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书里书外的刘亚东    

书里书外的刘亚东

 
  “16年的老汤就炖出这么一小块瘦肉。”他指了指办公桌上的一大摞书稿,平日的风趣里只加了一丁点儿凝重。3分钟便结束第一次采访,记者带走的“家庭作业”是即将付梓的《新闻眼看美国——刘亚东作品集》。
  “刘亚东先生从事新闻工作16年,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令人刮目。欣闻日前他荣获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这是实至名归的。”新闻大家范敬宜为本书所作的《序》这样结尾。
 
  一位志存高远的“外向型”记者
 
  上世纪90年代,刘亚东被派往美国,任科技日报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其间,他的足迹遍及美国50个州。《新闻眼看美国》像是一位热情周到的导游,引领人们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美国科技、教育、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该书最后两章还特别精选了他近30篇关于中国的报道。
  一条绚丽多彩的美国科技发展长廊、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自主创新画卷,世纪交汇前与后,他分别去了美国又回到中国。作为一名“坐在最前排的观众”,刘亚东见证着历史,也记录了历史。
  范敬宜先生在序言中写道:“读了他的这些新闻作品,我的突出印象一是厚重,二是高远。厚重,和他的学识和学历有关。这棵新闻之树能够茁壮成长,显然得益于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名校的文化滋养。高远是指视野。常驻美国5年,让亚东得以在全球化的高度上开展新闻实践,也让他有了更加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更加敏锐的新闻嗅觉。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传媒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提倡做这种‘外向型’记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奇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勤于思考的他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新闻感悟。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搞国际科技报道,要胸怀祖国;搞国内科技报道,要放眼世界”。
  “查尔斯顿海军基地关闭之后”,“犹他州高科技工业重镇纪行”,“肯尼迪太空中心印象”,“纽约地铁漫笔”……在很多文章中,刘亚东明明是在写外国,但人们却总能于字里行间或隐或显地找到两个字——中国。
  国内242家开发型科研院所实施转制仅一个月后,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毛如柏在接受他采访时,不经意提到正迈出“下海”第一步的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刘亚东马上联想起能出售15年后气象资料的美国国家气象研究院,以及那些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外公益类科研机构。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前往宁夏水科所采访。其后,他发表的题为“大漠深处有绿洲”的新闻调查,成为当时中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风向标。
  在今天的新闻前沿,刘亚东不仅是战斗员,更是指挥员。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准确的价值判断,使这位指挥员在一次次重大战役报道中运筹帷幄,出奇制胜。采访三峡工程,他要求记者们强力攻占自主创新的制高点;采访老工业基地沈阳,他迅速提炼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沈阳人坚定不移”的主题……
  遇到难以驾驭的重大题材,刘亚东往往亲自披挂上阵。史诗般的长篇通讯《海纳百川播种未来》,让公众全景感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进程,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大气魄、大思考和大手笔。
  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经验交流研讨会”开幕式上,受邀演讲的刘亚东“不按常理出牌”。他不谈自己的新闻从业历程,而是把与会的中国新闻界精英们带入“强化对外传播,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思考。
  外语是刘亚东的强项,同事们佩服他流利自如的英语,更赞许他从不卖弄,从未听他平常说话时夹杂那种让人倒胃的“洋词”。
  “英语在工作中的确帮了我的大忙,以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大都得益于它,有些是间接的,更多是直接的。”组织重大国际活动战役报道时,刘亚东尤其重视为年轻记者提供锻炼机会,让他们习惯于用外语直接采访。
  一次,有位外国要员在国内某庆典仪式上演讲,央视现场直播。正在值夜班的刘亚东敏锐地发现,中文译稿在一个关键词上与英语原意有很大出入。他当即给有关新闻单位领导打电话,在第一时间反映了情况。后来,各家媒体都做了相应处理。

{$nextpage}

  采访刘亚东时,他需要查阅一件往事的详细记载。记者吃惊地看到,他在电脑上最终找到的文件,竟是自己10年前用英文写的一篇日记。
  “您一直坚持吗?”
  “就像洗脸刷牙一样,习惯了就不觉着难了。这是一种很好用的‘防锈除尘剂’。”回答得平平淡淡。
  坚持用中文写日记的人恐已为数寥寥,而刘亚东这个北方汉子在写英文日记这件“小事”上,却表现得如此执着和专注,除了过人的毅力之外,必定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在全球化背景中的网络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外语是捕获更多信息的法宝,也是开拓思维疆域的利器。因而,外语将和其他要素一道,共同构成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肯定,外语是未来媒体竞争的一个制高点。谁抢占了它,谁就掌握了主动;谁丢掉了它,谁就丧失了先机。”
  刘亚东是性情中人,更是有心人。
 
