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案例
户外监测
全球精选
C网文库
分享
分享链接:
复制链接
社交平台:
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分享给朋友,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指定分享。
首 页
C网热点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优秀案例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设计宝典
广告热店
影视热店
创意热店
酷榜户外
媒体户外
户外监测
酷榜舆情
全球精选
海外创意广告
国内创意视频
专题视频
酷榜素材库
职面未来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广赛
黄河奖
学院奖
长城奖
金犊奖
龙玺广告奖
金铅笔
纽约奖
嘎纳奖
伦敦奖
克里奥
艾菲奖
时报金像奖
专 题
  • 首页
  • C网热点
  • 案例
  • 户外监测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当越来越复杂的双十一,遇到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
扫一扫,手机查看
来源: 趋势君 肖明超-趋势观察
发布于 2022-11-11 11:02:58
浏览(5209)
分享(0)
收藏(0)
双十一的第一波快递刚刚到手开箱,第二波接踵而至,还有5个小时就是双十一的正日子了。大促之前,各种营销活动和广告宣传将狂欢的氛围推至最高,不买点儿什么仿佛就错过了一个亿。然而,就在“买买买”的呼声之下,“理性购物”的声音也逐渐被放大。


不少信号都显示着,年轻人对于消费已经越来越理性了,伴随着双十一越来复杂的规则,大家在一次又一次的竞技中成长、蜕变。

越来越复杂的双十一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双十一购物节刚开始的那几年,活动规则就是简单粗暴的直接打折,说优惠就优惠,说减钱就减钱,打五折也毫不眨眼,满减类的活动也很简单,只要能掌握四则运算,基本上也就胜券在握。

那时,活动节奏也很紧凑,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一周的时间,用户只需要提前三五天看好价格,然后把想买的东西加进购物车,到了十一月十日的晚上,倒计时到零点点击付款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说体验差在了哪,可能就是需要熬夜到零点,对第二天还要早起的打工人们来说不太友好。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动熬夜”这个昔日的槽点,已经不值得被吐槽了,让消费者更头大的是怎么也算不明白的优惠券,难以凑到一块去的满减,以及活动前夕的突然涨价。尤其前两年开始的预售模式,将活动战线拉长到近一个月,让消费者感到心力交瘁不说,付定金和尾款,满减津贴,盖楼,赚猫币,瓜分红包等各种活动规则,把人弄得晕头转向。有网友吐槽,双十一策划组大概是把葛军请去了,活生生将购物节变成了高数课。

1.png


不少花费大量时间勤勤恳恳参与各种活动和小游戏的人,最终在付款时也并没有少多少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大大超过这些优惠本身的价值了。正所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拆红包两块五。很多消费者都认为现在无论再怎么拼凑,都比不上以前直接五折来得爽快。

2.png


作为全年的购物狂欢节,双十一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给消费者最优惠的价格,在年底拉一波消费热潮。那么,为什么现在不像过去那样好好打折,非要设立一系列的规则,越演变越复杂呢?

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经济学概念——价格歧视。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商家的定价策略,在去除成本以后,本质上就是一种与消费者心理预期价位的博弈。

比如一套护肤品,有人在下单的时候眼也不眨直接付款,有人需要在直播间蹲优惠券,参加各种活动凑红包,拿到最大折扣后才下单。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商家通常会让价格保持在一个区间范围,也就是让价格是波动的,不是恒定不变的,以此将一个商品尽可能地卖给更多的人。

3.png

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价格歧视又被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即销售者为每一位顾客及其所购买的每一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最常见的方式的就是讨价还价,用同一产品获取不同买家的心理价位,以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即销售者对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在不同的购买者之间进行价格歧视。但二级价格歧视不能观察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的特性,从购买者的角度看,存在自我选择机制,所致能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消费者的消费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比如特定国家价格、会员折扣、学生价、老年人专享价等等,这些也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双十一越来越复杂的规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三级价格歧视。如今在互联网的追踪下,没有人能逃过大数据的眼睛,平台通过各种数据获取用户的各类信息,并给每一个用户贴上标签,以此来区分用户的身份。

双十一期间你的各类消费行为也被记录在册。比如积极参与各类游戏和活动以获得红包的精打细算群体,各个平台和店铺比价的价格敏感群体,直接下单的价格不敏感群体等等。

当然也有人觉得自己参与活动是获得了实打实的优惠,但实际上你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在社交平台或朋友之间相互讨论的话题,为平台带去了非常宝贵的流量价值。给一部分人卖高价,获取利润;给另一部分人卖低价,获取流量。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其实都为资本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

面对越来越烧脑的活动规则,消费者们虽不堪“算法”之扰,但却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开购物“难题”,使用Excel表格统计商品信息、列出方程式计算最优价格……购物节迫使人们纷纷重拾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点。

小红书上搜索“双十一攻略”一词,竟有上百万篇相关笔记的发布,随便打开其中一篇,都能发现各种薅羊毛的小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如何领取红包和优惠券,如何找到直播间的特价商品,如何叠加多重优惠等教程。10000元的总金额通过各种极限凑单满减,最终只需付款五千,更有甚者,20000的总金额用完各种券后只需支付七千,谁看了能不为消费者的省钱智慧竖个大拇指呢?

