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重新定义新闻生产的传统媒体逆袭    

重新定义新闻生产的传统媒体逆袭

  《纽约时报》的数字化专题报道Snow Fall(雪崩)赚足了眼球,通过创新式的多媒体报道方式大获成功:创造了350万浏览量,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圈掀起了一轮高潮;而这一数字专题的作者——《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John Branch也因此获得不少赞誉,而他本人也因出色的报道在近期刚刚获得普利策奖。

  资深科技记者欧姆·马利克对雪崩项目大加赞赏。他在自己创办的GigaOm上发表文章认为,“雪崩”项目的新媒体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纽约时报》完全可以沿着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我有幸碰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吉尔·阿布拉姆森(Jill Abramson),我绝对要让她知道,她和她的报纸为“雪崩”计划(Snow Fall)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是再正确不过了!在我眼中,这才是首个真正的“后平板”时代报道方式。

  在本周初在纽约召开的Wired Business会议上,吉尔主编说:

  “雪崩”现在是一个动词了。现在人人都想雪崩,每天,每个编辑部都如此。

  看到了《雪崩》式报道的成功,记者们正静候时机,希冀创造下一个“雪崩”完成他们的猛料。吉尔说,该故事源于体育编辑部,他们还花了“好几个月”时间,但其实雪崩式项目随处可见。

  先来段前情提要:雪崩(Snow Fall)是个多媒体项目,包括六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由《纽约时报》普利策获奖作家John Branch撰写,此文的报道灵感来自于对滑雪场上高死亡率的高度关注。故事通过交互式图片、采访视频以及知名滑雪者的传记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这一故事性报道仅在发布后六天,就以出色的表现力获得了290万访问量和350万页面浏览量(官方并未透露其自2012年12月至今获得的总流量)。

  《雪崩》(及其它类似的尝试)意味着绝佳的良机,以及《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的未来。在这个BuzzFeed(新闻聚合网站)和Huffington Post等新秀媒体崛起的时代,处于劣势的传统新闻机构更需要自己把握机会。

  如果你是《纽约时报》的管理者,是时候赌一把了:花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类《雪崩》项目吧!它完全值得。

  点击免费,报纸付钱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媒体弟兄应该从这里出发,把目光放更远——这很重要,尽管这将意味着要从更单调、更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为内容生产者《纽约时报》,千万不要把《雪崩》仅仅看作是从印刷版到网络的延伸、一个让传统内容适应网络、手机和平板的工具。相反,他们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崭新的媒体产品,专为多设备、多屏幕世界而设。

  我投身网络媒体已有一段时间了,确切来说是18年。在这期间,我无数次看到现今的媒体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他们常常改写报纸和杂志版的文章,然后贴到网上;当接受网络之时,也不过是要求网络记者和编辑重复过去在报纸、杂志的工作而已——已经是思维定势了。

  不过,《纽约时报》值得表扬。它选择将《雪崩》报道首发于网络,三天后才印在报纸上——至少表明它对类似的数字项目有挺深刻的认识了。

  互联网的大不同

  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互联网都将永远是个强调沉浸式、互动式的社区平台。遗憾的是,许多出版商依然把它看作旧的二维媒体。

  现实是,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如最近的波士顿惨案,社交网络都会让众大读者们参与新闻制作,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巨头媒体仍未采用博客形式的原因之一。当然,某些作家除外,如David Carr和Paul Krugman。不过,你去看看《纽约时报》的某些博客,它们不过是将新闻报道(或专题)翻新成博客而已。

  写博客,是一种“编辑”世界的方式,并将其呈现给社区人们。这意味着,小到图片、网站链接、推特、视频,大到思绪、完善的专题报告、独家新闻和基本的新闻报道——这些都可以与人们分享了。

  通过我的每一次传播和分享,你都可以看到我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我希望学习和谈论什么。

  而媒体出版商总是搞不明白,媒体和内容是密切联系的。这就是默多克出品的The Daily不能打动我的原因,它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创造出适合iPad时代讲故事(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说了这么多前提,你该明白了吧,为何我总是喋喋不休于《雪崩》式产品才是全新的媒体?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讲故事方式,或者说21世纪的新闻模式。该方式既不失专业性,也给新闻业臃肿衰老的身躯打了一针肾上腺素,将其带入新世界中。

  Mr.Excel遇上Ms.Editor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开头。关键是,在惊呼、赞叹雪崩项目之余,还要认识到背后有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就好比好莱坞的工作室创造性的利用大片来赚钱一样。

  我的问题是:为何报纸和杂志公司不能采取类似的做法,建立一个像《雪崩》那样包含着多种潜在机会的商业模式呢?

