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纽约广告节:陈耀福 JWT北亚区首席创意长兼中国区主席——创作传播正能量    

纽约广告节:陈耀福 JWT北亚区首席创意长兼中国区主席——创作传播正能量

1.jpg

陈耀福(Norman Tan),智威汤逊北亚区首席创意长兼中国区主席


问道创意第一位面对面的访问对象是近几年不仅在大中华地区,也是在国际上最当红的华语广告创意人——陈耀福Norman Tan(JWT北亚区首席创意长兼中国区主席),仅今年他就已经担任过三个国际广告奖项的评委。

带着对他的崇敬,我在JWT上海开始了向Norman问道他的创意之旅。

 

享受被人发现是原作者后的感受


问道创意:《十年》这本书去年十月,首刷6000本三个月内售罄,第二刷也已公开发售,这本书的出版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Norman:出这本书是我一个想做但很久以来都没有做出来的事情,完成了一个心愿。我知道业界有很多人出过书,多一本不多、少一本也不少。其中也有一些我很喜欢,有一些我真的不喜欢,尤其是案例类的书是我最不喜欢的,这些案例出版出来至少已经3年过去了,早就过时了。

我自己对《十年》出版后最大的感受:这本书反应还不错,也很欣慰有很多非广告人也买了,他们的反应虽然没有广告人那么强烈,但对它的评价:“很精致、很特别,没想到还有这种形式,可以送给爸爸”等。还有很多人收到书的时候说,这本书的质感值这个价钱,当然也是因为卖得很便宜啦(笑)。


2.jpg

《十年》的内页


 

更真切的感受是开始的几个月很兴奋,在机场看到我的书有时候会去问卖得怎么样?听到别人说“你就是原作者啊”时,我会很享受(笑),也很期待第三刷。

 

问道创意:您有想过再出一本书吗?

Norman:会不会有第二本书?老实说我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我不会说:还没做到的事情先别说吧,做到了就说这是我做到的,就像你的创意如果还没做出来就到处去跟别人去说,是没有用的。现在我还在酝酿,也许不用等太久,要challenge一下自己。也许没人买但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记录,提供一些在广告圈不太一样的东西。

 

成为朋友比当成偶像感觉更好更加真实


问道创意:您刚入行时有没有创意偶像?或者您有没有一个想成为甚至想要超越的对象?

Norman:我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发现我有很多老师,但都不至于到偶像的地步。严格来讲,我在这个行业的偶像都已经过世了,比如李奥·贝纳、奥格威、罗斯·里夫斯,那种广告界真正的创始人。由于我在李奥·贝纳待过,会更认可他这个人,虽然奥格威更帅(笑)。现在还在世的就是BBH的John Hergety。

所谓偶像,我给它的定义:接近不到的人。绝大多数在我出道时的广告界名人,现在我差不多都认识了,接触过就谈不上偶像了,不知道为什么(笑),感觉自己做到他们那样也不是太难。前几年评审国际奖的时候觉得有些作品好厉害,后来碰到做这个作品的人,就变成朋友而不是偶像了。这样的感觉其实更好,更真实。

有没有我想要超越的偶像?我出道时新加坡的中文广告就那几个人,也许有人会去评判谁比谁好、谁以后会超越谁。但我从不这么看,也不想去超越谁。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领域,应该是超越自己比较重要,超越别人,那是奥运会的事。(笑)广告业是娱乐业,这个行业没有所谓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好作品能让你在行业里受到关注


问道创意:您还记得第一件出街和第一次获奖的作品吗?或是在您的职业生涯中对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件作品?

Norman:在我广告生涯开始的12年,不记得我有出过什么街、有什么让自己很骄傲的作品,因为一直在团队里做设计和执行。真正出街被肯定的作品,应该是95、96年在李奥·贝纳新加坡,那时候老板是Linda Locke(Neil French的前妻)。那时麦当劳跟报业控股合作,要做一波中文促销广告,我们做了9张报纸全版平面,每天登一张。这是第一次真实出街、又得到很大回响的作品。亚太区很多老广告人应该都会有印象。我们通过游戏做促销,比如拍一个很大的汉堡,上面有很多芝麻,你可以数一下上面有几颗芝麻,数到之后可以剪下coupon(赠劵)去店里换取免费的食物;比如打开一页是一版真实的薯条照片让你数;比如摇一下报纸看有没有东西掉下来;比如把两版报纸标题折起来变成另外一个标题,到柜台念出来就可以得到免费的食物。这套作品拿了许多奖,客户也很喜欢,市场反馈也不错,当然后来也有很多人开始抄这个概念。

这套作品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这之后我就开始被关注了,有人就看到了“你”。后来能去台北工作,这套作品应该也是有功劳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有累到走不下去的感觉


问道创意:您的创意生涯中,是否有过创意疲惫期?如何应对?

