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上海文广改革将揭幕    

上海文广改革将揭幕

  这一轮改革,按照黎瑞刚的话,是“大改”。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影视》的报道、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文章,以及内部知情人士的透露,这一轮上海广电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整合”和“一个改制”。
  
  1、大小文广整合,成立“新文广”
  
  上海报业集团是两大报业集团合并,而大小文广的整合是上下级公司的整合,情况有所不同。
  
  熟悉上海广电行业的人都知道,上海有一个大文广、一个小文广。大文广(英文简称SMEG)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小文广(英文简称SMG)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后来演变成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其所属的“台属、台管、台控”的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小文广是大文广管辖的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下属公司,也是大文广中的核心部分,无论是资产还是营业收入、利润额,小文广都要占一半或一半以上。
  
  这次整合的具体方案是:大文广将撤销,旗下的公司分三种去向:
  
  A.电影和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品牌,即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为市管企业独立运营。
  
  B.承担政府职能的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上海电影资料馆将转交给市文广局主办。
  
  C.其他事业单位均划归上海广播电视台,其他企业单位均划归大小文广整合后组建的新公司。
  
  新公司名称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比大文广多了“有限公司”四个字)。
  
  这个新文广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实行一体化运作,过去小文广的总裁、今天大文广的总裁黎瑞刚将出任新文广的董事长。
  
  2、小文广内部整合,形成新的核心板块
  
  从播出平台看,上海广播电视台目前拥有11个广播频率、15个电视频道、15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以及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平台。
  
  从产业发展看,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新闻、娱乐、影视、纪录片、体育、财经、IPTV、电视购物等领域开拓,形成多个业务板块、数十家子公司,内部有个说法,SMG旗下有十几个“小巨人”。
  
  此次内部整合就是要打破原来的板块设计,进行业务架构整合,实现产业转型和重点突破。
  
  比如说最先启动的娱乐板块改革,就是将原来的东方卫视、艺术人文中心、大型活动中心、新娱乐、星尚传媒等部门整合,组建成立东方卫视中心,进行娱乐内容的研发、生产、播出和经营。这次调整涉及部门之多、人员之广,引起不小的震动。
  
  整个文广内部的整合将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接下来,电视新闻、财经、广播、公益频道、版权等业务领域的重组整合也将启动。
  
  据悉,新文广的主要业务板块将包括:新闻制作业务,娱乐影视体育少儿等节目制作、广告经营及延伸业务,网络传输及新媒体业务,财经传媒及商业数据服务业务,演艺及现场娱乐业务,文化产业投资业务,广播电视支撑业务等。
  
  “一个改制”就是改变内部运营机制,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此次娱乐板块改革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资源整合,还有一个是运营机制改革。SMG内部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说,笔者认为有必要分开讲,从而凸显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真正引起SMG内部震动的是机制改革,资源整合影响的是部门,机制改革影响的是每个人,突然间工作流程、组织架构、同事领导都变了。
  
  东方卫视中心机制改革目的是激发内容创作的活力。
  
  首先是去行政化。减少行政管理层级,缩减行政管理人员,形成扁平化管理架构,一些优秀人才从行政岗位转到业务岗位。节目团队采取“独立制作人”模式,在制作生产和内容创新方面充分放权、充分授权。独立制作人地位很高,拥有创意自主权、项目竞标权、团队组建权、经费支配权、收益分享权、资源使用权等六大权力。
  
  其次是以节目生产为中心。东方卫视中心设置节目生产团队和服务协调团队,节目团队和独立制作人位于中心,外围设立三中心和三部,即节目生产中心、节目研发中心、频道运营中心、广告经营部、综合管理部和业务拓展部,它们形成一个强大的平台,为节目团队和独立制作人提供各种支持。
  
  在这轮改革中,东方卫视中心有点像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起到改革试点的作用,一旦试点成功,其经验做法将复制推广到其他板块和部门。
  
  二、为什么改革?
  
  这次改革涉及到大小文广两个集团,更是有上海市委对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考和推动,我们不妨从市委、大文广、小文广三个层面去分析一下改革的背景。
  
  1、随着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文广完成使命、功成身退。
  
  所谓的大文广,即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成立于2001年。其背景有两个,一是管办分离改革的举措,把原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管辖的企事业单位划给集团,使政府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二是实行集团化战略的需要,上海的相关企业捏成一个拳头开拓市场。
  
  事实证明,大文广集团成绩斐然,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2001年到2013年底,集团总资产从136亿元发展到496亿元;净资产从78亿元发展到220亿元;年度营业收入从42亿元发展到232亿元;年度净利润从8.8亿元发展到21.6亿元;现拥有“东方明珠”和“百视通”两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共800亿元左右,所属4家企业为“全国文化30强企业”。
  
  然而,随着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大文广集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首先是小文广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制播分离”,原来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撤销,成立事业性质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台属、台管、台控”的企业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这样一来,正局级事业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上面还有一个正局级的事业集团,管理的层级过多、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其次,集团中的上影集团、东方网、部分文艺院团及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相继转企改制,其中上影正在申请IPO,东方网也在做上市准备。这样一来,大文广集团作为管理型集团的架构、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都显得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改革。
  
