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2018春节见闻:中国的秘密在农村    

  春节回家旅程的尽头,

  拐上那条即将到家的小路,司机说:

  一个人不管有了多大本事,一样也得回老家。

  返乡像一次穿越时空隧道的旅行,

  老家与省会、首都之间,

  有着若干年的时间差。

  于是我们容易滋生一种错觉,

  觉得故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座标,

  用来锚定游子的心,定格记忆中的景象。

  事实上故乡没有义务原地不动地等着我们,

  哪怕速度没有大城市快,

  也在缓慢移动着自己的时间轴。

  你再回来,已经人是物非。

  我们的村落,

  大砖房和两层楼鳞次栉比,

  乡村超市和无线WIFI渗入街巷,

  但已经不是山清水秀的梦里田园了。

  也许从来就没有过。

  如今村里嫁娶,

  对嫁妆的要求是有房有楼,

  即老家要有翻盖一新的房子,

  还要在县城买套楼里的商品房。

  维持同样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里的成本当然要低得多,

  享受过水电暖齐备的乡亲们,

  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城镇化的大潮。

  越来越逼近的煤改电、煤改气工程,

  也在变相往城里驱赶村民,

  否则在村子里,取暖的花费都承受不起。

  村落的凋敝和破败,

  昔日玩伴飘零各地,

  即使是大年初一的街头,

  往常络绎不绝的拜年人群也变得稀稀落落。

  恬静悠闲的乡野风光真的美好吗?

  还是只在外人眼里值得讴歌或供偶尔返乡的人来凭吊?

  没有人愿意只是充当里面的布景和道具,

  大家纷纷用脚做出了选择。

  我们小时候司空见惯的小儿麻痹症,

  最近两年全球一共才发现二十二例。

  照此趋势大约再过几年人类就可宣布:

  彻底消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就像四十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彻底消灭天花一样。

  借助科技发展和医疗的进步,

  我们这一代目睹了一种可怕病毒的绝迹,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人类已经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也在逐渐消灭我们的村庄。

  我们将亲身经历这个过程。

  一、 现象17条

  1、

  30岁左右没结婚的越来越多,大多希望工作稳定再结婚,没上大学的相对结婚早一些。

  2、

  家庭的稳定是一大挑战。年轻人离婚,中老年人分居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3、

  现在农村相亲,等同于企业招聘,女方要求直接。男方家庭小康的标准是:县城一套房、村里一幢楼、小车要一辆。

  4、

  交通便利,家家都有车(电动三轮车也算),一天能走好多家亲戚,形式有,亲情淡了。

  5、

  餐馆天天爆满,每天要翻几台。乡村公路两旁停满了车。过年这几天卖的比较多的药品是感冒药和肠胃道药品。

  6、

  之前家家户户摆的祈福求神的烧香牌位很少见了,忌讳少了,一切以欢乐为主了。(物质的富足带来精神的满足,不再靠求神拜佛,内心更加笃定自足。)

  7、

  年味很浓,表现在氛围上。城市禁烟花鞭炮,农村户均烟花鞭炮消费超过1000元,攀比严重,连一直山清水秀的梅州除夕夜据说污染全国前十。

  8、

  农村的山寨产品依然很多,特别是过年送礼的饮料。(品牌商在年前是否可以在农村发起关于“识别假冒伪劣”的知识普及。)

  9、

  新房越盖越多,电视越买越大了,55寸的电视基本成为客厅的标配,而且都还是互联网电视。但是操作还是不够简单,很多父辈们不会操作。平常也就没怎么开电视。

  10、

  农村普遍使用液化气,用柴及用煤减少。

  11、

  县郊小作坊、小工厂、小型养猪场、养鸡鸭场污染仍然存在,还需要大力整治。

  12、

  镇上的宾馆、KTV多了、装修的档次明显升级看得出投资者的信心和竞争的激烈,成为同学发小聚会的主流场所。

  13、

  二胎政策有效的执行者是两大群体:乡村坚守者、进城事业大成者。中间状态的不敢生、害怕生。

  14、

  稍微成器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了,留在本地的游手好闲的居多。

  15、

  现在村里的土地95%出租给外来人承包,农人只收租了,有的土地种西瓜、草莓、蔬菜,大部分还是种两季粮食。一些原因是年轻人外出挣钱,一些原因是农人不再想自己种地,找个工作做比种地挣钱多。

  16、

  农村子女不赡养老人的事例还多有发生,大部分发生在子女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上不富裕的家庭。

  17、

  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山里的茶叶都没有人采摘了。卖不出来劳动力成本的价格。

  二、 社交12条

  1、

  宗亲联谊抱团发展成为话题,乡里乡亲提携进步成为方向。

  2、

  话题从原先的一年挣多少钱到现在的准备回来做点啥。

  3、

  平常城里聊得多的是压力与动力,春节乡间聊得多的是希望与满足。

  4、

  劝酒越来越少,应该是大家都要开车。

  5、

  家里送中老人礼也不同了,以前是脑白金,燕窝之类的,现在送的都是安徽手工面,东北云耳,澳洲燕麦之类的养生特产,更注重质量了,而不是包装。

  6、

  超市里面的大礼盒,红色包装比较鲜艳,100元左右,送礼有面子。

  7、

  给要客贵宾送礼以农村活鸡为主,特别是送住在城市的领导、亲戚。

  8、

  直属亲戚之间说好不再送拜年礼物了。张家送李家,李家送王家,王家再送回张家,大家都觉得麻烦!就不客气了,拜年聚在一起吃个饭,拉拉家常就好了!吃完饭,除了去唱歌,洗桑拿,就是打麻将,打掼蛋,所以乡村过年,镇上的饭店很忙。

  9、

  年夜饭不在家吃的人也多了。初一初二就出门走亲戚看朋友的人多了,饭店营业开门时间提前了。

  10、

  微信红包发的更多了。红包的大小成为衡量“人品”的一个隐性指标,光抢不发的小气鬼被鄙视孤立了。

  11、

  红包100元起,小额红包已不多见。拜年送礼品的少了,更多的是红包交换。

  12、

  小孩压岁钱红包部分都微信转账了。

  三、 环境9条

  1、

  美丽乡村建设执行彻底。水泥路铺到了千家万户。村里请了专业的保洁员定期到队里拉垃圾。没有金山银山要有绿水青山。

  2、

  80后回来的主要话题是怎么把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卫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因为生活经历和阅历的不同,千差万别,但是整体上更加包容与开放。

  3、

  家乡的路宽了,条条直达家门口。以前的乡镇公路早就是双向四车道了。

  4、

  村镇马路两厢三年前开始安装路灯、今年开始在两厢有规划的绿化、美化了。

  5、

  村委会都依次新建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桌和户外健身器材,小舞台和小广场成为孩子及大妈们的日常活动场所。

  6、

  垃圾开始分类,村里有固定垃圾回收处,定期运输清理。

  7、

  今年公路两旁的树上挂了很多彩灯,是这几年第一次张灯结彩,这是政府专款专用的,过年的气氛很浓。

  8、

  政府开放一些单位及学校,免费停车,缓解了停车难。

  9、

  县城管理更加规范,门店都不能超范围摆放,卖菜等进入市场,规范管理。

  四、 消费68条

  【烟酒茶】

  1、

  农村串亲戚从带六个核桃到带各种开发品牌的茅台、五粮液,似乎喝茅台喝五粮液成了有面子的讲究。

  2、

  喝的送的白酒为主流,送普通亲戚,几十块的酒或礼盒保健品之类,重要点的亲戚200—300左右价位白酒。红酒还比较少用于送礼。

  3、

  乡镇短期脉冲式消费增长,品牌酒销路好,终端基本没有时间推销,活动形式和主题有可以改进跟进的吗?

  4、

  聚会喝白酒的少了,劝酒的更少了,喝红酒的多了。

  5、

  从喝酒到喝茶的改变。

  6、

  酒水以300-800元的为主,品牌为本地湘窖、剑南春、1573等为主,“酒鬼酒”过年确实难见。

  7、

  60、70岁的父辈过年不再偏执坚持传统的节俭风格,给晚辈、客人递上的是晚辈孝敬的“和天下”、“软芙王”,入门都是“黄芙王”了,以前的“精白沙”难得一见。

  8、

  消费白酒以100元左右的多,香烟以硬中华为主。好多只是手艺型打工的师傅比如装修工单日工资230元到300元出手基本是中华!

  9、

  中华玉溪依然是主流,但有钱年轻人已经转战黄金叶天叶和九五之尊,白酒200-300的价位送礼。

  【餐桌】

  10、

  家乡赶集日人口比平常多二倍,市场上卖的土特产倍儿多,有自己用粮食养的土鸡鸭鱼牛羊,还有野生的野菜。

  11、

  餐馆初一也在正常营业,生意也是异常火爆。大多数人喝酒前后都会买解酒灵。下午5点去订餐已经排到第二轮后。饭后出门散步消费的人群更多了。

  12、

  过年前后农贸市场价格相对平稳。

  13、

  饭桌上不再是是鸡鸭鱼肉,而是自己喜欢的菜系了。

  14、

  今年过年菜市场的物价比往年低。

  15、

  年夜饭以传统各式肉菜为主、做法各家极尽巧能力求回归传统,海鲜基本一两道,以期唤醒、留住、迎合进城儿孙的胃。

  16、

  在农村,杀猪宰羊基本上是过年的开始。人们更青睐村里农户自己养的猪和羊,城里人都托人在村里买点肉,都感觉村里养的猪和羊吃起来更香。

  17、

  对于肥肉老一辈的人也愿意拿去喂狗了,这对于那些在艰苦岁月饿过肚子的人们来说实属不易,人民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

  18、

  过年吃肉的少了,吃蔬菜的越来越多了。以前过年蔬菜只有辣椒和大白菜,现在村里过年午饭流行吃火锅,各种火锅蔬菜是人们的所爱。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注重。

  19、

  农村自己产的猪肉鸡蛋不卖了,自己吃送亲友。(老百姓对健康和好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愿意为品质和内涵买单。代表着下一个产品升级的时代即将到来并爆发。)

  20、

  鸡鱼鸭肉已不是餐桌上的明星,但继续主流。

  21、

  北方过年包饺子习俗依旧,饺子馅从原来的猪肉白菜、韭菜鸡蛋变成了香菇馅、虾丸馅的,吃饺子从大碗变成了小碗。

  22、

  村上的小卖部生意零落,都去镇上的超市消费了,更多的年货都是子女从省城捎带,“开心果”等干果悄然流行“原色”了。

  【汽车】

  23、

  每个家庭都买了轿车,基本是10万左右。

  24、

  SUV多,国产车多,豪车越来越多见。

  25、

  很多农村房都留了停车场,过年期间农村的好车不少,外地牌的奔驰宝马常见。(汽车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增量到存量市场了吗?)

  26、

  乡镇上的路非常堵。晚上停放在路边的车辆占了公路的一半。

  27、

  乡镇没有罚单,乡镇都是四车道,没有城里的八车道。

  28、

  回乡的国产从长安、长城裂变到高仿众泰,卡宴和众泰走一起真傻傻分不清楚。

  【房产】

  29、

  房子质量有很大提高。土房子全部没有了,基本都是砖墙+混凝土土。外墙普遍好看,室内设计装饰普遍较差。(农村很多人在乎别人看我活的怎么样,而城里先富起来的人更加注意自己过的怎么样。)

  30、

  不管是否在城里有房、收入多少、离家远近,都在老家建有大排场的房子或者别墅,这些房子基本上极少有人住。这是攀比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讲究的人家基本上都是红木家具,这有很大的需求。

  31、

  去年农村盖新房的,多是在工作地已经买了房子的年青人,为荣耀而建。

  32、

  农村盖房,去年的水泥涨得最多,连运费每包30元,之前23元。钢筋少涨,人工少涨。

  33、

  小洋房和乡村别墅越来越多,一般的农村砖瓦房也会贴上好看的瓷砖。

  34、

  县城及周边的好多商品房卖不动。

  35、

  身边朋友买房的也比较多,而且我们这边的房价没有跌的反而还涨了。在外打工回来有钱的都在家买地自己建成小别墅,为家里老人或自己养老用。

  36、

  家家户户住楼房,老房子空着没人住,有些变成了关鸡鸭的地方。

  37、

  镇上往市里买房,市里往省会买房,以后都是城里人。

  38、

  我们村宅基地基本没有了,只能占用耕地盖房子了。

  39、

  回乡后开始按照自己在外面等见识修房子,把老家的房子让老人住。多余的钱就到镇上购买几个门面,做一些生意。但做生意普遍同质化,主要以小生意,价格战为主。

  40、

  房子越盖越大了,都是三层小楼为主,一楼二楼装修的很漂亮。

  41、

  农村居住人口继续减少,还在往县城迁移,比如买不起商品房的(100平均价在75万左右)就买没房产证的,但这部分人都有小汽车,以6万到12万之间的多!(消费观念里有好面子心理以及想把生活过得轻松些。其实不买车,加上买没手续房子的钱够买正规商品房首付!)

