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营销把《地球最后的夜晚》害惨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日“最后的夜晚”上映,并打出“一吻跨年”的营销策略,且在抖音上投放广告,吸引大量吃瓜群众走进影院。


影片预售高达1.6亿元,首日票房高达2.64亿元,无疑问地登顶当日票房榜冠军。  


然而《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内容过于晦涩,不少观众感到被营销欺骗,掀起舆论风波。


影片次日票房跳水,元旦当天票房只有1130万,跌幅接近96%,创造中国影史首次日票房最大跌幅。主要投资方华策影视股票更一度跌停,市值一日蒸发16亿元。


针对这一营销争议,与之相关的艺术电影营销问题,以及被大众忽略掉的电影本身优劣,时光网编辑部也展开一次议论。


以下是来自小编们的亮点观点——


“宣传方总不能直接跟观众说,电影很难懂吧。”

这次的营销本身不能称之“卑劣”。营销都是这样,不存在暴露自己缺点的营销方式。宣传方总不能直接跟观众说,这个电影晦涩、难懂、门槛超级高。


营销中最大的错,是把档期选择在了跨年夜,观影气氛是拧巴的。在大家准备欢乐的时候给了大家一个沉默的艺术教育,特别还有一家人来看的,就会引发大家的不满。这一点上,算是忽悠了。


毕竟抖音用户与艺术片观众交集太小,在那个渠道用短视频营销,很容易忽悠到想到电影院看爱情喜剧跨年的观众。


对于不少被“误导”买票的观众,这或许是一个机会,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进入艺术片的世界。


就像导演毕赣此前自己说的,“从此他们的观影经验里多了一部电影,可能很难理解”,但是“等他们的生命经验发生改变以后”,会想起这部电影。


这一事件,主要伤害的不是非目标观众,而是目标观众。尤其跨年夜那一天,大量非目标观众在影院里睡觉、玩手机、中途退场,还有吵闹的小孩子,影响了真正想看电影的观众。


另外,现在主要的争论偏离了电影本身,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去关注电影本身怎么样。


“观众花钱消费,不满意就骂,天经地义。”

大家一直看商业片,就会对艺术电影失去鉴赏能力。商业片把所有信息推到你面前,生怕你看不懂。


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是非常规的,需要观众主动观察、寻找、思考,而且通常看一遍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如果观众理解艺术电影的这个属性,就不至于这么愤怒了。


事件从侧面说明,我们对电影文化的教育普及是不够的。


不过当然,观众对自己花钱消费的东西进行评判,是合理的,这是他们的权力,应该允许他们宣泄。


其实这电影和王家卫《东邪西毒》有点像。两部电影上映前,都让观众有种错误的印象(前者让人以为是爱情电影,后者让人以为是传统的武侠片)。但是两部电影,本质上探讨的都是情与爱的东西。


当年《东邪西毒》上映的时候票房也很惨,与观众的预期不符。差不多这电影票房惨败之后,香港武侠片一蹶不振好多年。


“这真是个好时代,艺术片能被这样热烈地讨论。”

毕赣处女作《路边野餐》


其实,毕赣是非常幸运的。他赶上了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导演,因为一部口碑不错的处女作,第二部作品就能吸引到汤唯、张艾嘉这样的顶级明星,以及高达5千万的投资。


艺术片的营销是世界性难题,这部电影起了一个好听的片名,档期不错,有明星,有宣发投入,因此效果不错,靠一天的票房回本。虽然争议很大,但这个时代给了艺术片一个发声的机会,总比自生自灭好吧。


这一事件对以后艺术片营销影响不大,因为艺术片本身就是难以捉摸的;有像《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晦涩的,也有大量艺术片是普通观众能够接受的。


但对毕赣本身有影响,这次之所以这么多观众买票,就是因为他们不认识毕赣,没看过《路边野餐》。


通过这次,大众了解了毕赣的路数后,下次很多吃瓜群众不会轻易上钩了。


国内的艺术电影推广机制还是不成熟。


《地球》在戛纳和金马参赛之后没有再进行放映,其实应该让媒体多看,发表文章,为它造势。这比在抖音上投放广告省钱多了,而且能够对观众起到先行的教育、引导作用。


小众电影需要媒体的推波助力,需要文化精英的正确引导。


“毕赣的制作团队严重超支,逼得营销团队放手一搏”

营销团队是难做。怎样算失败,怎样算成功?现在靠着策略,拿到2个多亿被骂。那么如果按照常规套路,拿到2千万,这就不算失败了吗?——对于一部成本5千万的电影,这无疑是惨案,毕赣下一部电影恐怕也很难拉到钱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由于毕赣和他的团队不成熟,预算严重超支,直接导致了营销团队不得不放手一搏。如果成本砍一半,他们也不会这么急着套钱。


