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即时满足”的互联网时代,你的耐心能维持多久?    


轻微烦躁,偶尔自燃

作者:刘融,首发:好奇心研究所
原标题:当代生活越来越快,你的耐心引爆点变多了吗?

如果你出生于上个世纪,应该还能看明白木心的《从前慢》里“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种情怀从何而来,但如果你是一位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对这首诗里形容的生活,你很可能已经彻底失去了感受的机会。

买东西有快递,吃饭叫外卖,上网靠智能手机,工作用电脑,一切都随时供应、立等可取。只要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需要你等太久。

一个在最近几年相当常见的讨论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没耐心了。不管是“IWWIWWIWI(I want what I want when I want it)”,或是“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以及“Culture of Impatience(不耐烦文化)”,都是对这种趋势下人类心态变化的担忧。

这种担忧确实不无道理:

手机读文章“太长不看(TLDR,too long, didn't read)”,所以有了标题党;

流媒体时代听众听歌切歌都很方便,导致流行歌曲的长度也跟着缩短;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 2009 年的研究,网站速度快 1 毫秒,每年带来的收益可以超过一亿美元。


假如说互联网真有什么永远不变的趋势的话,“快,而且越来越快”大概是最明显的答案。

“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这对概念最早来自学术界,现在则往往被拿来探讨人和互联网的关系。按照深谙心理学的产品设计者们的观点,人类天性就是热爱即时满足、讨厌等待的,只是囿于时间空间所以被迫克制而已。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并不是“变得”没耐心了,而是本来就没啥耐心,被高速互联网改变了心理期待之后,逮着了机会把“没耐心”发挥到方方面面而已:有了“用秒计算”的预期之后,再回头看“以天为单位”当然不能忍。长久以来人类习惯了“春种是为了秋收”的延迟满足,现在互联网终于又让我们重返采集时代原始的快乐:“点一下手机屏幕就获得一次响应(Click-treat)”的微小满足感,跟“摘到一个果子就吃一个”也没啥区别。

善于取悦用户的商家,就是这么一点点惯坏我们的。

但是注意了,我们提到这些,并不等于在说“当代社会越来越浮躁”。“浮躁”这个指控毕竟有点大,超过了我们本次讨论的范围。我们也不支持把“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对立起来,将前者单纯地理解成目光短浅或耽于享乐。我们只能谨慎地将现状陈述为“生活容错率在变低”:人们对众多环节的心理耗时都在缩短,任何与想象不符的细节,都有可能会引发不耐烦。

这样的不耐烦当然不能被简单地当成坏事,毕竟吹毛求疵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对存在其中的个体而言,体验却未必太好受。因为它意味着如果想要“高效地”存活下去,每个人最好都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响应速度,否则就是“跟时代脱节”(想想总因为不会用智能产品而被吐槽的爸妈们)。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在优化自己的效率,其实是被这种时间管理反过来给优化了。当代生活就像地雷战,哪怕你手戴两圈佛珠,遇到半分钟打不开的网页、一小时送不来的外卖、两周还没到手的快递,心态还是免不了要随机爆炸一下的。

所以,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当代人的耐心一般能坚持多久?结合之前的调研,我们挑选了以下一些数字:


一、10 个跟耐心有关的数字

30 秒:

在调研公司 Onepoll 的一项关于网购体验的调查中,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只要付款流程持续超过半分钟,他们就可能会失去耐心。

1/4 的人会中止在重新输入地址这个环节,1/3 的人则会在重输信用卡信息的时候放弃购买。

15 秒:

根据网站设计公司 Go-gulf,在互联网上,55% 的页面得到的关注时间都不超过 15 秒。人们在浏览网页时的平均注意力时长,从 2000 年的 12 秒降低到了今年的 8 秒。


20%:

同样来自 Go-gulf,当人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平均只会看其中大约 20% 的内容,一篇文章只有 10-20% 的人会滑到最后读完。


2 秒:

2012 年,一项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发现,在线视频缓冲时间只要超过 2 秒,人们就会开始不耐烦。网速快的用户愿意等待的加载时间,比网速慢的用户还要更短一些。


6 秒:

YouTube 在移动客户端上的贴片广告时长。YouTube 从去年开始力推 6 秒广告产品,用来取代原来的 30 秒时长的贴片广告


3.5 分钟:

Billboard 的统计显示,单曲榜中歌曲的时长中位数在 2000 年是 4 分 6 秒,2010 年是 3 分 40 多秒,今年进一步下降到了 3 分 31 秒,18 年间缩短了 35 秒。


5 秒:

Spotify 在 2014 年的一项报告显示,21% 的歌曲在播放 5 秒后就会被切歌。在我所发起的开放式调查“你有哪些听歌习惯”中,排名第一位的表态也是“一边用随机播放或猜你喜欢,一边不断点击跳过”。

10 秒:

为了抓住听众的注意,歌曲的前奏也在变短。2017 年,音乐心理学期刊 Musicae Scientiae 上的一篇研究分析了 303 首热门单曲后得出结论,1980 年代歌曲的前奏普遍超过 20 秒,现在只有 10 秒不到。


1 个单词:

调研公司 priceonomics 前年观察了 Billboard Hot 100 榜单的历年数据,发现歌名长度只有一个单词的歌曲出现在榜单中的概率是 60 年代的 2.5 倍,与此同时,歌曲名字的平均字数相比 60 年代也有了大幅下降。


几个小时:

来自 Yougov 今年的调查。对于“如果不算上工作中必须打开手机的情况,你可以多久不看手机”这个问题,31% 的人选的是“几个小时”,这个答案的比例最高。17% 的人说“可以度过一整天”,只有 13% 的人赞同“手机也可以过上好几天”。

看上去,现如今我们的等待门槛确实变高了一些,每一个珍贵的停留时间,几乎都可以用秒来计算。基于我所之前的开放式调研“现如今你对什么特别没耐心”,我们进一步总结了下面这 11 个微妙的“处于冷静和爆发之间”的耐心临界值场景


二、11 个小型耐心临界时刻

1、关闭广告

打开 app 的时候刚好出现 5 秒的开屏广告,本着不浪费一刻的精神小心翼翼点了右上角的 × ,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点进了广告主页,又要再点一次右上角退出来。得,这一来一回,早就不止 5 秒钟了。


2、收到微信语音:

本来正在你来我往地打字,忽然对方发过来一条长达 40 秒的微信语音,不太想听就顺手点了“转换为文字”,发现转出来的文字看不太懂,只好先把手机音量关小确保不会外放,再小心地点开语音凑到耳边,如果中途耳朵不小心碰到屏幕,可能还得重新听一次。


3、用手机看剧:

首先等完 90 秒广告,然后将进度条精确调整到正片开始的位置(如果没有自动跳过片头功能的话),看了几分钟觉得这集有点水,想看下一集又不愿意再等一遍广告,于是决定不辞辛苦地每隔三分钟点一下快进,直到断断续续拖完一整集的进度条。


4、拆快递:

起初打算徒手拆开,跟快递箱上的透明胶带较劲十秒钟之后决定改用工具,转头看看办公桌没发现剪刀,瞅了瞅其他人的桌子也没找到,不禁意识到“拆快递才是网购中最让人捉急的环节”,最后还是抄起自己的钥匙把胶带划开。


5、网上注册:

懒得输手机号注册,点“用微博帐号登录”,输完微博帐号发现自己忘记了密码,试了几次总算成功蒙了进去,下一步却是“帐号需要绑定手机”,还得输一次手机号和验证码。注册完毕想换一个用户名,连输三次都是“这个昵称已被占用”,算了不改了,就这样草草开始用吧。


6、打车结帐:

行进的过程中会有种奔向目的地的轻松,轻微的焦虑是从到达停车的那一刻开始的,“是这儿吗”“怎么付款”“微信还是支付宝”“你扫我还是我扫你”,再算上打开支付宝、手机死机三秒、本该点“扫一扫”却点成了“付款”……虽然知道自己并不赶这一分钟,内心还是想要赶紧结束这趟旅程。

7、刷社交媒体:

刚打开的一瞬间还是有一点对未知的期待的,然而三分钟之后刷到的还是同样的话题——热点、八卦、鸡汤、广告、假新闻,以及不管怎么跟也 catch 不上的流行语——“看不进去”和“我是不是老了”的念头就会逐渐冒出来,带着疑惑和烦躁随手点开下一个社交 app,再来一遍这样的流程,直到刷无可刷。


