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道、标志、广告、设施等应该容易识别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形态,并且能够启发人们强有力的判断能力。”
城市空间的视觉秩序包括了合乎规划规范的逻辑秩序、合乎道德规范的礼仪秩序、合乎法律规范的行为秩序,由空间结构中的建筑、街道、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包括户外广告在内的商业文化活动共同构成。户外广告作为其中一种有效快速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对品牌提高观众认可度和城市文化展示起着特殊的作用,携带着城市符号成为发展的动力因子。优秀的户外广告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提升品牌商业价值,凸显甚至升级城市文化。
常见体现城市文化的户外广告,主要展现城市地标建筑、文字语言、风俗文化三个方面。
地标建筑
广州小蛮腰、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这些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鲜明符号。社会学家费孝通就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里,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从基础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重视这种乡土性,才能触碰到中国消费者的根。
电视剧《神秘博士》的中国主题海报,将时空旅行融入中国主要地标,将中国画与西方现代插图技术巧妙地融合,优雅的中国传统配色方案进一步增加了其美学价值。
同时,这类地标建筑作为城市户外广告的重要载体,有着巨大影响力,品牌及媒体常借用LED科技等形式宣传营销,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火锅店入驻东北的户外广告设计,突出两大元素,“火锅”是主体,“北碚”则是当地地名,不论对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成功引起注意。不运用百事可乐、德芙、华为这样的大IP,而突出跟当地的联系,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凸显出独特特色,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进一步探究,也展示了品牌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语言文字
具有地域特征的语言文字,即方言,也是一秒能唤起居民认同感和亲切感的方式,走在路上只看文字就能带入熟悉的语音语调,比如雀巢咖啡粤语版“呷杯咖啡再港”,后备箱收纳盒东北版“这盒子能嘎哈“,茶颜悦色长沙版“你看咯”......
中华大地派生了七大方言区,加之一系列歇后语、口头禅,使得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品牌若能牢牢抓住地域语言文化特征,就抓住了大多数市民的心。
文化风俗
真正体现文化风俗的户外广告需要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多为场景化表达。知乎接连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举办了“不知道诊所”主题展,持续将知乎上的知识融入到更多场景中,缩短优质内容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每一次展览都结合了不同城市的独特韵味,上海展如下。
除了民国上海经典文化的再现,品牌广告也关注着现代文化的引领与表达,抓住大都市节奏“快”的特征,与品牌性格“勇气”、“突破”、“自由”、“放松”等关键词链接在一起,如运动品牌NIKE举办的酷跑活动户外广告,主题为“上海拦不住”,共同展现品牌和城市,以及带领市民们的冲劲。
户外广告也不断焕发新兴城市文化锥助力城市更新。宝马MINI和风险基金 Urban Us 共同打造了重新构想城市生活的加速器计划,意在通过投资为城市提供网络和资源,改善城市生活和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帮助可持续发展,使其变得更加宜居,“保持你喜欢的,改变你讨厌的”,让城市洋溢着推陈出新的活力氛围。
小
结
当下,虽不乏宣扬城市文化的优秀户外广告案例,但总体在语言、符号、表现方式等方面片面重视外来文化,缺少对当地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多为元素性表达,如江南城市老城区的户外广告多使用江南水乡元素,这对游客来说较容易产生视觉吸引力,但对作为主体受众的当地居民而言则审美疲劳,认为缺乏深度。未来,户外广告在设计过程中多考虑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颜色、设计图案等元素来反映不同的更有底蕴的城市文化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户外广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企业从商业角度出发宣传产品的经济行为, 而且还凭借新颖的造型、寓意深刻的内容塑造了城市的第二风景线,期待城市景观风貌文化与现代户外广告更有机地融合。
户外广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企业从商业角度出发宣传产品的经济行为
必须有!广州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