  42、

  县城房价17年涨了一些,均价4k左右,据说很多房都卖掉了,都是炒房不住的,所以空置率很高。

  43、农民盖房热情依旧,即使省外或者县城有房产的,仍然在老家盖房,主要是面子问题,二是过年回去有那么几天住的需求。两三层楼基本都焕然一新。

  【娱乐】

  44、

  广东人好赌,赌博买马依然风行。

  45、

  人们的赌博习惯已经从麻将馆转移到了网上。

  46、

  1995出生的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上赌博,然后通过小额贷款贷取高利贷。本次回家至少听到了8个这样的案例,触目惊心。最少的输掉30万,100万上下的不在少数,几乎倾家荡产!

  47、

  年轻孩子的娱乐活动从放鞭炮变成了泡酒吧、捏脚、组团吃鸡游戏。

  48、

  农村娱乐复活了,唢呐班子,农村歌舞团复兴,出现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土明星,一个长相不错的站在拖拉机上唱歌的年收入能达到60万,粉丝数也有几十万。

  49、

  年三十晚上汗蒸洗浴娱乐中心爆满,按摩松骨技师加价都忙不过来。大家都注重享受了,全家老小一起去洗浴中心,人们对洗浴康体的偏见消失了。

  50、

  过年的娱乐活动只有看电影、ktv、商场,不像小时候那些放爆竹、舞狮舞龙、挂灯笼……

  51、

  乡镇锻炼身体成时尚,坝坝舞、晚饭后走走、晨跑、下午跑、夏天游泳、冬游也不是城里人专利。

  52、

  农村娱乐单一,大部分集中在打麻将和推牌九上。乡村振兴战略在我们西北这样贫瘠的乡村还是很难的,没有像样的产业,农民靠天收,种地是赚不到钱的,也没有办法吸引资本和人才回来兴业。

  【移动互联网】

  53、

  互联网入侵。广告门头最多的是淘宝和京东。电视上广告最多的是微信红包和微博互动。各种不同新媒体在电视上做广告。二维码无处不在。

  54、

  快手APP在农村市场盛行。(老百姓蛰伏许久的天性通过互联网APP得以释放,大家有了展现的平台,也通过这个平台去认识世界和关照自我。视频APP很可能未来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取代微信。)

  55、

  微信使用率更高了。农村微信视频普及使用,WiFi家家户户有,农村流量比城里便宜。不回家过年也能视频连线,共举杯同祝愿。(人们对团聚的渴望被微信视频有效疏解,科技拉近了距离。)

  56、

  农村网络普及。中国移动两年免费,每月电话租金增加8元。中老年人都用智能手机。

  57、

  手机短信拜年几乎没有了,几乎都是微信群发。

  58、

  孩子们过年不出门,手机在手,天下无敌。厌学的很多,但对王者荣耀类的游戏保持狂热的兴趣。

  59、

  继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后又开始吃鸡游戏但还是那批年轻人,弥补内心的空虚。

  60、

  APP唱歌类还是全民K歌,直播还没有影响到三五线城市。

  61、

  微信支付宝在县城店铺里可以通用,农贸市场以现金为主。

  62、

  卖火烧的,烤红薯的都可以微信支付,微信比支付包更普遍,手机支付基本普及。

  【其他】

  63、

  今年过年的商品不像往年价格变动明显。

  64、

  大家电普及,冰箱、洗衣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65、

  从家电厨卫开始注重品牌选择了。

  66、

  出门旅游的多了,三四天的居多,时间更长的年前就出发了,附近的旅游景点开放很多,政府与河南焦作郑州通了旅游公交,票价分别10元,20元,元宵节前免费。

  67、

  药店只放假初一这一天,不过初一打电话要买药的人仍然有,而且还不少。以前初一是就算生病也不能吃药的,因为初一吃药,一年都要吃药,说明人们对于健康而言,没有以前那么固执了,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68、

  这几天买药的人比平常多,客单价比平常高一倍左右。因为年轻人要返城了,有些需要为老年人备足至少3个月左右的药品,但是有些年轻人也会选择在城里买好药品及其他东西后托人带回来或者快递回来。销售的比较好的药品以心血管、感冒咳嗽,消化道药品居多。

  五、 政策8条

  1、

  该享受福利的“五保户”享受资格落实了,月补助1000左右。

  2、

  精准扶贫后,所有信息一律公开,扶贫款开始真正到达困难群众手里。农村的土瓦房陆续被改造,国家给予了很多补助。

  3、

  听说很多五保户的名额取消了,全部重新审定,真正困难的人真的评上了五保户拿到贫困补助。农村基层建设在改善。

  4、

  在今年的打黑专项行动下,县城里的棋牌室麻将馆全部关门了。听说有一家麻将馆没按限期停业,被执法人员砸了个稀碎。就连以前经常在路边打牌的老头老太太们也都各回各家了。

  5、

  在农村,娱乐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了。今年,政府给每个村都配备了大鼓、唢呐、二胡、古筝、吉他、音响等乐器设备。社火表演也开始复兴了,人们歌唱新时代,热热闹闹过大年。

  6、

  农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较多,几乎60岁以上老人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且大部分不知情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致残率非常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还是非常低,疾病科普宣传没有跟上。

  7、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依托国家振兴老区相关扶贫政策,90%以上村庄达成国家标准,家家水泥路,出门不湿鞋。

  8、

  我爸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对老百姓是最好的,不愁吃不愁穿,生病有合疗。

  六、 观点8条

  1、

  进城就是趋势。因为方便的水和冬天的暖气,是人人可感知的舒适。趋势最可怕之处在于成为必须:一个村搞定了改造,全体搬楼,小青年个个好找对象。相邻一个矛盾重重没搞定,全村出现了140多个大龄青年。

  2、

  微信里的农民与活生生的亲人。各种报道都在或多或少的割裂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割裂农村和城市,仿佛是两个世界。而当你做到亲人们中间,你会听到他们也在谈论特朗普,也在说房价,也在夸耀他们的骄傲。你在向往的东西,他们也在追求着类似的东西:比如茅台酒和茅台镇原浆,比如自家养的鸡,比如自己蒸的馒头(纯天然健康),比如旅游,比如手机等等。只是,彼此的骄傲点不同,或者价格不同而已。

  3、

  今年我是数年来走亲戚最多的一年。工作生意都说难做了,钱难赚了,难道都有时间联络感情了,还是忽然想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哪个老表今年混的不错!

  4、

  比买车买房的心理少了,而是更重视小孩的教育。

  5、

  汽车的主要功能不是代步,而是攀比和满足虚荣的工具。车成了人回乡的自尊心。

  6、

  春节快乐。春节是中国最大的生意。

  7、

  新时代,新希望。听村里人聊天,在闲言碎语中都能听出来村民们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特别向往,也很有信心。

  8、

  新时代,新生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质上就是对极致产品的追求。所以,新时代的新生意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其他的都纷至沓来。

  七、 附录:群友精彩发言(33人)

  【团长】

  1、时间与空间

  有些农村租车生意热闹,可是参照其他经济比较好的农村的发展过程,可以推论三五年之后,很多人开始买车,租车客源减少,农村租车生意难以维持。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农村的状况可以用空间和时间来解释。空间是地域发展不均衡的表现,时间是不同地域发展早晚的表现。

  2、生态与人文

  (1) 农家猪肉/原生态成为稀有品,比如老父亲会凌晨三点起来去排队,等邻家宰杀土猪给大家尝尝鲜。

  (2) 农村的污染比较严重,土地里的农药和化肥。小溪里面都是生活垃圾和未处理的污水。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引导缺位。

  (3) 农村和城市都会效仿流行,比如在建筑的外观使用罗马柱,而室内比较简朴,保持原生态。

  (4) 精英的意识回归和城市文艺青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网络上有一种田园美好的向往。这是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5)美丽乡村目前向城市化的标准靠近,道路和水渠的水泥化。

  (6) 农村的人比较守旧,在观念更新方面慢慢,人情世故复杂,做事不容易。

  (7)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来改变人的观念,消费是靠流行和时尚,才可以引导别人。比如腾讯在贵州农村用微信来改变农村。

  (8) 个人带头做,会比读经拜佛更能改变农村的面貌。比如动手清理自己屋门前的小溪。

  3、城市化和城镇化是必然

  人离开农村去县城买房或去大中城市发展的几个原因,

  第一,农村污染,人对健康开始关注。

  第二,小学人数少,教育资源跟不上。

  第三,农村产业不赚钱。

  4、

  未来的农村,城镇化之后,可能在有条件的农村会出现民宿和手工业。

  【胡庆 】

  1、

  去年市里申请全国旅游城市,原来中心城区的老房子基本都纳入了拆迁计划,过年回家聚会,同学朋友之间问候最多的一句话:你家拆了没,赔了多少钱?手上拿了拆迁款和房票的人开始买买买了……房价开始飙升,初步了解由原来的均价四五千干到了七八千多,好点的直接上万了,这或许也是一种去库存的方式。

  2、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激增,从身边的例子来看几乎60%以上的家庭拥有了汽车,合资车为主,路上常常会有缓行的现象。

  3、

  简单调查询问,开店的大都反映生意比去年差太多。卖菜的最离谱,说今年春节前后生意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餐厅开的也是鳞次栉比,起的名字也是以“土钵菜”“老味道”“老乡村”等类似名为主,这也反映了商家还是希望以原生态、原味来吸引吃客们;值得注意的是,朋友的一家蛋糕店生日蛋糕的定做量创出历史新高,反映出人口外流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双重现象。

  4、

  本地一直以来礼金都比较重,娶老婆成本比较高,彩礼钱已攀升至18~20W+,除此之外女方家还普遍要求在城里有车有房,听闻有人过年结婚,还是贷的款。相亲依然走进婚姻很最重要的手段。

  5、

  高利贷或者网络赌博严重,不少人收割了一波,无车无房被欠债几十万利息的也不少。

  6、

  身边的人不怎么关注手机品牌了。

  7、

  生的多,二胎是标配,有关部门已经在宣传还是二胎好;宗族乡亲们施加压力,都说生一个太少了。

  8、

  消费升级,宾馆、KTV多了很多,而且过年期间几乎都是爆满。

  9、

  上周边的乡镇逛了圈,发现现在乡镇和农村的环境卫生是真的搞好了,花了大力气,非常干净非常好,基础设施也在改善,村级道路都在拓宽,村村都有了路灯。

  10、

  老龄化严重,街上看到老年人比例50~60%,家务活基本由家里老人承担,年轻人一般睡到过了早饭饭点才起来。

  总结:什么都好,就不能赌博欠高利贷网贷,日子慢慢过,都会富。

  【罗淡平】

  1、

  农村的山寨产品依然很多,特别是过年送礼的饮料。

  营销启示:品牌商在年前是否可以在农村发起关于“识别假冒伪劣”的知识普及。

  2、

  新房越盖越多,电视越买越大了,55寸的电视基本成为客厅的标配,而且都还是互联网电视。但是操作还是不够简单,很多父辈们不会操作,平常也就没怎么开电视。

  营销启示:互联网电视是否能够设计的更加简单化,傻瓜化。让年轻人买一台给父辈们看的电视。

  3、

  谈旅游的人数开始增多,出门旅游过节或者周边游的氛围开始慢慢增加。说明随着大家物质的丰富,大家开始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跟国家提倡发展农村旅游,普及文化层面有很大的关系。)

  营销启示:未来的产品不能只是单单在产品功能上满足消费者,更需要注入精神层面的文化层次。

  【朱格朝】

  1、

  在外地打工的都回家了。一年一度回家看看孩子,也回家看看父母。

  2、

  房子越盖越大了,都是三层小楼为主。一楼二楼装修的很漂亮,从家电厨卫开始注重品牌选择了,家家都留有车库,八成左右的家庭都买了车,为攀比更为方便。

  3、

  用智能手机的多了,多为千元左右,宽带多了,网购多了从淘宝到京东到苏宁,知道家电到京东和苏宁买隔天能送到。

  4、

  微信视频让远在外地打工的人可以天天和家人见面了,家人也知道外地亲人的状况。

  5、

  过年越来越在意了,吃的越来越简单了,亲戚之间走动少了,一家人之间交流变多了。

  【王军】

  1、

  (互联网入侵)广告门头最多的是淘宝和京东。电视上广告最多的是微信红包和微博互动。各种不同新媒体在电视上做广告,二维码无处不在。

  2、

  基本每个家庭都买了轿车。基本是10万左右。乡镇上的路非常堵。

  汽车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增量到存量市场了吗?