  2、上海市委的有力推动,加速了上海文化广电领域的重组与改革。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对宣传文化工作十分重视,一年多的时间内五次到宣传系统调研,连续两年出席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去年,上海报业集团改革、上海主流媒体转型发展新媒体等重大举措,也是在市委及韩正书记的推动下进行的。
  
  韩正提出,关键要提升宣传舆论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理论成果的说服力、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四个“力”中有三个“力”都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业务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上海市委提出,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大文广集团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
  
  3、小文广面对压力、主动求变,通过进一步改革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王建军在接受《中国广播影视》杂志采访时说:“我们的改革是被逼到悬崖边上的。”近年来,东方卫视的收视和营收一直未能排进地方卫视第一阵营。东方卫视作为SMG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对SMG领导层的压力一直在那。更让他们焦虑的是,在其他地方卫视纷纷推出新节目、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SMG广告部的同事却在说,“我们现在无货可卖,缺少大货”。“大货”就是重量级的产品、现象级的产品、有影响力的产品,比如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这就是为什么改革要从娱乐板块开始的原因。
  
  原因在哪里?SMG领导层分析调研后认为,首先是合力下降,SMG的“小巨人”模式出了毛病,“小巨人”没有真正做大,相反在追求小而全、内部竞争过程中分散了力量,增加了内耗,最为关键的是削弱了SMG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是活力不足,内容创新的氛围缺乏,背后是机制和流程的局限,优秀的人才不能被框死在一个个小公司里,不能被压制在一层层行政管理下面,他们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一个可以施展的空间。SMG领导层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以节目生产为中心的独立制作人制度。
  
  SMG领导层也提到了新媒体的挑战,认为媒体的基础设施正在发生裂变,如果不懂得移动互联网,不和移动互联网接轨,前途渺茫。他们坦陈,百视通实际上还是一个传统媒体公司,不是新媒体。
  
  三、改革看点和SMG走向
  
  如何看待上海广电的这轮改革,主管部门、同行业界、股东股民和媒体受众的关注点各不相同。
  
  从开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到后来的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到即将挂牌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一直是SMG。SMG名称不变,但它的的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1、SMG的体量有多大?
  
  新文广的产业规模比原来的大文广要小,比原来的小文广要大。根据初步测算,新文广的年收入规模约210亿元,资产规模约440亿元,体量不小。
  
  为什么上影集团和东方网两家公司没有划给小文广?据分析,可能是促进竞争的有意安排。
  
  根据上市公司要求,一旦上影和东方网上市,集团内的其他公司就不能发展相关产业。把它们划出去,加上新公司名称保留了“影视”二字,说明新文广在电影和互联网两个领域还是有想法的。从全市的角度看,上海是中国电影的重镇,让上影和SMG两大主体去竞争发展,目的是想把整个上海的电影蛋糕做大。
  
  经过整合后,东方明珠和百视通两家上市公司都将收入SMG旗下,股民关心的是其证券化进程。据内部权威人士透露,2014年是文广整合改革年,需要一段时间梳理内部业务,暂时不会推出将存量资产证券化的计划。
  
  2、SMG的方向和主业会不会变化?
  
  据悉,文广的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上海广播电视台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变,党管媒体不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变;坚守主流媒体定位不变,突出和保障广播电视主业定位不变。这应该是主管部门比较关心的。
  
  新闻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核心主业。新闻综合频道一直是台里的收视和广告大户,东方卫视的新闻节目一直受到全国关注,最近在新闻报道上又做了加强,特别是对马航失联等突发事件及时进行直播,对全国两会等重大事件进行大体量专题报道,得到各方好评。
  
  去年,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受托对上海地区的媒体影响力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上海受众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最值得信赖的媒体是本地电视。因此,新闻也是此轮改革的一个重点,SMG已经制定了电视新闻中心全媒体发展规划,并与看看新闻网紧密联动,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SMG还打算拿出一两个频率频道,作为传播文化艺术的公益平台。另外,在娱乐板块内容创作上,黎瑞刚特别提到了价值观,这些都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
  
  3、“SMG出品”值得期待。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内容产品创新和用人机制创新,能否催生一批优秀产品和优秀团队,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标志。
  
  近年来,SMG出品的一些作品名利双收,比如尚世影业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悬崖》、《浮沉》,电影《私人定制》;炫动传播的系列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重大活动办的电视剧《誓言今生》;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梦之声》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我们能否看到更多、更好的“SMG出品”呢?
  
  在节目团队方面,成功策划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央视《中国好歌曲》和《出彩中国人》的灿星团队,就是从SMG走出去的。东方卫视中心的独立制作人制度能否催生几个灿星式的节目团队呢?
  
  4、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在哪?
  
  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SMG的新媒体战略还是借用平台、放大主业,无论是自主创建的看看新闻网,还是收购的风行网,都是为了扩大主业的影响力。
  
  原因也很简单,其一,SMG虽然不缺钱,但搞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太花钱,而且有风险;其二,广播电视与报纸不一样,除了新闻还有文化娱乐,产品多元,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因此,SMG在发展新媒体方面想得更多的是,他们能为新媒体平台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说到底还是产品创新的问题。
  
  黎瑞刚强调,要借鉴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把互联网基因渗透到各项工作。这可能也是SMG改革的一个亮点。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