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做广告三年之后,你该何去何从    

做广告三年之后,你该何去何从

  看此篇文章注意几点

  1、不是通用道理

  我描述的仅仅是一些方法,以及我亲身走过的路,踩过的坑,这些未必适合你,灵丹再好,也要对症下药。

  2、没有分业内业外

  很多观点都是个人价值观,有一些是离开你的“认知舒适区”的,因为讨人喜欢的文章往往不是知识,而是共鸣,而共鸣除了能带来精神上的小兴奋之外,别无寸进。还是听点儿不舒服的吧,起码能拓宽认知面。

  3、没有数据

  也许是因为平时大数据看太多了,反而开始迷信经验和直觉了,正所谓“老而不死必为妖”,以下很多观点我只能粗暴的解释为“我觉得”,解释起来理由驳杂,颇费牛劲,算是倚老卖老的经验主义调调。

  4、不是人生指南

  如果你照着做失败了,别来打我,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豪赌,看清自己的筹码再下注也未必能赢。这篇只能教会你赌桌是什么样,怎么个赌,钱少怎么下注,钱多怎么拼,但赢不赢,看命。

  正篇开始

  1、三年后,你的10000小时完成了吗

  一万小时是最近很流行的专家理论,意思是任何一项技能或专业,只有经历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才能从入门到资深,注意,不是消耗生命的时间,是打磨专业的时间,换算一下,差不多是入行工作3-5年时间。

  在一万小时里,你唯有不断的犯错、试错、改错,才能刚刚到达“做对”。一万小时之后,才开始进入“做好”。

  也就是所谓“娘胎生下来就会踢球倒挂金钩”,“刚入行就拿嘎纳全场大奖”,这些不是没有,但都是比中彩票还难的微小概率事件,不要幻想这样的机遇能落到自己头上,如果真有,落下来的时候你也是猝不及防,所以奇迹出现了再相信奇迹也来得及。

  一万小时之后,老板只点评你的方案好坏而不是对错,客户只讨论你的报价高低而不是错字多少。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是会犯蠢,专业内还是有盲区,还是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完成份内工作,那说明你的一万小时还没到。

  一万小时之后,你的日常工作能做到不出错,偶尔出彩,时不时有作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起码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资深专业人士,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你。

  2、三年后,你的title上有S了吗

  Senior,是对你三年付出之后的一个标准,当然也许你已经到了M或者D级别,那更好了,我之前说过,人才的三级进阶(首先你得是人才):

  普通人才,能出色的完成手头工作。

  高级人才,自己有本事,而且能传帮带,有管理能力。

  领导人才,会组织,还能预判未来,并给大家指条明路。

  对照一下,想想你在哪一级,不是说你做广告,而是你做什么几乎都这样。比如打球打好了可以教别人,教的好了可以指点行业前景,以此类推。

  我们看几个S的基本标准(我认为的)

  资深美术:

  用设计软件时,无用动作很少,盲目尝试少。

  同一主题,至少会做5种以上不同风格的海报。

  对于衣、食、住、行等大行业的通常性设计需求门清。

  能看一遍品牌的guideline之后做图调性不跑偏。

  能从客户过往稿件中总结出画面风格。

  只要一出手,客户都会觉得“问题不大”。

  不懂专业的人对你的评价是“做图挺厉害的”。

  还有,这些网站都经常去,当然不止这些。

  

1.jpg


  资深文案:

  任何时候都不会说:写不出来。

  每次创意会上都提出至少5个不重样的想法。

  就一个产品功能,可以用10种以上文风进行描述。

  娴熟的控制字数,从3个字的标题到1w字的内文。

  看到一个热点,能飞快想出5种以上不同标题。

  除了这本,还看过至少20本以上的专业书。

  

2.jpg


  资深策划:

  一天内独立完成一个方向明确的策划案。

  熟练运用20种社会学定律,比如“奥卡姆剃刀原理”。

  从一个数据样本看出其未来发展趋势。

  从一个消费者调研报告中总结清晰的用户画像。

  至少执行或者跟进过3次大型的campaign。

  再复杂的事情,用2分钟完成讲述,让别人听懂。

  PPT的开头不再是行业背景-人群分析-SWOT的套路。

  看完这条视频,能逆推出当时客户怎么下的Brief。

  资深阿康:

  至少有10个曾经的客户成为了好朋友。

  可以把客户1个小时的叨叨变成500字会议记录。

  非常了解创意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创意看完你写的brief经常说:“有想法了”。

  所有的工作需求自动在脑海里形成时间表。

  安排会议熟练到客户谁喝咖啡谁喝茶一清二楚。

  除公司原因,手头没有欠款六个月以上的单子。

  已经很少说:不知道、搞不清、我不管之类的词。

  如果上述大部分你都做到了,那么恭喜你,现在可以瘫在沙发上,放空自己那么一会儿,然后好好的考虑一下,自己三年后该怎么走了。

  3、三年后,开始制定长期目标

  我个人建议是以1-2年为一个周期定目标,比如一个两年期的目标是:做创意总监。

  定好这个大目标,要继续拆解成小目标,类似一个指向创意总监的大箭头,要拆解成具体到每一天该干什么的小箭头,俯瞰就是几百个指向同一个目标的小箭头,这样你做起来就不会无从下手。

  制定长期目标的好处是,踏实的朝一个方向走,哪怕走得慢,但只要做到今天比昨天强一点,就可以了。这样到年底,你会发现比去年的自己,已经强了好大一块!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相对长期的目标,举个我的例子,现在每天背50个单词,每周看一本书,做一次直播,至少更文一次,每个月见一个不同领域的牛人,出席1-2个活动。猜猜看,我的那个大箭头指向哪里?