  3、

  退耕还林卓有成效,一边是旱地收入太低,一边是人口都在往核心区域搬迁。以前小时候村村寨寨的小路都长满了野草翠竹。

  新一代农民对于耕种技术的陌生,也许粮食生产会更加集中。

  4、

  赌博的很少了,80后回来的主要话题是怎么把生活环境更加卫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因为生活经历和阅历的不同,千差万别。但是整体上更加包容与开放。

  宗亲联谊抱团发展成为话题,乡里乡亲提携进步成为方向。

  5、

  40,50后。50~70岁的老人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用他们的话说,不会过的太好,也不会过的太差。但是,精神世界的空虚非常严重,和时代的发展脱节,对于子女来说感觉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精神的皈依又没有普遍宗教信仰。子女基本不在身边,进城的80,90,70后普遍生活压力山大,顾下顾不了上,交流和沟通缺失。

  时代呼唤针对老年人精神文明的产品出现。会不会是传统媒体一个重要机会?

  【李晓冬】

  1、

  农村串亲戚从带六个核桃到带各种开发品牌的茅台、五粮液,似乎喝茅台喝五粮液成了有面子的讲究,#懂行人都知道,那些酒超不过50块钱#。

  2、

  北方过年包饺子习俗依旧,饺子馅从原来的猪肉白菜、韭菜鸡蛋变成了香菇馅、虾丸馅的,吃饺子从大碗变成了小碗。#形式化更明显#。

  3、

  年轻孩子的娱乐活动从放鞭炮变成了泡酒吧、捏脚、组团吃鸡游戏。#尬酒、吃鸡成了孩子们娱乐新时尚#。

  【小倩】

  1、

  家里送中老人礼也不同了,以前是脑白金、燕窝之类的,现在送的都是安徽手工面,东北云耳,澳洲燕麦之类的养生特产,更注重质量了,而不是包装。

  2、

  北京今年不让放鞭炮了,我家好多亲戚都开始外出过春节,或者直接酒店定座,不再自己做了。也都群里朋友圈看春晚,不是那么关注集福。

  【翁彬】

  1、

  村里年味越来越浓,感觉好像都更喜欢回农村,不知道是政策宣传原因还是城市压力加大?

  2、

  回乡的国产从长安,长城裂变到高仿众泰,卡宴和众泰走一起真傻傻分不清楚。

  3、

  话题从原先的一年挣多少钱到现在的准备回来做点啥?

  4、

  从喝酒到喝茶的改变。

  5、

  现在基本农村的垃圾都有统一收集点,个人觉得这是最能收回人心回农村的亮点。

  【邢鹏越】

  坐标:(内蒙古西部)

  1、

  农村自己产的猪肉鸡蛋不卖了,自己吃送亲友。

  洞察:老百姓对健康和好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愿意为品质和内涵买单。代表着下一个产品升级的时代即将到来并爆发。

  2、

  之前家家户户摆的祈福求神的烧香牌位很少见了,忌讳少了,一切以欢乐为主了。

  洞察:物质的富足带来精神的满足,不再靠求神拜佛,内心更加笃定自足。

  3、

  快手APP在农村市场盛行。

  洞察:老百姓蛰伏许久的天性通过互联网APP得以释放,大家有了展现的平台,也通过这个平台去认识世界和关照自我。视频APP很可能未来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取代微信。

  4、

  农村娱乐复活了,唢呐班子,农村歌舞团复兴,出现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土明星,一个长相不错的站在拖拉机上唱歌的年收入能达到60万,粉丝数也有几十万。

  洞察:农村的娱乐生活再次掀起高潮,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一方面开拓了城里人单调统一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让农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

  微信使用率更高了,农村微信视频普及使用,WiFi家家户户有,农村流量比城里便宜。不回家过年也能视频连线,共举杯同祝愿。

  洞察: 人们对团聚的渴望被微信视频有效疏解,科技拉近了距离。

  6、

  家家户户有车,拉近了距离。

  洞察:缩短了距离,加深了交流,加快了脚步。

  7、

  年夜饭不在家吃的人也多了,初一初二就出门走亲戚看朋友的人多了,饭店营业开门时间提前了。年三十晚上汗蒸洗浴娱乐中心爆满,按摩松骨技师加价都忙不过来。大家都注重享受了,全家老小一起去洗浴中心。人们对洗浴康体的偏见消失了。

  洞察:消费升级,下一个大市场呼之欲出。

  8、

  红包发的更多了。红包的大小成为衡量“人品”的一个隐性指标,光抢不发的小气鬼被鄙视孤立了。

  洞察:红包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今天极大的成功与普及是因为传统的深厚。传统仍在,需要挖掘。

  9、

  抽烟只抽炫赫门,一生只爱一个人。

  洞察:厉害

  10、

  春节快乐。

  洞察:春节是中国最大的生意。

  【秦辉】

  1、

  春联少了,年味淡了,希望大了。

  2、

  农村自卑少了,乡间自信多了,城乡差别不大了。

  3、

  日常消费品,认品更认牌。奢侈品不多,实用品不少。

  4、

  住房装饰相对逊色,基础建筑强悍。

  5、

  鸡鱼鸭肉已不是餐桌上的明星,但继续主流。

  6、

  腊货少了,自制零食少了,家庭存款多了。

  7、

  平常城里聊得多的是压力与动力,春节乡间聊得多的是希望与满足。

  8、

  基层干部亲民务实,人民群众激情拥护。

  9、

  更爱打扮了,洋品牌也不见了。戴珠宝的人多,戴手表的也有。

  10、

  我党威武,农村可畏!

  【江文明】

  1、

  年味很浓,表现在氛围上。城市禁烟花鞭炮,农村户均烟花鞭炮消费超过1000元,攀比严重,连一直山清水秀的梅州除夕夜据说污染全国前十。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极其难闻。

  2、

  红包是传统见人就发,从10、20、50到100,以20居多,差别不大。抽烟基本上还是10~20元一包的双喜,差别也不大。

  3、

  不管是否在城里有房、收入多少、离家远近,都在老家建有大排场的房子或者别墅,这些房子基本上极少有人住。这是攀比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讲究的人家基本上都是红木家具,这有很大的需求。

  4、

  广东人好赌,赌博买马依然风行。

  5、

  要客贵宾送礼以农村活鸡为主,特别是送住在城市的领导、亲戚,烟茶酒较少。

  【小椰】

  1、

  家乡的路宽了,条条直达家门口。以前的乡镇公路早就是双向四车道了。

  2、

  小洋房和乡村别墅越来越多,一般的农村砖瓦房也会贴上好看的瓷砖。

  3、

  以前大年30,都比谁家起的早,基本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打鞭炮。现在,不再那么早,一般6点左右是集中时刻。

  4、

  过年吃的:禽类,肉类还是主流。但是没以前那么讲究,非得八大碗,或者碗也有讲究(一样大小,一样花色)。现在,合适就好,年轻人更能决定这些形式。

  5、

  10多万的车是普遍,名车越来越多见。

  6、

  娱乐,牌类为主,村里有麻将馆,还比较多,牌友经常聚集,很熟悉,常规玩法。90年代,农村经济很不好的时候,聚众赌博常有,农村人,越没钱,越爱赌。

  7、

  穿的,许多都是淘宝货。

  8、

  喝的送的:白酒为主流,送普通亲戚,几十块的酒或礼盒保健品之类,重要点的亲戚200—300左右价位白酒。红酒还比较少用于送礼。

  9、

  年轻人结婚年龄也在偏晚。

  【崔鲜桃】

  1、

  过年放鞭炮的少了

  2、

  饭店初一开始爆满

  3、

  电影院、KTV生意火爆

  4、

  聚会喝白酒的少了,劝酒的更少了,喝红酒的多了

  5、

  渐渐不再是挨家挨户走亲戚,而是一大家子聚餐玩乐

  6、

  几乎家家户户有车10万左右的多,SUV多,国产的多

  7、

  这几天县城交通比平时堵塞的厉害多了

  8、

  出门旅游的多了,三四天的居多,时间更长的年前就出发了,附近的旅游景点开放很多,政府与河南焦作郑州通了旅游公交,票价分别10元,20元,元宵节前免费

  9、

  县城及周边的好多商品房卖不动

  10、

  30岁左右没结婚的越来越多,大多希望工作稳定再结婚,没上大学的相对结婚早一些

  11、

  今年过年的商品不像往年价格变动明显

  12、

  卖火烧的,烤红薯的都可以微信支付,微信比支付包更普遍,手机支付基本普及

  13、

  消费两级分化好像开始明显,一类求便宜,一类求品质,但入口的东西整体都开始注重安全健康

  14、

  昨晚听说领结婚证需交5000元,生了二胎才会退。

  【洋洋】

  1、

  家乡赶集日人口比平常多二倍,市场上卖的土特产倍多,有自己用粮食养的土鸡鸭鱼牛羊,还有野生的野菜。

  2、

  晚上停放在路边的车辆占了公路的一半,乡镇没有罚单。因为乡镇都是四车道,没有城里的八车道,今年公路两旁的树上挂了很多彩灯,是这几年第一次张灯结彩,这是政府专款专用的,过年的气氛很浓。

  3、

  我们镇上没有禁止放烟花,大年三十晚上11点30人们都往山上附近的寺庙烧,12点放烟花持续到凌晨2点过,卖烟花的店铺每年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4、

  过年开车回家的比较多,一般的朋友见面寒暄后都爱问你家闺女儿子在哪里上班,哪里买房,有车没有,这点我觉得年年如此。

  5、

  我们药店只放假初一这一天,不过初一打电话要买药的人任然有,而且还不少。以前初一是就算生病也不能吃药的,因为初一吃药,一年都要吃药,说明人们对于健康而言,没有以前那么固执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以后的保健意识和运动意识应该会更普及了,这几天买药的人比平常多,客单价比平常高一倍左右。因为年轻人要返城了,有些需要为老年人备足至少3个月左右的药品,但是有些年轻人也会选择在城里买好药品及其他东西后托人带回来或者快递回来。销售比较好的药品以心血管、感冒咳嗽、消化道药品居多。

  6、

  餐馆初一也在正常营业生意也是异常火爆,大多数人喝酒前后都会买解救灵,下午5点去订餐已经排到第二轮后。饭后出门散步消费的人群更多了。

  7、

  春节期间有些消费要比平常贵几倍,比如理发洗车是平常的3倍。

  8、

  这几天身边朋友买房的也比较多,而且我们这边的房价没有跌的反而还涨了。在外打工回来有钱的都在家买地自己建成小别墅,为以家里老人或自己养老用。

  9、

  春节期间办酒席的特别多,从初一到初九天天有人办酒多是满十岁结婚酒居多。

  10、

  春节出门旅游的比较多

  【谢晋文】

  1、

  去年农村盖新房的,多是在工作地已经买了房子的年青人,为荣耀而建。

  2、

  农村盖房,去年的水泥涨得最多,连运费每包30元,之前23元。钢筋少涨,人工少涨。

  3、

  很多农村房都留了停车场,过年期间农村的好车不少,外地牌的奔驰宝马常见。

  4、

  农村的年青男孩30岁左右没结婚,或结婚后离婚的也常见。

  5、

  农村网络普及,中国移动两年免费,每月电话租金增加8元。中老年人都用智能手机。

  6、

  大家电普及,冰箱洗衣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7、

  农村普遍使用液化气,用柴及用煤减少。

  8、

  农村以养鸡为主,散养猪很少。新年开始,农村小型养猪场己经禁止。

  9、

  超市里面的大礼盒,红色包装比较鲜艳,100元左右,送礼有面子。

  10、

  过年前后农贸市场价格相对平稳,节后牛肉,虾,豆腐,蘑菇价格便宜一些。

  11、

  县城里,春节期间的忙着走亲戚,打牌的人并不多。

  12、

  餐桌上以鸡鸭鱼肉为主,鱿鱼虾等海鲜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13、

  自酿米酒为主,饮料以天地一号为主。喝白酒的少。

  14、

  县城里回乡过节的人多,县城里车行缓慢。

  15、

  政府开放一些单位及学校,免费停车,缓解了停车难。

  16、

  县城管理更加规范,门店都不能超范围摆放,卖菜等进入市场,规范管理。

  17、

  红包100元起,小额红包已不多见。

  18、

  微信支付宝在县城店铺里可以通用,农贸市场以现金为主。

  【徐芳英】

  1、

  以前家家户户贴春联,如今都不贴春联

  2、

  小孩压岁钱红包部分都微信转账了

  3、

  为了放和看漂亮的烟花,得开车去郊外放才能看到美丽的烟花,年味的气息是越来越来越少了

  4、

  过年的娱乐活动只有看电影、KTV、商场、不像小时候,那些放爆竹、舞狮舞龙、挂灯笼渐渐的失去了

  5、

  饭桌上不再是是鸡鸭鱼肉,而是自己喜欢的菜系了

  6、

  选择过年期间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7、

  街道人很少,都在家陪家人过节

  8、

  手机短信拜年几乎没有了,几乎都是微信群发

  9、

  以前过年是最热闹的节日,如今过年是最为清净的节日

  【付凡】

  1、

  家家户户住楼房,老房子空着没人住,有些变成了关鸡鸭的地方。

  2、

  私家车基本每家都有,粤、浙车牌居多,做客可以当天回。

  3、

  镇上往市里买房,市里往省会买房,以后都是城里人。

  4、

  第二大桥终于建好了,但不能通车,人走到桥上钢丝晃,听说建桥人抓了一批又一批。

  5、

  今年过年菜市场的物价比往年低。

  6、

  孩子们过年不出门,手机在手,天下无敌。

  7、

  以前瓜子、花生、豆子都是自己做好,现在自己做的食品是稀罕物。

  8、

  回家过年的人越来越少。

  9、

  春联是各家公司的赠品。

  10、

  过年请客基本都在外面餐馆解决。

  11、

  镇上超市送人的礼盒基本都是仿冒品,如:徐福记-习福记,港荣蛋糕-港宏蛋糕

  【周兴国】

  1、

  村镇马路两厢三年前开始安装路灯、今年开始在两厢有规划的绿化、美化了;

