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尼零售白皮书《畅想“下一代零售门店”的十大趋势》,给未来门店画了个像。用户心智:从“单点突破”到“多点穿透”
MUJI农场店突出“找、逛、选”三类客户的同时穿透,向消费者传递“享受惬意购物时光的同时,发现新生活需求”的理念。
门店定位:从“以大带小”到“以近带远”
宜家在上海闹市区开设城市店,主打体验、展示和交付等服务,形成流量漩涡。
业态布局:从“品类展示”到“场景体验”
茑屋将不同的家具、摆设和家电、书籍、杂物等配搭在一起,组成不同的生活场景,模拟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视觉效果:从“平铺直叙”到“沉浸享受”
TX淮海采用极简工业风和“开放式街区”形式,兼容各单元的不同主题,极大增强可逛性。
商品规划:从“以货为始”到“以场为始”
联华鲸选将门店分割为数十个精品馆,经营主动权交给对应的买手策划人,买手根据精品馆的主题定位、客群需求等精益迭代商品组合。
用户获取:从“被动后置”到“前置截获”
暖通设备公司成都美景,一方面入驻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卖场,另一方面与装修设计公司合作,获取消费者暖通消费需求,从而在消费节点前置化的洪流下转危为机。
用户服务:从“点状触达”到“管家陪伴”
京东的超级体验店加码了自营服务人员,在低楼层的品类场景专区,配备自营品类专家,进行产品介绍和售卖流程讲解,并把控成交环节。
流量经营:从“店内局域”到“全域盘活”
盒马鲜生打破物理界限的“广域场”,从线下到店场景延伸至线上离店场景,打造以“店”为核心的O2O流量盘。
店员运营:从“人脑决策”到“算法决策”
便利蜂拥有一套“中央大脑”操作系统,系统通过Pad每隔15分钟将任务指令推送给店长,一切尽在系统掌控之中。
供应链:从“渠道区隔”到“协同融合”
某化妆品品牌实现了供应链的“一盘货”模式创新,将线下门店仓和其他仓库的库存全部集中至线上线下共享库存池,使得线上电商渠道也可以实时共享线下门店仓。
摄影:新零售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