  一种“不讲道理”的报道方式
 
  《新闻眼看美国》收录了刘亚东50多篇消息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完全用事实说话,不加任何议论。事实的纯粹反映了一种方法论范畴的极至,也折射出一个新闻人的职业信条。
  提及消息报道,刘亚东在很多场合都在说:“因为我不喜欢听他人说教,所以我从不说教给他人听”,“多摆事实,少讲道理,更不要替读者下结论,千万别把受众当傻瓜”,“少讲道理或不讲道理,这是做好新闻的最大道理”……
  范敬宜先生评价道:“他的这些观点和作为,对当今一些新闻媒体兴之所至夸夸其谈的陋习,正好是一种鲜明的比较和匡正。简言之,亚东懂新闻,而且会写新闻。”
  新闻写作容易陷入模式化和概念化的误区,“模式化扼杀了新闻事实的个性,概念化远离了新闻事实的本位。缺乏事实个性或远离事实本位的新闻作品,注定不会受到读者欢迎”。
  一次,刘亚东在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课时,这般释疑模式化和概念化:“写护士都是白衣天使,写教师都是辛勤园丁,这就是模式化。‘他睡着了’或‘他吃饱了’,这些都是概念。‘他睡着了’的事实是什么?或许应该把这样的情形告诉读者:他躺在沙发上,一条毛毯从头盖到脚,鼾声从毛毯下面传出,弥漫到整个房间;‘他吃饱了’的事实是什么?读者可能很想知道:他撑着饭桌站起来,挺了挺腰,尔后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儿。”
  新闻的本质是事实,而消息最集中地体现了各种新闻体裁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事实都承载了一定的信息,记者把他认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挑选出来并报道给公众,这个过程已经传达了自己的观点,用不着画蛇添足。此处无声胜有声,在刘亚东看来,“这才是新闻的力量”。
  怎样用事实说话?刘亚东十分推崇《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报道风格。在他看来,做新闻就是讲故事,一则好的新闻必然是一段好听的故事。一个记者的工作经历应该是一个找故事的经历。讲述故事可以回溯至人类创造语言的那一天,记叙故事能够追溯到祖先发明文字那一刻。“人性化越强的故事越是好故事,新闻中的故事只不过多了时效性的要求”。
  1998年在美国上市的一种新药,现在“地球人都知道”。经查证,刘亚东是最先将其报告给国内读者的新闻记者,写法还是他所惯用的讲故事套路:
  美国新泽西州通往纽约曼哈顿的华盛顿大桥脚下,有一间门脸儿不算小的药店。克鲁格老头儿一周之内第三次来到这里,可得到的还是让他失望的答复。他掩饰不住心中的焦虑,对耸着肩膀的药店老板说:“那药什么时候才能到?我下个月就要结婚,老夫少妻啊!”
  克鲁格急于购买的是辉瑞药厂新近开发的一种药物,此药的开发本意是治疗心脏病,但却未见什么疗效。不过,男性试服者们纷纷报告一个意外的惊喜,使它歪打正着地成了治疗阳萎的特效药。(详见《新闻眼看美国》中《伟哥风靡美国》一文)
  “在很多情形下,只要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平移’到报纸版面上,就是好新闻。”刘亚东说,学会讲故事是每个记者躲不过的一道“坎儿”。迈过这道“坎儿”,就是一片新天地。
  有人反驳道,科技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不能也不必讲故事。而他却坚持,新闻规律的普遍性在这里没有例外,讲不出故事是因为记者还没有找到故事。而且,恰恰是科技新闻报道才更需要讲故事。为实现科技新闻的有效传播,记者就是要讲出好故事,从而把高深莫测的科学技术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

{$nextpage}

  上世纪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一块火星陨石上,发现了意味着原始生命存在的物质后,刘亚东关于地球外生命的相关报道这样说开来:
  去年8月21日,史蒂夫?厄普顿下注,赌太空生命将在一年之内被发现。赌注登记经纪人威廉?希尔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这么倒霉。他不得不以1赔10的赔率付给厄普顿1000英镑。兴高采烈的厄普顿说:“我要用赢来的钱去享受一个美妙的假期,但肯定不会到火星那么遥远的地方。”(详见《新闻眼看美国》中《火星上确曾有过生命吗?》一文)
  尽管如此,讲故事在刘亚东眼里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的目的是调动读者的参与热情。之所以强调讲故事,是因为它是我们迄今发现的最能吸引读者的办法。”
 