  4、三年后,树立你的假想敌

  前三年,当你是杂兵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都是路人甲,可三年过后,你要面对的就是有名有姓的小BOSS了,尤其是当你想超越ta的时候,就从你不如ta的地方开始。

  延续创意总监这个例子,公司里你最熟的那个CD,他是不是想创意比你想的好,说话比你有逻辑,或者提案的时候比你更有激情?搞清楚你不如他的地方,一个个超越。

  比如我当年的CD,提案超级厉害,拿起稿子就能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喷的客户一愣一愣的。为了超越他的嘴皮子,我经常去超市拿瓶饮料就开始念叨,假想这个包装是我设计的,设计理念怎么讲,为什么这种配色,选这个字体的理由。。。通过假想提案来整理自己的提案思路。所以千万别说自己没机会提案所以不会,都是平时练出来的啊宝宝们。

  不要找他身上不如你的地方,比如没你帅,没你会打扮之类,已经超越了还关注个什么劲,除了自high之外,屁用都没。

  5、三年后,系统化考虑跳槽

  我所说的跳槽是从地产广告跳汽车广告,从快消跳奢侈品,从公关跳广告,从digital跳social,也包括跳甲方,还包括从阿康转文案,从文案转策划,从设计转编辑。

  这里面不存在哪个先进哪个落后,比如我身边有不少小朋友做了几年social跳回去做传统广告了,还有从大甲方跳回来做乙方的,还有写文案写到后面生无可恋去做阿康的,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想清楚为什么要跳。

  由于三年之后,你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人生大志向等,于是,跳槽的时候就要问自己几个不同维度的问题:

  第一维度:自我审视

  我的天赋是不是适合做目前工作?

  我创造的价值到底值多少钱?

  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我走的快还是慢?

  身边好友对我的能力评价是怎样的?

  我是不是已经进入一种原地循环的状态了?

  我认命了吗?

  第二维度:环境审视

  我在这个公司已经学不到什么了吗?

  想去的新环境哪里吸引我?

  我想去这个产业链的哪个位置?

  这座城市什么地方吸引我?

  想完之后,还要躲开一些常见的跳槽误区

  比如你想找个钱多的,但记住了,拿多少钱就意味着要填多大的坑,有个朋友跳槽了工资翻三倍,但是工作量是以前5个人的,累得月经不调。

  比如听说甲方比较轻松,你想去,可跳过去的人却说,不是没资源就是没意思,找资源,找钱,想创意做方案,要处理的杂事一大堆。

  比如听说上海比较有生活气息,你举家搬来了发现物价贵的离谱,人脉关系网也得重新建,做事情的风格也完全不同,做什么都觉得拧巴。

  这些都是没想清楚就乱跳,这不是跳槽,这是跳坑,一旦进入这种跳坑循环,交的学费就不是钱和时间,而是职业生涯的紊乱。

  6、三年后,自我更新的提速

  首先要建知识架构,如果之前还没有形成,现在则必须系统化,如果把知识比作砖头,同样一堆砖,有人能盖个卢浮宫,有人却只能起个几层高的板房。

  脑子里要把知识结构先搭起来,再往里填砖,这样你就知道该填什么,哪些地方缺砖,时间一长,知识面的宽度深度广度就都有了,这就是我常说的:“多一点套路,少一点真诚”,不要跟着感觉去乱看书,乱学东西。当然学是肯定比不学强,但学海无涯,时间有限啊。

  其次是知识的更新,这个太重要了,每年你的知识和技能会作废15%甚至更多,也就是如果7年左右不学新东西,基本上就退出了社会主流,进入离退休状态了。所以我们时常会发现身边有些中年领导,怎么title那么高什么都不懂啊,其实不是不懂,是没有及时更新迭代。

  7、三年后,心智的全面成熟

  人都会犯傻,然后才会长大,三年后的情商是否比以前高,还是比以前更蠢了,可以拿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与人交往

  和陌生人第一次说话不会手足无措

  会耐心的聆听别人说话

  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任何言论

  遭到攻击或诋毁不会情绪失控

  会跟好朋友开有趣的黄腔

  不会跟别人分享坏消息

  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ta会怎样

  2、自我审视

  不会终日叹气和沮丧

  偶尔吐槽发泄,但不会放大

  不会对新事物不明就里就开始抵触

  敢于自黑,但不自卑

  专注于强大自身

  睚眦必报或贪小便宜的习惯少了

  个人情绪或者生活不再想依靠谁

  三年之后的你,已经开始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气场”, 走路说话举手投足之间已经有了相对明显的个人风格,观点和看法更容易影响别人了,你也会更善于思考一个事物的多个层面。可以开始尝试着更加“慎言笃行”。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入行三年之后该咋整的看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都是基于职场的经验谈,如果你天生富二代,或者已经去创业了就不适用。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