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广告网 > 品牌营销 > 市场观察

赵露思吞噬「少女市场」

赵露思吞噬「少女市场」

《2020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中,「赵露思」是个热词。 她是腾讯视频电视剧年度突破演员,比第二名的毛晓彤票数高出近1000。 她主演的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是年度最受欢迎华语内容,热度盖过《创造营2020》和《三生三世枕上书》。 2020粉丝灵感缪斯榜单上,赵露思仅次于肖战,当红的迪丽热巴、王一博、王俊凯,以及前辈赵丽颖,票数均不及她。 今年春节后,粉丝总结了一份赵露思2020年的业绩:

跨境电商的12个风向预测

跨境电商的12个风向预测

前十年,跨境电商逆风崛起;后十年,跨境电商势不可挡。据海关初步统计,2020自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跨境电商全年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了31.1%。其中进口0.57万亿元,增长16.5%;出口1.12万亿元,增长了40.1%;这火爆数据背后的供给端来自国内:率先控制住疫情,让“世界工厂”生产恢复的速度领先于“世界”;需求端来自海外,持续的疫情催生出供应缺口;而大环境是疫情长期阻隔下全球海内外消费者养成的“Online”消费习惯。

女性营销,光走心是不够的

女性营销,光走心是不够的

第一次听到你噗噗的心跳,我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第一次抱你,这么小,能把你好好养大吗?第一次喂你,吃饱了吗?妈妈,是有点笨手笨脚对吧?第一次带你出门,你会喜欢这个世界吗?记得你第一次生病,多希望能够代替你。你第一次叫妈妈,我却不在你身边,你第一次走路,我却慌乱得不知所措,第一次离开你,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我,是个好妈妈吗?妈妈,你就是我最好的妈妈。

人口普查数据背后的机遇

人口普查数据背后的机遇

今天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终于发布了,很多人都感觉近年来国内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不少变化,特别对新生儿出生率、结离婚率、老年人人口数等维度非常关注,所以对这次人口普查数据都非常期待。人口普查当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消费结构等宏观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并更加权威。人口问题有太多东西可以说了,我这边只是从品牌机遇、营销机遇的角度简单梳理一下,其实大多数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只是现在可以用数据进一步佐证。

特斯拉,到底得罪了谁?

特斯拉,到底得罪了谁?

二十一天过去了,留给特斯拉的,依旧是一地鸡毛。自从女车主登上车顶以来,特斯拉仿佛被下了降头一般,车祸新闻频现。前脚刚在厦门撞倒了电动车,后脚就冲进了太仓的早餐店……新闻的标题也取得越来越长:《特斯拉撞了……》《特斯拉再出车祸……》《特斯拉又又又出翻车啦……》一夜之间,车祸新闻仿佛分为两类,特斯拉车祸和其他品牌车祸。

界面新闻副总编辑崔宇:付费模式是必须要玩的游戏

界面新闻副总编辑崔宇:付费模式是必须要玩的游戏

在全球媒体市场中,媒体设置付费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全媒派往期文章《如何吸引并留住订阅用户?搞付费的媒体应该知道的5种方法》中,就详细介绍了国外主要新闻机构吸引并留住订阅用户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国内,由于经营模式、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开通付费模式的媒体屈指可数。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像财新这样的媒体对很多具有公共价值的深度报道取消了付费墙,这一举动备受好评。

母亲节催泪哪儿容易啦?8个品牌短视频案例点评

母亲节催泪哪儿容易啦?8个品牌短视频案例点评

近几年的母亲节,宝洁都会出一个借势视频,与SK-II每年都会做一个“剩女”相关话题的微电影类似,但双方的人群目标不同,母亲节的覆盖度显然更广。母亲节,最常用的内容策略就是温情路线,今年的案例,有两家品牌就没有走温情路线,反而走的是搞笑路线,其中一家就是宝洁。宝洁引入了杨迪妈妈作为开心IP,把孕妈妈对自己能否做一个好母亲的担心,通过一堂课+穿越的方式,进行了“喜剧”演绎。

母亲节哪些品牌花式祝福最出彩!

母亲节哪些品牌花式祝福最出彩!

今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母亲是这一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对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现在,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品牌的花式祝福在母亲节最出彩!

微信的随机广告,就尼玛离谱!

微信的随机广告,就尼玛离谱!

作为一个靠写公号过活的人,精选君发现自己拥有了一项,看似厉害却无用的本领,只要看一下公众号文章的第一段,就能分辨出结尾有没有广告,或许这就是新媒体人的自我修养吧,然而……这招对中插小广告并没有用,谁能想到案件解析的文章里,会突然出现M记的广告呢。

人力资源管理简史

人力资源管理简史

有人说人才招聘不在这三个D里面(不属于人才发展TD),是独立的。所以现在也有人在尝试推出一个新概念:员工全生命周期,从招聘-入职...,到离职,甚至到退休。也有人现在在推另一个新概念:员工体验旅程(employee experience,简称EX),想把德斯勒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本书里讲到的所有事都穿在一起:招聘-面试-入职、学习成长-晋升、绩效-激励、薪酬-员工福利、员工服务、员工安全与健康、劳动力合规与员工劳资关系。