  2、

  各色各式房顶的自建别墅点缀在绿色中,90年代开始休建的两层立方体小楼也装饰得色彩明亮了,传统的白墙黛瓦的民居已成为80后父母在走亲访友时带小孩瞻仰和回味童年的“景点”;

  3、

  基本各家有一辆以上的车,前几年的较多国产品牌呈换代趋势,合资品牌是主流,SUV越来越受各年龄层次的追捧,不断增加的回乡的豪车已成为乡亲邻里关注焦点;

  4、

  年夜饭以传统各式肉菜为主、做法各家极尽巧能力求回归传统,海鲜基本一两道,以期唤醒、留住、迎合进城儿孙的胃。酒水以300-800元的为主,品牌为本地湘窖、剑南春、1573等为主,“酒鬼酒”过年确实难见;

  5、

  回乡发小交流焦点以子女教育、事业为主,带小孩比拼才艺成为一场无形的较量;

  6、

  镇上的宾馆、KTV多了、装修的档次明显升级看得出投资者的信心和竞争的激烈,成为同学发小聚会的主流场所;

  7、

  60、70岁的父辈过年不再偏执坚持传统的节俭风格,给晚辈、客人递上的是晚辈孝敬的“和天下”、“软芙王”,入门都是“黄芙王”了,以前的“精白沙”难得一见;

  8、

  村上的小卖部生意零落,都去镇上的超市消费了,更多的年货都是子女从省城捎带,“开心果”等干果悄然流行“原色”了;

  9、

  自家叔叔、姑姑家前的橘子、橙子树上的果子尚存大半,金灿灿的挂在树上,任鸟儿叼啄,不像往年早早摘下、留存,让子女带回城市;

  10、

  大年三十给已故先人的“送亮”祭奠仪式和“拜土地神”从各家独自进行到宗亲的统一行动,体现了进城后的70、80后一代人因计划生育政策和当年生存压力下少子现象的危机意识;

  11、

  二胎政策有效的执行者是两大群体:乡村坚守者、进城事业大成者。中间状态的不敢生、害怕生;

  12、

  红包派发400是入门,关系亲近一点基本800-1000,拜年送礼品的少了,更多的是红包交换。

  13、

  该享受福利的“五保户”享受资格落实了,月补助1000左右,村民不再像往年一样言出必攻击政府“腐败”、“黑幕”了,基本的公平、正义依然是善良人们最认同价值观;

  14、

  村委会都依次新建了,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桌、和户外健身器材,小舞台和小广场成为孩子及大妈们的日常活动场所;

  15、

  对精神文化需求快速上升(留村的孩子在周末或假日由家人陪同去省城的游乐场所、电影愿的消费已为日常,都能随口说出几处商圈及热映动画电影的名字,与驻城孩子有了共同的话题,陪同的爷爷、奶奶还能在旁参与)

  总结:

  1、

  基层政府的行动能力在十八大后及信息社会的倒逼下,在逐渐改善、加强,村民的诉求焦点从原来的公平转移到环保等话题;

  2、

  物资生活处在新一轮的升级换代拐点,健康、绿色、品质已成为新趋势;

  3、

  70、80后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在升级,焦虑亦如投资额度一般,亦从快速上升趋势;

  4、

  大家共同对明天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较两年前有所缓解或适应,逐渐变的从容和包容了。

  【杜平】

  1、

  汽车多了,房子宽了,道路变黑了,人民开始歌颂共产党了;

  过去几年摩托车是主力军,现在变成了汽车。80%为10万-20区间的经济性轿车,20%为30万以上的汽车。汽车的主要功能不是代步,而是攀比和满足虚荣的工具。

  镇上的房子开始注重结构设计,两个门面,单层使用面积80-100平米。购买地基20万,修三层小洋楼建筑成本约35万。一幢小洋楼约60万左右。

  农村的公路几乎做到了户户通,水泥路面开始变为柏油路。

  乡亲们的基本生活除了教育和医疗配套外,并不比城里人差。

  所以人们开始歌颂共产党,歌颂好政策,开始感叹赶上了好时代。

  一个新时代,真的开始了。

  2、

  扶贫款开始真正到达困难群众手中;

  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帽子,当地官员是不愿意丢掉的。每年国家有数以千万计的扶贫拨款,过去都会被中途截流。贫困人口甚至都不知道国家有资金。精准扶贫后,所有信息一律公开,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扶贫款开始真正到达困难群众手里。

  农村的土瓦房陆续被改造,国家给予了很多补助。

  3、

  垃圾开始分类,每天都有固定的垃圾运输车上门收取,乡亲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和空气的价值;

  白色垃圾、人畜粪便、自来水等为农村生活的几大常见难题,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回农村的原因。

  201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开始变得更加干净了。

  洁净的空气,茂密的森林开始为农村加分。

  我老家西边有一颗1000年以上的古树,和30年前记忆一样。这也许是唯一能吻合的记忆了。

  4、

  外出打工的人开始返乡,多数打工都是被逼,打工还债。打工学到了一己之长,回家修房子,然后到镇上买门面。

  跳出农门是村里人一致的梦想,有人通过读书,走向了城市。比如我。

  有人通过打工,有一些继续回家开始修房子,帮父辈还清欠债。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会了一技之长,比如模具钳工、厨师、房屋装修。

  回乡后开始按照自己在外面等见识修房子,把老家的房子让老人住。

  多余的钱就到镇上购买几个门面,做一些生意。但做生意普遍同质化,主要以小生意,价格战为主。

  有部分有生意头脑的人,开设农家乐,生意倒是很不错。

  5、

  智能手机几乎普及,多数人都开始用微信。路边小摊也开始用二维码收钱;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地方,仿佛一夜之间,智能手机和二维码几乎席卷了农村。小孩子厌学的很多,但对王者荣耀类的游戏保持狂热的兴趣。

  二维码在小商贩、路边游摊处生根发芽,的确带来了太多的方便。

  本次遗憾的是,我没有调研大家都用哪些APP 。

  6、

  人们的赌博习惯已经从麻将馆转移到了网上。听到了若干输得一干二净的故事。

  小地方街道上的孩子不务正业的较多,读书很差但家里有一点积蓄,很多都成了地痞流氓。

  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要么赌博,要么寻衅滋事。

  到了30岁左右,一部分成家后开始承担家庭经营的压力,回归正常。

  但还有部分,好吃懒做,沉迷赌博,但还乐于攀比。

  原来通过麻将、买马等方式输掉几套房人很多,但迅速传遍整个乡村。熟人社会是谣言和坏消息的温床。

  1995出生的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上赌博,然后通过小额贷款贷取高利贷。本次回家至少听到了8个这样的案例,触目惊心。最少的输掉30万,100万上下的不在少数。几乎倾家荡产!

  稍微成器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了,留在本地的游手好闲的居多。

  从这里,我似乎看到党中央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决心扫黑除恶。要实现乡村振兴,净化治安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7、

  农村几乎不再种地,劳动力严重短缺。土地已经被大量的流转,新一轮圈地运动开始了。

  土地流转过程中,产业、管理、经营效率都是大问题,也许还需要3-5年的培育。

  洞察:乡村振兴,目前主要表现在土地财政,镇政府把土地卖给农民修房子,然后进行再交易。房子的设计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

  农村,更需要的是教育和精神生活。城乡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导致下一代的素质差异越来越大。

  个人觉得,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创业教育,农村小孩认识社会,认识城市方兴未艾。

  农村的硬件建设,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换了容颜。

  但乡村的软实力,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严伟龙】

  1、

  去年村里车子只有几辆,今年一下子有好几十辆,明显增多。车子品牌大部分是不认识的国产品牌

  2、

  今年的年比去年感觉热闹,春节晚会也好看,农村放鞭炮没有禁止。

  3、

  我爸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对老百姓是最好的,不愁吃不愁穿,生病有合疗。

  4、

  交通便利,家家都有车(电动三轮车也算),一天能走好多家亲戚,形式有,亲情淡了。

  5、

  我们村167户,700多口人,60岁以上的老人也就剩下100多个了,这几年每年都有老人去世,平均年龄70左右,比原来平均寿命提高了5到10岁,致死原因多由中风引起。

  6、

  农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较多,几乎60岁以上老人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且大部分不知情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致残率非常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还是非常低,疾病科普宣传没有跟上。

  7、

  垃圾开始分类,村里有固定垃圾回收处,定期运输清理。

  8、

  农村子女不赡养老人的事例还多有发生,大部分发生在子女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上不富裕的家庭,我们村我知道的就有2例。

  9、

  农村娱乐单一,大部分集中在打麻将和推牌九上,因我不赌博没有办法深入了解。

  个人感觉:乡村振兴战略在我们西北这样贫瘠的乡村还是很难的,没有像样的产业,农民靠天收,种地是赚不到钱的,也没有办法吸引资本和人才回来兴业。

  【黄征】

  1、

  继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后又开始吃鸡游戏但还是那批年轻人,弥补内心的空虚。

  2、

  花钱没有长远性的打算贪图眼前的享受,盲目。

  3、

  村长还是“有势”的人霸占,而不是真正做事的人。

  4、

  村里人很多搬到了县城。

  5、

  倒买倒卖的买卖越来越不好做,都开始上班赚钱,做生意靠体力,越来越难做。

  【韩正俊】

  1、

  在农村,杀猪宰羊基本上是过年的开始。

  以前过年家家户户只杀猪,现在杀猪宰羊是标配。而且猪和羊越来越肥了,十年前一头猪超过100斤已经算是大猪了,现在基本上180斤左右,小的150斤,大的能到250斤,羊也基本上是30-50斤。

  羊肉是新宠,鸡肉基本没人吃了。

  人们更青睐村里农户自己养的猪和羊,城里人都托人在村里买点肉,都感觉村里养的猪和羊吃起来更香。

  对于肥肉老一辈的人也愿意拿去喂狗了,这对于那些在艰苦岁月饿过肚子的人们来说实属不易,人民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

  2、

  在农村,过年吃肉的少了,吃蔬菜的越来越多了。

  以前过年蔬菜只有辣椒和大白菜,现在村里过年午饭流行吃火锅,各种火锅蔬菜是人们的所爱。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注重。

  3、

  在农村,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了。

  以前大西北基本上都是土坯房,现在基本上是砖混结构的房子了,有很多地方也都盖起了小二楼,而且人们也更加注重对房子的装修,更加追求住的品质。

  4、

  在农村,出行更加方便了。

  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基本上是是长安、长城、众泰等国产车,但对品质有要求的人基本都买大众。

  5、

  在农村,黑兰州+世纪金徽是烟酒标配。

  黑兰州可以说是甘肃烟草的经典产品,世纪金徽有点像茅台,今年也涨价了。

  6、

  在农村,娱乐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了。

  今年,政府给每个村都配备了大鼓、唢呐、二胡、古筝、吉他、音响等乐器设备。社火表演也开始复兴了,人们歌唱新时代,热热闹闹过大年。

  7、

  在农村,网络也越来越畅通了。

  基本上10户以上的小山村里都通光纤了,有年轻人的家里基本也都通网了。

  8、

  在今年的打黑专项行动下,县城里的棋牌室麻将馆全部关门了。

  听说有一家麻将馆没按限期停业,被执法人员砸了个稀碎。

  就连以前经常在路边打牌的老头老太太们也都各回各家了。

  9、

  新时代,新希望。

  听村里人聊天,在闲言碎语中都能听出来村民们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特别向往,也很有信心。

  10、

  新时代,新生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质上就是对极致产品的追求。所以,新时代的新生意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其他的都纷至沓来。

  【翁建永】

  1、

  首先是县城里店面开业普遍比往年早大年初二初三就开业,珠宝类,以及农庄吃饭类,特别是小吃类的,几乎全开业!

