里的比例是多少?很小很小。民营企业就不见得比这小,甚至更大。腾讯每年花在培训上的支出有好几千万,我觉得这才是以人为本。”

  不过,他也特别提到,国内广告行业还很少已经成功的有代表性的公司,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广告行业还没有学到怎么去运用资本的效果。在他看来,要把产业和企业做大,必须有领导智慧,前瞻性的眼光和睿智的魄力。“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分别一点是互联网行业这些领导动的取用资本,把他们的梦想达到一个杠杆效应,能够做的更大,没有资本,再大的梦想也很难成型。融资成功以后就看这个人有没有管理的智慧或者行业里的那种聪明的思维运用到最对的地方。”

  在中国广告业十几年,刘胜义经历无数,印象深刻的广告作品或案例有好有坏。“坏的好像比较多,”他大笑着说:“也不能说是坏,不知者无罪。太多的人也许不是真正有机会把品牌广告的效应在一个比较正常的环境体现出来,因为大家都比较短视,很多时候都去猜测消费者要什么,都太相信调研,相信一些安稳的做法。”他认为这和产业的成熟度有关。“我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我在麦肯的客户主管将近三十八岁,在国内一个客户主管26、7岁就能做到,我对他们没有偏见,只是觉得在行业这么年轻的时候,有些东西需要时间来积累,有些时候经验很重要。”

  从广告人的身份,变为媒体和广告主,他有了更多感慨。过去经常会觉得广告主无礼,不懂广告;现在自己既懂广告又是广告主,觉得落差比较大。“广告公司在能力方面的确真的是有必要马上更加重视,客户能给广告公司的时间是很少的,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思考,希望广告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他们需要的策划。这是一个很大的落差。我们最大的资源在人力,广告公司人的能力是不是应该提升得高,或者广告公司在服务我们这种客户的时候是不是热诚不够呢?”

  刘胜义一直都是专职管理者,接触了各式各样,各个方面的人才。他认为:“中国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中国人可以做的更好是在知识应用方面。打比方说,中国并不缺乏广告方面的书,但是有很多都是在仿制、抄、颠覆性地翻译。而且整个教育的过程当中,不只是中国人,而是东方人,教育制度是非常单向的,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缺乏鼓动人的思维的空间。中国人说学问,就应该是学和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我十来年的经验里,在很多公司开会的时候问有没有问题,大家都不会在正常交流的场合说出来,但是过后会在下面有很多意见和看法。我觉得要去鼓励更多敢说话的人,敢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和人交流的人。我对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不是很了解,只能说是什么样的教育体系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国家栋梁;可是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公司里面都没有意见,人最重要的就是有主见,如果没有主见是不行的,这是我看到的现在的教育最大的弊病。”在大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他个人建议年轻的广告人们“多观察,走到哪儿看到哪儿。”

  “多观察,多问”这句话可看作自主学习精神的浓缩,也许每个优秀的广告人都有这种精神,并会把这种精神带到其他行业。在来到中国十三年后,加入一个新的团队,刘胜义开始真正学习使用汉语。“之前都是用英文交流,尤其是写mail都是英文;到腾讯最有代表的就是每个人都说中文,而且mail都是中文。我开始来的前半年,每天早上都要四点醒过来看公司的mail,如果不这么做,没有办法跟得上,一天有超过三四百mail。”刘胜义睁大眼睛,很为自己感叹,“所以这一年发现自己中文有很大改进,英文却退步得不得了。”他笑呵呵地说。

  现在,这个外籍广告人显然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生活,会在论述中国广告发展时不经意地说“我们中国人”,会关心北京一百万的房子都是谁在住,会用地道的京味儿“哥们儿”来讲述自己和中国朋友的友谊,会用“恐龙级”形容刚来大陆时在酒吧认识的朋友,会说“一大把年纪了终于学会玩。”,还常常会被这些年轻的朋友们邀请去当主婚人。购物的时候去上海,交朋友更多在北京,寻找心灵的答案时会静静呆在西湖畔,这位“半个老外”,乐在其中。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