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一定要团结知识分子——从吴晓波该不该退钱说起    

明星带货,翻车是常态,不翻车是命大。

可让那么多人围观,幸灾乐祸的,只有吴晓波一人。
明星直播,挨骂的也有。
可直接被群骂,被骂出直播间的,只有高晓松一人,马东们也惹了一身骚。

这俩人看似没联系,但在如今互联网语境下,二人有着相似的人设。
都自命知识分子,还是指点江山那种:高晓松是青年人生导师,吴晓波是企业导师。
 
高晓松不多说,一个娱乐明星,非要凭着些东拉西扯的杂学自命知识分子。
比如怒怼清华博士关心就业问题,说嗨了就胡吹一通美国,还时不时搞点“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并不准确”的惊人之语。
这种装逼范儿本来就很容易惹现在年轻人反感。
碰上今年疫情严重,中美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他又作死策划什么“读名著”的直播,一时之间很多人情绪失控,也就被骂惨了。
说实话,有点冤,但非常容易理解。


相对于高晓松,吴晓波先生的遭遇要好很多,却更尴尬。
带货翻车的明星那么多,那些个娱乐明星,哪个不比吴先生膘肥体壮外酥里嫩,为啥只有他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瓜?
一篇呼吁吴晓波退钱的调侃文章,也在网上刷了几十万的阅读。
董大姐第一次直播只做了23万,也没见这么多嘲讽啊。吴晓波招惹谁了?


2


知识分子吴晓波,曾经那么坚定的为实体企业说话



在老苗眼里,吴晓波先生是知识分子,我愿尊称他一句“先生”或者“老师”。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出过很多畅销书,书中洋溢的情怀和责任感,影响了大量国人。
 
我们在书里,能够看到吴晓波先生那种为民请命的担当、对市场体制改革的呐喊、对企业家创新的讴歌、对创业者的赞叹、对僵化制度的鞭笞以及对急功近利者的警告。
他在书中写到:
任何貌似理所当然的神话,往往都是不可行的,越是无懈可击,往往越值得怀疑。我们从来相信,事情的发展是粗劣的,是有锋芒和缺陷的,当一个商业故事以无比圆滑和生动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首先必须怀疑。”
“举国之内,确有一批柳传志这样的人‘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早冬,感觉到了季节和时代的变迁。”
“一位温州小官吏曾慨然对我说,‘很多时候,改革是从违规开始的’。谁都听得出他这句话中所挥散的清醒、无奈和决然。”
“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在很多企业家的经营词典中,无疑是两个让他们悠然神往的境界。可是绝大多数状态下,四两是拨不动千斤的,空手套狼是要被狼吃掉的。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奇迹的经营神话,往往是非理性的,充满偶然色彩的。”


这些语句,每次读来都心潮澎湃。记得《激荡三十年》,我是用一个通宵把它读完的,彻夜未眠。


这时候的吴晓波是站老百姓立场说话的。
希望政府更大力度的改革,希望企业家们更脚踏实地做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样老百姓就能从中获益,获得更佳的消费体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赚钱机会。
在那里,踩着五彩祥云的英雄是我们的实体企业家:柳传志、任正非、宗庆后、张瑞敏,哪怕是失败者,李经纬、吴炳新们,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光环,反倒因为“悲壮”,更添几分光辉。
普通老百姓写不出这么好的文字,也没那么深刻。但老百姓不是傻逼,讲实体企业老板的好话,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的好话,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处。
他们领导的实体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缴纳着最多的税收,提供着更多工作岗位,承担着更多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3


知识分子为什么喜欢贩卖焦虑



这些年的“知识分子吴晓波”,变成了“知识商人吴晓波”。
跟罗振宇一样,吴晓波先生也做起了“知识贩卖商”,成了新一代知识网红。那个原来让我们沉住气的吴晓波,现在开始让我们赶紧去拥抱改变,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我们今天认为的能力,十年后将荡然无存。”
“我们好像什么都没做错,但是我们今天就倒闭了。”