  洞察,生活水平提高,在饭店请客吃饭多,消费白酒以100元左右的多,香烟以硬中华为主,好多只是手艺型打工的师傅比如装修工单日工资230元到300元出手基本是中华!

  2、

  农村居住人口继续减少还在往县城迁移,比如买不起商品房的(100平均价在75万左右)就买没房产证的,但这部分人都有小汽车以6万到12万之间的多!

  洞查消费观念里有好面子心里以及想把生活过得轻松些,其实不买车,加上买没手续房子的钱够买正规商品房首付!

  3、

  压岁钱前两年有的50元到60元基本没了,出手都是100元!

  洞查有相当部份人收入并比前几年多,问了几个比较能聊的亲戚,说包少了没面子!

  4、

  春节期间武夷山旅游人数暴增,由其是江,浙,沪自驾游!

  洞察城市人过年以经不局限在家乡了,武夷山当地人守旧在家乡过年习俗,基本没听说谁在哪旅游过年的,过完年出门旅游的有但也少,大城市人与小地方消费观念依旧有距离!

  【朱亚军】

  1、

  农村的土地,现在村里的土地95%出租给外来人承包,农人只收租了,有的土地种西瓜,草莓,蔬菜,大部分还是种2季粮食,一些原因是年轻人外出挣钱,一些原因是农人不再想自己种地,找个工作做比种地挣钱多。

  2、

  烟花爆竹燃放依旧很严重,城里的禁止燃放宣传,在农村没用的,特别是除夕和初五,我们这扬州话叫“炖粥锅”,基本是一夜响到天亮。

  3、

  农村走亲戚以前是去哪家就在哪家吃饭,现在是去拜年,饭在饭店吃,家里不弄了,怕麻烦,饭店吃完饭,除了去唱歌,洗桑拿,就是打麻将,打掼蛋,所以乡村过年,镇上的饭店很忙。

  4、

  村里的车家家户户都有一辆,大多是10几万的;在外挣钱多的人,会回来把老家的房子拆了,盖个两三层楼,盖的很豪华,一年回来住不到几次,这是他们的大玩具,这种现象很多,不知道有攀比还是真的挣钱多了。镇上街上路两边的门面房有拆了重新盖三层的。

  5、

  中华玉溪依然是主流,但有钱年轻人已经转战黄金天叶和九五之尊,白酒已200-300的价位送礼。

  6、

  村里的打麻将现象普遍,一条村庄有好几个棋牌室,有的人家家里也有麻将机,不管干什么只要挣到钱,就牛逼就骄傲,反而为荣,饭桌上还是挣钱多的有话语权。

  【洪大宽】

  1、

  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普通家庭多是国产SUV,富裕乡镇豪车很多。国道省道乡村公路初二开始很堵,县城主干道翻新拓宽,堵车现象有所缓解。

  2、

  今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三十晚上大幅度收敛,仍有一部分市民燃放。询问一圈,很多居民实际上也觉得很吵,也不想放了。乡村仍然照常,警力鞭长莫及。

  3、

  农村空心化加剧,我叔儿子年级考了第一,一问,整个二年级就一个人。学校因为生源不足,三个村完小合并在一起,就保留了一个老师。三年级需要到镇上住校寄读。

  4、

  拜年疲劳综合征显现,直属亲戚开长老会决定以后每年轮一家集体拜年聚餐,省事。观察了一圈,很多子女多的大家庭都这样了。甚至旁边村有“大屋场”(大的村民聚集村组)集体年夜饭,在新农村礼堂几十桌集体聚餐。

  5、

  县城房价17年涨了一些,均价4k左右,据说很多房都卖掉了,都是炒房不住的,所以空置率很高。农民盖房热情依旧,即使省外或者县城有房产的,仍然在老家盖房,主要是面子问题,二是过年回去有那么几天住的需求。两三层楼基本都焕然一新。

  6、

  今年感觉消费力没有往年强,吃饭依然是很难订位,但是娱乐场所旺盛消费萎缩了很多。

  7、

  APP唱歌类还是全民k歌,直播还没有影响到三五线城市。社交类微信一家独大。移动支付渗透到农村小卖部。反正现在不带钱到哪都可以。

  8、

  网购普及度很高,拼多多听的很多,淘宝,京东,云集,都有人用。

  【杜迎超】

  1、

  村里的人都在外买了房,过年村里冷冷清清。

  洞察:村里人依旧向往城市,这也说明都挣到钱了。

  2、

  几乎人手一辆几万元的四轮。

  洞察:车成了人回乡的自尊心。

  3、

  六十岁的村民开始玩微信和智能手机了。

  洞察:微信深入民心,互联网真正走进农村了。

  4、

  村里人最低抽的是十元以上的烟,年轻人一般都是二十元以上。

  洞察:平均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

  【唐鹏兄】

  1、

  今年年味越来越浓,成功人士都回家过年了。

  2、

  国产SUV人手一台。

  3、

  劝酒越来越少,应该是大家都要开车。

  4、

  比买车买房的心理少了,而是更重视小孩的教育。

  5、

  回老家过年,初五基本已返程。

  6、

  上门做媒的集中在年前25和初五后。

  7、

  送礼给老人,最好还是红包。

  【陈乾华】

  1、

  由于上海外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年三十基本没人放,年初五稍微多一点,大家普遍觉得没年味,但是又找不到新的出路。过年禁止鞭炮已经像计划生育一样慢慢改变人的观念。

  2、

  在郊区上饭店请吃饭成为流行,酒也要喝好酒,特别是白酒。

  3、

  旅行,特别是全家短途成为春节新的物质文化需求。

  【罗雄方】

  革命老区吉安乡村春节观察

  传统习俗在回归

  宗族观念在抬首

  封建迷信在复辟

  1、

  农村建房速度有所放缓,不是经济下行了,而是家家户户都有了三层新房,住宅改善需求基本饱和。

  2、

  现在农村相亲,等同于企业招聘,女方要求直接。男方家庭小康的标准是:县城一套房、村里一幢楼、小车要一辆。在吉安除去以上三大硬件,结婚彩礼钱是10~20万。

  3、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依托国家振兴老区相关扶贫政策,90%以上村庄达成国家标准,家家水泥路,出门不湿鞋。

  4、

  农村就业机会多,只要勤快,除去种地收入,在当地做小工、短工,人均可以年入两万左右。

  5、

  宗族观念抬首,相关活动频繁:建祠堂、建礼堂、修牌坊、舞龙灯、走家门,相关费用以家庭为个体集资凑钱。

  6、

  封建迷信在复辟,在完成祠堂、礼堂、牌坊三项工程后,以村为单位,又开始大兴庙堂塑菩萨,家家烧香,户户祭祀。

  感悟:农民增收明显,消费观念与时俱进,解决了物质生活需求,精神生活溃乏,攀比心理严重。

  【邱卓丹】

  1、

  发达的即视感,和凋敝的村庄,哪个才更加现实?

  作为一个县级市,江阴区划很小,但近50家上市公司掩衬的浮世很大。问题是,盛名之下的“百强县之首”的江阴,哪个部位才是真实生活的江阴呢? 是华西村还是其他村?是海澜之家还是戴庄月城?是“大江之阴”的澄江城区,还是被高速公路纵横切割的农村呢?

  我不想说江阴经济的虚胖,只是觉得盛名之下,其实有难副之处,或者说,全县各镇发展悬殊。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无时不在无地不有,这也不时提醒我们这些曾经的农村人,要加倍努力啊。

  2、

  城市化势不可挡,乡村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参与家乡的农村建设?

  去城里买房,这几乎是农村最后的留守家庭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呼喊,就像老邻居老扁一样。

  稻谷和小麦,在江南,恐怕终将成为“古代”的作物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什么?生态园、农家乐,或者大棚?

  各村的耕地早几年都已经由村民小组集体出租给了承包商,总包商建设大棚,再出租给外来的蔬果种植者;最新的地方农村土地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出租、出让、转包,鼓励农家乐和环保生态服务业的发展......

  江南的农村,几千年的古老习俗和文化都将消失,一去不复返,尘归尘,土归土。

  未来的人们将在生态园、博物馆里参观陈列,观看节目,慰籍记忆。

  谁说老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呢? 未必,与其一声叹息,不如拥抱变化。

  离开是必然的,古老的村庄终将消逝,蔬菜基地,或者生态园,将迎接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位住在城市里的乡下人,来做客。

  【沙漠】

  1、

  路。洪湖是著名水乡,乡下村子都沿河蔓延,公里都延河沟修造,村镇公路修到了最后一公里,尽管最后的都是单车道,路旁的杂树都被磨得整齐的象一面墙,婚车会车时都要小心翼翼。

  2、

  房。新房基本都是二三层楼,房龄基本十年以内,且都在老房前面修建,老房也都是是砖瓦房,土胚房,老木房较少,看到的也都是养牲口的。

  3、

  装修。楼房结构基本是二室一厅的户型,都是简单装修,全部铺地砖,空调的比例占10%左右,太阳能热水器也能成排看见。一楼大门基本都是宽敞的铝合金套装门,是个亮点。春联基本没有手写的,手写的都是黄底黑子,而且大多半不是楼房,看来农村因病至穷现象很普遍。

  4、

  卫生。村道每隔50米一个水泥垃圾堆,沿河而修,河边沿路的垃圾一点都不少,卫生意识依旧不高。

  5、

  出行。镇镇之间也有巴士了,摩托车,电动车看的的明显不多了,偶尔能见到外地豪车,农村汽车也就20万以内10万居多,都是本地牌照,今天居然看见三台手扶拖拉机依旧在行驶。

  6、

  户外广告。农村电线杆广告异军突起,却被男科,妇产科占领了。墙面广告已经很少了,都是黄金珠宝广告了,农药化肥种子的广告都已经残破不堪。

  7、

  嫁女。堂弟媳妇是独生女,在娘家唯一的仪式感就是在堂屋鞠躬,亲家母当众在堂屋八仙桌上依次摆出20万现金,说是给他们小两口,祝福他们幸福,出门时泪流满面。出门都延村外走一圈,一路烟花一楼硝烟弥漫,看热闹的也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年轻人都是自己亲戚朋友。

  8、

  婚宴。婚礼现场在仙桃市内酒店举办,也都千篇一律。烟,45元黄鹤楼。酒,洋河海之蓝。洋河居然把湖北名酒白云边酒挤出去了?广告做的好!农村的村宴的大场面看不到了,一路上只看到非常小的5-6桌的。

  9、

  感想。近几年姑姑和几个叔叔耗尽半生积蓄先后从沙湖镇搬到仙桃市。在城市买房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结婚,另外一方面为了城市条件好一些,能对子孙教育好一些,可是小孩子都沉迷在手机游戏之中了。而生在武汉的我也只能在这种喜事中能和他们一见,另外再聚在一起,只能等到清明了。

  生活在别处,充满喜和乐,若要上层楼,默默往上游。

  【张新建】

  1、

  生意,高桥大队老街上突然被一家新出现不大不小的超市打破了平静,位置和面积说得上双优,经常用白菜价的鸡蛋等老百姓生活常用品促销做活动,乡里乡亲就认这个啊!结果把老街上很多家数十年的“老字号”商店生意抢走了50%,我们老家邻居的商店就是受害者之一,夫妻俩为了一口气,帮助他们儿子女儿通过“手段”直接在人家超市进口处拿下地皮盖上了三层楼,虽然第二家商店开业大吉,生意然并卵,不及人家三分之一,打听原因:做人太精明做生意不长久。

  难得糊涂,舍得舍得。

  2、

  房子,我们村宅基地基本没有了,只能花钱请村领导批准占用耕地盖房子了,其实去世的老人越来越多,空置的老院子越来越多,但是孩子们把它们当做宝贝一样。去年三叔盖成了独院小别墅早就装修完毕,至今未入住,村西头又新增了三处新别墅,还没有装修,但是临大路看着很气派,怎么看着好像城市里的联排别墅呢!偶尔走进前后邻居家里唠嗑,发现他们家里的硬件和城市里基本一样了,有孩子的家庭,玩具和学习用品样样俱全!不少八零后已经买了市区的房子了,我们村可以理解为漯河市的“小三”,受益于漯河市的发展带来的人口和交通等好处多年,因为驻马店市西平县政府的牛逼,一直不愿意转手给漯河市,所以我们村旁边就是“地界”,原来农村和城市离得好近好近。最有意思的就是我就在你旁边,你是漯河人俺是农村人,俺家有土地你家有啥我不知道。

  3、

  走亲访友,今年我是数年来走亲戚最多的一年,十里八村的亲戚去了,驻马店市和焦作武陟县的亲戚也去了!常来常往的亲戚去了,不常见的亲戚也见了,我发现不知是我们家走的亲戚比往年多,我的叔叔阿姨们和他们家的孩子走动的也比较多,常用的礼品有双汇火腿肠(漯河双汇),伊犁酸奶,安慕希希腊酸奶,二三十元的苹果点心等礼盒居多,关系近的三件四件,关系一般的至少两件礼品!