8、电脑系统更新:

隔一阵子就会跳出提示重启的页面,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关掉。终于在某一天下定决心点了确定,“下载中”“正在关机”“正在安装第一个更新”“正在安装第二个”……任何一个卡在 99% 的进度条都让人有“我电脑是不是坏了”的恐慌,终于等到了“正在重启”,看完耗时整整一分钟的 Windows 欢迎界面,决定以后再也不更新。


9、玩“跳一跳”:

已经玩了 10 分钟,刚好处在一个“手有点酸,干点别的事情吧”和“还想继续玩,超过下一个好友”之间的状态,内心略有点期望赶紧来一条微信消息让自己能名正言顺退出游戏歇会儿,但又舍不得破坏此刻的超常发挥状态,每多走一步焦虑的气泡都会涨起来一点,直到手一抖,game over。


10、在家等外卖:

中午时间从“点个外卖吧”开始,下单后的半个小时无事可做,只好反复查看手机密切关注店家动向,“接单了吗”“取货了吗”“派送了吗”,一旦状态变成“派送中”之后就开始坐立不安,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可能会顺便扫个地铺个桌子上个厕所,还有 50 米的时候就目光灼灼守在门口。等拿到外卖、打开饭盒之后,焦急的情绪才会逐渐消失。


11、搭地铁下班:

疲劳一天之后的下班时间,煎熬并不比上班少,除了忍受漫长无序的等车队伍、站在自动扶梯左侧却一动不动低头看手机的人、音量盖过到站提示的喧哗声、拥挤且味道不甚迷人的车厢、雨天伞上的水珠沾到了自己的衣服等等之外,最让人着急的还是,“我都发完微信/刷完朋友圈/回完邮件了,车怎么还没来?”


三、3 个即时满足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当然了,“即时满足”的生活方式不仅永远改变了我们的平均耐心水平,还带来了几个跟它有关的新问题:

1、知识越来越易得,“即时学习”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吗?

搜索引擎、电子书、知识付费、公众号、问答 app、“一分钟学会xxx”式教程,每个都在致力于让缺乏耐心的人们“更便利、更即时地获得知识”。但是,就像那句“买书不如借书”的调侃一样,知识唾手可得,你真的会因此更热爱知识,还是会觉得它们就像自热食品一样快捷迅速却不得真味?又或者,你确实通过它们获得了大量二手知识,但你又如何保证,你对它们的习惯性信任不会让自己形成“没有答案可抄就不会写作业”的习惯性无助呢?


2、“即时响应”的社交媒体,能让谈对象这事儿变得容易些吗?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在“互联网时代的亲密关系困境”里就讨论过一次:看起来网络确实让沟通变得简单了,但亲密关系和所谓的“爱情”,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一些。我们通过社交网络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聊天/屏蔽/拉黑/隐身……),越来越习惯隔着屏幕交流,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娱乐占据了本就我们不多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培养的、“非即时”的亲密关系还算人生必须品吗?如果有一天 AI 成为了人类的“即时伴侣”,我们还需要耗费耐心去跟人谈对象吗?


3、工作越来越“即时化”,我们会不会彻底“社畜化”?

如果说过去你还可以借下班和休假为由逃避工作的话,现在大概是彻底不可能了,即时通讯让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开会、谈公事、回邮件,除非断网断电,否则你的工作跟生活基本上就是无界的。自由职业、在家办公、远程办公、弹性工作……上班可以采取任何形式、被搬到任何地方。当代人的休息时间本就所剩无几,讲究效率、“即时反馈”的工作方式会不会让我们进一步变成工作的奴隶呢?

总的来说,在越来越快的当代生活,等待确实是正在一点点地、有意无意地让步于速度。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指责彼此的没耐心,毕竟为即时满足而愉悦的是我们,为它所苦的也是我们。基于此,你能稍稍提醒自己的就是,没耐心无可厚非,但也得用对了地方,一边说“我一秒都等不了”、一边用拖延症浪费光阴的自相矛盾少一点,你在这个并不友好的世界能获得的耐心和时间,或许就可以多一些。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