在吴晓波先生近些年的演讲和文章中,非常高频的出现:“崩溃”、“洗牌”、“终结”、“结构性破坏”、“突变”、“瓦解”、“崛起”等大量的煽动性词语。
他也学会了重新定义概念,比如“科技智造时代”、“硬科技产生慢哲学”,当然最后还是落到他售卖的那些“知识产品”上。
 
当看到吴晓波先生评价罗永浩的创业失败,已经不再像《大败局》中那样拆解,而是给出一个鸡汤式的“梦太大,入错行”时;
当看到号称历时五年完成的《腾讯传》,后半部分基本都是“官方新闻稿”加“内部表扬信”时;
当听到吴晓波告诉我们,“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加速离开这个国家”时;
当看到吴晓波跟罗振宇一起为贝米钱包站台时。
老苗这心里也是一片拔凉:我们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商业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比咱们普通人的优势是什么?或者说那些自认为自己有知识的人,比咱们普通人的优势是什么?
当然不是解方程、做高数,而是认知。
知识分子想把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变现,往往就要夸大这种认知差,夸大低认知带来的危害。
所以那些“卖知识”的人,都习惯制造焦虑,制造认知恐惧。
你有病,我有药,跟X田民营医院的套路没有什么两样。
 
知识分子天然喜欢变化,喜欢歌颂变化。因为在变化中,认知差的价值才能更大体现。
“时代抛弃你,不说再见”,是他们最好的洗脑金句。
由于要拥抱变化,吴晓波先生的屁股自然而然就坐到了这些年迅猛发展的平台商那里。
知识分子吴晓波,变成了商人吴晓波,为民请命的吴晓波,变成了知识贩卖者吴晓波。
虽然巴九灵(吴晓波先生的公司)的目标人群号称是“新中产”,但实际上它是借势互联网平台的变化,驱使现代都市年轻人涌向它的“知识产品”。
 
这些年,实体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的矛盾非常尖锐。
当吴先生重新站立场的时候,原来粉丝中支持者并不多,粉转路甚至粉转黑,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那么多人等着你翻车,瓜不大才怪?
 

4


知识分子的两面性



知识分子的两面性,毛主席认识最深刻。
他们“有余钱剩米,除了自给外每年还有些剩余”,所以革命的需求并不迫切。
因为有更多的选择,谁都用得着他,给谁干都能干,导致立场并不容易坚定。
有革命的知识分子,也有反革命的知识分子。
赤壁大战前,孙权的那些知识分子就都成了投降派。
鲁肃跟踪孙权一直到厕所,盯着前面的“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说出了真正戳肺管子的一段话:
“众人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降曹!”
知识分子投降了,照样拿高薪做高管,你孙老板投降了,还是老板吗?只能跳楼。

新时代下,知识分子卖的是信息差,虽然挣不了什么大钱,但风险小,退路多。
给谁站台也是站,就看谁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了。
 
是不是就因此抵制知识分子?把他们打翻在地呢?当然不是。
毛主席就认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知识分子对我们特别宝贵。他在大量的文章中,反复提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一定要团结吸知识分子。
最著名的就是那篇《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5


话语权才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武器



这些年,互联网平台抢走了实体企业的话语权。一切的商业概念和玩儿法,都开始由它们定义。
这当然对平台有利,但对实体企业却是一场洗劫。
虽然实体企业是经济的主力军,其规模、数量以及真正的社会价值都远远大于互联网平台。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体企业老板习惯于埋头做事,对于话语权没感觉。
老苗接触的实体老板很多,大都是从小商铺、经销商、小作坊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少数是做技术、营销、生产等岗位创业。
一些老板不但看不起知识分子,往往还以自己是“大老粗”为荣。
而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大佬们,大都是高知人群,名校生占一大半,更能认识到抢夺话语权的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站队问题
知识分子天然对变化敏感,这跟头些年发展迅速、倡导颠覆倡导革命的互联网平台,一拍即合。
平台每炮制一个概念,就有知识分子化身相关“专家”,进行解读推广,后面再有一些自媒体追捧,就迅速刷遍全网,且经久不衰。
马老师提出的“新零售”,也就那么张嘴一说,连阿里研究院都没解读明白,从17年开始一直热到去年年底,今年还有提的呢。不知道把多少人带沟里。
这些年的商业新词,阿里等平台贡献了一半,罗振宇吴晓波等知识商人们贡献了一半。
 