  工作生意都说难做了,钱难赚了,难道都有时间联络感情了,还是忽然想起来了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哪个老表今年混的不错!

  4、

  读书,从老到小,已经很难看到农村有读书的人了,听说村里春节有几个人赌博被抓了!我们几个同学过年例行聚会,偶尔提起读书学习,都说再好的书,看不了几页就睡着了,我暗暗窃喜。我自从有幸认识法师和“人以群分”的各位大咖,各位老师,各位小伙伴以后,每天最骄傲的睡觉的自信就是每天都在和大家学习,一起读书学习和精进。

  【程阵磊】

  1、同质化

  静下心来咂摸了一下县城,发现已经不是小时候熟悉的模样。原先觉得很远的地方,现在仅仅是一脚油门。最重要的是,跟大城市越来越像。

  比如从外貌和环境来讲,除了楼矮一些(已经不是缺点),别的都是雷同。

  比如新建的购物中心或者大商场彼此相挨,比如新建楼盘的立面熟悉而亲切。

  地产人的角度观察:行业老大的攻城略地早已到县城级别,碧桂园早杀入临朐,今年新看到绿城代建,围挡写着纯正的法式血统。

  还看到了中式三进洋房,广告语也跟大城市似的:礼献当代中国精英。

  是的,精英都在临朐,至少过年时都回来了。

  别的领域可能也是类似:伊利还在临朐建了个厂。

  对比春节前刚去的西双版纳,除了气温热点,跟我老家临朐城市建设可有什么不一样?日常商品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飞了几千里,也感受不到来到了陌生地方。

  如果说洞察:

  一是体味到了法师常讲的:中国的超大规模性。

  二是效率在提高,小城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在变小。

  2、不一样

  还是有些东西不太一样。

  商场里的各种品牌,价格还是亲民一个档次。

  比如,搬上了立面漂亮堪比万科,暖气空调热水全天候,旧村改造房的亲戚拿出了茅台镇珍藏原浆,告诉我原价1400,搞活动他100多买了一箱,高度的,好酒,来,尝一尝。(在淄博也接触过这类茅台酒的广告,集市单页加广播)

  比如说这几年走亲戚,经常见的各种品牌但不是江中出的猴菇饼干。

  如果说洞察:

  (1)不要认为农村人老实好骗,岂不知,农村的亲戚是甘愿受骗,且觉得占了便宜:

  a.100元一箱(似乎6瓶)买不了吃亏,而且尝到了茅台占了便宜;

  b.猴菇广告天天见,拿出去很有面子,反正别人也不懂;

  c.都一回事,一样的东西;

  d.大家都送猴菇,我不知道还有江中猴菇,只是这两年流行猴菇饼干而已。

  (2)熟悉感

  为什么是茅台原浆,且瓶子跟茅台酒长得完全一个样。

  为什么是猴菇饼干。

  (3)与之对应的一个现象就是:原本流行于乡间的各种康帅夫等擦边违冒品牌,反而不易见到了。去小卖部买饮料不太需要辨别真假了。

  3、趋势

  进城就是趋势。

  因为方便的水和冬天的暖气,是人人可感知的舒适。

  趋势最可怕之处在于成为必须:

  一个村搞定了改造,全体搬楼,小青年个个好找对象。

  相邻一个矛盾重重没搞定,全村出现了140多个大龄青年。

  剩女在城市,剩男在农村。

  三大件从我听说过的手表,缝纫机,到我见过的崭新翻盖大瓦房,到现在必须在县城有套房。

  进城就是趋势还表现在教育。

  据亲戚说,临朐教育已经作为现象级案例对外推广。连年北大清华都能考上10多个。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凭个人观察——最终都很少有回临朐工作的。

  如果说洞察:

  a/变化是常态,不需要凭吊乡村,因为“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美好”,而你怀念的也并不是乡村,仅仅是你孩时的那段时光。

  b/趋势有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所以很多时候,无需预测未来,只需要发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用常识和推理来辅助判断(比如买房),而不是情绪或个人的情感。

  4、人性的底色是相同的

  母亲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续弦。

  不论城里还是村里,但凡有公职(有退休工资的),丧偶后都会立即找到新妻,且往往比自己小很多岁,80多找60多的是常见现象。

  且双方家庭都能和睦相处,新妻子的原配子女,逢年过节甚至都上门走动看望。

  但农村老夫就没这好待遇。

  洞察就是:

  熙熙攘攘,皆为趋利避害。

  5、微信里的农民与活生生的亲人

  各种报道都在或多或少的割裂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割裂农村和城市。仿佛是两个世界:

  比如有文章说:快手在农村流行,城市不常见。

  比如说某某电影,票房都是三线男青年捧起来的。

  而当你做到亲人们中间,你会听到他们也在谈论特朗普,也在说房价,也在夸耀他们的骄傲。似乎并没什么裂痕。

  你在向往的东西,他们也在追求着类似的东西:比如茅台酒和茅台镇原浆,比如自家养的鸡,比如自己蒸的馒头(纯天然健康),比如旅游,比如手机等等。

  只是,彼此的骄傲点不同,或者价格不同而已。

  洞察:

  如果说当下同根同种的中国人彼此之间有割裂,更多的可能是钱多钱少,带来的消费观的割裂。

  贫穷限制了一些人的想象力,富裕限制了另一些人的想象力。大家各有一个小圈子,也有几个不同角色的圈子。

  很多农村现象,若俯下身子,到城市的角落去找寻,也会存在。

  从农村到北京,如同一条渐变的染色桶,随着财富这一差别点,不同层级呈现不同颜色。割裂的不是城市和乡村,仅仅是你跟我。

  而春节正是一个打破日常小圈子的交流方式。

  6、链接点

  如果大姨夫(81岁),大姑(91岁),他们仙去之后,我可能就断掉了这一年一度的许多链接。

  今年看到老人的心情,格外的亲近许多。或许是因为懂得了珍惜,也看到了他们年岁已高。

  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在他们身边的景象,看到了过去不可避免的永远过去。

  洞察: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电影。关键在于用什么笔触去描述,去剪辑。

  拥抱平淡,迎接未来。

  7、其它几个细节

  a/农村信用社在乡间推10户联保,然后一些还不上贷款的被拘留。

  b/串门礼品从最早记忆中的一条饼干,升级为礼盒(20-100元)之后,感觉最近10年并无新的增长。

  c/在伊利厂打工3000-4000元左右的月收入。房价5000-7000左右。

  洞察:

  底层的生活始终处于满足感与拮据感的微平衡过程中,而不是单纯的越来越有钱。

  营销产品设计,是基于满足自豪感?还是拮据感?还是如何兼容并包?

  附:【人以群分】之洞察总结

  【刑总】

  我分享我的几条观点。

  第一点,农村自己产的猪肉鸡蛋不卖了自己吃。这跟以往是不一样的,以往农民会拿自己养的土鸡还有猪啊羊啊什么的去换钱。现在一是富裕了,另外一个,大家意识到这些天然生态的东西的价值。这个是观念上的特别大的一个转变,所以我觉得生态农业的未来。

  第二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在西部的农村,我们每年过年都要放炮去接神,回来要摆香坛上香祈福,但是今年我发现大家在家里面摆香坛的明显数量少了,而且好多年轻人不会在家里摆香坛了。

  摆香坛一个是祈福,另外一个是消除对未来的不安全感,这就是求神拜佛的一个主要的动力嘛,但是现在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另外一个也是党的政策好,大家对这方面的需求是不是没有那么明显了。

  这两年开始人们从心态上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就是物质富足已经到了一个质变,然后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大家的心态更加平和,内心更加笃定,不再单纯的靠求神拜佛。

  我们内心更加笃定,知道奋斗会有结果,对未来更加有期盼,那是不是就摆脱了很多浮夸或者说短视的、急功近利的东西?

  有群友说,西部农村的民俗风情在流失,这点我不太认同。因为我们还是非常讲究尊老爱幼,道德啊这些,甚至是这些年人们对那些有钱没文化的人有一种鄙视,或者说有点不太看得起,大家不像以往年只拿钱去评判。而且大家更注重道德风化这些东西,更讲文明,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非趋。

  第三点,快手APP在农村市场盛行起来,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我发现去了所有的亲戚家以前是小孩儿抱着手机在看,现在是大人,甚至是老人。我媳妇儿的爷爷今年八十九岁了,拿着快手直播,在大家怂恿下,老爷爷开嗓子唱了一段儿晋剧啊。就是连一个八十九岁的老人都有表现的欲望。我觉得这是非常让人温暖的一件事情。大家有了得以展现自己的一些东西,每个人都有展现的欲望,然后能展现出来,同时社会上有这么多人互相点赞,我觉得这一点是非趋的。

  仪式感并没有缺失。我们村会集体组织秧歌队,闹元宵。这两年大家买的道具更全了,锣鼓都弄起来,而且都很认真,好多年轻人也会很认真的投入进来,回去跟大家一起去拜神拜佛,拜拜土地啊,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说到快手APP,我了解到周围有做唢呐队的,原来我们这边儿都是办丧事用唢呐队,这几年他们通过快手APP能赚到额外的收入了,有人打赏。而且,好多女唢呐手,一年的打赏也能拿到十几二三十万,几十万也是有的。他们每次演出直播都有几十万的粉丝,她们跟花椒,映客上的女明星也差不多。

  另外一点,就是大家的享受开始升级。之前过年可能就是去简单地洗个澡,但是现在,我一个朋友开汗蒸中心,它是从大年初一的零点开始营业,从零点到早上九点人都爆满,技师都忙不过来。这是非常明显的,大家都是从舒服快乐的角度去享受生活。

  【谢晋文】

  我们老家是广东梅州的一个山村,我有两个观察:

  第一个观察就是:“中国的秘密在农村”。

  农村就是已经到了社会的最末端了,所以国家提倡的东西很多时候都会比较慢,我听我妹说他们家那边已经不允许个人去养猪了,小规模养猪场都会被取缔,主要是因为环保的原因。

  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在珠三角打工做生意开场,每家过年都有亲戚开车过来,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把自己的门口做了停车场。像我舅家旁边就填了一块地,大概能停五部车吧。家里面洗衣机、冰箱、电视这些以前城里面用的品牌也下到农村去了。目前已经看不出农村和城市用品的区别。

  今年农村网络非常的方便,中国移动在我们那边推行两年免年费,好像也免网络费。老年手机已经消失了,老年人都用智能手机,很多老年人都在床上刷微信。另外村子里面的人也都建了微信群,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第二点的观察就是:“农村的出路在城市”。

  我回去跟堂弟堂妹们聊天,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这一届的孩子们现在已经大概都三四十岁了,基本没有务农的,绝大多数都出去打工做生意,即使留在家里面也是开运输,或者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在家里面种田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他们这一辈消失的话,年轻人应该不会再接着干农活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原来有几个村的小学合并成了一个中心小学,政府也投了很多钱,包括校舍,包括对农村老师的扶持。可以说,你在农村教书的话肯定会比县城的收入会高一点。但是令我非常吃惊的是,我的外甥读小学四年级,我问他,你们班里面几个人?他说七个人,有六个女孩子,只有他一个男孩子。那么这个学校可能再办一两年就办不下去了。多数的家庭都是把孩子带到珠三角或者到县城里面去读书。所以县城里的房子就会贵起来。像我爸妈现在也住在县城里面,一个小区里面六百户,其中有一百多户都是来自农村。

  所以我的观察就是,农村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村,传统的农耕作为谋生手段的生活方式会慢慢退出人的生活。整个广东的农村都是这种现象吧,有条件的在县城买房子就县城买房子;在珠三角工作的,随着子女或者小孩读书的,去珠三角买房子,整体上是一种很明显的人口迁移的过程。

  【邱总】

  过去这么多年我全国各地也走了很多地方,我老家江阴总体上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我的感慨主要在于看到了依然巨大的城乡差距。

  比如说我们村里的普通的农保,农村社保去年只有区区三百二十块钱一个月,当地的农村医保不住院是不能报销的,我有很多邻居的大妈大叔就是这样的情况,这就导致他们六七十岁了还得在村里或者镇上打工,或者给大棚的承包户做一些采摘活赚辛苦钱,补贴一点家用。有些条件稍好的大概在十年前买类似城乡综合的保险,现在大概一个月也只能拿到一两千块钱的样子。