Norman: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但我不觉得那是疲惫。2009年辞职休息的那一年严格来说也不是创意的疲惫期,而是觉得对广告比较疲惫,在这之前和现在一直以来都没有觉得疲惫。疲惫了就睡觉嘛,不是大事,这是一个工作,也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会累到走不下去的。

创意想不出来太正常了,应该是个常态。所有的好作品诞生之前一定都有疲惫期,心力交瘁想不出来,然后逼自己再去想。跟创意迷宫的道理一样,总是要想办法走出来。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己的mindset(心态)很重要,它会驱动你往下走。

想来又是什么支撑我走到现在呢?乐观的心态吧(笑)!我觉得人生短短几十年,做人都是很苦的,不然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在鼓吹上天堂、永生、来世?背后的意思就是做人辛苦。在这个前提下,做人更需要快乐、乐观。

 

洞察永远是好创意的第一标准


问道创意:在创造一个好的品牌创意的问题上,您曾说过:第一有洞察力,第二属于品牌,第三可延续性,第四意想不到又很贴切,同时还要接地气。那么您觉得一个好创意的评判标准也是同样的标准吗?

Norman:是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虽然所有标准都是会被推翻的,特别是在新的网络传播时代,所谓的爆点、话题,很多时候都是对这个标准的颠覆。但是如果你问我标准,我觉得我的标准还是这几点,并且最核心的洞察永远不会变。随便举一个例子,在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有家户外商店不是选择卖更多的商品,而是选择停业,给所有的员工放假去体验户外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户外运动用品商店,鼓励大家去户外运动是它们品牌一直在做的。就这个活动本身,我们来对比下是否符合这四个标准:第一,它有没有洞察力?有的。第二,它是不是属于品牌?是的。第三,它有没有可延续性?没有!因为这个活动本身并不需要延续性,但它的品牌精神是有延续性的。以上四个标准你只要能做到三个就很厉害了,做到两个应该是不错的,只做到一个也是OK的。

 

问道创意:您提到的最核心的洞察力可以培养吗?

Norman:你问洞察可不可以培养,就好像问一个人的人性可不可以培养?洞察是你怎样生活、怎样看一件事情、能不能看到事情背后的“为什么”。它是不能被教科书式培养的。

 

问道创意:伴随着媒体环境的裂变,自媒体的崛起,传播环境的改变,在您看来目前的传播环境对广告创意和传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去面对和应对?

Norman:有没有改变,你只需要看全球广告集团在干什么你就是知道了。很多传统广告公司,他们Digital的生意现在只占10%-20%,但往后一定会占到50%。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大家觉得在很快速、很短的社交环境下,引起一些爆点就算做广告了。但如果我们是要打造一个品牌,这样做是不对的,品牌必须要能够延续,让人家越来越喜欢和爱你的品牌

 

创意的第一个方法是学做人


问道创意:您有没有做创意的心得体会可以分享?

Norman:我自己做创意,也是先把洞察找出来。第一件事还是先找洞察,跟策略讨论。我们做传播,一定是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有一个任务或者一个讯息要传达。我希望从里面找到跟品牌、产品、和消费者生活之间的联结,找出它的洞察。

我在明信片里也有写过,对学生、年轻人,创意的第一个方法是学做人。

先把洞察找出来,然后通过这个洞察去打动人,基本就这两个点。当然做创意最难的是还把创意卖给客户,如果客户不满意那么这所有想的一切创意就都没有意义。

 

比稿很多时候比的是诚意


问道创意:把创意卖给客户有什么诀窍吗?

Norman:这个不是诀窍。你要让客户觉得你真的在帮客户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把客户拉进来一起做,越早越好。如果做不到这点,你也要让他知道你在做什么,最起码让他放心,让他知道你们是一起的,让他有参与感。

比稿就不一样了,你是要卖掉创意,必须在比稿的那一刻,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内让他们觉得你们是客户很想合作的伙伴。这个比创意还重要。比稿,有时大家的创意不会差太远的,主要比的还是诚意。

 

美术也开始有洞察有观点


问道创意:在之前的采访中有了解到,您十分注重打造本土的创意团队,请问您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您又是如何打造他们的?

