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Soul 的“不看脸”社交零零后,这个“灵魂匹配”的故事可以讲多久?    

  比起前人们栽树的经验,诸如Soul这样的新生代社交产品,正在敏锐地捕捉95后,甚至是00后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被认同,又渴望保持特立独行。既想沉醉于自我的精神世界,又渴望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结。

  

  以我长达一年的用户体验来看,Soul 想要解决的“每一个孤独灵魂”的问题。

  

  Soul,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一个社交APP,完成社交的方式不是及时通讯、不是,而是“穿越漫长遥远的时空,碰撞另一个灵魂。”

  

  上面这句话,摘自 Soul 的产品文案。

  

  简言之,在 Soul 上社交的人绝对“不看脸”。“灵魂”一说或许不可信,但大多数人都曾幻想过拥有一位灵魂伴侣,双方的感情联结是基于共同的兴趣、三观和审美。产品调性、UI设计到产品功能,Soul 都试图在营造一个重视心灵与兴趣的社区,主张“不看脸”。

  

  这个“不看脸”的社交平台,甚至把 Soulmate(灵魂伴侣)这个英文单词设置成一个隐藏元素,每一个注册了 Soul 的用户,都会参与到一个带有游戏属性的环节:随着匹配出的用户一对一聊天时长的增加,8个字母会逐一点亮,最终点亮Soulmate图标,开通二人的共同主页。

  

  当微信以近10.4亿的用户基数封锁了熟人关系链,当子弹短信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发起挑战又昙花一现,当陌陌以近7亿美元收购探探垄断了行业地位......巨头独大,不断涌现的新尝试也不过是牛刀小试。

  

  在陌生人社交的领域里,已经很久没有令人兴奋的故事了。

  

  主张灵魂社交的 Soul,成了陌生人社交赛道上跑出来的一匹黑马。小众、却已拥有大量忠实粉丝,甚至,一度在平台因用户数量激增而宕机的夜晚,被心焦的用户送上了微博热搜。

  

  APP Soul取自“灵魂”之意,主打“不看脸”的匿名化社区和精准的人格匹配。在这里每个人都是Souler,只可以选择系统提供的头像;无论是发帖还是回帖,都由系统随机生成名字。Soul小心绕开了熟人关系圈和LBS服务,让海内外的中国用户都能在这里拥有一片精神领地。

  

  在Soul里,用户可通过星球和广场两种途径和他人建立联系。在星球中,每个人的昵称都会在一颗幽蓝的星球中循环滚动,用户可自行选择聊天对象。要想寻求新鲜感,用户还可尝试系统的语音匹配功能。

  

  如果你只是个“佛系”用户,也可以在广场纵览别人的状态,和感兴趣的人产生联系。

  

  Soul 平台上,交流门槛被降得很低,可以和对方直接对话,既不需要像微信QQ那样要添加好友,也不需要像探探需要双方右滑才能匹配。 

  

  左图为星球与“最匹配”用户;右图为两种匹配途径(来源于Soul截图)

  

  一级市场的社交产品,往往会面临两个考验:如何增加用户留存和使用时长。据了解,Soul 正选择从社区运营和互动方式两方面发力。

  

  在社区运营上,Soul的广场如同大型匿名朋友圈,有海量信息流;官方每日都会置顶一些话题,带来讨论度;官方每日推送的文案,也用时下的流行话题切中用户心理,引发用户共鸣。

  

  在互动方式上,Soul一直在不断迭代新的玩法。从拍摄滤镜特效、状态互动、共创音频互动,再到推出语音匹配功能,近一个月更新的私聊小卡片则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Soul重要功能迭代图(绘制:钛媒体编辑芦依)

  

  如果说“匿名化”只是让用户在隐私堪忧的时代,找到了一个安全树洞,Soul的人格匹配机制才是它能异军突起的原因。

  

  当前,微信牢牢地圈住了熟人关系链条、探探通过位置定位弥补了陌生人社交的距离痛点,陌陌则踩着社交和直播的风火轮赚的盆满钵满。比起前人们“栽树”的经验,诸如Soul这样的新生代社交产品,正在敏锐地捕捉95后,甚至是00后的心理需求——他们需要被认同,又渴望保持特立独行。既想沉醉于自我的精神世界,又渴望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结。

  

  在此基础上,基于算法和大数据的匹配机制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陌生人的匹配效率,让用户更容易找到有相同话题的聊天对象。

  

  在Soul上,“有趣的灵魂”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标签。用户会惊奇地发现,在首次登录时,他们要先完成一个心理测试。依据心理测试的结果,用户会被划分到不同的星球,该结果也将被用来测算用户之间的匹配度。