  以江阴的物价水平,如果他们没有自留地,如果说蔬菜鸡鸭蛋不能自给自足的话,我看连基本的生活都有问题。我们那里大多数家庭中的子女,和我同年龄段的或者比我们再小一点的,基本上就打份普通的工,一年也就七八十来万的收入,就是非但补贴不了父母,甚至还得从老人手里拿钱。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有点这病那病的,腰腿病腰椎病啥的非常常见。按医保规则就是看病不住院的话,农村医保不能报销,所以很多人就硬扛,或者找一些所谓的偏方吃吃,很容易耽误病情。

  有个笑话,我给隔壁老人建议,就说以后一感冒发烧,就去住院,顺便养养身体,还把医药费给报了。老人们说就算住院,大概一千块钱需要报销,报销百分之六十五,那么自己还得掏三百五十块钱,误工费又三百块钱,我们村老人们一般在村包装厂贴贴盒子什么的,这样加起来,其实还是损失了六百五十块。所以老人们想还是算了,老规矩,按经验买点药,多喝点水。

  最后再补充一下,就是,第一,城市化进程是必然的,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度迁徙是必然的。在城里好,但是,好日子要钱,所以要过好日子的年轻人要拼命工作挣钱。

  第二点,社会保障还是不足。另外就是收入结构确实比较单一,即使在我们江阴,所谓的百强县,我觉得也不过如此。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的巨大改善本质上还是需要依靠环境,就是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改革发展的红利,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一个地方改变一个族群的命运。

  最后说两句,第一句就是,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农村人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咱们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二点就是,选择永远大于努力,低效或者缺乏深度思考的努力都是扯淡。

  【刘谦】

  我现在从事的行业是汽车金融行业,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类似于车贷。今年过春节我并没有回家也没有到乡镇,但是我们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做了一个市场的数据收集,就是关于下沉渠道到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的数据对比,大家可以对农村市场的汽车现状分析做一个交叉对比。

  以往在我们看来汽车是一个奢侈品,但随着我们收入增加,它其实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生活消费品。受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限号限购的政策,其实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但同时,农村汽车市场的重要性逐渐突出,是未来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

  而且农村已经改变了,原来是靠天吃饭的方式,现在外出打工,甚至依靠本地的资源做对外生意,这种多元化的谋生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消费能力。

  然后再随着新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甚至道路状况的改善,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以前道路情况很差的田间小路上,你买个车根本开不了。就因为道路状况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人们能购买汽车来当作便利的交通工具使用。

  过去几年,农村主流的出行方式以摩托车或者是三轮车居多,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之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车,而且价格基本上都是以国产的车型SUV为主,价格在十万左右。

  为什么一般是用这种SUV?主要是因为这种车型的底盘比那种乘用轿车要略大,对于农村路况的适应度会更高一点。而且SUV车的容量会更大,可拉人可拉货,实用性更强。在外观上,国产车型就是抄国外的大牌,比如说众泰的SUV跟保时捷看起来就差不多,很受欢迎。

  根据去年的全国销量乘用车排行榜,第一名是五菱宏光,我们在乡镇里面应该经常能够看到五菱宏光这个车,它在去年的销量排名第一,总共销售了五十三万辆,指导价在四万到六万之间。第二名是长城哈佛H6,销量是五十万,指导价基本在八万到十四万左右。前两名的车型基本上都是SUV车型。

  前十名中还有两款车型是SUV,一个是排名第六位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510,它去年全国销量是三十六万,然后指导价也是五万到七万之间。第七名是广汽传祺的GS4,全国销量是三十四万,均价在九万至十五万之间。通过全国排名来看,其实SUV占到很高的比重。

  刚才我们上面说的几个车型,它们的均价其实都是在十万左右。农村的购车价格比较低,更实惠,购车压力更小,所以更受他们的喜爱。

  年前是购车的一个旺季。春节回村的车会比较多,很多外出打工者都会争取在年前购车,这样开回去会更有面子嘛。

  另外年前也是租车的一个旺季。因为很多人买不起车也会租一台车回去,别人也不会问他是不是自己的,但是跟别人暗示就是我在外发展的不错,能够买车回来嘛。买车其实也有一个心理方面的攀比原因。

  低首付购车目前对三四线城市,包括一些城乡结合部渗透率都是非常高的。他们现在定位是给4S店的经销商作补充,做一二线城市4S店的二级网络布局,三四线城市与厂商建立互补关系。因为在这种地方建店,不用建成4S店,一个大概面积两百到三百平米,停个两三台车就可以直接开始做。渠道下沉得更深,同时可以减小开发的成本。

  今年等我们在主要城市布完五十个点之后,渠道也会渐渐地开始做下沉动作,做一些集中采购,也是争取做SUV,因为集中采购的成本更低嘛。批量投放的时候,相对来说市场接受度更高。而且做分期方案能做得更低,基本上十万左右的车能够做到一万至两万的首付,就让客户能够把车开走。

  现在车贷在中国的比例基本上是占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这个比例跟欧美比起来的话是比较低的,欧美基本上是能够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后期的发展可能会更倾向于跟日本比较,可能占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现在农村网络完善,网上购物习惯已经养成,所以后期我们准备做一套手机进件系统,审核客户的还款能力和征信。在手机上操作更方便,基本上能做到当天交资料当天交车。很多人购车还是有点冲动性消费,快速的把前面的所有手续做完,这样会更快地锁定客户。

  我们通过观察,农村或者乡镇的人用的手机以安卓系统居多,所以我们开发的系统也是先做安卓系统再考虑苹果系统,这样的话会更快获取我们的客户。而且我们会争取在线上的网络平台,比如说像天猫店啊,或者汽车之家这种店面上,实现广告和信息购买,就是渗透到县级的客户名单的获取,直接拨打电话,提高成交率。

  金融车贷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风控的控制,因为我们不但是要把车做出去还要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现在包括我们的同行很多也是要做到两三天才能出结果。尽快提高效率,特别是对于低首付的车型,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准备适量的现车,使客户在能够支付首付后即可提车。

  回答一个刚才提出的问题。二手车交易量后期肯定会爆发,根据欧美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当一手车达到一定的饱和量之后就是二手车的交易量提升。

  【严伟龙】

  我的老家在陕西省咸阳,没无线,也算是最贫困的一个县城,经济水平还是不够发达。

  我第一个感触,就是农村虽然说环境是越来越好了,道路越建越漂亮,可是人却越来越少了,现在留守在农村的人基本上就是老弱病残和孩子,能出去的都已经出去了。

  这个现象在农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回到农村啊,恐怕第一个能迎接我们的不是人,而是一群狂吠的狗。其实大家在农村回去以后都会有这方面的感受。因为能出去的能打工的都已经出去了。

  第二个,农村在年俗、文化传承方面做的还是比城市里要好多了。农村过年还是很有味道的。如何让我们这种乡村的文化和习俗代代传承,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但是我们农村不应该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丢失。现在国家提出振兴乡村小城镇经济,那么恢复乡村的人气与活力,其实才是我们国家成为强国的一个突破口。

  第三个,现在留守在农村的人其实还是非常的勤劳和纯朴的。就拿我父亲来说,他今年都六十八岁了,他还坚持每天早上早早起床,把家里面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还要出去割一些柴火。其实像我父亲这样勤劳朴实的这种人在农村里面比比皆是。

  我自己是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其实我看到的农业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案例。

  我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考察了很多养殖、种植、饲养企业,几乎都是亏损的,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补贴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就是说国家提出的振兴乡村经济,大家认为农村现在是一个非趋的淘金之地,其实不然。

  因为农业的天然属性,它整个的产业链非常的长,而且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一个产业链。其实农村有很多养土猪的人是不赚钱的。因为他用这种天然的办法养出来的猪肉,卖不掉。老百姓自己家里面都有养猪他卖到城里面去,城里面的人对价格还是比较敏感。像我们那边的农村真正赚钱的就是给温室做订单生产的。那是负责提供猪仔饲料疫苗以及整个养殖技术,到时候回来养好他又负责收购。这样一个棚子大约能养个五百头猪,一年几个棚子还能挣个几十万块钱。所以说农业,大家在冲刺的时候还是要慎重,它不像工业化的产品,一旦确定好以后,就具有可标准可复制性。

  最后,我想把我在农村看到的几大问题给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个,就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过度开发,污染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土地和水源方面,我想大家恐怕都会有所感触。

  第二个问题,就是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很多人在外面买了房子,定居在外面,基本上就不回家了,有些人甚至过年也不回家,那未来老无所依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第三个,就是现在的农业生产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以后为继续维持高产,还只能继续使用更多的肥料和农药,那么长期下去将会非常的可怕。那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是很严重,未来在整个粮食安全领域,国家将会投入巨大的资金来改变这一块。这中间也会有很多的机会。比方说天然的有机蛋,这种健康的食品将会是未来的一个产业发展方向。

  第四个,留守儿童的问题,父母亲在外地,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和言传身教的教育,那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未来这些孩子一旦长大以后,那恐怕都会是问题少年,甚至由此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

  第五个,总体说来,从事初级的农产品生产是不赚钱的,你还准备种地呀,养殖啊是很难赚钱的,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大家对种地失去信心,那么农村就会有大片的荒地,那么我们相信以后的农村将会是一个荒芜的乡村。

  第六个,现在男性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在农村就会越来越多,导致农村的离婚率就会增加。关键是农村的男女比例不均衡。丈夫长期不在家,他也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也会发生一些有伤风化或者说犯罪的事情,其实这一块儿的问题在农村也还是蛮严重的。

  农村的问题其实是蛮复杂的,一两句话真的是说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农村的很多现象,其实背后有深层次的复杂的因素。大家现在讲说是现在经济发达了,老百姓的医疗有保障了,事实上我看到我们那边的老百姓的医疗水平还是很低的。尽管有农村合疗,老百姓看病的负担程度还是很高的,一个人生病家庭致贫返贫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在三农的问题上,我们国家每年都发一号文件,那么,尤其是我们这些经商者,大家更应该慎重,进入到这个领域之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事这个产业急不得,而且更没有投机的可能性。靠圈点地呀说是最后就能赚点钱,甚至要靠政府补贴这些其实都是天真的想法,还是希望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农业之路,任重道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无论如何,我们对农村还都是有情结的。我们都出生在农村,每每我们回到家乡以后,看到的很多东西都能想到我们小时候的场景。

  我想,未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还是人的问题。从政策的导向上如何让人能回的去,如何能留的住,农村的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贾啸威】

  我那从以下几个主题来给大家进行。

  河南方城农村现象:

  1、乡镇集市宾馆在大年初一爆满,特别明显从2015年开始;

  2、农村道路堵车日益严重,每家保持一辆小轿车成常态,轿车在8万以下偏多,在外工作回来的不乏奔驰宝马等名车,暴发的也有路虎,低端宝骏居多;

  3、农村过27岁剩男现象日益严重,大龄男找找媳妇更难了,钱已经不能解决;

  4、农村赌博已经从明面转向地下和夜间模式,以斗牛,炸金花和推饼为主斗地主为辅;

  5、农村医疗和道路基本实现水泥路面个村村通,交通便利;

  6、外出打工群体在家所呆时间更加短暂,原来15不出门,现在初六出远门,串亲戚15不截止,现在初六就停止;

  7、农村回去享受女方条件标配:县城买房,定亲花费在15万以上,已经有一些农村因彩礼返贫;

  8、原来串亲戚走的量比较大,远亲也在走动,现在基本集中在近亲,所带礼品以牛奶、油、大米、六个核桃(露露)、王老吉(加多宝)等为主,饮料也在创新,比如引入的辣味牛奶等;

  9、单身汉(大龄男青年)比例在提升,离婚率在提高;

  10、农村二胎常态化,三胎的也比较多,重男轻女明显;

  11、办酒席基本在镇上酒店;

  12、压岁钱起步50元,基本在100以上;

  我们老家的。

  首先第一点,在农村回老家特别明显一点是原来的过年住家里比较多,现在过年回家住宾馆已经很常态化,一方面乡镇条件的改善,都有不错的宾馆。另一方面就是有钱了受不了农村老家的环境与条件,农村老家房子闲置回去懒得打理,或者回去住不了几天,就是对联一贴,完事。

  第二点,农村的车在逐渐增加,在我读初中大概是02年左右农村摩托车比较普遍,是农村生活水平一个体现,高中那会开始有富裕家庭买面包车,近3年来,老家农村的轿车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一方面自身条件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小伙结婚轿车已经是必备的彩礼。

