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新晚报》:适时创新 成就品牌    

《新晚报》:适时创新 成就品牌

 
  《新晚报》是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主体报之一,创刊于1985年1月1日,2004至2008年,《新晚报》先后被评为“全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20强”、“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晚报”、“中国创新晚报 都市报二十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晚报十强”、“中国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晚报十大品牌案例”等,新晚报编辑部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集体。
 
  理念统领品牌——坚持“主流定位”和“以民为本”并举
 
  一直以来,中国的新闻改革和报业市场走势都处于较为剧烈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为适应这种变化,2008年,《新晚报》在坚持“城市主流晚报”的市场定位、强调对城市和人施以“主流影响力”的同时,提出了“适时创新”的观点——即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突出“以民为本”的宗旨,并根据报业市场的客观变化,适时调整、创新报纸的新闻理念、新闻采编、广告经营以及管理制度等环节。
  重新梳理办报理念后,《新晚报》明确了一张有影响力的报纸必须做到“坚持主流的政治立场,选择主流价值取向,树立主流道德观念,符合主流审美情趣。”此后,《新晚报》明确了“主流媒体”的定位,强调了一张“权威、亲民、无处不在的城市主流晚报”的引导舆论导向功能。即从人文、人性、人格、人品切入,用影响力化解民怨民误、引导民风民俗、开发民智民能、凝聚民心民力、宣传民规民法。
  2008年,随着全社会“以民为本”思想的深入人心,《新晚报》对理念也做出适时的创新和调整,先前的“市民化定位”全面升级成更为宽泛的“以民为本”操作思路,加之“主流媒体”的定位,力图做到影响力和服务功能两翼齐飞,高度和贴近性并举。
 
  实践经营品牌——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操作思路
 
  理念的适时调整,还需操作环节的执行来印证。为保证报纸的视角高度和影响力,《新晚报》在重点的报道和社会活动上力求从大处着眼,关注百姓生存和发展中的大事件、大问题;在操作上则力图从小处着手,从更为贴近市民生活的层面入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后第四天,《新晚报》发起了“我帮灾区学子渡难关——‘一对一’帮扶在哈震区学子行动”,得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广大爱心企业及市民的积极响应,爱如潮涌。全市共有110余个爱心企业及市民捐助帮扶善款120余万元。《新晚报》领导带头帮扶了一名震区学子,晚报编辑记者集体资助了3名震区大学生。这一活动受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关注,《新晚报》的爱心倡导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博爱和报纸的责任感,《新晚报》的品牌美誉度叫响全国。
  北京奥运会全球关注。《新晚报》密切关注奥运筹备工作,通过积极努力获得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黑龙江地区选拔活动的独家承办权,使东北地区选拔活动的首站落户哈尔滨。最终,哈尔滨站共15人入选奥运引导员,人数排在全国前列。冰城引导员还担当起引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入场的重任,并赢得了“奥运中国小姐”的崇高荣誉。作为城市主流媒体,《新晚报》圆满完成了自己向中国、向世界展示哈尔滨城市风采的历史使命。
 
  业绩见证品牌——用数据说话的“主流媒体”
 
  2007年《新晚报》全年的广告份额为2.46亿元,而2008年1—9月份,它的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7.5%左右。在哈尔滨纸介媒体中所占市场份额高达60%,而哈尔滨纸介媒体广告销售额要占到黑龙江省纸介媒体的80%。
  2008年,《新晚报》在哈埠市场日发行量达到35万份,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威调查数据表明:《新晚报》以60.7%的平均每期阅读率,约160万读者(15岁以上)的绝对优势,成为哈尔滨地区的“龙头报纸”。
  适时创新的品牌经营策略让《新晚报》在哈尔滨报业市场上不但保持着主流媒体和龙头报纸的地位,更深刻影响着哈尔滨的城市和人,准确地说,《新晚报》已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