Norman:这是我致力于并一直专注在做的事情,大多数4A广告公司都会有70%-80%甚至90%的本土创意人,以后这个数目还会越来越大。当年我去台北,我重点培训的一定是本土人。我就像一个厨师,我来到台北,就要根据本土的食材去炒一道好菜。因此我会专注于一些人,如果你相信这些人能做出米其林五星级的菜的时候,你真的就要好好培养他们。培养他们的时候,并不是一直给他们上课,而是一直给他们工作,给他们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自然就会做出成绩来。当然其他的人也还是会有一些公平的机会,但是只有当你的能力被表现出来之后,你才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

 

问道创意:他们身上的哪些品质会让您觉得他们是可造之材?

Norman:他们要么找洞察时的能力很强,要么观点很独特。执行是可以训练的,美术也是,摄影可以找最好的摄影师,导演也可以找外面更好的导演。导演、摄影师不会给你洞察,他们只是执行。文案好的也有优势,好的文案会懂得用文字把洞察写出来,然后找最好的美术合作。但是现在的情形有所改变,很多美术也开始有洞察有观点了。

 

第一次当评审让我大开眼界


问道创意:您还记得第一次当广告奖评委是在什么时候吗?当年的情形和感受又是怎样的?

Norman: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是我感觉很深刻的事。我记得第一次当评委是在97年,出道12年的时候(前10年在新加坡打杂练基本功,没机会当评审),在台湾做ECD期间,去中国时报金像奖当评委,那时候它很像一个娱乐节目,有大牌的明星在现场,电视台现场转播。评审的状态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共是18个人,9位是广告圈的创意人,另外9位是学术圈和媒体人,所有的参赛广告,评了3天,每天都筋疲力尽,但是认识了很多前辈。很深的感触是他们真的都很会说、很会争辩,有时候感觉就像是国会要打起来的情形。也会有人想要钻牛角尖,还有人要颠覆评选的方法,整个评审氛围非常的自由。那是我第一次当评审,让我大开眼界。

 

问道创意:您当年评那些作品的时候的标准与现在有何不同吗?

Norman:那时候我比较血气方刚,我的评审标准:看哪些创意是我想不到的。现在看到好的广告一定是要有洞察的,这又回到之前的问题,没有洞察的作品,即使很花哨、很炫或者好像很能引起所谓“爆点”,我也不会喜欢。一定要以洞察为先,有了洞察后用任何新的呈现方式都是可以的。

 

创意人不要没有梦想


问道创意:作为知名创意人,您又是如何看待参加国际广告奖项这件事情的?

Norman:我每三年对国际奖项的看法都不一样。它是重要的,也是你的成绩单上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当然现在国际广告奖也已经太多了,更多的是像一个生意,生意人用创意来做生意,相比D&AD就没那么生意,是non-profit,它会把盈利的部分用于去培育创意新人。

我很鼓励业界的人要去赢国际奖,创意人不要没有梦想,除非你公司或者自己不需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游戏还是要玩下去,关键看你怎么玩。

 

跟一群人一起做事一起成长很有意义


问道创意:您会满意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吗?

Norman:我不满意我现在的体重(笑)。

我不会把它称为成就,虽然我老婆经常跟我女儿说,你爸爸其实很厉害的。如果在业界大家认可我,可能我还做了一些还不错的事情吧。

在业界,做好作品是很重要的,跟一群人一起做事、一起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对我而言是帮助别人造就了一些标杆性、代表性的作品。因为我也经历过那个时期,经历过大家带我的时期,我的老板、创意总监怎么教我?所以我懂得这件事的重要性。

 

遗憾没有多点时间陪妈妈


问道创意:这一路走来,是否留有遗憾?

Norman:遗憾如果只是工作上的事情就太肤浅了。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花太多时间陪我妈妈,她在世的时候,我一直都忙于工作。2000-2005年,我在新加坡智威汤逊工作,我妈妈住在离我们住的地方半小时不到的距离,但是每周也最多只有半天,有的时候只有两个小时能够陪她。2005年我来到上海后陪她的机会就更少了。到了2006年我妈妈就过世了。当你提这个问题,我没有立刻回答。我想了想,工作上没有什么遗憾,最大的遗憾是对妈妈不够孝顺。

 

问道创意:以后不做广告了,您还想做些什么呢?

Norman:以后不做广告了,我想和家人在一起,把世界该玩的地方都玩一遍,多花时间和女儿、太太一起相处。这两年感觉特别强烈,两个女儿不在身边都去念大学,大的在新加坡,小的在英国。每一年只有两次到三次在一起的时间。


问道创意:您的广告箴言是什么?

3.webp.jpg

纽约广告节&问道创意

首席顾问:苏秋萍  华文广告教父

总编辑:吴金君  纽约广告节 中国首席代表

主    笔:徐洁

编    辑:朱惠|吴星瑾|华卓尔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
创意宝典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