对于下一部电影,毕赣需要学习如何合理运用预算,制片人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支持和纵容。


大牌如黑泽明,也面临拉不到投资的困境,不得不靠“粉丝”帮助


做艺术电影真的不容易。当年黑泽明的《红胡子》之后,因为老搭档三船敏郎出走,让自己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电车狂》票房惨败,直接导致他在国内无戏可拍。


为此他不得不出走苏联,拍摄了《德尔苏·乌扎拉》,结果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后来他回到日本国内筹拍《影武者》,还是到处碰壁,在粉丝乔治·卢卡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帮助下,才从福斯争取到预算。


想想黑泽明多么大牌,那时候《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等电影已经让他名震全球,而且他的电影一点不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一两部电影亏本,下一部就难拉到投资。


“毕赣的第三部作品,才是对他真正的检验”

 《地球》的预算比《野餐》高那么多,当然也更加精致。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讲的都是一个失落的人(《野餐》中的陈永忠刚刚出狱,《地球》中的黄觉被周围各种人或抛弃或欺骗,后逃去缅甸),回到故乡凯里,在寻找故人的过程中,试图完成自我精神救赎的故事。


《地球》跟《野餐》有一种共享宇宙的感觉,二者有很多重合的意向,比如火车、隧道、钟表、理发店等等;还有很多重合的主题,时间、记忆、梦境等等。看《地球》之前最好看过《野餐》,对理解有很大帮助。


《地球》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升级版的《野餐》。也许毕赣的第三部作品,才是真正检验他的作品。如果他还来这一套,那就太没劲儿了。


“说汤唯是老大的女人,你能信吗。”

《地球》有一点做得不如《野餐》,就是不够本土,风格不够统一,常常让人觉得“违和”。比如汤唯饰演的角色,怎么看也不像老大的女人,也很难想像出她到处骗人,让几个男人为她杀人。


演员们说的凯里话,也感觉非常生硬。里面演的最好的,其实都是当地演员。比如那个歌厅的女人,说“保准让你舒服”的那个,一看就像老大的女人。


话说,毕赣有一点在华语导演里面是数一数二的,就是他对音乐的品味。他重新挖掘出很多台湾流行民谣,比如《野餐》中的《小茉莉》,《地球》的《墨绿的夜》《坚强的理由》。


影片里中岛美雪的日语歌《蓟花姑娘的摇篮曲》也是亮点,中岛美雪有上百首歌曲被改编,可以说养活了港台流行音乐界的半壁江山。


F如何看懂《地球最后的夜晚》?

大的框架是,2D是现实和记忆穿插,3D是梦境。


2D部分,“现在”的故事,和12年前的故事穿插着讲述,而且没有明显的提示,所以给很多观众造成了困惑。有几个小技巧可以辨别这是哪一段。


第一个是看黄觉的头发,现在的部分他带着白头发,12年前头发是乌黑的。


不过他的头发在偏暗的灯光下有的时候并不明显,辨别起来有困难。另一个是看哪里有汤唯出现。汤唯从来没有在现在的时间线出现过,凡是汤唯出现的,都是12年前的故事。


2D部分的故事有些复杂,不过核心是3桩凶杀案,按照时间顺序是——1. 左宏元(陈永忠)从白猫(李鸿其)的父亲那里借枪,把老A杀了;2. 知晓第一桩凶杀案的白猫,去威胁左宏元,结果被左宏元杀人灭口;3. 罗紘武(黄觉)把左宏元杀了。


其中第二、三谋杀案都是万绮雯(汤唯)指使的。汤唯演一个神秘莫测、蛇蝎心肠的女人,她从小就和朋友一起盗窃,长大了四处勾引男人,让男人为她杀人。


但是导演对这3件凶杀案都做了弱化处理,从头到尾没听到过枪响。对于一些关键信息,也不特别强调,而是跟其他那些造作无用的台词一起轻飘飘地说出来,观众很容易就忽视掉。


从情感层面来讲,这部电影的绝对主人公是罗紘武。他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从小被母亲抛弃,长大后又被女人利用。


只有在3D的梦境中,他才稍微找寻到一点慰藉。因为在现实中,母亲的形象是空白的,所以在梦境中,他把母亲的形象投射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包括张艾嘉和汤唯。


关于矿洞里的小孩是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白猫,因为白猫被杀害后,罗紘武把他的尸体推下了矿洞。


而且白猫的爸爸外号“老鹰”,他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小男孩的乒乓球拍上画着老鹰,他把球拍贴身放置,很是爱惜。


第二种看法,是罗紘武和万绮雯未出生的孩子。万绮雯曾说感觉他是个男孩子,罗紘武说想教他打乒乓球。


他要走的时候,小男孩送给他一件大衣,跟他很贴身,而这件大衣是小男孩爸爸的。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