失去立场是致命的事。
大概五六年前,广西的一家企业开内部论坛,找了广东某大学的一位黄教授来指点。该教授上去就是一通“互联网思维”、“尖叫产品”、“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什么的,胡说八道不说,关键是把老板唬得一愣一愣的。赶紧把该教授请到公司去做改革,最后以一地鸡毛收场。
这些话语体系,像一个精通PUA的渣男一样对你打击,你不行了,时代抛弃你了,再不改变就要死了……
 
很多实体企业老板因为失去了立场而焦虑。
于是,一大堆没做过企业的人在帮企业做互联网转型,一堆没做过经销商的在帮经销商转型,只知道“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的小白在教人电商运营,刚刚在抖音上刷过几个单的教企业直播带货……
很多人也被洗脑洗成“流量思维”,跟着平台的玩儿法走,理所当然被压榨,利润都被拿走,自己变“杨白劳”。
实体企业一定要清楚这几个基本立场,老苗之前讲过,以后还会反复讲:
1、所有的商业价值都是基于用户价值,流量对于用户没有价值,用户需要的是产品和服务(货),流量只有寄生到货上才能有价值。
2、实体企业跟互联网平台的关系本质是货主和流量主的关系,流量对流量主才重要,对你不重要。货主和流量主不仅仅是合作关系,更是竞争关系,“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啥时候都不会变。只有强大的合作者才能赢得尊重,赢得利润。
3、货主和流量主本来是甲方乙方关系,现在主客易位,不是实力的差距,而是因为实体企业话语权的缺失。



6


一定要团结知识分子



互联网平台在舆论上热火朝天,实体企业却凄凉的多。真的没人替他们站台,老板们只能亲自披挂上阵。
 
2017年,央视关于实体经济的一个谈话节目,请的是宗庆后、董明珠和李东生。
宗庆后老爷子说,马云的五新,除了新技术都是胡说八道。董大姐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去做虚拟经济,而不去实体经济,这很危险。
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但很无奈,没有多少人站他们的队,各路媒体反倒嘲讽宗庆后中高潮了。
“不是实体企业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企业不行了。”
 
吴晓波、秦朔、文茜、袁岳等人,更是借势开了大头圆桌会,吴晓波直接怼了几个企业家的言论,抛出“互联网是血液”、“认为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对立过时了”等言论,还不忘盛赞了当时还在风口浪尖的共享单车。

倒是袁岳、文茜更加客观,他们一针见血的指出一个关键问题:

“阿里不仅仅拥有互联网平台,还有阿里研究院,它形成了强势的政策游说能力,以及非常强的媒体影响力。”

“如果马云(们)的话语权高,宗庆后(们)的话语权一定会降低。一个国家没有制造业会垮掉的。”


“帮助”这个词,细说起来很有意思。
有“帮忙”和“帮闲”,有“帮腔”和“帮衬”,当然还有“帮凶”。
咱们的实体企业,一直以来习惯闷头干活,有问题找人“帮忙”,没问题找人“帮闲”,唯独对于“帮腔”和“帮衬”,不解其中味。
而这恰恰是至为重要的事,又是知识分子最擅长的事情,光靠企业家自己出去说是不够的,况且他们多数也不会说。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是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这个统一战线,不光是你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掌握着话语权,能够引导舆论甚至政策导向的知识分子,对你来说更加重要。
 
如果大众都被平台洗了脑,那实体企业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五花肉。是红烧还是包饺子,人家说了算。
各位实体企业老板和营销人,一定要勇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千方百计让身边的人为自己代言,发动更多人站实体企业立场。
 
那些一直为平台唱赞歌、制造焦虑、唱衰实体的知识分子,以及跟着起哄的媒体们,你们也醒醒吧,不要忘了,实体企业才是直接创造用户价值的,才是我们经济的主体。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也不是傻逼,他们的认识也许没那么深刻,但谁为他们说话还是感受得到的。
否则,迟早有一天,你们也会被醒悟的大众骂出直播间。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