5.png


比起“抄作业”省钱,还有更直接的省钱方式,不花钱。我们在今年发布的趋势报告中就有数据表明,如今的消费者变得更加克制、务实,人们对自身消费需求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审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购物节常见的满减、买赠等促销手段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地打开消费者的钱包。

比起冲动消费的一时爽,这些对价格越发敏感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精打细算,一点点“抠”出高性价比的快乐。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分享极简主义生活的网络博主备受欢迎,消费“减法”似乎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在年轻人中,将注意力从物欲上转移,只按需购物,成了一种新的消费风尚。

豆瓣上“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不买了!拔草互劝协会”“消费主义逆行者”等个专注省钱的群组,已经有了上百万的组员。网友们聚在一起,尝试对购物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与审视,共同研究“科学抠门”的方法。组员们还会时常互相提醒不要被消费主义所裹挟,希望大家都能做金钱的主人。

6.png

虽然购物节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们瞬间的消费欲望,但现实会把人拉回理性的生活。年轻一代正在进步、成熟,理性的消费趋势帮助他们回归到生活本质,同时,他们也在消费中学会了精打细算规划未来,用理性主导生活。

就像在豆瓣“不要买”小组简介中写道:市场上从直播带货,到网友分享,到处都在给人种草、刺激消费。通过煽动起焦虑情绪,让每个人因为焦虑,不断去购买、以满足自己的伪需求。“让我们做到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做消费主义市场的逆行者。”

购物热潮下的冷思考

如今的双11,对销售额等数据的追求掩盖了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初衷。从去年开始,天猫双十一取消了实时成交额的数据展示,一方面是去年冷清的购物气氛无法带动数据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双十一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化。曾经让众人狂欢的购物热潮,如今正在迎来“冷思考”。

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一年365天的直播促销早已把品牌折扣让利的空间释放到了极致,想让双11再来一波比直播间更便宜,商家已经是无能为力,除非电商平台拿出更大的诚意进行补贴,而且年轻人的钱也越来越不好赚。


从2018年的“集能量”,到2019年双11的“盖楼”,再到2021年的“养成猫猫“,尽管平台能够通过各种游戏和玩法,让想要拿到优惠的用户们卷入这场狂欢活动,为平台注入活跃的流量,但是挤牙膏式维持生命力并不是长久之计,双11过后,没有人会再去打开游戏,这种不可持续的策略只是一种表象上的热,没有真正解决双十一的乏力。

8.jpg

一场真实有效的购物节,是能够让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的。首先,作为电商平台最重要的生态,商家和品牌方也要确保可以接受的利润,而不是在平台的压迫之下,虽然卖得多但是一堆促销下来并不挣钱。

在此基础上,平台和商家只有拿出十足的诚意,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够保持双11的鲜活力。尽管每年的双11亮点多多,但最后只有好产品、好体验、好价格、好服务才是顶流平台的立身之本,从而让这一种购物方式不仅开启划时代的购物序幕,同时也成为独属于我们的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

观点
收藏
为文章点赞
+1
分享
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6
vans如意
回复
2022-11-11 11:45:26

贫穷使我理性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深藏blue
回复
2022-11-11 14:43:56

平台和商家只有拿出十足的诚意,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够保持双11的鲜活力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昆仑山上的大猩猩
回复
2022-11-11 14:57:07

这么多年我一次双11热闹都没去凑过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张学友
回复
2022-11-11 15:30:46

双11的价格歧视,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其实都为资本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心静自然清
回复
2022-11-11 18:01:32

价格便不便宜一回事,最主要是需要才买。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文人墨客劲爆辣子鸡
回复
2022-11-16 17:38:40

曾经让众人狂欢的购物热潮,如今正在迎来“冷思考”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肖明超-趋势观察
每日必读
更多
野兽派讲了讲中国人心里的「春分」、ubras上线呼呼系列家居服、霸王茶姬粉了
广汽三菱否认退出中国、趣头条退市、淘宝内测同款比价功能、戴森推出空气净化耳机
梦龙×泡泡玛特开启欢愉世界;B站发布抵制造谣网暴倡导公告;迪士尼任命新任CHO | 营销周报
青花汾酒品牌资源库2022版
汾河奖获奖作品(文创类)展示
品牌周报 | ​​奈雪联名《中国奇谭》、瑞幸上线樱花春日季、王饱饱开启「看见进食障碍」公益行动
2022年全年中国广告市场同比减少11.8%;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12亿;
QQ迎24周岁;7喜换新LOGO;京东将上线百亿补贴对标拼多多 | 营销周报
一周资讯丨电通公司员工承认在东京奥运会上操纵投标;Instagram宣布停止直播购物功能
周刊|元气森林换“气”、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失联、麻六记否认破产
数据
更多
尼尔森IQ发布《2023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
优秀企业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时趣
案例
职位 5
查看详情
MT 蒙彤传播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编辑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020-38814986
版权所有 广告网 粤B2-20040750号 © Copyright 1998-2022 cn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