  我们老家方城属于豫南南阳一个大县,人口过百万,加上南阳在河南经济水平处于全省前三行列。但跟父辈一代比起来,只要肯干能干,嘴笨一点家里条件差一点也能找到媳妇。40岁左右我们村单身就4个,而现在28的大龄男青年已经突破12个,家里父母发愁,家里在农村条件可以,就是因为嘴笨,我一个侄子谈个对象谈了几个月,硬是没敢牵人家女孩的手,最后女孩死活不愿,就分了,他家里给他买了8万比亚迪轿车,县城买了房还是分了。

  农村彩礼已经变成定亲15万起步,结婚30万不一定下来,县城有房,结婚有车是标配。

  农村单身汉比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敏感话题。

  第四,随着今年特别是17年底国家层面基层打黑除恶,村匪被严打,赌博今年我们村被抓将近10个人。

  【秦辉】

  我大概总结就是两句话:今天的农村似乎已经不太像农村;第二句就是,今天农村的老人的极度无助孤独。

  首先,现在的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缩小。农村也不再蔽塞了,城市也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高傲了,相对而言,两者相处特别的和谐。

  不管从什么纬度去思考,我个人是非常看好农村。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农村独有的优势是城市不可复制的一面,比如环境,空气,土地,人文等等。

  另外,就是关注农村老人孤独无助的事情。我谈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过年时我就专程回地地道道的村子里面去,跟很多老人交流,感触非常大。农村里面老人的无助和孤独,我觉得好像只是一个表面,其实他反而是非常享受那一份孤独。通过跟很多不同的长辈聊天,看上去孤独的老人,侄女,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在创业的,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也好,做长辈的更自豪,更有一种骄傲的感觉,反而是整个家族都留在农村的,没有出去的,一些老人是无比的焦虑。

  再把话题转到我自己父母的身上。我是从村子里面走出来的,后来,生活条件稍微好了一点就把房子买在了县城里面。基本上全年都是爸爸妈妈在家。这一次回去,我特别留意了我妈妈一个细节。其实我妈妈腿部残疾,走路很不方便,今年也刚好七十岁了。这一次回去,我在家里面呆了两天。我回去时候跟妈妈已经打电话说我要回去,但是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床上的被子还没有铺起来。她好像是特意等着我回去的那一刻,我妈妈就兴高采烈的上楼,亲自帮我把被子铺好。

  在家住了两天以后,我就又回了丈母娘家去过年,丈母娘家在浙江。当正月初五又回到湖北老家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就是我妈妈把我床上的床单被子什么东西又全都洗了一遍,也是等我们回来以后,再亲手帮我们把铺上。

  我觉得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年人同子女分开的时间比较长,有机会为子女做点什么,或者是能够做到一点能让子女看得到的什么东西,这个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最后做一个总结。我觉得不管是城市也好还是农村也好,所有的物品,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去珍惜,都值得我们去拥有,甚至是拥抱。第二,就是不管城市的变化也好啊,农村的变化也好,我们自己内心不变,我们自己的初心不变,就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未来。

  【邱云桥】

  我是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在四川工作,因工作原因,经常到农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本群的回乡见闻,所以有很强烈的参与意识。

  从大家的分享中以及我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我认为当下的农村有这样几个特点:

  1、基础设施在急速提升和完善:

  最先改善的是交通条件,农村里已经普遍是水泥路设置是柏油路,在四川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已经极少。

  农村里,水(自来水,不是山泉水)、电(国家大电网的电)、气(天燃气)、电视光纤、网络,已经极大改善。

  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已成多数乡镇常态,很多的乡镇甚至有了污水处理厂。所以,农村的基础设施通过后发优势,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年。

  大家在考虑农村的消费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弯道超车。

  2、农村的生态环境在改善:

  由于农村的劳动力基本都外出,过去农村里的滥砍滥伐基本消失了,林业部门宣称的他们封山育林成绩其实是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成绩。

  农村里狐狸、野猪、蛇已不再鲜见。

  农民的生态意识已开始萌芽,所以在2017年的环保督查中,很多举报电话是农民打来的,且有的放矢。

  关闭养猪场、取消网箱养鱼等等政策,虽然有阻力,但还是基本能够按期完成。

  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虽然还在高位,但确实开始下降了。

  3、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与过去有极大不同。

  据我所知,四川每个行政村都有网络光纤,每个村只有几百户人口,所以网速比城市快。加上这些年的电商下乡,农村已经完成了移动支付的跨越。

  行政村基本都有电商的收寄点,产品多样,与城市的消费差距很小,过去在城里卖不掉的产品弄到农村卖,现在已经不行了。

  不论是电视、网络,都为消费升级做了基础性的观念普及和提升作用。

  特别提请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农村正在从物质消费满足转向精神层面的消费。

  一般的乡镇现在都有数字影院,且与全国同步。

  大年初一,我去了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海螺沟,那里是磨西古镇,我发现有个数字影院,排片竟然是《红海行动》、《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在藏区,这样的小镇,在大年初一与全国同步上映,也许是我们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我曾经在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村,也看到了数字影院。

  请大家一定重点关注“小镇青年”的消费。他们已经成为了农村、或者说一二线城市以外最重要的消费群体。要研究他们的审美、消费习惯、以及心理需求,在可以看到的最近,他们会成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才刚刚开始释放出来。我个人感觉,仅仅是把过去我们在大城市玩剩下的理念拿去农村,不一定行得通。

  4、不建议大家投资农业。

  我有二三百个农民朋友,应该说都是当地的精英,我对他们了解比较多,所以我不建议大家投资农业。

  【团长点评】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不同的农村不太一样,但是整体来说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既然是农村洞察,那么这个范畴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有些人会讲到社会的问题,或者政府层面必须关注的问题,有一些人可能更多讲的是市场需求的问题,那我觉得这两个层面,虽然没有必然的一个关联,但是还是有一点联系的。

  不同的农村可能地域的差异是很大的,如果从洞察的角度来说,就是时间跟空间的差异性。

  比较江苏的农村跟广东的农村,苏州农村跟粤北的农村差异也是很大的。另外同样是珠三角,或者粤北的农村,它在十年前可能跟现在也是不太一样的,那二十年以后可能更不一样。

  看上去大家讲的就是农村的见闻也好,洞察也好,可能感觉差异比较大,但是其实有一些是时间的有一些是空间的差异性。

  我讲一个例子,就是我这次春节期间回去,我老婆跟我说,她的表弟现在已经从广东那边回到了湖南的一个乡下,做农村的租车的生意。就是的士,没有牌的拼座的这种生意,生意非常的好。然后我就想了一想说,这种生意大概只能做三到五年吧。

  因为我们以前老家,大概是五六年前吧,有很多人在搞租车的生意,包括我回去都经常坐他的车。五六年过去之后,我现在因为自己有车,所以我也是每年自己开车回去,就也不太坐他们的车,但是有时候,因为需要也去找找他们,但是他们很多人都已经不太做这个生意了。为什么不太做这个生意了,因为我们村现在车越来越多了,就是十万块钱以内的车,在我们农村非常普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湖南一个乡村跟福建连江县的一个乡村的区别,我觉得仅仅在于时间的区别。租车生意的衰败以及个人拥有汽车的比例上升,这点是一样的,整体的趋势是相同的。但是,在时间的差异上会显示出来不同的一个状况。

  我说的第二点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跟人文环境是农村最大的资产,但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

  我举几个例子,也是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次我回到家里,我爸爸非常神秘地跟我说他今天晚上必须早点睡觉,我问干嘛,他说村里面有一个人要杀自己家养的猪,明天早上我需要在早上三点钟去抢几斤回来。

  那么你想想看,在前几年,农村家家养猪,就像银行储蓄一样普遍,现在就很少了,大部分都是工厂里面养的猪。

  一个农民居然会因为这种原生态的猪肉半夜赶去排队,这在前几年是非常难以想像的事情啊。说明什么?一个方面就是农村污染非常严重,第二个就是生态跟人文的破坏。

  除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另外也跟政府的引导有关系。过去中国三十多年以来,基本上就是从一个从无到有的恶补的过程。就是过去饿坏了,然后恶补。所有的消费的观念都是非常恶俗的。

  其实从这个方面来说,农村跟城市是没有多大的差别的。就像城里的有钱人过去都喜欢买这LV,农村没钱的人可能比较喜欢买冒牌的LV;农村的有钱人喜欢在门口搞两个大理石的罗马柱,那没钱人也喜欢搞点就是看起来有点像大理石的有点逼格的水泥柱。其实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两样。

  政府在建筑方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过去传统的建筑受到极大的破坏。但是现在情况在慢慢的回升。

  就像大家之前提的民宿的问题。其实民宿的兴起跟城市的文艺青年有关,他们从小在高楼大厦的环境下长大,反而觉得乡村的东西是珍贵的。不像我们以前是在农村的瓦房里长大的,觉得高楼大厦是非常珍贵的,所以现在完全是相反。

  我这次回去约了几个朋友到我家里。我家的外观基本上是英式乡村风格,按照我父亲的标准来修的,就是有一些罗马柱什么的,但是室内的还是非常简洁的,简单原生态的这种风格。

  我朋友到的家后,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你这个风格不会过时。

  他讲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间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城里面往往都是讲消费升级,品味提升或者什么,其实从大部分人的角度来说,就不存在什么消费升级,或者说品味提升的问题,他们更多讲的是流行。

  所以我觉得政府对乡村的管理,或者说迎合市场的需求,都可以从流行或者时尚的角度去改变,引导别人的观念。

  比如说,去年我回去的时候,我家门口有一个小溪,小溪里面是非常脏的,有很多垃圾,那个路段刚好有一家天主教教堂,一个寺庙。为什么这么多教徒每天去做礼拜,或者每一天去拜佛,他们捐了很多钱给寺庙,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拜神或者拜佛上面,就没有人去清理一下这个小溪。

  我花了一天时间把小溪清理了一遍,把垃圾通通铲掉。后来我发了一个微信,从我的角度来说,拜一千次佛上一万次教堂,还不如你身体力行地清理一下门口的小溪。

  这本来只是一个愤青的一段话,就是发泄我心中的不满,但是村里我有很多熟悉的朋友,他们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看到我这句话之后都说,你这话说的太牛逼,太有道理了。

  再比如说,最近比较流行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喊了一两年之后,其实大部分的乡村,所谓的美丽乡村,你看了一下之后会觉得大跌眼镜,因为他们都在搞的其实不是美丽乡村的事情,都是在搞城市化。是什么意思?本来小溪里面有鹅卵石,鹅卵石旁边长着杂草,小溪里面有鱼在游,旁边的堤坝有点自然延伸入水的感觉,对吧,但是他这个美丽乡村是怎么搞的?他把鹅卵石通通挖掉,然后铺上水泥路。

  我想说的第三个问题是,城市化是一种必然吗?或者城镇化也是一个必然吗?

  这次回去之前我弟弟向我们家借十万块钱,我问他干嘛,他说他要在附近一个县里面买房,那我就说县里面买房十万块钱怎么够呢。他只是凑一个首付,因为他也不是很有钱的。

  为什么要在买房,因为我们那边污染是太厉害了。本来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门口跳下去就是海了,而且那个时候门口绵延三十公里都是红树林,里面有跳跳鱼啊,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是原生态的感觉。

  但是后来这边逐渐变成化工厂,就是周围污染的非常厉害。所以大人就对小朋友的健康很担心。另外乡村因为人口减少,小学入学人数就很少,那么优质的老师就相对比较少。那么环境污染对小朋友的影响以及教育的乡村教育跟不上啊,所以就促使了一些人想带小朋友到县城里面去读书,然后就顺便去买房子。再加上整个乡村的产业经济各方面都起不来,农业赚不了什么钱,所以未来城市化是一个必然。

  要么就是城市化,要么就是城镇化,这两个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你看日本的状况就知道了。它首先是人口往比较大的城市大的城镇集中,乡村凋敝完了之后必然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的乡村的复兴。就像日本现在的民宿的兴起,以及乡村手工业的一村一品等等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

  城市化跟城镇化对农村来说,我个人觉得是一个好事。就像珠三角前几年提出的腾笼换鸟这种想法。当然腾笼换鸟指的是产业的升级。但是我觉得农村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人,因为人都是非常守旧的,在过去,在清朝时代,中国农村保留很多绅士,就好比说你在外面当大官,或者说赚很多钱,然后你回到了故乡,你能不能在传统的继承方面或者观念的更新方面很好的带领乡亲们。

  之前腾讯在贵州那边做过一个乡村,一开始从公益的角度想做很多东西,但最后什么都没搞成,因为农村太复杂了,还是用互联网改变乡村,所以后来腾讯在那个乡村基本上是以互联网为手段。就比如说街街村村提供一个微信的平台,因为有了微信之后,人们有自己的需求,按照他的意愿去改变不同角度的东西。

  整体来说,就是时间跟空间的区别,另外一个就是共性和变化的规律。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