  因此,《纽约时报》不应从报纸版报道入手,继而将旧内容改编成不同的形式,而是应该直接制造雪崩故事!

  如果细细打量雪崩项目,你会发现其内容很具有可塑性,不光适用于不同介质媒体,同时适用于各种商业模式,就像电影一样。

  就我自己在杂志的从业经历来看,明确告诉你,制作专题报告并不便宜,甚至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制作时间越长,故事内容越多,那成本自然就越高。从该角度看,在“后平板式专题”中投入更多花费,也无伤大雅。

  时下的编辑,总是努力在报纸上做文章,不过赢得一两天关注,却希望以此获取几十万浏览量。为什么不优先在应用程序和电子书阅读器(均是支付版)上推出文章,然后将其改造成网络版本,最后才拿到报纸上呢?

  在应用程序和电子阅读器上发表文章,这虽然要求纽约时报学习新的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革新。

  请原谅我的企业家野心。但当我看到《雪崩》项目时,目中所见全是可贵的品牌广告机会,“纽约时报”需要好好向其学习,一改自身沉闷的商品化广告了。为何不嵌入雅致的路虎广告、或为Moncler独家订造广告?《纽约时报》如果想要维持品牌形象和保真度,这些不就是很好的本地广告资源吗。

  想想好莱坞吧,各位!

  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纽约时报》能做。

  请别介意,我再次以好莱坞为例。好莱坞的多层制片方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尽最大努力以达到最佳效果。他们拥有最佳故事和最佳明星,还有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资源分配。而且还有大量资金。

  《纽约时报》及其他大型媒体公司有很多类似功能。他们有出色的明星,他们有一流的讲故事的人,而且他们有能力创建最佳的产品效应(摄影师,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

  《纽约时报》观众众多,据comScore数据显示,仅美国每月就有35万游客访问其网站,这就意味着其关注度颇高,稍加以利用即可创造新概念。

  发行为王

  正如电影大片得到众多媒体关注,《雪崩》项目在其它媒体社区的传播中也得到可大量关注。

  社区上,每月数百万访客和大量的广告印刷空间,这都意味着网络“发行”不是大问题。尽管经济不景,但大部分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在内,仍然有余钱用于创新,花钱赞助更多的《雪崩》式项目不是难题。

  目前还不清楚雪崩报道花了《纽约时报》多少银子,但让我们假设这是笔小财吧。(经求证,我得到以下回应:“我们不能透露有关费用的详情,这是编辑部的工作。当然,编辑部的工作,就是为创新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技术”)。

  可毕竟它以此换来了几百万页面浏览量。我猜测,他们也因此建立了很好的后续基础设施,以创建更多此类项目。那么下一场类雪崩项目的花费就会降低,而且未来将有更多开销用于创造性的文字、照片以及其它多媒体元素和设计上。

  那么,《纽约时报》以及类似传媒机构究竟需要怎样做?很简单,跳出现有思维的限制,拥抱现实,并重构大城市报纸的工作流程。换句话说:

  重构其业务模式,综合考虑当今世界因素,放下旧新闻印刷业的条条框框

  培育能在Excel(发行量)和内容间切换的新一代内容生产者。

  培育新一代记者,一个既拥有老式价值观,又能创作多媒介故事的记者。

  组建创造性的编辑团队,改变以传统印刷为中心的编辑团队格局。

  现在,只要他们能抛下包袱(这么说真伤心),媒体产业就能免于陷入肤浅内容的泥淖中了,他们就能重新把重心转移至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出版上。

  如果《纽约时报》管理层愿意一搏,那它就应该投入2500万美元创造100个雪崩式项目,从而改变读者对未来数字内容和新闻业的期望。

  因此,如果想要打倒BuzzFeed和HuffPo,上吧,吉尔主编!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