  

  

  

  左图为心理测试分配星球;右图为聊天双方的匹配度(来源于Soul截图)

  

  据蓝洞商业的报道,在Soul之后,类星球概念的产品层出不穷。以前社交产品靠运营、靠关系链分发,算法赋予大数据人格,这被视作一种新的分发机制。

  

  因为都通过心理测试的结果寻求匹配对象,社交APP如故和Soul有着相似的基因。据如故官方简介,平台的心理测试题由社会心理学家团队一手打造,用36项筛选条件加以辅助,希望为用户找到“最match”的人。可是,Soul的用户基数不断壮大,如故却并没有让用户“一见如故”,反而走向了停摆的境地。

  

  究其原因,是因为soul和如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运营路径。Soul看重线上社区的运营,通过提升社区的内容质量,为用户营造一个精神园地,也让用户更容易在社区里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如故更加鼓励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因此上线了诸如lifestyle(生活方式)、一起恋爱吧、一起来闲聊等多个模块的线下活动。

  

  但是那些逃离真实生活的年轻人,是会选择继续在网络上寻求精神寄托,还是愿意把关系回归线下呢?恐怕这两款产品的现状,已经道出了年轻人的选择。

  

  无论是基调还是匹配机制,Soul都可谓是小而美的先锋派,但这种匹配机制目前只停留在了最基础的阶段。恰如一些Souler的吐槽,“说是最匹配的却一点都聊不来,匹配值低的却相谈甚欢。”更多的用户是通过社区的内容,自行寻找到具有相同审美和品位的人。算法匹配目前只不过是“花架子”,是否寻的到soulmate还是要靠用户自身慧眼寻人。

  

  “单纯以测试结果来匹配并不靠谱,人本来就很难被定义。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这个公共的大朋友圈。”

  

  用户“飞鸿踏雪泥”对钛媒体表示,“人怎么可能被这么点问题定义和分类呢?决定一个人的是经历和层次。

  

  用户“去有玫瑰的目的地”则向钛媒体回忆起了和朋友的讨论,

  

  “如果想要匹配更精准,按照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发帖关键词或许更好。我现在不太相信系统的匹配,只会对广场里我感兴趣的人主动出击。”

  

  通过在广场上与感兴趣的用户建立联系,她已经交到了好几位朋友,并且在计划着线下见面。

  

  为了提升陌生人社交的效率,Soul还新增了小标签功能。用户可以给自己添加小标签,系统则会优先推荐具有相似标签的人,这也体现了Soul在向精准匹配更进一步。

  

  “不看脸”的陌生人社交机制,对平台内容严格的把控,让Soul在社交软件中成为了清流。但这种匿名化社交,因为排除掉了“颜值”、“身份”等外在因素,对社区内容和交流内容本身是否有趣,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Soul平台的“广场”模块,相当于所有用户的开放式匿名朋友圈。因为当前的微信朋友圈已经不是私人领地,所以很多用户更愿意将自己的感想态度、旅行拍摄、生活琐事等记录在Soul上,Soul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片自留地。

  

  但是另一方面,“不需关注就可私聊”的设定虽降低了沟通成本,重复低质量的交流内容却让渴望深入交流的用户感觉到倦怠。 这不仅是Soul的难题,也是所有陌生人社交软件的通病。

  

  “我觉得在Soul上,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在做无意义的交流,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总是要先进行查户口般的自我介绍。如果一直碰到很好的交流对象还好,如果都是短暂交流,重复的次数多了就会让人很倦怠,”用户“飞鸿踏雪泥”向钛媒体分享了他的交友体会。

  

  通过与一些打算离开Soul的用户们沟通,钛媒体发现,“找不到Soulmate,重复式的尬聊”构成了用户离开的主要原因。

  

  一旦真的有幸找到了 Soulmate,两个人建立亲密关系,Soul的使命达成后,平台对他们还具有吸引力吗?

  

  在用户点亮soulmate图标、开通共同空间以后,一部分人会继续留在平台上“秀恩爱”或者深入沟通,经营着双方的共同主页。也有一部分人选择离开频频出bug的平台,转身回到微信的怀抱。毕竟一段真实的关系,只有回到熟人关系圈中,才算是真正接了地气。

  

  代际变化催生了新的社交需求。追求格调和高品质的新生代成长起来,让社交赛道上的玩家们抖擞起了精神。灵魂社交的故事还将继续,但毫无疑问,更多社交新鲜事将次第展开。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