Gartner到底怎么回事

Gartner到底怎么回事

国外有很多咨询公司,大多这些咨询业务诞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四大战略咨询:波士顿、贝恩、麦肯锡、罗兰贝格。如四大财税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如四大人力咨询:合益、怡安翰威特、韬睿惠悦、美世。如四大IT咨询:IBM、埃森哲、德勤IT、凯捷。战略为顶、IT落地固化。中间财税和人力两大职能支撑。而Gartner和IDC呢?虽然他们俩也都诞生在上世纪70年代,但他两不是上述四类。Gartner最初起源于广告公司,而且是专注给刚刚新兴起来的IT厂商做广告。但是当时IT对于普通人来说太专业太复杂了,看不懂啊。怎么办?于是Gartner开始做产品测评,开始邀请CIO做访谈与点评。

教你19元吃海底捞,爆火的"薅播"有多疯狂?

教你19元吃海底捞,爆火的"薅播"有多疯狂?

前几天,瘫在床上刷短视频的我,刷到了教人薅海底捞羊毛的视频。比如说,用小料自制各种锅底,各种暗话问服务员要水果零食,甚至还可以打包带走!惊了,这年头薅羊毛不都是偷偷的嘛?什么时候都开始线上“授课”了?于是我去各大平台上逛了一圈,惊奇地发现:现在有不少的博主分享各式薅羊毛小绝招,且流量不低。

治愈系广告,成为主流!

治愈系广告,成为主流!

老实说,最近几年在洗脑广告的强奸和工作生活的压力下,这种治愈系广告,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尝试推出治愈系广告!好品牌,懂治愈。什么是治愈系广告?说白了它主要能给观众带来两点:感官的享受和精神情感的放松。那么说到治愈系广告,大家能想到什么呢?

贾乃亮也开火锅店了?设计有些大胆!

贾乃亮也开火锅店了?设计有些大胆!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利用自己的人气和流量,纷纷跨界餐饮领域,公然搞起了副业,特别是火锅这个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餐饮种类,更是成了明星跨界的首选。这不,贾乃亮就在武汉开了自己的火锅店 鲜樂门鱼头火锅派。

抖音和微信,地位会撼动吗?

抖音和微信,地位会撼动吗?

“抖音越来越像微信了”、“微信10几亿用户的社交地位是不容易被攻破的”、“微信正在攻入抖音腹地”、“微信的品牌效应是无法被忽略的”,微信和抖音近日短兵相见的动作引起了行业内外人士关注和热议。那么,抖音和微信的相互进击,是否预示了哪些商业机遇和透视了哪些商业逻辑?

直播带货要「变天」?淘宝这次放大招了

直播带货要「变天」?淘宝这次放大招了

去年这个时候,直播电商有多火大家还记得吗? 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狂上热搜;淘宝直播加码,抖音、快手发力,京东、微信也纷纷跟进……可以说,直播电商在疫情之下迎来了大爆发: 据 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9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49 亿,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 3.09 亿,占网购用户的 41.3%,占直播用户的 55%。

“技术流”是如何支配广告业的?

“技术流”是如何支配广告业的?

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我们常常只把新技术当成替代工具,用技术去提高做事的效率。但其实,新技术带来的不是新工具,而是新思维。 比如,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崛起时,企业开始做社交账号运营,大家觉得这是一种不花钱就能宣传品牌的渠道。 后来大家才明白,社交媒体账号不止是个宣传工具,而是用户运营的阵地、是私有的流量池。于是,“私域流量”的理论渐渐普及。

重构音频逻辑:做平台,更要做内容

重构音频逻辑:做平台,更要做内容

互联网内容产业中,可能没有哪个比音频行业更焦虑了。短视频厮杀凶猛,竞争激烈,但流量可观,图文社区虽然不温不火,还注意力板结,但变现还行。横纵对比之下,音频行业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一方面没有大众注意力,另一方面养不出爆款内容,久而久之,整个行业里的玩家都跟套娃似的,面临着相似的局面和同质化的困境。

从笑话到流行,Airpods是如何占据年轻人耳朵的?

从笑话到流行,Airpods是如何占据年轻人耳朵的?

自从在上下班路上、地铁上、办公室里,还有出差的候机楼里、周末加班的星巴克里到处都是戴着AirPods的年轻人时,毛毛再也不好意思在公共场合拿出我的有线耳机来听歌。虽然无法辨别它们的真假,但唯一能确定的是,AirPods以越来越高的使用频率攻占了年轻人的生活。

「快递盲盒」月入10万,“割韭菜”套路也太秀了

「快递盲盒」月入10万,“割韭菜”套路也太秀了

这些东西不仅卖的便宜,9.9 元就能买一个, 16 块钱甚至可以买到“一公斤”;而且,据说还有可能开到高价商品,比如手机、平板之类的。看到这里,我的内心不禁产生了很多疑问:这些所谓的“快递”是真的嘛?如果是真的,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我赶快去扒了一扒所谓的「快递盲盒」,发现里面的“猫腻”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