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强敌林立的白酒行业,“江小白”悄然登陆市场。五年来,江小白瞄准年轻人群,借助清新脱俗的包装和一系列的走心广告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心!江小白的文案和杜蕾斯文案一样,一度成为业内效仿的对象!

(江小白广告)
走红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广告做出花儿的江小白真的有市场吗?年轻人会是白酒消费者的主力吗?逃脱出白酒根深蒂固的历史厚重感,独树一帜迎合年轻受众的它销量如何呢?
然而数据让大家折服!江小白短短5年销售额突破10亿,成为红遍全国的酒类黑马。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并非耍花枪,而是江小白差异化的品牌打造策略,而这样的策略值得创业者尤其是新品牌们思考、借鉴。
定位的差异化
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我们对酒文化的塑造集中在两个字:高档。
每瓶酒似乎都在吹牛逼:我用的都是最好的水,最好的古法酿造手法,甚至曾经是给皇帝进贡的礼品。每瓶酒都在努力抬高自己的身价,似乎不贵就不足以显出自己的价值。
而白酒在“自我鼓吹”的同时,也暴露了它们一个致命的缺点:有距离不接地气!
而随着"我喝的不是酒,而是寂寞”等网络用语的出炉,恰恰证明了白酒行业是时候出现一个主打情怀的产品了!
而江小白,抓准了这个时机,另辟“平民化”品类蹊径,在看似红海的市场中开辟出蓝海。
瞄准人群的差异化
除了江小白,应该再也没有一个品牌,“冒险”地将自己瞄准年轻群体了 !
在不少人的潜意识中:中年才是白酒消费的主力,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是啤酒才有这样的市场?
但通过江小白的努力,在年轻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套自我的品牌逻辑:江小白=8090=我们的情绪化酒精饮料,占领了这两代人的消费心智。
优质的内容+成功的社会化营销
很多人认识江小白,是从它的文案开始的。
广告中走心的文案,江小白直接搬到了自己的瓶身上。
每一瓶酒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每一个喝酒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江小白瓶身广告)
不仅如此,江小白还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了全渠道的推广上,直接和消费者接触。于是,电影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火锅英雄……)、电视剧里(小别离、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地铁上我们都看见了江小白的身影。


(电视剧中植入的江小白)
如果说江小白成功的关键,一定是它跳出了白酒高档令人仰视的围墙,真正地走下神坛走入了大家心里。这样的改变非常不容易,因为消费者的刻板成见是最难改变的。当然优秀的文案和到位的整合营销策略也出力不少!希望江小白的成功案例能给很多行业一个思路,跳出固化思维,有的时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