  一个看似简单的新闻座右铭
 
  “先做个判断,如果全中国只有30个人能读懂你这篇报道,那趁早把它扔进垃圾筒。我们办的是报纸,不是学术刊物!”刘亚东有一次在科技日报采编大厅对一位记者大声说道。
  他痛恨那些充斥着术语和数据、晦涩难懂的科技新闻报道。刘亚东接受新华网专访时,精准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当一则科技新闻报道里大量充斥着术语的时候,那通常不是由于我们的记者想炫耀自己的学问,而是由于他们在这些术语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所以,只好采取一种偷懒的办法,直接把术语堆积上去。结果是得罪了广大读者,讨好了少数专家,很可能连少数专家都不领情。”
  刘亚东开出两张“药方”来解决科技新闻报道中的术语问题:一是解释,二是翻译。解释就是根据记者自己的理解,用类比、详析、图表、背景介绍、相关链接等各种手段把一种专业的表达阐释清楚;翻译是指把一种学术的说法用记者自己的语言,也就是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明白。
  “解释和翻译,这是科技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一则好的科技报道,无论谁来做,怎么做,最终都离不开这两件法宝。”
  刘亚东在科技新闻实践中有一个座右铭——把术语还给专家,把知识传给读者。“这句话其实并不简单。这些年来,采写和编辑科技新闻越多,我对它的感悟就越深。”
  由美国IBM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共同研发的“蓝色太平洋”超级计算机问世后,刘亚东在报道中对它超过2.6 TB的存储量做了这样的翻译:“足以搁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书籍”;而对它最高达每秒3.88万亿次的运算速度又做了这样的解释:“打个比方,如果使用袖珍计算器,一个人要花上6.3万年才能完成‘蓝色太平洋’1秒钟的运算量!”这些专业概念本来像天文数字一样匪夷所思,经刘亚东解释和翻译后,就连小学生都听懂了。
  刘亚东曾这样给他本人也给同行们“定位”:“记者就是一个通风报信儿的人,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高。只有平易的记者,才能写出平易的作品,才能受读者欢迎。”
  率真的为人和平易的性格鲜活地反映到“刘记”新闻作品中,读他的文章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你会觉得舒坦。《新闻眼看美国》关于美国科技发展的报道共5章,分别是天文学、航天与星际探索、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与气象、医学与生命科学,看得出,每一篇报道都力争用最浅显的文字,将新闻主题通俗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闰秒,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中外媒体都在报道,其中很多文章读后需要“打开窗户透透气”。而刘亚东的一篇400字的短消息虽承载大量信息,但却轻松明快,可以“躺在床上看”:
  地球的运行不像时钟那样规律,由于海洋和大气运动,以及人们尚且不知的其他原因,它的自转会时快时慢。当偏差大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因为无法改变地球,所以只好调整自己的时钟。科学家每隔一段时间便增加闰秒,以使高度精密的原子钟与地球保持同步。上次增加闰秒是在1994年6月30日,而今年则是全球时钟第20次增加一个闰秒。(详见《新闻眼看美国》中《今年最后一分钟有61秒》一文)
  做标题也是刘亚东的拿手戏,他尤其喜欢巧用流行词汇和百姓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又耐人寻味。“真空真的‘空’吗?”,“掂掂教师的钱袋子”,“天桥把式怎能教会农民用科技”……
  做好科技新闻报道,通俗化只是一个方面,刘亚东同样强调权威性。在他看来,没有权威便谈不上通俗,“以其昏昏”绝不可能“使人昭昭”。清华和北大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对他来说,不是“干粮”而是“猎枪”,让他得以更加迅捷地跟踪和捕获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想轻松的话,千万不要搞科技新闻。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需要知识充电,我们经常要按‘刷新键’,有时甚至是‘重启键’。”
  的确,《新闻眼看美国》所浸透的是心智,更是汗水。而刘亚东最觉惶恐的是范敬宜先生在《序》中的这段文字:“翻阅着一篇篇特色鲜明的新闻作品,时而激动,时而沉思;时而拍案称奇,时而又忍俊不禁。毫不夸大地说,一本新闻作品集子,能够吸引人进入这种境界,我已是好久未曾体验了。”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